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分类练习(意象类 生活情境类)(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分类练习(意象类 生活情境类)(附参考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7
2
/7
剩余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分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意象类1.洞庭湖烟波浩渺,壮阔无边,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词名句有“ , ”。2.生活在自然之中,“清风”二字常会撩动古人心弦,化作佳句融入诗文之中,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 , ”。3.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家书”也时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中,传递着文人墨客浓重的乡思。如“ , ”。4.位于湖南省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属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在唐宋诗文中屡见不鲜,如“ , ”。5.流水具有柔软、悠长的特征,古代文人常借助流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流水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6.铁马让人想到披甲奔跑、快疾如风的战马,力量感十足,充满战斗豪情。该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比如“ , ”。7.“鸟”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古人常借“鸟”的形象来表情达意,如“ , ”。8.扁舟作为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更是追求自由、隐居的媒介,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如“ , ”。9.鸥鸟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存世俗机心,不以世事为怀。由此,诗人喜将鸥鸟意象写入诗中,如“ , ”。10.古代诗歌中的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唐诗宋词中含有“云”的诗句很多,如“ , ”。二、生活情境类1.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2.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4.人有时内心充满矛盾,常常心里想着什么,可现实却不容你如此,两难之间更见张力。古诗文中能写出抒情主人公矛盾心理或行为的两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人登高抒怀,吟咏出豪迈之句。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写诗人四面眺望,仿佛天地万物都在湖水之上;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叶落时节登高远望,天地更显广阔无边。6.中国古代文人有登高望远的情结,他们登高揽胜,寄托情志。杜甫登临岳阳楼,面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洞庭湖,顿生忧国之思;黄庭坚登上快阁,看落木千山、澄江月明,而生归隐江湖之念,最后吟唱道“_________,___________”。7 7.古人登高,情怀各异:杜甫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间和空间着笔,极写飘泊孤独与年老多病之悲;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决意归隐江湖、不存世俗机心的情怀。8.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词人由“江水”联想到“眼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无限哀痛、满腹幽怨巧妙地传达出来。9.小明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话集成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可选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古诗词中,作者往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来寄寓情感。其中,三国人物故事就经常被引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小刚来杭州西湖旅游,一处游览点请游客题字称赞西湖美景,写得应景有奖品,限刚好八个字。小刚想起来了柳永的词,于是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这八个字。12.小刚的好朋友兴华从远方来看望自己,小刚脱口而出一句《论语》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13.小刚写了一本网络小说,其中主人公在明朝灭亡之后,伤心流泪,想的自己日暮图穷,听闻鹧鸪声声鸣叫,不禁想到前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小刚听闻国学老师说,礼乐属于外在,仁义才是内在,不禁心有所感,想起了《论语·八佾》的几句话。请任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刚最近很爱看央视的《朝闻道》节目,父亲兴华告诉他,央视节目的命名都很有讲究,小刚从这个节目名不禁想起孔子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16.小刚的语文老师说,事物的发展要有限度,在一定范围之内才是最好。老师提到过于质朴或者粗俗都不可以,小刚领悟古人的哲理,正是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小刚刚考入武汉大学,该学校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小刚念念有词,“弘毅”“弘毅”,写得好,这不就是《论语》里提到的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18.联合国总部一幅画作的下部有一句话:“Dotoothersasyouwouldhavethemdotoyou(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小刚觉得很孔子说过的八个字很是相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小刚买了一本《诗经》,觉得里面有很多的草木鸟兽的名字,很有趣。小刚的老师给他说,这本书还有其他用途。在古代,学习《诗经》对于修齐治平都有好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刚的父亲是成功人士,父亲在小刚十八岁成人仪式上对孩子说:“孩子,我希望你这一代人,比我们老一辈更强,正如荀子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小刚的同学媛媛为了写一份旅游计划书,花了一个晚上。媛媛很好奇,小刚怎么能一个晚上写好了一百份完全不同的原创计划书,小刚说他使用了人工智能ChatGPT,媛媛很感慨,用《荀子》里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小刚的目标远大,但是不愿意从小事做起。他的朋友小峰说,千万别看不起小事,用古人的话来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刚是国学爱好者,他看到《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结合近期学过的《屈原列传》,就认为司马迁的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赞扬屈原的著作“言近旨远”。24.小刚学成语的时候,听老师说“学成语要结合文言文来学”“成语就是文言文的活化石”。于是,他看到成语“源远流长”,很快想到了魏征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25.小刚学成语的时候,听老师说“学成语要结合文言文来学”“成语就是文言文的活化石”。于是,他看到成语“善始善终”,很快想到了魏征提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小刚学历史的时候,对于明君和昏君大相径庭的作所为很有感触。对人竭尽诚心还是傲视他人,结果完全不同。小刚想到了魏征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27.小刚听说老师在古代享有崇高地位,比如有很多“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今天是教师节,小刚画了一幅尊师重教的黑板报,想引用古人表示尊师的名言警句,他可以写“ _________,_________”。28.小刚在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接触到中国教育史,知道孔子之前都是贵族才有学习的机会,很是钦佩孔子的教育境界,用韩愈的八个字可以概括孔子的教育收徒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29.小刚是偏理科的学生,他帮助偏文科的学生田敏学数学,田敏帮他复习语文,两人都进步很快。用韩愈的十个字可以概括,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小刚给吴明明同学教物理,过了半个学期,吴明明的物理进步很快,期末考试居然超过了小刚。小刚一点也不气恼,他笑呵呵地用韩愈的话自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小刚参加研究性学习时候,被要求给表现古代帝王骄奢淫逸的插图配文字。有一幅图主题是“奢侈”,他在点评时候用了古人的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小刚学习时,很能指出别的同学的不足,但是自己却很少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老师兴华对他说,你刚学了《阿房宫赋》,想一想,杜牧有哪两句就是为你这类同学写的啊?小刚恍然大悟,那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33.小刚学《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的时候,他很喜欢开头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种看淡成败的超脱让他想起了《赤壁赋》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34.小刚在学古代意象的知识点时,发现古人为了表现超脱思想,常用“飞仙”“明月”等意象,很自然想到两句“_________,_________。”35.小刚在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时,看到革命烈士留下的文物上那枪林弹雨的痕迹,想起往日战斗场景,不禁潸然泪下。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也说过类似的话,如:(看到以前的遗迹)“ _________,_________ 。”36.小刚在学“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这类睹物思人典故的时候,想到了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枇杷树,这棵树是“ _________ ,_________”。37.小刚的语文老师兴华上课时比较开明,喜欢让学生自主讨论,他鼓励学生发言时候,总把孔子的原话挂在嘴边“_________?_________!”38.小刚在进行史记的“整本书阅读”时候,对司马迁把项羽收到“本纪”里很是不理解。但是看到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心头不禁释然。古代大富大贵然而名字湮灭在历史中的人“ _________ ,_________ 。”39.小刚的偶像是汉代的太史公司马迁,太史公用来表达写作《史记》目的的话语激励小刚,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成一家之言”。40.小明所在的学校,在孙中山诞辰活动中悬挂的是孙中山手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字,有外来参观的游客进教室问小明,知不知道“天下为公”的含义。小刚自信地说:“_________,_________”。41.小刚学《陈情表》时,发现有两句“_________,_________”和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类似之处,都提到“影”。只不过李白表现的是旷达洒脱,李密表达的是孤独悲哀。7 42.小刚学《陈情表》时,被下面的句子深深感染,这里开头两句写了自己深受祖母大恩,后面两句用假设的语气写祖母没有自己后的悲惨下场。后面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43.小刚学山水田园诗时,对于古人隐逸思想很有兴趣。最近班级在出一期陶渊明诗歌思维导图,需要在导图上题写两句话,他觉得要和“归去来兮辞”有关的话语最好,于是写了“_________,_________?”44.小刚学古诗文时,对“东皋”这个意象很感兴趣,初中学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同桌小敏说,高中也有的,比如“_________,_________”。45.小刚一段时间沉迷于网游,早上是“原神”,下午是“王者”,晚上还“吃鸡”,但他都认为没关系,打游戏都是小节,算是业务爱好。小刚的老师兴华一针见血指出,古人说“_________,_________”,这“祸患”“所溺”说的就是你的网游呀!46.小刚喜欢随意转发网络新闻和段子,从不考虑常识,也不多方求证,好友妮妮说,这样不好,咱们刚学《石钟山记》呀,毕竟古人说“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可以吗?47.小刚爬东岳泰山,眼见得古人的题跋无数。比如“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峨峨东岳高,秀极冲苍天”。但是还是有点遗憾没见到雪后的泰山,小刚想见的景色,其实就是《登泰山记》的八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48.小刚在学习古代爱情诗歌的时候,体会到古人一种朦胧的爱屋及乌的恋爱心理,用《诗经·邶风·静女》里的一次“赠送”完全能诠释,比如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49.前些年的疫情防控期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感动了无数人民。防疫物资上写的古诗名句更是句句感人肺腑。小刚捐献了一批物资,给湖北武汉的同学,他用《诗经·秦风·无衣》的句子,可以写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50.小刚的语文老师兴华年过花甲,依旧勤于教研,治学不辍,他爱用《离骚》中的句子自勉,比如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51.小刚学古诗时,知道古人常常在饮酒时感叹时光流逝之快。李白就常有此感叹。同学小明提醒小刚,其实曹操也有同样的诗,比如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52.小刚学古代史的时候,知道孔子非常崇拜周公。周公制礼作乐,确实非常伟大。后代也爱在写诗时候用周公的典故,比如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53.小刚的爷爷爱好修篱种菊,莳花弄草。爷爷生日快到了,小刚在淘宝上给爷爷订购了一套花盆,想让卖家刻几句陶潜的诗在上面,表现爷爷天性热爱自然,比如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就挺合适。54.小刚的舅爷爷久居南洋经商,这次回国和亲友团聚,他老人家无限感慨,在聚会酒宴上,他在祝酒词上用陶潜的诗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比如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55.古代的文人墨客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咏愁叹怨之情。他们或以实物喻愁,或借愁绪凭空发愁。请写出包含“愁”字的古诗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_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有包容才能不断壮大。57.带有浓浓乡土气息的炊烟,是古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8.陶渊明是一位躬耕陇亩的田园诗人,他的诗作中有不少劳作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附:参考答案一、意象类1.示例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示例三: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湖》)2.示例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示例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示例三: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3.示例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示例二: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示例三: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杜牧《旅宿》)4.示例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示例一: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元稹《岳阳楼》)示例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岳阳楼记》))5.示例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示例二: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示例三: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示例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示例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示例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7.示例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示例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示例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8.示例一: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示例二: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王昌龄《卢溪别人》)示例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示例四: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示例一: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示例二: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示例三: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示例四: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示例五: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杜甫《去蜀》)示例六:沙帽随鸥鸟,扁舟系此亭。(杜甫《泊松滋江亭》)10.示例一: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示例二: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示例三: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示例四: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示例五: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示例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示例七: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二、生活情境类1.示例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示例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示例三: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示例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不思量,自难忘7 示例二:鲍照《拟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示例三:《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示例四:《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示例五:《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乾坤日夜浮落木千山天远大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8.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0.示例一: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示例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示例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示例四: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11.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注:《望海潮》上片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1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1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1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20.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或者: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2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2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或者: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2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24.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25.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26.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2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28.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2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3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3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杜牧《阿房宫赋》)3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3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3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35.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项脊轩志》)3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37.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论语·先进》)38.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报任安书》)3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报任安书》)40.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4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42.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43.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44.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7 4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4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苏轼《石钟山记》)4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鼎《登泰山记》)48.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49.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或者其他类似句均可。《诗经·秦风·无衣》50.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5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5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5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潜《归田园居》)5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潜《归田园居》)55.示例一: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示例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示例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5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58.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7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分类练习(意象类 生活情境类)(附参考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4-08-30 15:50:03
页数:7
价格:¥2
大小:59.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