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选择题考点填空练习(附参考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九年级道法上册考点填空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是。3★兴国之要:以为中心;4.四个尊重指的是尊重、尊重、尊重、尊重。5.改革开放不仅深刻了中国,也深刻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力量。重要力量≠决定力量/主导力量。6.党的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宣告。7★我国社会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我国经济已由增长阶段转向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9★党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0.就是党的,党奋斗目标的实现靠的是。11★发展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12.中国是中国家,不是国家。13.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不等于同等富裕。14★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15.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16.是引领(推动)发展的动力,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17.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主要国家≠所有国家/各国18★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9.我国已经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是错的。)但是我国还不是创新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20★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促进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1★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22.是。23.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24★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25.创新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26.党和政府实现社会财富的说法错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7.城乡指的是,区域指的是。比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28.把蛋糕就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说法错误,蛋糕不仅要做大做好,还要。29★新中国成立,民主实现了,,民主得以。30.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民本思想。9 31.★民主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32★民主价值的要靠和的建立。34★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35★,是人民民主的。36.★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37.公民(人民)参与国家管理或者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3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39.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40.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41.民主选举的范围很广,只要涉及到选举都可以是,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权利,特指的选举。42.民主监督对社会一切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包括信、人、舆、监、民、网;监督权特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43★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4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45★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46.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有法律制度不一定就有,还需要有法律的执行。47.(依法治理)。指的是,被称为“纸上的法律”。一般出现的关键词是,提高立法质量或者人大通过某一部法律;强调的是,被称为“行动中的法律”。一般出现的关键词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打击违法犯罪、黑恶势力等。48.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国治。强调。49.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强调。50.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强调。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强调。52..政府为我们提供。其权力于。政府的是为人民服务。是53★政府依法行政的是。54.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不能说法治比德治好,也不能说德治比法治好,更不能说法治可以替代德治或德治替代法治。55★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的。56★是全面依法治国的。5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主体:(权力机关)。人大常委会通过《××法》。—主体:(行政机关)如公安交警……××被抓。—主体:…—主体:。都要守法。5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机统一。59★党是政党,;政府是政机关,,政府要严格执法。60★人大立法,政府执法,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公民立法,不能执法,也不能行使监察权,更不能打击违法犯罪。9 6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6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二)1.★中华文化的特点:;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中华文化只有加强媒体传播才有价值说法。3.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或者对传统文化说法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优秀的也有糟粕的,比如封建思想、女子裹脚,重男轻女等。4.★中华传统是中华文化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是文化最深层的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5.中华文化世界文化说法错误。6.文化是国家兴旺与发达的不竭源泉,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说法错误。是国家兴旺与发达的不竭源泉,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7.文化自信在务实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中增强,在外来文化影响中坚定。我们对待和的态度应该是应该:。8.中华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你的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或者传统美德是不是物质力量。9.各种形式的道德人物评选活动,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说法错误。青少年此类活动。10.中华文化具有显著优越性说法。11.抗美援朝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爱国主义。12.中华民族精神是的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的品格。1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法治建设之中。完全说法错误。14.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15.助人为乐是当代中国人评判的说法错误。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6.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表明计划生育已经过时了,改变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根本改变了人口与资源的关系说法均。17.我国环境恶化趋势已无法遏制说法。18.生态问题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说法。我国的中心工作是以为中心。19.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说法错误。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但要合理利用减少浪费。20.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说法。我们作为青少年不能执法,也打击不了违法犯罪。21.人来可以对自然和利用。说法错误。22.始终抓住这个关键抉择不动摇。说法错误。改革开放是关键抉择。2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利用优先,为主的方针。人工恢复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恢复。24.建设生态文明,应以资源为。说法错误。应该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以自然规律为,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25.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6.★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我国民族:大流动,大容居。9 1.★我国在处理上坚持的是:。2.保持少数民族的绝对独立性说法错误。3.尊重并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精通说法错误。4.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说法。5.民族自治机关的促进了民族地区发展。民族自治机关是区域自治不是高度自治,高度自治是港澳台;注意港澳台是高度自治不是绝对自制。6.★“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说法错误。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7.是实行“两制”的,“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8.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9.★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要实现10.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时间:党的十八大以来)。1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中国社会主义12.★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1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两个100年)14.2020年—小康社会(已经实现)。建党100年1921年~2020年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5.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问题。16.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7.★: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18.★: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9.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1.★就是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2.★:基本国策、基本国策、基本国策等。23.: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战略。24.: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25.: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6.:坚定文化自信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8.★: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29.: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30.★:中国人民是具有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31.★我国发展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附:参考答案(一)1.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站起来);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为富裕奠定基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富起来);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9 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基本国策。3★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四个尊重指的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5.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重要力量≠决定力量/主导力量。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宣告。7★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9★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0.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党奋斗目标的实现靠的是改革开放。11★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12.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13.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不等于同等富裕。1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5.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16.创新是引领(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直接动力。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17.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主要国家≠所有国家/各国18★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9.我国已经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前列是错的。)但是我国还不是创新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20★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1★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22.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23.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24★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25.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26.党和政府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说法错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7.城乡指的是城市和农村,区域指的是不同地区。比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28.把蛋糕做大做好就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说法错误,蛋糕不仅要做大做好,还要分好。29★1949年新中国成立,民主实现了伟大飞跃,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民主得以真正确立。30.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民本思想。31.★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32★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34★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35★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36.★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37.公民(人民)不能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或者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3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9.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40.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41.民主选举的范围很广,只要涉及到选举都可以是民主选举,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权利,特指人大代表的选举。42.民主监督对社会一切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检举。包括信、人、舆、监、民、网;监督权特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43★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4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9 ,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45★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46.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有法律制度不一定就有法治,还需要有法律的执行。47.良法+善治=法治(依法治理)。良法指的是法律制度,被称为“纸上的法律”。一般出现的关键词是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或者人大通过某一部法律;善治强调的是执法过程,被称为“行动中的法律”。一般出现的关键词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打击违法犯罪、黑恶势力等。48.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国治。强调科学立法。49.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强调严格执法。50.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强调公正司法。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强调全民守法。52..政府为我们提供管理和服务。其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53★政府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54.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不能说法治比德治好,也不能说德治比法治好,更不能说法治可以替代德治或德治替代法治。55★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56★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5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主体:人大(权力机关)。人大常委会通过《××法》。严格执法—主体:政府(行政机关)如公安交警……××被抓。公正司法—主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全民守法—主体:公民。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守法。5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机统一。59★党是执政党,依法执政;政府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政府要严格执法。60★人大立法,政府执法,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公民不能立法,不能执法,也不能行使监察权,更不能打击违法犯罪。61★共同富裕;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6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二)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中华文化只有加强媒体传播才有价值说法错误。3.传承和发展一切中华传统文化或者对传统文化全面继承说法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优秀的也有糟粕的,比如封建思想、女子裹脚,重男轻女等。4.★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5.中华文化优于世界文化说法错误。6.文化是国家兴旺与发达的不竭源泉,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说法错误。创新是国家兴旺与发达的不竭源泉,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7.文化自信在务实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中增强,在摒弃外来文化影响中坚定。摒弃说法错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8.中华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你的物质力量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或者传统美德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9.青少年组织各种形式的道德人物评选活动,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说法错误。青少年组织不了此类活动。10.中华文化具有显著优越性说法错误。11.抗美援朝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爱国主义。12.中华民族精神是随时发生变化的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1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融入到法治建设之中。完全说法错误。14.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9 1.助人为乐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表明计划生育已经过时了,改变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根本改变了人口与资源的关系说法均错误。3.我国环境恶化趋势已无法遏制说法错误。4.生态问题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说法错误。我国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说法错误。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但要合理利用减少浪费。6.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说法错误。我们作为青少年不能执法,也打击不了违法犯罪。7.人来可以对自然随意的改造和利用。随意的改造说法错误。8.始终抓住环境保护这个关键抉择不动摇。说法错误。改革开放是关键抉择。9.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利用优先,人工恢复为主的方针。人工恢复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自然恢复。10.建设生态文明,应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目标。说法错误。应该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1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2.★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我国民族人口分布的新特点:大流动,大容居。13.★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方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4.保持少数民族的绝对独立性说法错误。15.尊重并精通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精通说法错误。16.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说法错误。17.民族自治机关的高度自治权促进了民族地区发展。民族自治机关是区域自治不是高度自治,高度自治是港澳台;注意港澳台是高度自治不是绝对自制。18.★“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说法错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19.“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20.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2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2.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时间:党的十八大以来)。2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马毛邓三科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三科习。24.★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25.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两个100年)26.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建党100年1921年~2020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7.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8.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29.★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30.★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31.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2.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33.★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4.★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等。35.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战略。36.“三极大”: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9 1.“三显著”: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三来”:坚定文化自信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4.★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5.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6.★四个伟大: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7.★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9 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4-11-02 13:20:01 页数:9
价格:¥2 大小:181.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