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单元山川美景(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古人远行经常借诗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将水拟人化,表达出诗人离开家乡时的依依惜别的情感;崔颢在《黄鹤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思乡愁绪。(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风光旖旎,让我们寻找古诗中写景状物的佳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湖边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美丽画卷;王绩《野望》“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王维《使至塞上》用“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塞外风光的奇特和壮美。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12分)在一般的意义上,人们习惯于将文学作品称作精神的花朵。而对于红色经典来说,这个譬喻分明具有一种更为独特的意味。红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也是革命的象征。这些精神之花,被血泪和汗水浇guàn,便获得了更为鲜艳的色泽,更加长久的生命力。它们纹放在时间的广阔田野中,随风摇曳,芬芳四yì。经典的本质,就在于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洞察和有力把握。这些作品被称为红色经典,正是由于它们表达了一百年来的社会风貌,篇页间字行里,回荡着时代的山呼海啸、电闪雷鸣。(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血泪()浇guàn()摇曳()芬芳四yì()(2)画线句子中与“山呼海啸”结构类型相同的短语有________、________。(2分)(3)请将下面的句子转换为反问句。(2分)经典的本质,就在于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洞察和有力把握。(4)“红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也是革命的象征。”《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红色经典,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原因。(4分)19,3.八(2)班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3分)(1)【明诚信内涵】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写两则关于“诚信”的名言。(2分)(2)【听诚信讲座】王教授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美德很有研究,班委打算邀请王教授来班级给同学们做讲座,下面是邀请函的内容。(7分)邀请函尊敬的王教授:我班将于10月20日在本班教室召开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诚挚邀请您来给同学们做讲座。请您务必准时参加。八(2)班班委10月18日①邀请函格式上有一处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2分)②邀请函内容上不完整,请指出:。(1分)③邀请函有一处用词不当的地方,应将“”改为“”。(2分)④邀请函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2分)(3)【看诚信行为】讲座结束后,《校园传真》的小记者对王教授进行了采访,请你结合语境,帮忙完成。(2分)小记者:王教授:比如平时对朋友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考试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小记者:谢谢您!(4)【谈诚信感言】活动结束时,班长拟写了一则活动感言,请你仿照画线句,结合语境,补全横线上的内容。(2分)诚信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懂得的人记住生活的美好;诚信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使幸运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诚信是……让我们伸出双手。19,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0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节选自《水经注》)【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B.不以疾也疾:快C.迳黄牛山迳:经过D.犹望见此物犹:好像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绝巘多生怪柏既人迹所绝C.虽乘奔御风虽途迳信宿D.故渔者歌曰三朝三暮,黄牛如故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色如人负刀牵牛。19,7.(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描写。(6分)8.(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19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1)月色入户户:()(2)念无与乐者念:()(3)相与步于中庭相与:()(4)皆在朝日始出皆:()(5)月景尤不可言尤:()10.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9,12.【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6分)【三】(16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采色形容①,多所像类②。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宜都记》节选)【注释】①形容:形体和状态。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③冬春:冬春之交。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互相轩邈(高)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15.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19,(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16.【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4分)三、写作(55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两点一线”,说的就是生活单调。可细细想来,“两点”并不单调,家或学校的生活有多姿多彩之处,就连平时被我们忽视的“一线”,也时常发生故事。这些故事,是那些平凡、暖心、可敬、可爱……的人给你生活涂的一抹亮色。请以“路上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根据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19,第三单元山川美景(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古人远行经常借诗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将水拟人化,表达出诗人离开家乡时的依依惜别的情感;崔颢在《黄鹤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思乡愁绪。(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风光旖旎,让我们寻找古诗中写景状物的佳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湖边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美丽画卷;王绩《野望》“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王维《使至塞上》用“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塞外风光的奇特和壮美。【答案】(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怜、暮、愁、渐、蹄、唯、晖、漠、圆”等字的正确书写。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12分)在一般的意义上,人们习惯于将文学作品称作精神的花朵。而对于红色经典来说,这个譬喻分明具有一种更为独特的意味。红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也是革命的象征。这些精神之花,被血泪和汗水浇guàn,便获得了更为鲜艳的色泽,更加长久的生命力。它们纹放在时间的广阔田野中,随风摇曳,芬芳四yì。经典的本质,就在于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洞察和有力把握。这些作品被称为红色经典,正是由于它们表达了一百年来的社会风貌,篇页间字行里,回荡着时代的山呼海啸、电闪雷鸣。(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血泪()浇guàn()摇曳()芬芳四yì()19,(2)画线句子中与“山呼海啸”结构类型相同的短语有________、________。(2分)(3)请将下面的句子转换为反问句。(2分)经典的本质,就在于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洞察和有力把握。(4)“红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也是革命的象征。”《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红色经典,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原因。(4分)【答案】(1)①xuè②灌③yè④溢(2)①间字行里②电闪雷鸣(3)经典的本质,难道不在于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洞察和有力把握吗?(4)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科学地预言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任意写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血泪(xuè):指极度悲痛而流的泪。血。多音字。读xuè时,指鲜血;读xiě时,用于口语。多单用。浇(guàn):意思是指浇水,灌溉。摇曳(yè)——摇曳:轻轻地摆荡,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芬芳四(yì)——芬芳四溢:意思是香香的气味四处飘溢。【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短语结构的能力。分析“山呼海啸”这一短语结构可知,应是并列结构短语。经分析,语段中的“间字行里”和“电闪雷鸣”均为并列短语。据此,依次填写①、②空即可。【小问3详解】考查本题考查句式转换能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4)在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据此,应改为:经典的本质,难道不在于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洞察和有力把握吗?【小问4详解】19,本题考查理解经典作品主旨的能力。《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位外国记者对中国那段难忘历史的见证。他以记者敏锐的视角客观、公正的报道了主旨中国共产党党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伟大斗争历程,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分析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壮大的原因,揭示了红军这一群体的英雄壮举。3.八(2)班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3分)(1)【明诚信内涵】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写两则关于“诚信”的名言。(2分)(2)【听诚信讲座】王教授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美德很有研究,班委打算邀请王教授来班级给同学们做讲座,下面是邀请函的内容。(7分)邀请函尊敬的王教授:我班将于10月20日在本班教室召开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诚挚邀请您来给同学们做讲座。请您务必准时参加。八(2)班班委10月18日①邀请函格式上有一处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2分)②邀请函内容上不完整,请指出:。(1分)③邀请函有一处用词不当的地方,应将“”改为“”。(2分)④邀请函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2分)(3)【看诚信行为】讲座结束后,《校园传真》的小记者对王教授进行了采访,请你结合语境,帮忙完成。(2分)小记者:王教授:比如平时对朋友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考试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小记者:谢谢您!(4)【谈诚信感言】活动结束时,班长拟写了一则活动感言,请你仿照画线句,结合语境,补全横线上的内容。(2分)诚信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懂得的人记住生活的美好;诚信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使幸运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诚信是……让我们伸出双手。19,【答案】(1)示例:轻诺必寡信;言不信者,行不果。(2)称呼要顶格写,将“尊敬的王教授”顶格写缺少具体的活动时间召开开展将“请您务必准时参加”改为“期待您的到来。(3)示例:王教授,您好!请问您认为我们作为中学生要做到诚信,平时应当怎么做?(4)示例:一束暧暧的阳光,使寒冷的人感到温暖。【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名句积累,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书写正确即可。如: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无信不立。【小问2详解】考查邀请函的写作。①在格式上,称呼应顶格写。②正文没有指明活动举行的具体时间。③“召开”与“活动”搭配不当,改“召开”为“开展”。④“请您务必准时参加”语气过于强硬,可改为“期待您的到来”。【小问3详解】考查设计问题。根据王教授的回答可知,他的回答介绍的是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诚信。据此可设计问题为:王教授,您好!请问您认为我们作为中学生要做到诚信,平时应当怎么做?【小问4详解】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与画线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即可。如:诚信是一缕凉爽的微风,使疲惫的人感受惬意的清凉。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0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9,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节选自《水经注》)【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B.不以疾也疾:快C.迳黄牛山迳:经过D.犹望见此物犹:好像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绝巘多生怪柏既人迹所绝C.虽乘奔御风虽途迳信宿D.故渔者歌曰三朝三暮,黄牛如故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色如人负刀牵牛。7.(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描写。(6分)8.(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4.D5.C6.(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2)形状就像人背着刀牵着牛。7.湍急迂回(深)侧面8.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19,【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D.“犹望见此物”的意思是还能看到这块奇岩。“犹”是“还”的意思。【5题详解】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在/如果;B.极/尽,穷;C.都是“即使”的意思;D.因此/从前的、旧的。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色”,形状;“如”,像;“负”,背。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意思是“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湍急。“朝发黄牛,暮宿黄牛”的意思是“早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还在黄牛山过夜”,从侧面写出了水的迂回。【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把握文章内容,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甲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山和水的特点,乙文写出了长江黄牛滩水道迂回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这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参考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19,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江水继续东流,经过黄牛山下,有一座滩名叫黄牛滩。南岸层层的山岭耸立着,最远的高山上有一块岩石,像是人拿(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完全是天然形成,形象十分清晰,但那里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很高,又加湍急的江流回环曲折,因而即使经两三天的航程,也还能看到这块奇岩。所以过路人的歌谣说:“早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还在黄牛山过夜。过了几天几夜,黄牛山看起来还是原来一样。”【二】(19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1)月色入户户:()(2)念无与乐者念:()(3)相与步于中庭相与:()(4)皆在朝日始出皆:()(5)月景尤不可言尤:()19,10.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2.【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6分)【答案】9.(1)门。(2)考虑,想到。(3)共同,一起。(4)全,都。(5)格外,尤其。10.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曰始出,11.(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怎么能和俗人说呢。12.【甲】文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来间接表现月光的明亮。【乙】文是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月光的别样趣味。【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月光照入门里。户,门。(2)句意: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3)句意:一起在院子里散步。相与,共同,一起。(4)句意:都在朝日初升。皆,都。(5)句意: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尤,格处,尤其。【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这句话意思是: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在“其实湖光染翠之工”与“山岚设色之妙”在此充当并列的主语,“皆在朝日始出”在此处充当谓语。据此断句为: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但,只,只是。闲人,清闲的人。如,像。耳,罢了。19,(2)此乐,这种快乐。安,怎么。道,说。【12题详解】考查比较阅读甲:“庭下如积水空明”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月光比作积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这是对月光的正面描写。“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通过描写月光里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来表现月光的明亮,这是对月光的侧面描写。乙:“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是对月下景象的描写。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联系“别是一种趣味”可知,这句话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说呢!【三】(16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采色形容①,多所像类②。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19,”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宜都记》节选)【注释】①形容:形体和状态。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③冬春:冬春之交。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互相轩邈(高)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15.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16.【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4分)【答案】13.A14.D15.(1)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2)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16.侧面烘托的句子:用“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来烘托山之高;用“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平时要注意积累,善于比较,融会贯通。做这类题目一定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极调动课内积累,思考课内学习时这个词语有几个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来推断、确定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本题A中的“邈”在这里是“向远处伸展”的意思。故选A。19,【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写法相关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辨析正误。【乙】文只是单纯的写景游记类散文,并没有托物言志,故D表述不正确。【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和句子整体句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句子原文的整体意思,并对重点实词、虚词有准确的把握。翻译时,这些重点词义必须体现准确,整体句意可以意译。【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乙】文这样美丽的山水景色,千古以来无人欣赏,今天作者来到这里,喜爱之极,流连忘返。如果山水像人一样有感情有知觉的话,自己的美这样被人喜爱、被人肯定,一定会象遇到知己一样高兴。【乙】直接抒发了作者亲临'此境'的思想感情。【参考译文】【甲】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乙】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的形状。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三、写作(55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19,“两点一线”,说的就是生活单调。可细细想来,“两点”并不单调,家或学校的生活有多姿多彩之处,就连平时被我们忽视的“一线”,也时常发生故事。这些故事,是那些平凡、暖心、可敬、可爱……的人给你生活涂的一抹亮色。请以“路上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根据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参考范文】路上的故事生活中处处是意外,这句话并不是随口一来,而是一个真理。这天,我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验证了这个“真理。”我一直都很幸运,自己家离学校不远,应该是说很近,走路的话,五分钟就到了,真的是十足的方便。所以,从搬到这户小区开始,我就一直步行去上学,虽然要过一条又长又宽的马路,我也从没发生过什么问题。哪知这天……起床的时候,时针已经快要马不停蹄地走向八点,我心里一着急,抓起桌子上的两个小笼包就冲出门。时间只有最后十分钟了,我希望自己加快速度还能挽救这个局面。身后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小英子!”我转头一看,原来是我以前的同学。她前不久刚刚转学去外地,这次过年特意回来探亲。要在平时,我肯定会亲热地跑过去拉住她的手好好跟她寒暄一下,问问她最近的学习状况。可现在,我自己已经火烧眉毛了,实在没心情跟她说话。于是,我头也不回地就准备冲上马路。伴随着又一声惊恐的叫喊,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拉住了我。“你这小丫头咋回事?有人这么热情地叫你,你咋是这个态度?再说了,你这披散着头发的样子,是不是跟家里闹矛盾了,横穿马路有多危险你知道吗?”老爷爷身体硬朗,口才也好得不行,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句句咬字清楚,连气都不带喘一下的。这时,学校的预备铃已经毫不留情地打响了。我快要急哭了,却一点儿也没有办法。想甩开老爷爷的手,也没有那个胆量。怎么办?我实在没有时间去听老爷爷念经了,再这样下去,我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算了,一不做二不休,反正我已经被人误会成一个坏孩子了,不介意更坏一点。我不敢直视老爷爷的双眼,趁着他不注意,钻空档,脚底抹油似的就开溜了。“再见了,老爷爷,谢谢你的好意……”话音未落,我一下子脚底打滑,狠狠地摔在地上,摔了个屁股墩儿。“啊啊!好疼啊……”我狼狈得快要哭出来,还是那位热心的老爷爷,走上前来,用布满老茧的手把我拉起来。“小丫头,记住了,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别毛毛躁躁的,这样你爸爸妈妈怎么能放心呢?上学路上,安全最重要!”“我知道了,老爷爷,谢谢您。”我低下了头,惭愧地说。现在,大家明白了吗?上学路上,安全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放在一边。19,【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路上的故事”。中心词是“故事”,也就是说本文要通过叙写具体的事件来表达思想或情感。所以是一篇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前面用“路上”来修饰。这个“路上”,既可以是实指,现实生活中的道路,可以写路上的见闻和感受;也可以是虚指,指人生成长的道路,可写在成长过程中让自己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的事件。无论选择哪个方面,文章可写的内容都是很多的。要注意从平凡的、细小的生活中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本题适合写记叙类的文章。点睛: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做到审题准确。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不能错误地理解题意。其次要立意深刻。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第三,选材要精当。要围绕着中心来选择材料,运用那些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力。写作时,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要突出表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结构文章时,注意内容上起、承、转、合,最好能写出文章的“波澜”;能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小事情揭示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语言上,要准确通顺,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1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16 13:40:01 页数:19
价格:¥3 大小:71.62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