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三)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 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雪花,是上天降落人间的精灵,纯洁无暇,风姿绰约。它是一位纯洁的少女,在白茫茫的世界里婷婷玉立;它是一片洁白的云朵,在深邃的天空中飘来飘去;它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稀疏的山林间翩翩起舞。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这个世界也因雪花的莅临而变得分外纯净,分外妖娆。I.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绰约(chuò)     纯洁无暇                  B.琼枝玉叶(qióng)  婷婷玉立C.粉妆玉砌(qiè)  纯净                      D.莅临(lì)     妖娆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   拟人  夸张  B.拟人 排比  对偶C.比喻   拟人 排比 D.比喻 排比  对偶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烈日炎炎,持续的高温让市民      。省内各市纷纷 “让洞于民”,免费向社会开放一批可用于避暑纳凉的人防工程。②我市坚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8个文化中心,安装健身器材2600多台,文体设施       。③“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       。A.不堪忍受  日趋笃厚  意兴阑珊 B.不堪忍受  日臻完善  意兴盎然C.意兴阑珊 意兴盎然 日臻完善   D.情何以堪  日趋笃厚 意兴盎然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女丘植物园,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C.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D.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                            ①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②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③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 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④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⑤这是一 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啊A.④①③⑤②   B.⑤④②①③        C.④③①②⑤  D.⑤②④③①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书原名《旧事重提》,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二十四孝图》等篇目。B.《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号六居士,是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他的代表作有《春望》 “三吏”“三别”等。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与俄国的契科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欧美三大小说家”,莫泊桑的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二、(14分)7.请填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四组题作答) (8分)(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2)            ,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3)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             ,端居耻 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5)榭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8.名著阅读。(6分)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 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祥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2)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1)选文中“A” “B”两个人物分别是           、         。(2分)(2)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4分)三、综合性学习(4分)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安丘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分别组织收看大会直播盛况,①我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电视、网络、 新媒体等方式,②认真收看大会实况直播,③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④共同回顾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走过的伟大历程,⑤进一步坚定了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1)请用句话概括 上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2分)                             (2)文中划线的五个句子中,有一个是病句,请把它找出并写出改正意见。(2分)第      句是病句, 修改意见:                                                                 第二部分阅读(40分)四、(17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11题。(6分)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幕飞鸦集,满山荞麦花。10.诗歌首联写出了卢岵山居怎样的特点? (2 分)                            11.本诗的领联和颈联在最物描写上有何差异? (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 (11分)贾诩字文和,武成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 ”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成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后李傕等与诩议,欲迎天子置之营中,诩曰:“不可, 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 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思,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天子既东,而傕来追, 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 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 年七十七, 薨,谥曰肃侯。(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1)唯汉阳间忠异之  (2)道遇叛敌   (3)司徒赵温为催嫌 13.用"/”为文中加双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疾病去官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B.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C.与盟而送之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D.欲迎天子置之营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或谓诩日:“此中不可久处, 君胡不去?”(2分)                   (2)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 (2分)                             五、(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6-19题。(12分)饺子记盛①中国人的主食,南方重米,北方重面。这是由于南方多产稻米,北方多产小麦的缘故。北方盛产小麦,因此面食的花样层出不穷,眼花(liáo)乱:面条、烙饼、馒头……其中最主要的是饺子。北方人年节、宴客乃至日常居家,最常见、也最隆重的餐食活动是“包饺子”。②包饺子是一场让人愉悦欢乐的活动,北方人居家想改善生活了,就说“咱们今天包饺子吃吧”。一说包饺子,就来了精神。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像如今可以随意上馆子,包饺子就是一件奢华之举。过年过节,亲朋来家,最富亲情的待客之礼,就是包饺子。一声令下,立即兴奋起来,揉面的,和馅的,准备停当,就围坐包起了饺子。边包边说笑,不觉间一切停妥,用笸箩摆放,如花盛开。饺子下锅,热气騰腾,饺子出锅,狼吞虎咽。有情,有趣,有气势。数十年北方生活,享受过数不清的这般热闹,可依然觉得好吃但包起来费事。 ③我至今不会擀皮,却在北京乡间学会了包。双手一捏,就是一个,迅疾,结实,下锅不破。别人包饺子讲究花样,多少折, 怎么折,图好看,玩花的。据说我包的饺子“其貌不扬”,但我很自信。这是包,即制作的环节,而饺子是否好吃,关键却是调馅。调馅的功夫其实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一是馅中的主客关系,肉和菜是主, 葱姜等为辅,要适当;再就是肉和菜的搭配,肉为主,菜为辅,也需适当; 就肉而言,就是肥瘦的搭配,一般说来, 不能全是精肉,二分瘦一分肥,比较合理。吃饺子,一般人爱蘸醋,而我谢绝,我深信只要馅调的好,无需借助“外援”。④北方人吃饺子不仅是享受美食,而且是享受家的温暖。在记忆中,满含着亲情的饺子被替代,甚至等同于家乡、父母。游子离家远了,想家,连带着想起妈妈包的饺子,炊烟的味道,此刻,饺子就是乡愁,即使是身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遇到年节,想家,又不能回,相约若干同样怀乡的朋友一道包饺子,为的是一解乡愁。记得那年在维也纳,短期开会,不是什么怀乡情切, 也说不上乡愁,倒是一位奥地利教授一顿“饺子宴”令我大为感动。⑤在维也纳,那些奥地利红葡萄酒,那些名目繁多的奶(lào)、香肠、起司和面包,特别是烟熏三文鱼,这些异邦的美味都令我着迷。可是,接待我的汉学家李夏德却是别出(xīn)裁,带我进了维也纳中心区的一条小胡同吃饺子。铺子的名字记得是“老王饺子”,山东人老王开的,小门脸,不加修饰的若干桌椅,设有酷瓶,如同国内规矩。饺子是地道的,热腾腾的饺子上桌,捎带着一小碟大蒜。一切如国内乡间的小铺。一下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浓浓的齐鲁乡音带着胶东半岛的气息。小店只有一个厨师(老王自己),一个收银的,外加一个“跑堂”.那跑堂可是高大 上,一位在维也纳学音乐的留学生。 ⑥李夏德介绍说,这里的饺子本色,地道,纯粹的中国味道。他经常在这里“宴客”,有时不接待客人,自己也来。这里也常有本地人光顾,那都是一些中国通。        2018年1月24日        此日丁酉腊八 (选自2018年2月23日《文汇报》,有删节)16.根据注音填写汉字(3 分)(1) 眼花     (liáo)_乱 (2) 奶(lào)            (3)别出(xīn)      裁17.第②段中的画线句是一个场面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3 分)一声令下,立即兴奋起来,揉面的,和馅的,准备停当,就围坐包起了饺子。边包边说笑,不觉间一切停妥,用笸箩摆放,如花盛开。                  18.第③段中,“调馅”包含了中国烹调的哪些道理? (3 分)                   19.为什么奥地利教授的一顿“饺子宴”会令“我”大为感动? (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20 -23题。(1分) 拓展人生的宽度 ①沈括《梦溪笔谈》载:  “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用芸草来保证藏书不被蠹虫蛀坏,还能留有幽曲清香,“书春” 一词由此产生。古人如此藏书, 体现了对书的珍爱。书是美好的东西, 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②那么,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让人知不足。③知定力不足。“三天不读书, 自感面目狰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事务繁忙心情烦躁之际翻开经典,我们能从里面感受圣贤“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崇高信念,这一对比, 更能发觉自己的渺小,现代生活忙忙碌碌、紧张劳累,这时候,书的“精神食粮”作用便得以体现。④知才具不足。毛主席当年就告诚全党领导干部要有“本领恐慌”意识,要加强读书学习。习总书记也说:“前进道路上, 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人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更要求我们不断汲取新理念、新信息、新知识。⑤读书无止境。勤于思考、善于解码,才能实现读得其所,学有所用。 ⑥一责在坚持,忌躁贵恒。一日无书,百事荒废。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读书如锻炼,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在坚持阅读中,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一点。⑦二贵在系统,忌窄贵广,忌浅贵深,总有人说,读书到底应该注重量的积累还是深度的挖掘。在我看来, 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我们既需要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 初读一本书,免不了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见到一种观点,以点带面地联想,发散思维。这时就需要从古今中外寻找答案,一 本书满足不了我们的求知欲,-类观点说服不了我们内心的想法。那么,书读多了,也就读广了。另外,也要兼顾深入挖掘。曾经有人在某名校进修时,每周都被要求阅读-本哲学著作,但到周末则要把哲学论文缩写成薄薄的两页,这样,渐渐地,所读过的哲学思想和意识理念自然会在脑海里留下印象。这就是“读薄”,是直达事物的本质的过程。 ⑧三责在应用,忌虚贵实。要善于将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实现学有所情,学有所筑,学有所用。真正的阅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即反思与行动。读《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要求我们立身用权、廉洁奉公、求真务实,那么我们就要带着这样的价值观在工作中勤勤恳,不断反思工作中是否有失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激励我们落实改革举措,切实为人民服务。⑨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分)                   21.请缩写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只保留主语、谓语和宾语。(3分)我们能从里面感受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信念。                   22.下面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它应该放回文中   中哪处?(2分) 前者就是“量的积累”,后者就是“深度挖掘”。                   2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六、24.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 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 一种尊重。因此, 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 每小题2分)1.D (A项“纯洁无瑕”,B项“婷婷玉立”,C项粉妆玉砌(qì).2. C3.B(①不堪忍受:不能忍受。情何以堪:感情又怎么能承受这种打击呢?②日臻完善:一天天达到完善。日趋笃厚:形容感情天比一天深厚, 越来越信任彼此,感情越来越坚定。③意兴盎然:指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形容兴致很浓。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4.C(A项搭配不当,B项主语残缺,D项重复赘余。)5.B(⑤句的“这“指代上文的“家何尝不是一只船”,故作为首句。由⑤句末尾的“岁月”判定后面应为,由④句内的“陌生”判定转折句为②;由①句的“波涛汹涌”判定后句应为体现“这只船是牢固的”的③.故正确的排序是⑤④②①③.)6.A(《故乡》选自《呐喊》。)二、(14分)7.(8分) (1)思而不学则殆 便引诗情到碧霄 (2) 愿驰千里足 萧鼓追随春社近(3)清荣峻茂 绿杨阴里白沙堤 (4) 欲济无舟楫 心忧炭贱愿天寒 (4) 积花明驿墙 溪云初起日沉阁(任选四题作答,每句1分,句中有错字、别字、漏字、多字现象均不得分。) 8. (6分) (1) (2分)保尔﹒柯察金(或“保尔”)   朱赫来(2) (4分)①铁环(2分):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丧失工作、生活的能力(1分),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1分)② (2分)示例一: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1分),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1分)。示例二: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1分),在烈土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1分)。示例三: 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1分),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1分)。  示例四: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1分),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1分)。示例五:保尔的书稿丢失(1分),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1分)三、(4分)9.(1) (2分)安丘市组织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2) (2分)第⑤句是病句,修改意见:在句末加上“的信心”(意思对即可)第二部分阅读(40分)四、(17分)(一)(6分)10.(2分)“问樵客” “遥识”说明了卢站山居偏僻、幽静的特点。(2分)11.(4分) 颔联写沿路所见,是近景(1分):突出了最物古朴、清幽的特点(1分)。颈联写远望所见,是远景(1分);突出了景物幽暗、高峻的特点(1分)。 12. (3分)(1)认...奇特(不同寻常)(2)在路上(3)厌恶,嫌弃(每空1分)13.(2分)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 。14.(2分)B(B项两个“为”均为介词,被。A项:介词,因为/介词,按照。C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D项代词,代指天子/结构助词,的。)15. (4分)(1)(2分)有人对贾诩说“这里不可以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2)(2分)这(他)是天子的大臣,你怎么能杀害他呢?五、(23 分)  (一) (12分)16. (3分)(1)缭 (2)酪(3)心(每空1分)17.(3分)采用场面描写,生动地描写了包饺子时分工合作、其乐融融的场面(1分),渲染出包饺子时欢快热闹的气氛(1分),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1分)18.(3分) ①是馅中的主客关系(或“肉菜和葱姜主辅关系”)要适当:②肉和菜的搭配要适当:③肉的肥瘦的搭配要合理。(每点1分)19.(3分) 在异国他乡看到了带有地道中国味的饺子店,吃到了纯粹中国味道的饺子(1分) :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感受到了浓浓的齐鲁乡音(1分) ;看到了外国人对中国饺子的喜爱,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1分)(二) (11分)20.(3分)阅读(1分)可以拓展人生宽度(1分) ,提升人生的质量(1分)。(只答“拓展人生宽度”不得分。)21.(3分)我们感受信念。22. (2 分) B23.(3分) 作者由“书香”引出读书是件好事,然后设问引出读书的好处让人知不足的观点,并分层进行论述(1分):再自然过渡到怎样读书用三个分论点逐层论证(1分);最后归纳出全文的中心论点:阅读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1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六、24.作文(50分)参考2018年潍坊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费诩字文和,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认为他不同寻常,说贾诩有张良、陈平那样的奇特才能。贾诩因为生病辞去了官职,在路上遇到了叛变的敌人,和他同行的数十个人都被抓了起来。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 你们别杀我,我家一定会出重金来赎我。”当时的太尉段颖,过去长期担任守卫边防的将领,威名震动西部边疆,所以贾诩假借他来恐吓敌人,叛变的敌人果然不敢杀害他,和他结盟,然后送他回去。贾诩实际上不是段颖的外孙,他的灵活应变把事情办成功,都像是这种情形。       后来李傕等人和贾诩商议,打算将天子安置在军营中,贾诩说:“不可以, 挟持天子,不符合道义。”李傕不听,有人对贾诩说“这里不可以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贾诩说:“我得到国家的恩惠, 从道义讲,我不可背弃天子。要离开,您就离开吧,我不可以走啊。”天子已经向东而去,可是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司徒赵温被李催厌恶,李傕想要杀了他。贾诩对李傕说:“这是天子的大臣,你怎么能杀害他呢?”李傕才停止。      文帝即位后,任命贾诩为太尉。贾诩七十七岁时,去世,谥号称肃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23 22:00:01 页数:19
价格:¥3 大小:37.48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