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大雁归来》教学课件(24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8

2/28

3/28

4/28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9大雁归来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说明顺序。(重点)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和抒情性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内涵。(难点)感受作者的情怀,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培养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重点)学习目标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林业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其代表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侯文蕙译。有改动。作为一位环保主义者,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和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沙乡年鉴》就是他在这里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观察和思考的结晶。背景链接 雾霭()缄默()迁徙()滑翔()弥漫()香蒲()沼泽()瞄准()水洼()盘旋()喧嚷()凋零()咯咯()zhǎoxiánɡpúwādiāomiáoxǐ◆生难字ǎijiānmíɡēxuánxuānrǎnɡ字词学习 ◆词语解释雾霭:雾气。迁徙:迁移。凋零:(草木)凋谢零落。缄默:闭口不说话。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沼泽: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1—5)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6—10)写大雁归来后的日常生活。(11—13)写大雁的联合迁徙。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思考问题: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1.三月春暖北飞2.飞行路线很直3.常成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4.孤雁时常哀鸣5.雁过群体生活 文中多次出现“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等提法,思考:作者这样称呼大雁,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对大雁怀着深挚的感情,将其视作“我们”中的一员,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平等成员。课文精讲 第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主红雀、花鼠及大雁人的思想和行为,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把主红雀、花鼠和大雁进行比较,突出大雁才是真正的报春使者,说明大雁对季节的判断非常准确。 找一找课文中将大雁人格化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大雁的情感。11月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洲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目空一切”贬词褒用,写出了群雁飞过时不可阻挡、高傲的气势。“一声不响”写出了大雁南飞的专注和执着。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不再有猎枪埋伏的岬角和小岛,向每个沙洲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拐来拐去”“低语”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机敏热情、活泼警觉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雁的聪慧,以及它们对同类的热情友善。 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闲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大雁的集会,从而表现出大雁的聪明和社会性。作者赋予大雁以人的性情,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趣味,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文中还有很多细腻的描写,字里行间也洋溢着作者对大雁、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找出来细细品味。如: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比喻,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飘逸、优美的姿态。 通读全文,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大雁进行观察的,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大雁的报春感到欣喜,把春雁的数目看作农场春天富足的标准。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地钦敬。 喜欢倾听大雁集会时的各种鸣叫,认为那是它们乐此不疲的辩论。对孤单的大雁感到哀怜,表示对枪杀者的反感和痛恨。赞叹大雁具有人类所不及的联合观念。 作者利奥波德每逢周末就到农场度假,他用心观察研究大雁,设身处地地感受大雁的喜怒哀乐,他为什么对大雁有这么深的喜爱?在作者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和谐地相处。深入探究 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也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这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使作者喜欢观察研究它们。大雁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它们向来有联合的观念,它们对人类是有益无损的。作者观察研究大雁,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无穷乐趣。 现代化固然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利,但是自然界也有其无法代替的趣味,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作者到自然中去,与动物为伴,体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趋势。 1.拟人手法的运用。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如“向每个沙洲低语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这种写法不单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他喜欢观察它们,研究它们,知之愈多,爱之愈深。因此,大雁在作者心目中,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艺术特色 2.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知识性:本文虽短,却记叙了不少关于大雁北归的知识,如大雁归来的时间、地点,特别是作者通过观察,注意到大雁的飞行路线之直,还发现每支“雁队”多半是“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从而说明它们是“一些家庭”或“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这些都丰富了读者的知识。 抒情性:本文字里行间充满爱鸟之情。作者对大雁的迁徙飞翔充满钦佩,为大雁担惊受怕,为孤雁的不幸而悲哀伤痛,为大雁归来而欣喜快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声由衷喜爱,笔墨中饱含情感。 思想性:在文章深切的情感背后,是作者对于人类,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这赋予了本文深刻的思想性。作者将大雁视作人,从大雁身上看到人的精神品质,背后有他“生态伦理学”观念的支撑。他在表达对大雁的喜爱的同时,也在呼吁人们尊重生命、保护自然。 报春使者大雁归来保护动物热爱自然春雁:辩论低语大雁习性全球一体大雁联合孤雁:忧郁伤心大雁归来群雁:喧闹谈论欣喜赞美喜爱结构梳理 这篇散文(观察笔记)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说明大雁是人类有益无损的伙伴,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主旨概括 大雁拓展延伸 搜集我国境内骤减的动物种类及其资料,分析减少原因,写成报告,呼吁人们珍爱动物,保护环境。课后作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15 09:10:06 页数:28
价格:¥1 大小:18.02 M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