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7历期中】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萧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A.考古发现B.学者推断C.神话传说D.文献记载2.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根据科学测定,他们的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据所学知识推测,他们应该是()A.元谋人B.蓝田人C.郧县人D.北京人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在遗址中可以看到()A.青铜器B.打制石器C.磨制石器D.铁器4.约10000年前,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农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原始农业()A.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重要物质基础B.为研究早期国家的起源提供了依据C.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证据D.为社会制度的更替奠定了基础5.今年暑假李明在一处旅游景点看到了如图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由此可知,他参观的原始人类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遗址6.考古学家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大汶口文化时代的墓葬,在墓穴中发现有大量的陶制陪葬品及玉制臂穿、手镯、玉刀;墓主人正中间还放置权力与武力的象征——玉刀。而同时期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B.贫富分化现象出现C.君权神授思想浓厚D.社会生产高度发达7.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均发现了表明阶级分化的宫殿、象征权力的玉器或者象征尊贵的礼器。这些现象集中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A.能够建造干栏式房屋B.掌握人工取火技术C.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D.已经出现早期国家8.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和蚩尤B.炎帝和蚩尤C.黄帝和炎帝D.尧、舜、禹9.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和他的父亲鲧用“堵”的办法治水不同,这体现了大禹治水的精神是()A.宽以待人B.严于律己C.勇于创新D.公而忘私10.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世袭制开始于()A.尧B.舜C.禹D.启7 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选项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①处朝代的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A.大禹治水B.盘庚迁股C.国人暴动D.平王东迁12.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巩固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A.巩固了西周统治B.确立了等级制度C.促进了民族交融D.实现了富国强兵13.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最主要共同原因是()A.少数民族袭扰B.诸侯犯上作乱C.国君统治残暴D.自然灾害严重14.对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所示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河南二头遭址的铜m四川三显堆遭址出土的背铜国具风增道址出土的玉琼A.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体现南北文化渐趋一致C.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水平高D.反映王公贵族世袭特权15.楚庄王时,楚国大举北进,到了周天子所在的伊、洛流域,他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重量,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这个“问鼎中原”的故事所反映的实质是()A.楚庄王非常贪婪有野心B.楚国兵力非常强C.楚庄王对青铜冶炼很有兴趣D.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16.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的是()A.水利工程的兴修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的兴盛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17.下列诸侯国,既在春秋时期称过霸又在战国成为七雄之一的是()A.宋国B.齐国C.晋国D.魏国18.“七雄歌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战国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A.牧野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19.观察下面两幅地图,对比可以发现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春秋时期示意图战国时期示意图A.部分国家实力衰落B.国家争霸战争不断C.秦国势力不断增强D.国家逐步走向统一7 20.在学完“百家争鸣”一课后,小明感叹道,原来我们的祖先早已知道“民贵君轻”的思想,小明所指的是下列谁的思想()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2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礼制文明受到挑战的时代,诸子学说揭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发展的各种可能选择,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据此可知,百家争鸣的意义在于A.开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B.彻底否定了传统的礼乐制度C.确立了儒家的主流学说地位D.为秦统一中国提供理论支持22.要研究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应选择的第一手资料是()23.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定都()A.阳城B.镐京C.咸阳D.洛阳24.《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各地交通往来B.扩大领土疆域C.加强中央集权D.发展边疆地区经济25.如果以成语“破釜沉舟”为内容编排一幕历史剧,里面的主角应该是()A.项羽B.刘邦C.陈胜D.吴广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26.文明的发展不仅是构成人类进步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庄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改正:【】(2)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改正:【】(3)《离骚》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改正:【】(4)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镐京、东到辽东,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改正: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题,共28分)27.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7 图一春秋铁制农具图二战国铁制农具图三战国时期牛尊(1)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4分)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2)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材料中“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并说明“商君”的改革对秦国崛起的作用。(8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战国时期,某地正在举行由各国学者参加的研讨会。与会者各抒己见,对治理国家发表见解。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B.为政以德,警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C.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D.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1)小明穿越到战国时期。请你帮助小明判断,材料一中ABCD四人分别属于哪一学派?(4分)你认为哪一学派的思想最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时代潮流?(2分)并简述理由。(2分)材料二:“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摘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4分)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四、活动与探究题(14分)29.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秦朝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存二世即灭亡。为此,张老师以“秦的统一和灭亡”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解析秦王的成就】材料一: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节选)(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1分)“扫六合”赞扬的是他的哪一历史功绩?(1分)任务二【解析治国措施】材料二:7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这个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任务三【解析亡国原因】材料三:(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4)这个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仅经历二世就灭亡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该王朝的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2分)7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5:AABAD-6-10:BDCCD-11-15:BACAD-16-20:DBADC-21-25:AACCA二辨析改错答案26.-(1)×,庄子是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2)√。-(3)×,《诗经》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抒情长诗。-(4)×,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三材料解析题答案-27题-(1)社会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历史事件:商鞅变法。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社会特征:社会大变革(或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确立;或从分裂走向统一);经济发展;思想活跃等。-28题-(1)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法家思想最符合当时社会现实和时代潮流。理由: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法治国,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富国强兵,实现国家统一,法家思想适应了这一需求。-(2)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思想材料和理论形式,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3)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等。四活动与探究题答案29.7 -(1)秦王指秦始皇嬴政。“扫六合”赞扬他统一全国的功绩。-(2)措施: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3)事件: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4)启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爱惜民力,轻徭薄赋,重视民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11-20 09:44:03 页数:7
价格:¥2 大小:774.21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