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物(HK)期中】合肥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模拟卷(考试范围: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安徽省合肥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期中模拟卷(考试范围: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措施中从声源处消除噪声的是(  )A.在道路两旁植树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2.小刚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其中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A.  B.  C.  D.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中学生体育加试用的实心球质量约为2000g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4.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所示,其长度l为(  )A.2cmB.2.0cmC.2.00cmD.2.000cm5.如图所示是某款“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拐杖,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加蜂鸣器实现距离报警,可以帮助盲人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盲人能听到这种超声波B.超声波传递不需要介质C.这种超声波的发声体振动特别快D.该产品利用超声波测距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下列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7.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下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可能静止D.可能上升8.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的声音的(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用于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B.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C.工厂用的防噪音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D.两个声音波形图的响度一样,音调和音色不同10.如图所示,小华将悬挂的乒乓球紧靠音叉,用小槌轻敲和重敲音叉时,乒乓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1.以下估测正确的是(  )A.初中生步行速度20km/h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5mm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8mD.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12.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A.内乙车静止B.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内乙车的平均速度为D.内甲车的平均速度为一、填空题13.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钟产生的。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m/s。有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能辨别出主人的声音是依据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不同。14.声音的传播需要。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在生活中,医生可运用超声波可以击碎身体中的肾结石,说明声波具有。15.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4.313.813.716.2024年春晚,由易烊千玺、邓超、李宇春深情演绎了歌曲《时代感》,李宇春唱高音部分的“高”是指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下同)高,听众感觉到歌声的强弱程度叫做声音的,歌唱时音阶中的Do、Re、Mi、Fa、Sol、La、Si,跟发声体振动的(选填“振幅”或“频率”)有关。17.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的A点运动到C的路程为cm。若要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还需使用到的测量工具是。18.“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诗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从而改变弦发声的。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9.眼镜店里的超声波清洗机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来清洗眼镜上的污垢,医生通过听诊器判断病人是否生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20.在学习声现象时,同学们举出了一些实例:①“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②“听其声而知其人”;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琴声会消失;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⑤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的鱼;你认为上述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是;利用了乐音特性的是;描述有误的是。21.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发生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成小水滴或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填物态变化名称)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22.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关系式为v1=v0+a(t-t0),其中:vt表示温度为t时的声速,t0为表格中指出的温度,v0表示温度为t0时的声速,a为温度系数.(1)可见,水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2)如图所示,是酒精、水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其中表示酒精中声速的规律.(3)15℃时,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m/s.一、解答题23.一支体温计的示数如图a所示,在它的玻璃泡外包上浸湿的酒精棉,请在b图中画体温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4.兴趣小组利用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秒表等,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帮他们在坐标图中绘制出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8989898·25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轿车以72km/h匀速驶向高山,司机在一次鸣笛后10秒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速度为340米每秒)求:(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米?(2)司机听到回声时到高山的距离。26.小明在乘坐高铁时,他进行了以下测量活动:(1)为了测量某个隧洞的长度,他看到车厢上部显示的车速为300km/h,当他刚进入隧洞时开始计时,出隧洞时停止计时,记录时间为3min,则这个隧洞有多长?(2)为了练习估测能力,他查阅资料得知铁路边电源杆之间的距离为65m,如图所示,他从看到第一个杆开始计时,经过第11个杆时停止计时,用时8s,则此时列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7.小明组装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小明组装实验装置的顺序应为(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的情景如图﹣2所示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此时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3)小明在实验装置中加纸板盖住烧杯口的作用是。28.小明和小华是军事迷,他们想探究跳伞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猜想二: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降落伞的总质量有关;猜想三: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他们利用卷尺、秒表、细绳、纺织布、剪刀、小塑料袋、细沙等器材,进行模拟降落伞下降的探究实验,将纺织布裁剪成、、的圆形、1m2的正方形、1m2的三角形,每个边角系上一根细绳,所有细绳另一端系上一个小塑料袋。在小塑料袋中装入一定量的沙子,控制降落伞总质量分别为40g、60g和80g。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下落高度/m伞的面积/m²伞和沙子的总质量/g伞的形状下落时间/s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30.540圆形3.6723140圆形5.82331.540圆形7.9143140正方形5.8153160正方形4.2663180正方形2.9573140三角形5.80(1)本实验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是;(2)降落伞在下落高度相同时,通过比较来判断降落伞下降的快慢;(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降落伞的形状和总质量等条件一定时,,降落伞下降得越慢;(4)分析对比实验数据可知: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降落伞的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5)根据4、5、6组数据可判断,在伞的面积和形状等条件一定时,降落伞下落的快慢与伞和沙子的总质量成比;(6)请你解释一下,在军事活动中,伞兵跳伞时会下落一段时间后再打开降落伞,目的是。29.小明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1)装置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错误,请指出。(2)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图线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此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水的温度(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30.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频闪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实际测得A、B两位置间的距离为6.40cm。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如图可近似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选填“保持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2)纸锥由A下落到B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m/s;(3)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写出一个即可)。31.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变化;(2)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应选用(选填“A”或“B”)装置,目的是;(3)如图乙所示的是小红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的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选填“C”或“D”)是沸腾时的情况,气泡中主要成分是(选填“空气”、“小水珠”或“水蒸气”);(4)下表是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时间…0123456789101112温度(℃…90919293949596979898989898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解析:1.B【详解】A.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阻隔一部分声音,起到减弱声音大小的作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不让手机放出声音,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符合题意;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减弱人耳接收到的声音大小,属于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详解】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A.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1mm,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体育加试用的实心球质量约为2kg,即2000g,故C符合题意;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3℃,而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详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长度为2.00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A.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盲人不能听到这种超声波,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传递也需要介质,故B错误;C.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这种超声波的发声体振动特别快,频率高,音调高,故C正确;D.利用超声波测距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6.B【详解】A.如图,物体的一端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也没有和刻度线的某一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B.如图,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刻度线与被测长度平行且紧贴被测物体,测量方法正确,故B正确;C.如图,物体的一端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也没有和刻度线的某一刻度线对齐,故C错误;D.如图,刻度线与被测长度不平行,故D错误。故选B。7.B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由于跳伞运动员是向下运动的,如果直升飞机静止、上升,运动员以自己为参照物,可看到直升飞机向上运动;果直升飞机向下运动,但向下运动的速度小于跳伞运动员的速度,运动员以自己为参照物,运动员看到的直升飞机也是向上运动的;如果直升飞机向下运动,但向下运动的速度大于跳伞运动员的速度,运动员以自己为参照物,运动员看到的直升飞机也是向下运动的,因此直升飞机的运动情况是一定下降,且速度大于跳伞运动员的速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C【详解】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当拧紧或放松琴弦后,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详解】A.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振动而产生的,因此,本实验探究的是声音产生的原因,故A错误;B.固体可以传声,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故B正确;C.工厂用的防噪音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故C错误;D.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音色由发声体本身材质决定,观察两图振幅及频率是一样的,即响度和音调一样,但波形不一样,即音色不一样,故D错误。故选B。10.B【详解】A.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要观察的是敲击音叉发声时,乒乓球是否被弹开,不需要比较它被弹开的角度,故A不符合题意;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所以比较乒乓球弹开的角度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C.要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应比较在相同时间时,音叉振动的次数,即乒乓球被弹开的次数,但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不易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D.要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需要在真空状态下敲击音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D【详解】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即在4km/h左右,故A错误;B.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2cm,即12cm=120mm故B错误;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m,三层教室的高度约为8m,故C错误;D.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与腰部高度接近,约80cm,故D正确。故选D。12.D【详解】由图甲可知,小车甲在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甲车做匀速运动;在的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小车甲在处于静止状态。由图乙可知,小车乙在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乙车做变速运动,在5s时的时间为,在乙车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小车乙在的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小车乙在做匀速运动。A.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内甲车静止,故B不符合题意;C.内乙车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故C不符合题意;D.内甲车的平均速度为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振动340音色【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钟声是钟振动产生的。[2]根据声速的知识可知,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根据声音来辨别人、乐器等,靠的是音色,所以“声纹锁”能辨别出主人的声音是依据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4.介质真空能量【详解】[1]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波具有能量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医生运用超声波可以击碎身体中的肾结石。15.丙路程【详解】[1][2]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路程相同,丙同学用时最短,故丙同学跑得最快,这是采用“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快慢的。16.音调响度频率【详解】[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李宇春唱高音部分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即声带振动的频率快。[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听众感觉到歌声的强弱程度叫做声音的响度,响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3]歌唱时音阶中的Do、Re、Mi、Fa、Sol、La、Si,音调越来越高,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歌唱时声带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快。17.90.0刻度尺和秒表【详解】[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从斜面的A点运动到C的路程为sAC=90.0cm-0.0cm=90.0cm[2]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所以,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出运动的时间,所以,实验中所需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18.音调【详解】弹琴之前通过“转轴”改变弦的松紧程度,越紧振动的频率越大。所以调整弦的松紧程度是要改变弦声的音调。19.能量信息【详解】[1]因为超声波携带能量,能将眼镜上的污垢震落,所以利用来清洗眼镜。[2]通过听诊器听到的声音,可判断病人是否生病,这是听到的声音携带了病人的信息。20.③⑤②④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1]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则琴弦的振动停止,琴声也停止,这说明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所以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③。[2]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由于水能传声,所以鱼被吓跑了。⑤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3]听其声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的音色一般不同,②利用了乐音的特性。[4]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而不是不同音色的声音,④的描述有错误。21.吸收汽化液化凝华雨【详解】[1][2]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过程,该过程中,水不断吸热。[3]水蒸气的温度降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小水滴,属于液化过程。[4]有的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的小冰晶,属于凝华过程。[5]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成小水滴,最终形成雨水,落到地面上。22.增大b1475【详解】(1)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知道水的α是一个正数,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会增大;(2)酒精的α值是负的,所以速度会随温度减小,b图象符合要求;(3)根据以上资料计算,温度为15℃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故答案为(1).增大    (2).b    (3).1475【点睛】这是一道数学和物理相结合的题目,分析思路用的是物理的基本思路,但是解题的过程中对于题目中所提供的公式的理解则需要用到数学上的知识.23.【详解】酒精蒸发会吸热,所以温度计温度会降低,当酒精蒸发完,温度会逐渐升高,最终温度会回到室温。如图所示: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4.【详解】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坐标轴中描点,依次将各个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25.(1)200m;(2)1600m【详解】解:(1)已知轿车速度v=72km/h=20m/s由可得,在t=10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10s=20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10s=3400m(2)设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为s,则2s=s2﹣s1,因此答:(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行驶的距离是200m;(2)司机听到回声时到高山的距离为1600m。26.(1)15km;(2)292.5km/h【详解】解:(1)3min=h,隧洞长度为s=vt=300km/h×h=15km(2)11个杆之间的距离为s=65m×10=650m所以列车的速度为答:(1)这个隧洞长度为15km;(2)此时列车的速度为292.5km/h。27.自下而上96小于减少热量散失【详解】(1)[1]小明组装实验装置的顺序应为自下而上,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水的沸点为96℃。[3]因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此时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3)[4]加纸板盖住烧杯口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28.天平下落时间伞的面积越大无关反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使落地的地点更加准确或减少降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详解】(1)[1]根据猜想: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降落伞的总质量有关,可知测量质量还需要天平。(2)[2]降落伞在下落高度h相同时,由可知,通过比较下落时间来判断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下落时间越短,速度越大,表示降落伞下落得快。(3)[3]分析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可知,3次实验中下落高度、伞和沙子的总质量及伞的形状相同,伞的面积不同,伞的面积越大,下落的时间越长,降落伞下降得越慢。(4)[4]要探究降落伞下降快慢与伞的形状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应控制下落高度、伞的面积、伞和沙子的总质量相同,而伞的形状不同,应选2、4、7三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分析数据可知: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的形状无关。(5)[5]根据4、5、6组数据可判断,在伞的面积和形状等条件一定时,伞和沙子的总质量越大,降落伞下落时间越短,即降落伞下落的快慢与伞和沙子的总质量成反比。(6)[6]在军事活动中,伞兵跳伞时会下落一段时间后再打开降落伞,目的是风速更大,更易撑开伞,也更容易使落地的地点更加准确,或者减少降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29.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92BC吸热不变【详解】(1)[1]观察甲图可知,图中有的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可能导致测量数值偏大。(2)[2]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示数为92℃,即此时水的温度为92℃。(3)[3]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丙图可知,图线的BC段温度不变,所以BC表示水的沸腾过程[4][5]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故水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吸收热量。30.先变大后不变0.16纸锥重力【详解】(1)[1]由纸锥照片可知:纸锥在相等的时间t内经过的距离s越来越大,纸锥下落的速度在变大,但随着纸锥下落速度的增大,受到的空气阻力也越来越大,当空气阻力等于纸锥重力时,就会匀速下落,因此纸锥下落速度先变大后不变。(2)[2]由题意知纸锥的平均速度为(3)[3]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纸锥下落的速度可能跟纸锥重力有关。31.温度A减小热量散失C水蒸气98【详解】(1)[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2)[2][3]图甲中的两个装置中,A装置相较于B装置而言,可以减小热量损失,所以应选用A装置。(3)[4][5]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水温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变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越来越大;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遇冷,气泡中的水蒸气液化变成水,所以气泡变小,因此图C是沸腾时的情况,图D是沸腾前的情况,气泡中主要成分是水蒸气。(4)[6]从记录数据可得出,水从开始加热到8min后,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即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沸点是98℃。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4-11-20 09:52:03 页数:14
价格:¥2 大小:1.19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