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安徽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安徽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古典之美1.小皖想用文学名家笔下的优美语句展现景物之美、语文之美,请帮他补写。(10分)墨韵流转,情思绵长。让我们一起领略文学之美:苏轼登望湖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展现了山雨将至、天气突变的壮观景象;郦道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写春冬季节急流中白色浪花回旋,清澈潭水中出现景物倒影;张养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描摹潼关险峻壮美的景观;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描写沉舟旁千帆竞发,病树前万千树木生机盎然的景象;范仲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描写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在夕阳西下、暮霭沉沉中紧闭城门。我想,这些诗、这些画不就是最美的“语文课本封面”吗?经典之美2.打开语文课本,文字的静美,油墨的芳香,思绪的跳动,升腾成缕缕书香。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甲】“我离开桑菲尔德感到伤心。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这儿过了一段愉快而充实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一段时间。我没有遭jiàn踏。我没有被吓呆。没有硬把我限制在头脑较低下的人中间,排斥在与聪明、能干、高尚的心灵交往的一切机会之外。我能跟我敬重的人面对面地交谈,跟我所喜爱的,——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我认识了你……一旦感到我非得永远跟你生生拆开,真叫我感到既害怕,又痛苦。我看出了非分手不可,但这就像是看到了非死不可一样。”15 【乙】但接着,我内心却有个声音断定说我办得到,而且yù言我必须这样办。我跟我自己的决心搏斗着。我但愿成为弱者,这样就可以避免走上我明知摆在我面前的经受更多苦难的可怕的路。已变得专横的良知也扼住了爱情的喉咙,嘲骂说,她现在还只是把她那漂亮的小脚稍稍伸进了泥潭,可是发誓说,他定会用他那条铁臂把她一直按进深不见底的痛苦深渊里去。(选自《简·爱》)(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jiàn(  )踏       排斥(  )yù(  )言深渊(  )(2)【甲】文段中的“你”是__________,【乙】文段中的“有个声音”是指______________。(2分)(3)从整部作品来看,简·爱经历了诸多苦难,请举出两个事例并说说这些“苦难”对简·爱成长的意义。(4分)(4)有同学认为,简·爱靠一笔意外获得的、不菲的遗产才取得了与罗切斯特先生平等的地位,这与她追求独立的形象是矛盾的,这个结局是败笔。对此你怎么看?(3分)艺术之美3.欣赏艺术,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能力。学校开展“走近音乐”主题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2分)(1)本期校刊“文学与音乐”专栏选定的主题是“边塞传音”,校报编辑请你选用与主题相符的诗句配文,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15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D.窈窕淑女,琴瑟友之。(2)下面是学校“学生音乐兴趣度”调查情况统计表,小明同学作为校报小记者想就此对学校李校长进行采访,请你帮他拟写简短的采访语,并依据表格内容向李校长提出两个问题。(3分)对音乐的态度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喜欢什么乐器对学校艺术团的参与兴趣喜欢不喜欢流行古典民族西洋想参加不想参加94.51%5.49%81.11%18.89%27.77%72.23%62.22%37.78%(3)在学校举办的“我喜爱的歌曲”展示活动中,节目主持人撰写的串词有错误,请你帮他修改。(4分)是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展面貌日新月异,走向繁荣富强。【甲】今天,让我们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享受着祖国母亲让我们幸福生活。【乙】我们伴着和平和安宁前行,我们伴着歌声与微笑成长,下面请欣赏独唱曲目“歌声与微笑”。①【甲】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②【乙】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15 (4)很多歌曲广为传唱,成为经典。《义勇军进行曲》就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经典作品。请你参照下图,根据了解的乐理知识,结合歌词内容,简要分析演唱国歌的感情基调。(3分)二、阅读(5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3分)人格之美画 医白 秋①市博物馆藏有郑板桥的《竹石图》。奇怪的是,这里有一模一样的画作,品相毫厘不差,任谁也辨不出真假。②作为小城跑文化圈的“名记”,我想请高人指点,弄个清楚,这得找“画医”。没人知道,画医从何时起干这一行当,但他能让霉烂蠹蚀的古旧书画恢复原样,那他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人。③初见画医,我就觉得他有故事。一袭泛白蓝布大褂从头罩到脚,花白头发像个鸟巢,杂乱无章地堆在肩上,黝黑的脸上只有一对黑多白少的眼珠活力15 四射。他本身就像个文物,再加上老人双手捧着一张破旧不堪的年画,纸张已经泛黄,边角破碎,我顿觉时空倒退了四五个世纪。④这张年画是一张扑灰①样稿,看起来比我爷爷的年龄还要大,估计是清末民初的作品。要想将它恢复原样,起码需要一个月的工夫。画医用手小心翼翼地指点着每一点酥脆的画芯,像触摸刚刚出生的婴儿般,满眼欢喜。⑤他先在桌面上喷了一层水,接着将一层薄塑料膜抚平铺在桌上,然后将破损的年画翻盖在上面,用毛笔沾水抚平褶皱的地方。他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全然没有把我这个名记放到眼里。⑥“老先生,我这次是为了博物馆那两幅一模一样《竹石图》来的,您能给我介绍一下它们的由来吗?”⑦看来我不点明话题,还不知道他要忙到什么时候。⑧“哦,慢待客人了。对不起,对不起。”画医这才醒过神来。⑨“那两幅画都是真的。”⑩“怎么可能?凭我的经验,成名画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万分珍惜自己的名誉。怎么会跟现代某些画师一样,搞些大同小异的作品糊弄人?”⑪画医听了,半天不语。“信不信由你。”他的白眼球渐渐泛多,嘴角一斜,抛出了一番话,让我大开眼界。⑫“那年,新博物馆长刚上任,在库房里发现了这宝贝,拿来让我看。我研究了半年,断定这是同一个年代的作品,是后来人进行揭裱的结果。”⑬“揭裱,懂吗?就是把一幅老画重新装裱一下。运气好,可以把一个原件裱成两幅作品。以前,有一种‘夹宣’,分为二层夹、三层夹,吸水性、平整性特别好。它能够分开,揭开后,每一层都能显现原作面貌,只是颜色略有区别,用笔一描就完全一样了。”⑭“这两幅画因为年代太久远,一般人分辨不出时间前后,更遑论真假了。不幸中的万幸,两幅作品凑在一起了,若不然,还不知要制造出多少冤假错案。”⑮“真的,还真有这种情况?”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前段时间,听说他们还进行了碳十四检测,也没有异议。”画医很得意,话语自然多了起来。⑰“15 我原先也不是靠修复字画混饭吃的。我们家几代人,都是做扑灰年画生意的,我一心将这门手艺传下去。只是看见那么多祖辈上传下来的好东西破损严重,觉得可惜,这才试着修复它们。不知不觉,找到了诀窍。”⑱“时代不同了,现在没有几个人喜欢扑灰年画,反而愿意收藏古董,修复旧画。真没想到,这买卖反而好起来了。这不,我儿子也跟着我学医画,当画医了。”老人的愉悦心态一览无余。⑲“您天天鼓捣这个玩意儿,就没跟着前人学学,在揭裱上做文章。像那《竹石图》一样,给自己留下一点好东西?”我灵光一闪,没忍住,把自己的坏心眼透了出来。⑳老人脸色陡变。“你这像话嘛!人,要讲良心。医画,先要医心。我看你也需要治一治了。大半辈子了,这种事我从来就没干过。你一个小青年,一会儿工夫就想这么多。你走吧,我不欢迎你。”“别别别,老人家,我也就是说说而已,您别上火。”我赶紧打哈哈,希望能把他的火气给压下去。“要说一点没想,也是假的。”画医缓过神来,接着说。“每天都有天南海北的业内人士找上门来,说一幅画修好了,价格百倍千倍增加,有的甚至能到上千万。我就想,怪了,它们哪个地方能值这么多钱?你说,这好东西能是个人的?人最多能活三万来天,还能把这些画带进棺材里不成?”“我觉得,好玩意儿都是大家的,越多人看懂,越多人受益。憋在自家手里,迟早是个祸害,所以我从来不稀罕这些东西。”“我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博物馆里那两幅画,以您的经验,真看不出真假来?”老人脸上突然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你一定要分个是非的话,也行,区别就看郑板桥题写的那首诗。”“是那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那个“根”字出问题的,可以说是假的!(有删改)15 【注释】①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4.下面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画医“小心翼翼”地指点画芯,写出画医对画芯的呵护,表现画医的细致与对工作的热爱。B.第⑳段老人脸色陡变,是被记者发现自己揭裱作假,他恼羞成怒所以脸色突变。C.文章结尾引用郑板桥的诗句,与首段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突出了中心。D.小说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故事,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灵活自如。5.小说在采访与被采访中展开情节。下面是同学们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补全。(3分)6.小皖认为文中画线句用词精准,描写出彩,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请你回答下面问题。(7分)(1)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2)第⑧段画线句“画医这才醒过神来”和第段画线句“画医缓过神来,接着说”两句中的“醒过神”和“缓过神”分别表达怎样的意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7.下面是同学们整理出的“我”的部分话语,请关注这些句子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6分)·您能给我介绍一下它们的由来吗?15 ·怎么可能?·真的,还真有这种情况?·像那《竹石图》一样,给自己留下一点好东西?·以您的经验,真看不出真假来?8.第⑳段“医画,先要医心”一句意味深长。请结合文章,说说文中的老人作为画医的“良心”体现在哪里。(4分)[二](16分)科技之美【材料一】德国观念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意思是普通人的思维活动,也包含着类似于艺术家或设计师的创意思维。不过,要把这样的创意思维变成艺术呈现出来是有技术门槛的。但是,随着人工智能(AI)绘画工具的出现,创意思维和艺术呈现之间的技术鸿沟逐渐被填平——在AI绘画工具上,只要输入我们设定的提示词,就能生成相应的图像。AI绘画工具的高效产能,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甚至可以说给艺术带来了一种困境。【材料二】当前,我们处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未来社会发展趋势难以断言。对于如何认知艺术,我认为艺术创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工智能可以极大地提高量变的效率,而人要解决的问题是质变,也就是真正有创造性的劳动。对于如何创造艺术,我觉得在词语和图像之间架设桥梁很重要。艺术家要能熟练地掌握语言和艺术作品风格、品位的关联,能够训练人工智能并挑选出好的、合适的作品。对于艺术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上的优长是“发人所已发”,而非“发人所未发”15 。我们以往的教育模式大都以历史上的名家大师、艺术典范为指引,在这种模式下产出的许多引以为豪的艺术创造,事实上是诸多典范的结合和变体。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使这种学院派的创作模式日益普通且廉价。未来,艺术教育一定不是简单的手艺传承,也不是单向度的专业训练,而是培养有能力连接多种知识、资源和可能性的人才。(摘编自《人工智能:带给艺术的困境与挑战》,《光明日报》)【材料三】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艺术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日前,由上海市普陀区文化馆主办的“AI超感界:混合媒介与人工智能艺术融合展”在上海市普陀区文化馆1F城市创艺空间拉开帷幕。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算法绘画”“灵境场域”和“声光交互”。在“算法绘画”单元中,艺术家们运用数字技术和AI算法,重塑了绘画的逻辑,推动了视觉艺术的创新。“灵境场域”单元则回应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关于虚拟现实的创想,探讨了AI作品的“灵韵”和原创性问题。“声光交互”单元通过引入互动性内容,将观众转变为参与创作者,使艺术作品的展现形态随着观众的动作和声音而变化,实现了艺术参与模式的革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教授认为,AI的强大算力超越了物理时空,为人类艺术带来多元化和多样性,使其能更有逻辑地理解和执行人类指令。“当下,AI生成的图像不仅接近人类想象,甚至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实现了审美和艺术表现的突破,助力塑造新的虚拟世界。因此,我坚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AI无法取代人类,而是在人类合理合规的使用下,协助我们共同维护、管理世界,并塑造新的艺术形式。”展览策展人于蒙群博士表示,在“人工智能+”的全新时代,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一个科技概念,它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艺术领域。“在策展前期和艺术家们深入交流后,我们提出了‘AI超感界’的全新概念,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潜力,也推动了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跨界融合,塑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助力文化艺术创新发展。”15 (摘编自《人工智能如何介入当代艺术?AI超感界:混合媒介与人工智能艺术融合展展出》)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AI绘画工具高效的产能,填平了创意思维和艺术呈现之间的技术鸿沟,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B.在艺术创造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优长是“发人所已发”,并非“发人所未发”。C.金江波教授认为,AI肯定无法取代人类,AI生成的图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可以助力塑造新的虚拟世界。D.“AI超感界:混合媒介与人工智能艺术融合展”共分为“算法绘画”“灵境场域”和“声光交互”三个单元,“灵境场域”单元中探讨了AI作品的“灵韵”和原创性问题。10.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给艺术带来的困境和挑战?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回答。(3分)11.请根据【材料三】,简要说说“AI超感界:混合媒介与人工智能艺术融合展”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哪些革新。(4分)12.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AI时代的到来?小语与小文产生了分歧,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表达你的观点。(6分)小语:AI的好处太多了,我们应该尽快将其全面应用于生活!小文:AI不过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炫技罢了,我觉得可有可无。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6分)文化之美【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15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癸酉,师陈于鞌①。晋解张②御郤克③,郑丘缓④为右。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⑤,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⑥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选自《左传》,有删改)【注释】①鞌: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②解张:晋臣。③郤克:晋国正卿,是这次战争中晋军的主帅。④郑丘缓:晋臣,郑丘是复姓。⑤合:两军交战。⑥枹:鼓槌。1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战则请从字源探究法:(1)____________未绝鼓音课内迁移法:哀转久绝(2)____________矢贯余手及肘词语推断法:融会贯通(3)___________可以集事查阅字典法:①停止,滞留。②聚集,集合。③成,成功。④安定,和睦(4)________(填序号)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15 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擐甲执兵,固即死也。16.【甲】【乙】两文都提到了“鼓”的作用,但各有侧重,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4分)三、写作(55分)汉字之美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汉字真奇妙,“稳”中藏“急”。“稳”字,分开来看,左边是个“禾”字,右边是个“急”字。从字面理解,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的人认为:该稳的时候,要稳如泰山,稳如磐石,“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该急的时候,要急如星火,急似雷电,“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15 答案一、1.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2.(1)践 chì 预 yuān(2)罗切斯特 简·爱的道德观(3)事件: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舅妈家,受尽了舅妈和表哥的虐待;被送往寄宿学校,受到校长和老师的严厉惩罚;举行婚礼时节外生枝,婚事受阻后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任意两个即可)意义:让简·爱勇敢坚强、清醒独立,有反抗精神,有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自尊。(4)示例:我不同意这一观点。因为这毕竟是一篇小说,需要一些出人意料的情节以突出人物和主题。书中关于简·爱的成长经历、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等情节已显示出主人公的自尊、自立、自强,是否有这笔遗产并不影响简·爱这个深入人心的独立女性形象。更何况罗切斯特那时已因火灾失去了财产且已失明,拥有不菲财产的简·爱选择与他结婚,更突出简·爱爱情观的纯粹。所以我认为并无不妥。3.(1)B(2)示例:您好,李校长,我是校报记者,最近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音乐兴趣度调查与情况统计,想就此向您提两个问题。第一,很多学生都喜欢音乐也愿意参加学校的艺术团,咱们学校未来还会开展哪些适合学生参与的艺术活动呢?第二,很多同学都喜欢流行音乐和西洋乐器,您认为可以采用什么形式发扬、宣传我们的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呢?(3)①将“让”改为“带给”,在“幸福生活”前加“的”。②将“歌声与微笑”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4)示例:演唱国歌的感情基调:慷慨激昂。国歌歌词刚健有力,雄壮澎湃,歌词激励着中华民族在通往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高歌猛进;用慷慨激昂的情感演唱国歌,更能体现出中华儿女对国歌精神与民族情怀的传承。二、[一]4.B 点拨:“老人脸色陡变”是因为记者提示他揭裱作假,老人认为这是对他内心坚守的艺德的侮辱,十分愤怒。15 5.(1)半天不语 (2)透坏心眼 (3)缓过神来(每空1分)6.(1)运用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画医小心翼翼地为破旧不堪的年画扑灰的过程,(1分)表现了他的谨慎细致,专注投入,一丝不苟。(1分)(2)第⑧段“醒过神”指的是画医之前全身心地投入在一张年画的扑灰样稿上,不曾在意旁边站了个外人,表现了他工作时的认真、专注。(2分)第段“缓过神”指压住怒火,内心恢复平静。画医之前极其愤怒、激动,认为面前的记者质疑自己揭裱作假,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表现了画医为人正直,不弄虚作假。(2分)7.这些语句都是“我”的采访问题,通过问题引出画医的回答,推动故事发展,丰满人物形象;这些问题围绕《竹石图》的真假展开,表达“我”的惊讶与质疑,符合记者身份;同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8.①他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坚守。②他能拒绝诱惑,淡泊名利,坚守本心。(每点2分)[二]9.D 点拨:A.结合材料一中的“AI绘画工具的高效产能,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甚至可以说给艺术带来了一种困境”可以看出,“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说法不准确;B.结合材料二中的“对于艺术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上的优长是‘发人所已发’,而非‘发人所未发’”可以看出,“在艺术创造方面”的说法是错误的;C.结合材料三中的“当下,AI生成的图像不仅接近人类想象,甚至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实现了审美和艺术表现的突破,助力塑造新的虚拟世界。因此,我坚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AI无法取代人类”可以看出,“AI肯定无法取代人类”是不准确的;故选D。10.①人和人工智能分工合作,人解决质变问题,进行有创造性的劳动,人工智能提高量变效率。②艺术家掌握语言和艺术作品风格、品位的关联,训练人工智能并挑选出好的、合适的作品。③在艺术教育方面,培养有能力连接多种知识、资源和可能性的人才。(每点1分)11.①艺术家们运用数字技术和AI算法,重塑了绘画的逻辑,推动了视觉艺术的创新。②引入互动性内容,将观众转变为参与创作者,使艺术作品的展现形态随着观众的动作和声音而变化,实现了艺术参与模式的革新。(每点2分)15 12.略。(6分,言之成理即可)[三]13.(1)跟随 (2)停止 (3)射中,穿透 (4)③ 14.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15.(1)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2)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16.①【甲】文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阐述了在战场上要鼓舞军队士气才有助于取得胜利的道理,侧重强调“鼓”在蓄养士气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②【乙】文中“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指出战鼓是全军的耳目,在战争中起号令全军前进撤退的作用,侧重强调“鼓”在发布号令、指挥军队方面的重要性及作用。【乙参考译文】癸酉年,齐晋两军在鞌摆开军队阵势。晋军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居右护卫。郤克被箭射伤,血一直流到鞋上,(但是)进军的鼓声没有停止,郤克说:“我受重伤了!”解张说:“自从两军开始交战,箭就穿透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箭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被血染得殷红,难道敢说受了重伤?您就忍耐一点吧!”郑丘缓说:“自从两军开始交战,如果遇到险峻难走的路,我必定要下来推车,您是否知道这种情况呢?不过您确实受了重伤!”解张说:“全军的人都听着我们的鼓声,注视着我们的旗帜,或进或退都跟随我们(的指挥)。这辆车只要一人镇守,就可以凭借它成就大事,怎么能因受重伤,败坏国君的大事?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受了重伤还没有到死亡的地步,您还是尽力作战吧!”(于是)左手一并握住缰绳,右手取过鼓槌击鼓,马奔跑不止,全军跟随他们冲锋。齐军溃败。三、17.略1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2-17 10:24:16 页数:15
价格:¥3 大小:215.0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