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5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单元测试卷(沪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3/11

4/11

5/11

6/11

7/11

8/11

9/11

10/11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5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S—32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序12345678910答案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番茄酱B.蔗糖水C.蒸馏水D.玉米汁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B.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C.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有晶体析出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的溶解度是37gB.整瓶含有185gHCl溶质C.可加水稀释成5%的稀盐酸1 D.HCl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如图所示,向固体中加入少量液体,能使气球先膨胀,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状的是(固体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硝酸铵固体和水B.氯化钠固体和水C.石灰石和稀盐酸D.生石灰固体和水6.如图为粗盐提纯流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①是溶解B.经过上述流程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C.蒸发后,取下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D.操作①②③均用到玻璃棒,且玻璃棒的作用相同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铜粉和铁粉分离用磁铁吸引加适量的水溶解,测BNH4NO3和NaCl固体鉴别量温度变化集气瓶内伸入燃着的C二氧化碳检验木条,观察火焰变化D食盐(泥沙)除杂溶解、过滤、蒸发8.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 序号①②③④⑤NaCl的质量/g616261836水的质量/g10010010050100A.以上所配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④⑤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25的溶液是②C.向③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增多D.向⑤中加NaCl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9.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易的天气预报瓶,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硝酸钾晶体,可根据瓶内晶体的析出量来判断气温的大致变化。如将瓶子放置于20℃的环境下,出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也会出现如图丙和丁所示的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从图乙到图丙,溶质的质量增多B.图丙中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C.三种情况下,外界温度最低的是图丙的环境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丙<乙<丁10.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如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B.在超临界水中,CaCl2和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450℃时,将0.03gNaCl溶于50g超临界水中形成饱和溶液D.500℃时,NaCl的超临界水溶液一定比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浓度高3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6分)11.(6分)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2)打开汽水瓶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3)20℃时,34gKCl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4)取少量NaOH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会感觉到试管外壁________;用X固体代替NaOH重复上述操作,若试管外壁变冷,则加入的X固体可能是________(填化学式)。12.(12分)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厨房中有下列物质:①食盐,②料酒,③面粉,④豆油,⑤白糖,⑥面酱,将它们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够得到乳浊液的是________。(2)小刚从冰箱中取出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如图所示,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溶液______(填字母,下同),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溶液________。(3)某同学欲探究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发生的某种变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操作结论1.取一只烧杯,注入约50mL水;2.向烧杯中加入约5g硝酸铵固体,搅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拌至固体完全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降低液的温度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实验方案的不合理之处是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5分)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X和Y固体,充分搅拌后溶解,测得加入固体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烧杯中未溶固体没有显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温度下Y的溶解度是________g。(2)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3)D、E两溶液中X的质量分数大小为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或“<”)E。(4)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5)E溶液中溶质Y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6分)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1)t1℃时,向50g水中加入30gNH4Cl固体,经充分搅拌后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2)在t2℃时,NH4Cl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KNO3的溶解度。(3)t2℃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5 即可)。(4)若KNO3中混有少量的NH4Cl,欲提纯KNO3晶体,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t2℃时相同质量的KNO3和NH4Cl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此时所得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KNO3________(填“>”“=”或“<”)NH4Cl。(6)20℃时,某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100g,需要KNO3的质量是________g。15.(7分)在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在工业上,制取氯气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步骤①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步骤②若要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可选择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在实验室中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3)写出氢气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写出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16.(12分)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6 (1)请指出图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配制过程中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4)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_______g,若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5)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增加试剂B.减少砝码C.向左移动平衡螺母17.(16分)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信息、提炼证据、进行推理、形成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学习化学概念“饱和溶液”——实验“KNO3溶于水”。【实验用品】KNO3(研磨处理)、水、玻璃棒、三脚架、陶土网、酒精灯、烧杯等。【实验探究】在室温20℃下,向小烧杯中加入20mL水,按下表中设计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实验实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现象推理结论加入2g全部不一定形成饱ⅠKNO3,搅拌溶解和溶液一定温度下,__________________一定量水中不再加入5g部分__________________能无限制地溶ⅡKNO3,搅拌溶解__________________解溶质__________________7 实验实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现象推理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溶剂的质一定形____________全部量,可将饱和Ⅵ成不饱____________溶解溶液转化为不和溶液___________,饱和溶液搅拌【实验反思】(1)KNO3预先研磨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3)比较实验步骤__________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经分析推理,可得出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另一种方法,即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18.(6分)硫氧粉(Na2SO3)可用作染漂脱氧剂,常因氧化变质生成Na2SO4。向20g部分被氧化的硫氧粉样品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8 生气泡(假设气体全部逸出),消耗稀硫酸98g。(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1)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所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_。(2)计算该硫氧粉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9 答案一、1.B2.D3.C4.C5.D6.A7.C8.D9.A10.C点拨:在超临界水中,温度没有确定,NaCl的溶解度和CaCl2的溶解度无法比较,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像趋势可知,在超临界水中,CaCl2和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像可知,在450℃时,NaCl的溶解度为0.04g,即在100g超临界水中最多能溶解0.04gNaCl,则50g超临界水中最多能溶解0.02gNaCl,所以将0.03gNaCl溶于50g超临界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选项中并未说明NaCl的超临界水溶液和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所以无法比较浓度,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11.(1)溶解(2)压强(3)34;25.4%(4)发热;NH4NO3(合理即可)12.(1)①②⑤;④(2)A;B(3)①吸放热现象②没有测量步骤1的水温13.(1)18(2)B、C(3)>(4)不能168g-150g(5)×100%168g60g14.(1)27(2)<(3)×100%100g+60g(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合理即可)(5)=(6)1015.(1)物理(2)过滤;漏斗(3)冶炼金属(合理即可)通电(4)2NaCl+2H2O=====2NaOH+H2↑+Cl2↑三、16.(1)操作②中称量时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了(2)搅拌,加快溶解速率(3)④②①⑤③(4)12;偏小(5)A17.【实验探究】一定形成饱和溶液;全部溶解;增大;降温;加入过量的水【实验反思】(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2)Ⅳ(3)Ⅱ和Ⅲ10 四、18.(1)88g(2)解: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98g×10%=9.8g。设20g该硫氧粉样品中Na2SO3的质量为x。Na2SO3+H2SO4===Na2SO4+SO2↑+H2O12698x9.8g126x=989.8gx=12.6g该硫氧粉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12.6g×100%=63%20g答:该硫氧粉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63%。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4-12-18 13:22:01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09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