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一(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3/13
4/13
5/13
6/13
7/13
8/13
9/13
10/13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5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一(人教版)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024常州)香肠中的下列成分,不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A.脂肪B.糖类C.蛋白质D.无机盐2.(2024青岛)下列生活用品,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保鲜膜B.铜导线C.陶瓷碗D.实木椅3.(2024潍坊)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Ca(NO3)2、KNO3、NH4Cl、Ca(H2PO4)2等,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a(NO3)2B.KNO3C.NH4ClD.Ca(H2PO4)24.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碳酸钙和水可以形成溶液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5.(2024临沂)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B.黄铜比纯铜硬度小C.合金属于合成材料D.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1
6.菊花与梅花、兰花、竹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菊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具有药用价值。种植菊花适宜选择弱酸性土壤,某省四个不同地区的土壤酸碱度如表:地区甲乙丙丁土壤的pH6.28.38.69.0在这四个地区中,最适合菊花生长的是()A.甲B.乙C.丙D.丁7.实验室中,用已配好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计算可知需要水的质量为25gB.配制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量筒、烧杯、玻璃棒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8.钴(Co)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下列预测错误的是()A.Co在O2中燃烧生成Co3O4B.Co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C.将Co投入CuCl2溶液中,能置换出CuD.Co能和NaOH溶液反应制得Co(OH)29.下列关于酸和碱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盐酸不能洗掉敞口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B.用稀硫酸可洗掉试管里残存的红褐色氢氧化铁C.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2
D.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10.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②中溶液为红色B.③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C.③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沉淀消失D.④中溶液里有Cl-、Na+、H+、Ca2+11.(2024广州)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取样,加水溶解,比较温度的变化B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取样,滴加酚酞,观察颜色变化往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C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溶液D除去KOH溶液中的K2CO3往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12.(2024菏泽)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指的是Na2CO3,盐指的是NaCl,如图为二者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3
A.冬天捞的碱中混有少量NaCl,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2CO3B.t℃时,Na2CO3溶液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冬天温度低,NaCl比Na2CO3更易从湖水中结晶析出D.实现NaCl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转化,只能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3.(3分)(2024东营节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常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动力。(1)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磷酸铁锂电池外壳常用的材料大体分为三种:塑料、钢壳和铝壳,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电池工作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14.(5分)铁和铜都是常见的金属材料。(1)将青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在空气中加热会逐渐变黑,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生锈的原因是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盐酸除铁锈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4)为了证明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4分)为探究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及20℃时的溶解度,进行如图实验。(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2)由实验可知,在20~9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3)9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39%。(4)20℃时用2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选种,该溶液属于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16.(2分)碳酸锂(Li2CO3)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此题中微溶物作为生成物时视为沉淀)。依据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设计两种不同方案制备Li2CO3。(1)用两种盐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来制备,可选用Li2SO4与______________。(2)用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4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5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3分)18.(6分)(2024龙东改编)化学实验对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粗盐提纯实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测定稀盐酸的pH,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实验三,根据________(填字母)试管中的现象对照,可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4)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________、装瓶贴标签。将以上配制好的50g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6
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19.(7分)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应用硫酸的同时可能会有废硫酸产生,如果不对废硫酸进行处理,会导致土壤酸化、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故同学们针对硫酸处理的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1)被硫酸污染的水体pH________(填“<”“=”或“>”)7。(2)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提出以下三个方案来处理硫酸:方案一:用Ca(OH)2来处理;方案二:用Na2CO3来处理;方案三:用MgCl2来处理。(3)小荣判断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荣为了进一步确认判断的可靠性,他取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的混合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溶液中含有SO2-4。于是小荣得出结论:稀硫酸与氯化镁溶液没有发生反应。(5)小礼同学看到小荣的实验报告后,认为小荣的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还需检验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于是,他设计了两个实验,部分实验报告内容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说明溶液中实验1产生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含有Mg2+实验2步骤1:另取混合液于试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7
管中,滴加过量Ba(NO-3)2含有Cl溶液,静置步骤2:向步骤1的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AgNO3_______________溶液最终小礼得出结论:稀硫酸与氯化镁溶液没有发生反应。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20.(5分)(2024宿迁)化学实践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稀盐酸50g,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稀盐酸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测定结果如图所示。(1)该实验是将________________滴入另一种溶液中。(2)b点所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计算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8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一)1.D2.B3.B4.A5.A6.A7.D点拨:设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x×6%=50g×3%,解得x=25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25g=25g,A正确;实验时,量筒用于准确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烧杯用于完成混匀操作,玻璃棒用于混匀时的搅拌,B正确;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C正确;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D错误。8.D点拨:钴(Co)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Co在O2中燃烧生成Co3O4,A正确;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Co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B正确;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则将Co投入CuCl2溶液中,能置换出Cu,C正确;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则Co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Co(OH)2,D错误。9.B点拨:敞口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易溶于水的氯化钙,用盐酸能洗掉该白色固体,A错误;红褐色氢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用稀硫酸可洗掉试管里残存的红褐色氢氧化铁,B正确;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C错误;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D错误。10.B点拨: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A正确。②→③,加入一定量石灰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③中溶液9
的溶质(除酚酞外)有三种情况:若碳酸钠溶液过量,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碳酸钠和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若石灰水过量,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B错误。③→④,加入过量稀盐酸,由于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能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消失,又由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均能与盐酸反应,故最后溶液中溶质(除酚酞外)为氯化钙、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溶液呈酸性,能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正确。由上述分析知,④中溶液里有Cl-、Na+、Ca2+、H+,D正确。11.A点拨:取样,加水溶解,比较温度的变化,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NaOH,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NH4NO3固体,A可以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取样,滴加酚酞溶液,均不变色,B不能鉴别;Na2SO4溶液能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C不能达到目的;K2CO3、KOH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虽然能把杂质除去,但也会把原物质除去,D不能达到目的。12.A点拨: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冬天捞的碱中混有少量NaCl,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2CO3,A正确;t℃时,Na2C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时,不能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B错误;冬天温度低,但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不会从溶液中析出,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冬天温度降低,碳酸钠容易从湖水中结晶析出,C错误;实现NaCl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转化,可以采用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D错误。10
13.(1)环保(或节约能源)(2)塑料;电14.(1)比较青铜与纯铜的硬度△(2)2Cu+O2=====2CuO(3)氧气、水;Fe2O3+6HCl===2FeCl3+3H2O(4)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合理即可)15.(1)36(2)随温度升高略有增大(3)<(4)不饱和39g点拨:(3)9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9g+100g28.1%,28.1%<39%。(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所以20℃时2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16.(1)碳酸钠溶液(2)CO2+2LiOH===Li2CO3↓+H2O17.(1)Fe3O4(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高温(3)3CO+Fe2O3=====3CO2+2Fe(4)分解反应点拨: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A是一氧化碳;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则B是氧化铁;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C是水;F是最轻的气体,则F是氢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D是铁,E是氧气,G是四氧化三铁。18.(1)较多固体;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偏大(3)AC(4)溶解;50g11
点拨:(4)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50g×6%=(50g+x)×3%,解得x=50g。19.(1)<(3)相互交换成分后无水或沉淀或气体生成(4)H+;产生白色沉淀(5)可能反应后硫酸还有剩余;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产生白色沉淀点拨:(4)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取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的混合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H+;根据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则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2-4。(5)当硫酸有剩余时,也会观察到上述实验现象,所以小荣的结论错误。实验1:实验结论是溶液中含有Mg2+,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则取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Mg2+。实验2:实验结论是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为了排除硫酸根离子对步骤2的影响,步骤1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向步骤1的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20.(1)氢氧化钠溶液(2)NaCl、NaOH(3)解: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0g,其中溶质的质量为40g×10%=4g。12
设5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HCl+NaOH===NaCl+H2O36.540x4g36.5x=x=3.65g404g3.65g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50g答: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