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新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第四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学课件2024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3/31

4/31

剩余2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能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能正确使用刻度尺、秒表获取实验数据,并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能完成实验报告;能用证据支持或否定自己的观点。本节要点 课前练习:秒表的使用将一个乒乓球从高处释放。听到乒乓球第一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开始计时,听到第二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停止计时,并比较计时结果。 课堂教学展示进行新课思考: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路程、时间 情景再现:南南正在进行100m赛跑的赛前训练,一旁观看的同学议论开了:有同学说南南在中间一段路程(约在30~70m内)的速度几乎没变;有同学则认为在这段路程中,南南的速度明显变化了。问题提炼:南南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情景迁移:探究物体沿斜面滑下的例子:猜想与假设:物体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物体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不会变化。提出问题:物体沿斜面滑下,其下滑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3.如何得出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怎样变化?2.如何研究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挡板、刻度尺、秒表、木块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安全警示在每次实验中都要有安全意识,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伤到自己和他人,避免损坏实验器材,保护实验环境等。 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计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1.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做成斜面,使小车在斜面上释放后能向下运动。(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2.标记小车从斜面上释放时前端的位置,将挡板放置在斜面底端。提问1:斜面坡度能不能过大或者过小?坡度过大,小车运动太快,用时太短,会增大测量时间的误差;坡度过小,小车做变速运动不明显,甚至可能不动。 实验步骤3.用刻度尺测量标记处到挡板的距离s,将测量结果记录到表中。4.将小车从标记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标记处向下运动到撞击挡板所用的时间t,将测量结果记录到表中,重复多次并计算小车通过路程s的平均速度。提问2:实验时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小车从静止释放?由静止释放,则每次小车的初速度都是0,都相同。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实验步骤5.将挡板置于标记处到斜面底端的中部,仍让小车从标记处由静止开始释放,采用相同的方法测量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进行记录。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同组的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一次,并对比。) 测量次数路程s/m时间t/s平均速度v/(m·s-1)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测量数据记录表 通过你记录的数据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快。 提问3:实验时还没有释放小车就开始计时会导致什么结果?导致时间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速度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提问4:实验时小车还没到斜面底端就停止计时会导致什么结果?导致时间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速度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交流讨论1.分析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讨论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2.实验时,改变长木板的倾斜程度(未改变木块的位置)对小车的平均速度有哪些影响?3.实验时,应该进行多次实验,保证实验结果具有普遍规律性。4.你怎样通过测量来证实南南在100m赛跑中间某一段路程中,其速度是否明显变化? 迷你实验室用光电计时器测量速度如图所示,当做直线运动的小车刚遮挡第一个光源射出的光线时,光电计时器开始计时;遮挡第二个光源射出的光线时,光电计时器停止计时。从光电计时器中读出小车通过两个光源的时间,再测量两个光源的距离(即小车在该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就可算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了。点击图片打开视频 1.请整理实验记录等,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报告,在报告中请说明如何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课堂教学展示随堂演练 2.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球做_______直线运动。它从C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_______cm,则在这段路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变速4.50.075 3.在“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AB的间距,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B停止计时。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cm,测得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tAB=2.5s,则小车在AB段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_____m/s;(2)如果小车未到达B点就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8032大0.32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每次测量时都必须让小车从该斜面的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同一位置 4.用以下方法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先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用刻度尺紧靠直线测量,三点对应刻度如图所示;再用手表测量小钢球贴着刻度尺运动经过AB、BC两段的时间。则小钢球在AB、BC和AC各段路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_____m/s,vBC=_____m/s,vAC=______m/s。0.030.020.024 5.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代表的高铁已成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下表为简化的北京南站至上海站某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分别计算该列车从北京南站至济南西站,以及从北京南站至上海站的平均速度。列车时刻表站序站名到站时间出发时间停留时间里程(自北京南起)01北京南—8:00—002济南西9:249:262min406km03南京南11:2311:252min1023km04上海12:32——1318km 列车时刻表站序站名到站时间出发时间停留时间里程(自北京南起)01北京南—8:00—002济南西9:249:262min406km03南京南11:2311:252min1023km04上海12:32——1318km从北京南站至济南西站:路程s1=406km,时间t1=9:24-8:00=1h24min=1.4h平均速度 列车时刻表站序站名到站时间出发时间停留时间里程(自北京南起)01北京南—8:00—002济南西9:249:262min406km03南京南11:2311:252min1023km04上海12:32——1318km从北京南站至上海站:路程s2=1318km,时间t2=12:32-8:00=4h32min-4min=4h32min=h平均速度 课堂教学展示课堂小结测量物体的速度实验器材实验原理长木板、小车、挡板、刻度尺、秒表、木块实验装置实验结论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快 如何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尊重测量结果、客观分析123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课后反馈总结布置作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4-12-21 19:02:05 页数:31
价格:¥1 大小:13.36 M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