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复习 专题02 基础知识与名著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7

2/37

剩余3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02基础知识与名著1.(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悟空迎近前来问曰:“你是谁家小哥?闯近吾门,有何事干?”哪吒喝道:“泼妖猴!岂不认得我?我乃托塔父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玉帝钦差,至此捉你。”悟空笑道:“小太子,你的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干,怎敢说这般大话?我且留你的性命,不打你。你只看我旌旗上是甚么字号,拜上玉帝:是这般官衔,再也不须动众,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灵霄宝diàn。”(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哪()吒    喝()道    宝diàn()(2)下列选项与文中“官衔”一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姓名B.奶牙C.胎毛D.皈依(3)以上文段节选自神魔小说《》,文中悟空旌旗上的“字号”是“”。2.(23-24七年级上·安徽芜湖·期末)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甲】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①□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②□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duò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乙】A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jiào;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A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A,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分辩()   脑()后  duò落()   指jiào()(2)下列词语均出自上文,其中与其他三项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37 A.幻想B.说话C.师父D.下拜(3)在【甲】文画线句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①□         ②□(4)【甲】段文字选自鲁迅《朝花夕拾》里的《①________》。【乙】段文字中A是_②________(请写全姓名),③唐僧为何称其为“歹人”?3.(23-24七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在这澄(   )清的天空之下,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失意的人重现yìyì(   )神采,让幸福的人儿重绽如花笑靥;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   )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热chén(   )向前。这种力量来自于你,取诀于你,也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澄()清    yìyì()神采    抖擞()精神    热chén()向前(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语段中横线处的四个句子,排序最准确的选项是(   )①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        ②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③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        ④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A.②③①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4.(23-24七年级上·安徽亳州·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lóu?”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37 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理!”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lǚ次逐我。”(1)以上文段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作者是,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骷lóu()  脊()梁  lǚ()次(3)把选段中划线句子改为陈述句:5.(23-24七年级上·安徽六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走进校园农场,挥锄掘土,提水浇灌,种下绿色希望;系上围裙,烹饪美食,在锅碗交响中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动手动脑,体验木工、泥塑等非遗技艺,拓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之美。“不惰者,众善之师也。”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______【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______【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______【C】懂得物力维坚的道理______【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自2022年秋学期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到改善。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上好这堂课,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①劳动课是“一课”,更是“一育”,只有全面理解课程内涵,才能真正明了劳动的价值。②要想从课程中获得成长,就应该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③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④寓育于劳,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课程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1)下列词语的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挥锄掘土B.烹饪美食C.传承家风D.物力维坚(2)下列为加点字标注的拼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系(jì)上围裙B.莘(xīn)莘学子C.换挡(dǎng)升级D.润(rùn)物无声(3)下列在上文第二段中横线处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37 (4)将“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一句还原到文中第三段,最恰当一处是(    )A.①B.②C.③D.④6.(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湃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jiāo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鬟,职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行者在洞外闪过,偷看怎生打扮。(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罗刹()    撮()盐    火上jiāo()油(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描写(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罗刹女憎恨孙悟空的情态。(4)小君和小峰对文段中罗刹女所说的两句话进行了朗读设计,请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对话。小君:我们先确定朗读这两句话最合适的语气语调吧。小峰:好。根据上下文情节、语句中的感叹号,我认为语气语调应该是的。(A.激愤、短促有力    B.激动、轻快昂扬    C.伤感、舒缓深沉)小君:朗读时还要关注句子中个别的词语。小峰:对。这句话中的“泼猴”及两处“来”字应该重读,理由是:。(5)文中下列词语词性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心头B.披挂C.整束D.打扮7.(23-24七年级上·安徽亳州·期末)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màn,真个是㷬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这行者神tōng37 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帅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欢笑不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迷màn()      神tōng()广大      路径()      奏乐()(2)下面是学习委员设计的《西游记》情节思维导图(节选),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情节是(填写字母);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A.三打白骨精     C.国斗法    E.真假美猴王    G.误入(3)请参照下面的示例,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说明理由。示例:恒——为了求取真经,他们坚持不懈,以一颗恒心感天动地。8.(23-24七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阅读短文,完成问题。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jiāng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粱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奈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骷髅()()    jiāng()尸    模样()(2)画线的句子中有个错别字的词语是,应改为。(3)本段文字选自古典小说《西游记》,作者,本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4)本段文字中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请你任选一个人物进行评价一下。(提示:要抓住选段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37 9.(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哥啊,你晓得,师父可会降妖?我和沙僧复去与战。不想那妖怪神通广大,将沙僧又捉了。我败阵而走,伏在草中。那妖怪变做个jùn俏文人入朝,与国王认亲,把师父变作老虎。又亏了A夜间xiàn身,去寻师父。师父倒不曾寻见,却遇着那妖怪在银安殿饮酒。A变一宫娥,与他巡酒、舞刀,欲乘机而砍,反被妖怪用满堂红打伤了腿。就是A教我来请师兄的,说道:‘师兄是个有仁有义的君子。君子不念旧恶,一定肯来救师父一难。’万望哥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师父一命!”(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降()妖    jùn()俏    神()通    xiàn()身(2)把文段中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3)以上语段节选自《》,作者是(填人名)。请根据语境判断,“A”是指,这段话的叙述者是。在这之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走。在国,唐僧被(填妖怪名)施了法术,不得脱身。10.(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甲】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lì,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乙】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藤野先生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jì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震悚()       绯红()       霹lì()      发jì()(2)小伟同学收藏有三枚《朝花夕拾》的内容插图,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两幅图画依次分别是、(填写字母)。37 A.   B.   C.(3)任选一幅插图,简要分析图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11.(23-24七年级上·安徽黄山·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开幕式上,来自全球的一亿名数字火炬手化作点点光芒,会聚成一个超级数字火炬手,从钱塘江踏浪而来,步入“大莲花”体育场。金色的身影在185米宽、20米高的立体透视网幕上逐渐清晰,大步跑向主火炬塔,飒沓如流星。名为“钱江潮涌”的主火炬塔缓缓舒展开来,并被数字火炬手与线下火炬手携手点燃,整个场馆骤然明亮,数万名观众现场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有评论称:由数字火炬手组成的数字人与现场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最大限度地体现全民参与,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同频共振,凸显数字中国建设成果,zhāng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表达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zhāng()显               同频()共振(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3)“钱塘潮涌”之名不但能使人想起钱塘江壮观的自然美景,而且寓意着各国运动员“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勇气和精神。下列哪句不是描写钱塘江潮的?(   )A.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B.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C.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D.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4)假如你有幸成为杭州亚运会的一名“小青荷”志愿者,你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12.(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__37 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__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分歧   zhù蓄        tān痪(2)语段中,词语“收获”的词性是,划波浪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3)文末画横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13.(23-24七年级上·安徽宣城·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童年,是朱自清笔下的孩童,在酝niàng着花香的空气里,唱出宛转的曲子;是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在母亲做dǎo告时,悄悄散发出的芬芳;是鲁迅笔下的“我”,在百草园玩耍时,采食像小珊瑚珠攒成的覆盆子。童年有着纯真的梦,载满了童趣的琼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酝niàng()     dǎo()告       攒()成(2)仿写划线的句子:童年,是,,。(提示:可参考学过的课文,也可根据自己阅读积累进行仿写。)14.(23-24七年级上·安徽池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gū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裙()钗()              金gū()(2)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  》,作者。  (3)文中的“泼猴”生性桀骜不驯,自封,他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  (4)下列词语的词性类别与“凶猛”相同的一项是(   )A.生命B.一处C.追求D.寂寞37 (5)文中的“裙钗”指的是;她的儿子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因而被观音菩萨收作,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  15.(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少年正是读书时”,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爱阅读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某校七年级举行了“爱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读书现状调查表项目          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2小时0.5小时经典书籍在阅读所占比例27.8%35.8%45.6%(1)同学们通过调查得到上表,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2)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他们分别说的是谁?请你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备选人物:A.匡衡  B.陶渊明  C.孔子  D.王羲之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④据说他晚年爱读《周易》,因翻动次数多,使穿竹简的皮带断了好多次。①()     ②()     ③()      ④()(3)学校要成立“经典诵读”兴趣小组,同班的李阳想参加,写了份“申请书”,中间有几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申请书尊敬的校团委:为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建立了“经典诵读”课外兴趣小组。本人喜欢诵读,并有一定的基础,请求参加“经典诵读”活动小组,以此来提升诵读能力和文化素养,请校团委务必批准。此致敬礼申请人:七(1)班李阳2023年1月6日37 ①“申请书”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其正确写法是“”。②“申请书”中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修改。。③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为。16.(23-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我的床前就帖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sāi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我想,能举办这样大仪式的,一定只有我所喜欢的那些隐鼠。现在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仗,也不过当作广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时的想看“老鼠成亲”的仪式,却极其神往,即使像海昌蒋氏似的连拜三夜,怕也未必会看得心fán。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然而仍然只看见几个光着身子的隐鼠在地面游行,不像正在办着喜事。直到我熬不住了,怏怏睡去,一睁眼却已经天明,到了灯节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傧()相     尖sāi()   心fán()    怏()怏(2)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看,文段中画线句子中的“可爱”是___________词。(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是(    )不像正在办着喜事。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代词(4)下面是《朝花夕拾》中的插图,请根据画面写出相关的篇目。①《》    ②《》   ③《》17.(23-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与立冬、冬至等其他冬季节气的名气相比,小雪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人微言轻)。如果天空中忽然开始飘起雪花,哪怕只是片刻时光,也能让人们快要冬眠的心立刻苏醒过来。洁白、轻萦、静mì37 ……落雪总是承载着许多细腻的情绪,或是由衷欢喜,或是自在恬淡,又或是一抹淡淡的哀愁。小雪前后虽然气温骤冷、天气干zào,但却是制作美食的绝好时机。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人们会把多余的肉类加工成各式美味佳肴。(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文中“承载”的“载”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刊载B.装载C.记载D.三年五载(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静mì()  干zào()  恬淡()(3)请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语段的横线上。(4)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18.(23-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根据语境完成题目。走进故事的长廊,总有些人或事让我们深受触动:白求恩对人民的热忱,牧羊人不计chóu劳的无私……此外,动物学家看似怪dàn不经的实验行为让我们忍俊不禁,女娲造人的神话让我们惊叹不已,穿井得一人的谣言引人深思。奇妙神话,开启想象;通俗寓言,启迪人生……万千优秀作品汇集,化成我们阅读路上的点点星光。(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chóu()劳    ②怪dàn()不经  ③热忱()  ④忍俊不禁()(2)下列词语和语境中的画线词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A.大吃一惊B.骇人听闻C.叹为观止D.目瞪口呆(3)“女娲造人”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请你再写出两个你熟悉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名字。37 专题02基础知识与名著1.(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悟空迎近前来问曰:“你是谁家小哥?闯近吾门,有何事干?”哪吒喝道:“泼妖猴!岂不认得我?我乃托塔父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玉帝钦差,至此捉你。”悟空笑道:“小太子,你的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干,怎敢说这般大话?我且留你的性命,不打你。你只看我旌旗上是甚么字号,拜上玉帝:是这般官衔,再也不须动众,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灵霄宝diàn。”(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哪()吒    喝()道    宝diàn()(2)下列选项与文中“官衔”一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姓名B.奶牙C.胎毛D.皈依(3)以上文段节选自神魔小说《》,文中悟空旌旗上的“字号”是“”。【答案】(1)néhè 殿(2)D(3)西游记齐天大圣【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哪吒:nézh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道教护法神。喝道:hèdào,大声叫嚷。宝殿:bǎodiàn,佛殿,神殿;泛称宫殿。(2)本题考查词性。“官衔”是一个名词,它表示官职的等级或名称。A.名词,指人的名字。B.名词,指婴儿或幼儿的牙齿。C.名词,指婴儿出生时身体上带有的毛发。D.动词,指佛教信徒归向佛法,表示对佛、法、僧三宝的信仰和依赖。37 故选D。(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一空,结合“悟空”可知,此处名著是《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第二空,结合“哪吒喝道:‘泼妖猴!岂不认得我?我乃托塔父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玉帝钦差,至此捉你。’悟空笑道:‘小太子,你的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干,怎敢说这般大话?我且留你的性命,不打你。你只看我旌旗上是甚么字号,拜上玉帝:是这般官衔,再也不须动众,我自皈依”可知,相关情节为大闹天宫。孙悟空被天庭招安作弼马温,自以为官大,得知实为小官后,大闹天宫,回花果山。接受独角鬼王的建议,自认为与天同齐,因称“齐天大圣”。2.(23-24七年级上·安徽芜湖·期末)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甲】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①□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②□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duò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乙】A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jiào;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A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A,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分辩()   脑()后  duò落()   指jiào()(2)下列词语均出自上文,其中与其他三项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A.幻想B.说话C.师父D.下拜(3)在【甲】文画线句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①□         ②□37 (4)【甲】段文字选自鲁迅《朝花夕拾》里的《①________》。【乙】段文字中A是_②________(请写全姓名),③唐僧为何称其为“歹人”?【答案】(1)biànnǎo堕教(2)C(3)①;②;(4)①狗·猫·鼠  ②孙悟空/孙行者。③白骨精三次变成人迷惑唐僧,都被悟空识破打死。在唐僧眼里,孙悟空滥杀无辜,犯了佛家慈悲为怀不杀生的大忌,所以称孙悟空为“歹人”。【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分辩(biàn):为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脑(nǎo)后:头的后部。duò(堕)落:比喻思想行为朝坏的方向发展。指jiào(教):指示;教导。用作请人提意见的客套话。(2)本题考查词性的理解。A.动词;B.动词;C.名词;D.动词;故选C。(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甲文中画线句“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和“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和“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短句,中间应用分号连接,故①②处都应该用分号。(4)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第①空:结合“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可知,该段出自鲁迅《朝花夕拾》的《狗·猫·鼠》。将“正人君子们”的虚伪、丑恶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37 第②空:根据“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费,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A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可知,画线句中“歹人”指的是孙悟空。因为唐僧认为悟空打死了无辜好人,所以称他为“歹人”。第③空: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夫,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唐僧认为他打死了无辜好人,犯了出家人不杀生的大忌,因此称他为“歹人”,又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据此概括回答即可。3.(23-24七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在这澄(   )清的天空之下,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失意的人重现yìyì(   )神采,让幸福的人儿重绽如花笑靥;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   )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热chén(   )向前。这种力量来自于你,取诀于你,也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澄()清    yìyì()神采    抖擞()精神    热chén()向前(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语段中横线处的四个句子,排序最准确的选项是(   )①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        ②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③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        ④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A.②③①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答案】(1)chéng奕奕sǒu忱(2)取诀取决(3)D【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澄清:chéngqīng,清澈明净。奕奕神采:yìyìshéncǎi,精神饱满的面部光彩。抖擞精神:dǒusǒujīngshén,振作起精神。37 热忱:rèchén,热情。(2)本题考查字形。取诀——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3)本题考查衔接排序。首先明确,该语段是按开垦耕地、种植收获的顺序进行描写,因此先“举起锄头”再“舞动镰刀”,接着“挥汗如雨”,最后“古满粮仓”,因此排序为:③②①④;故选D。4.(23-24七年级上·安徽亳州·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lóu?”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理!”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lǚ次逐我。”(1)以上文段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作者是,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骷lóu()  脊()梁  lǚ()次(3)把选段中划线句子改为陈述句:【答案】(1)吴承恩三打白骨精(2)髅jǐ屡(3)示例:不能让我脱身【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37 第①空:根据材料“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可知,该情节为《西游记》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借神魔世界反映现实社会,揭露明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歌颂了敢于向封建权威挑战的叛逆精神和英雄行为。《西游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第②空:该节主要讲述了孙悟空为了救唐僧,一路追赶妖怪白骨精,但白骨精先后化身为村姑、妇人、白发老公公,试图迷惑唐僧,但都被孙悟空识破。唐僧误解孙悟空滥杀无辜,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据此可概括本情节为“三打白骨精”。(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骷lóu(髅):干枯无肉的死人的全副骨骼。脊(jǐ)梁:全身骨骼的主干,犹如房屋的梁柱一般。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队中起中坚作用的人。lǚ(屡)次:表示动作、行为多次重复。(3)本题考查句式。“教我怎的脱身”为反问句,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方法是: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可将“教我怎的脱身”改为:教我无法脱身。5.(23-24七年级上·安徽六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走进校园农场,挥锄掘土,提水浇灌,种下绿色希望;系上围裙,烹饪美食,在锅碗交响中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动手动脑,体验木工、泥塑等非遗技艺,拓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之美。“不惰者,众善之师也。”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______【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______【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______【C】懂得物力维坚的道理______【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自2022年秋学期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到改善。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上好这堂课,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①劳动课是“一课”,更是“一育”,只有全面理解课程内涵,才能真正明了劳动的价值。②要想从课程中获得成长,就应该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③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④寓育于劳,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课程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1)下列词语的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37 A.挥锄掘土B.烹饪美食C.传承家风D.物力维坚(2)下列为加点字标注的拼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系(jì)上围裙B.莘(xīn)莘学子C.换挡(dǎng)升级D.润(rùn)物无声(3)下列在上文第二段中横线处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4)将“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一句还原到文中第三段,最恰当一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1)D(2)B(3)D(4)C【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D.物力维坚——物力维艰,财物来之不易;故选D。(2)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B.莘(xīn)莘学子——shēn,指众多的学生;故选B。(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结合语段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的内容可知,后文是孩子们意识的内容,因此A处应该用冒号;“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懂得物力维坚的道理”“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这四句为句子中不同的意群,因此BCD都应该逗号;故选D。(4)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意思是要将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承接了上句的“处理好劳动和教育的关系”,引起了下句中的“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故选C。6.(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3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湃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jiāo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鬟,职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行者在洞外闪过,偷看怎生打扮。(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罗刹()    撮()盐    火上jiāo()油(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描写(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罗刹女憎恨孙悟空的情态。(4)小君和小峰对文段中罗刹女所说的两句话进行了朗读设计,请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对话。小君:我们先确定朗读这两句话最合适的语气语调吧。小峰:好。根据上下文情节、语句中的感叹号,我认为语气语调应该是的。(A.激愤、短促有力    B.激动、轻快昂扬    C.伤感、舒缓深沉)小君:朗读时还要关注句子中个别的词语。小峰:对。这句话中的“泼猴”及两处“来”字应该重读,理由是:。(5)文中下列词语词性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心头B.披挂C.整束D.打扮【答案】(1)chàcuō浇(2)湃求拜求(3)比喻神态(4)A这个字突出地表现了罗刹女对孙悟空的憎恨和找之报仇的急切。(5)C【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罗刹:luóchà,一种能行走、飞行快速,牙爪锋锐,专吃人血、人肉的恶鬼。撮盐入火:cuōyánrùhuǒ,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火上浇油:huǒshàngjiāoyóu,意思是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2)本题考查字形。37 湃求——拜求:拜谒请求,祈求。(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结合画波浪线的句“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jiāo油,骨都都红生脸上”可知,这句话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罗刹比作“撮盐入火”,同时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描写出罗刹愤怒的情形。(4)本题考查朗读设计。结合“这泼猴!今日来了!”“丫鬟,职披挂,拿兵器来!”可知,朗读时要激愤、短促有力,这句话中的“泼猴”及两处“来”字应该重读,进而突出罗刹对孙悟空的痛恨,以及急切为子报仇的心理。可据此作答。故选A。(5)本题考查词性。A.“心头”是名词;B.“披挂”是名词;C.“整束”是动词;D.“打扮”是名词;故选C。7.(23-24七年级上·安徽亳州·期末)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màn,真个是㷬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这行者神tōng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帅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欢笑不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迷màn()      神tōng()广大      路径()      奏乐()(2)下面是学习委员设计的《西游记》情节思维导图(节选),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情节是(填写字母);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37 A.三打白骨精     C.国斗法    E.真假美猴王    G.误入(3)请参照下面的示例,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说明理由。示例:恒——为了求取真经,他们坚持不懈,以一颗恒心感天动地。【答案】(1)漫通jìngyuè(2)B;C.车迟;D.女儿;G.小雷音寺(3)示例一:专——为了求取真经,师徒四人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用心专一,毫不动摇。示例二:合作——西天取经之路充满险恶,但唐僧师徒最终能取得真经,功德圆满,靠的是四人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符合要求即可)【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迷漫:mímàn,指(烟雾、沙尘、风雪等)飘散,布满。神通广大:shéntōngguǎngdà,原指神仙法力无所不能。现比喻办法多,本领高强。路径:lùjìng,道路(指如何到达目的地的过程或方法)。奏乐:zòuyuè,演奏音乐。(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内容积累。第一空:选文描述的是孙悟空与红孩儿的大战,涉及火焰、烟云等元素。可以确定与选文内容相关的情节是“B.大战红孩儿”:孙悟空在红孩儿的火云洞中与其展开了激战,红孩儿吐出火焰,孙悟空则施展神通,试图寻找并战胜红孩儿。第二空:按照《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先后顺序,孙悟空一行人在大战红孩儿之后,来到了车迟国,与三位国师进行了斗法。故此空为:车迟国斗法。第三空:他们继续西行,遇到了女儿国,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故此空为:途径女儿国。第四空:他们为了借芭蕉扇灭火,与铁扇公主进行了三次较量(F.三调芭蕉扇)。最后,他们误入小雷音寺,遭遇黄眉大王的阻挠。故此空应填:误入小雷音寺。(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理解和仿写句子。题干要求用一个字或词语来归纳《西游记》这部作品,并解释选择这个字或词语的理由。这需要考生对《西游记》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并能从中提炼出一个代表性的字或词语,同时还要能够清晰地阐述选择该字或词语的原因。37 示例:奇——充满了各种奇幻的情节和角色,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唐僧师徒的奇遇等等,整个故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想象力。8.(23-24七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阅读短文,完成问题。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jiāng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粱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奈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骷髅()()    jiāng()尸    模样()(2)画线的句子中有个错别字的词语是,应改为。(3)本段文字选自古典小说《西游记》,作者,本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4)本段文字中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请你任选一个人物进行评价一下。(提示:要抓住选段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答案】(1)kūlóu僵mú(2)脊粱脊梁(3)吴承恩三打白骨精(4)合理即可【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及字形辨析。骷髅:kū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的全副骨骼。僵尸:jiāngshī,僵硬的尸体,比喻腐朽的事物。模样:múyàng,①人的面容或装束打扮的样子。②表示时间或年岁的大略情况。(2)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脊梁:jǐliáng,脊柱,因居于全身骨骼的主干,犹如房屋的梁柱一般,故名。(3)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识记。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37 由选段“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可知,本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三打白骨精”,内容梗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主要内容: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老妪和老翁,全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变成老翁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4)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评价。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文字中刻画了唐僧、八戒、孙悟空三个人物,任选一个人物进行评价一下,如唐僧的迂腐无知,不辨是非,八戒的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性格,孙悟空火眼金睛、重情义的性格。示例:我选猪八戒。由“唐僧闻言,倒也信了。”可以看出唐僧此时本来相信了悟空,但是八戒的话“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却使唐僧怀疑了悟空,由此看出八戒的形象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9.(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哥啊,你晓得,师父可会降妖?我和沙僧复去与战。不想那妖怪神通广大,将沙僧又捉了。我败阵而走,伏在草中。那妖怪变做个jùn俏文人入朝,与国王认亲,把师父变作老虎。又亏了A夜间xiàn身,去寻师父。师父倒不曾寻见,却遇着那妖怪在银安殿饮酒。A变一宫娥,与他巡酒、舞刀,欲乘机而砍,反被妖怪用满堂红打伤了腿。就是A教我来请师兄的,说道:‘师兄是个有仁有义的君子。君子不念旧恶,一定肯来救师父一难。’万望哥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师父一命!”(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降()妖    jùn()俏    神()通    xiàn()身(2)把文段中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3)以上语段节选自《》,作者是(填人名)。请根据语境判断,“A”是指,这段话的叙述者是。在这之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走。在国,唐僧被(填妖怪名)施了法术,不得脱身。【答案】(1)xiáng俊shén现(2)师父不会降妖。(3)西游记吴承恩白龙马(或小白龙)猪八戒(或八戒、猪悟能)宝象国黄袍怪37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降妖(xiángyāo):降服妖怪;俊俏(jùnqiào):(相貌)好看;神通(shéntōng):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现身(xiànshēn):人或事物出现在公众场合。(2)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画线句子“师父可会降妖?”是反问句,表达肯定意思,意思是师父根本不会降妖,改为陈述句就是:师父不会降妖。(3)本题考查名著《西游记》相关知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文段出自第三十回,此时孙悟空因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走,唐僧、八戒、沙僧、白龙马继续西行。路上唐僧被黄袍怪抓进妖洞,在洞内见一妇人,自称是宝象国公主,十三年前被黄袍怪摄来。公主用计策劝黄袍怪放了唐僧。于是师徒三人不久便被妖怪释放。唐僧和八戒、沙僧被放了之后行到宝象国,唐僧请求国王加盖通关文牒的同时向国王递上妇人所托书信。国王看到书信后万般悲痛,随即下令文物群臣是否有人愿意降妖营救公主,唐僧师徒心生怜悯,于是答应请求。八戒、沙僧二人答应了请求,两人一起来到黄袍怪妖洞,大战黄袍怪,八戒难敌,钻入草丛躲藏。沙僧被黄袍怪擒入洞中。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僧变为猛虎。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花果山找悟空。这段话中A是指白龙马,这段话是猪八戒说给孙悟空听的。10.(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甲】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lì,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乙】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藤野先生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jì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7 震悚()       绯红()       霹lì()      发jì()(2)小伟同学收藏有三枚《朝花夕拾》的内容插图,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两幅图画依次分别是、(填写字母)。A.   B.   C.(3)任选一幅插图,简要分析图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答案】(1)sǒngfēi雳髻(2)BC(3)示例:①A图  寿镜吾:为人方正、质朴、博学。②B图  阿长:饶舌多事、粗俗无知、淳朴善良。③C图 藤野先生: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没有民族偏见。【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震悚:zhènsǒng,指的是由于恐惧或过度兴奋而导致身体颤抖的现象。绯红:fēihóng,深红色。霹雳:pīlì,指雷电,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发髻:fàjì,发式的一种,用真发或假发做成,盘于脑后或颈后。(2)本题考查名著积累。A图中“三味书屋”的匾额,提示我们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拜师情节。B图中一位妇人和一个小孩子,符合甲文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情节。C图中的人物,黑瘦,有八字须,是鲁迅先生的老师藤野先生,符合乙文在东京学医的情景。(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A图中寿镜吾老师,是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以博学、质朴的形象著称。寿镜吾先生性格耿直,品行端正,在绍兴城里有口皆碑,他极为痛恨侵略中国的列强,一生不愿用外国货,不穿洋服,尽管生活简朴,但仍保持着儒者的清醒自持,寿镜吾先生学问渊博,厌恶功名,忠实遵守父训,立志不当官,自二十岁中了秀才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应试,而是坐馆授徒,从此便是六十年,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是可贵的,寿镜吾先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尽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但他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37 B图中长妈妈是一个愚昧迷信,关心儿童,爱唠叨,爱管闲事却又渴望得到幸福的淳朴女性。C图中藤野先生衣着简朴、不拘小节,有时甚至忘记佩戴领结,冬天则常穿着一件旧外套。他治学严谨。藤野先生对教学工作极其认真,他不仅会用红笔仔细修改学生的讲义,甚至连血管位置的微小变动也不放过。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地教诲,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这种态度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没有民族偏见。藤野先生对中华民族持有尊重态度,甚至在担心周树人因敬重鬼神而不愿意解剖尸体时,他也会考虑到这一点。11.(23-24七年级上·安徽黄山·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开幕式上,来自全球的一亿名数字火炬手化作点点光芒,会聚成一个超级数字火炬手,从钱塘江踏浪而来,步入“大莲花”体育场。金色的身影在185米宽、20米高的立体透视网幕上逐渐清晰,大步跑向主火炬塔,飒沓如流星。名为“钱江潮涌”的主火炬塔缓缓舒展开来,并被数字火炬手与线下火炬手携手点燃,整个场馆骤然明亮,数万名观众现场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有评论称:由数字火炬手组成的数字人与现场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最大限度地体现全民参与,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同频共振,凸显数字中国建设成果,zhāng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表达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zhāng()显               同频()共振(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3)“钱塘潮涌”之名不但能使人想起钱塘江壮观的自然美景,而且寓意着各国运动员“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勇气和精神。下列哪句不是描写钱塘江潮的?(   )A.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B.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C.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D.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4)假如你有幸成为杭州亚运会的一名“小青荷”志愿者,你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答案】(1)彰pín(2)会聚汇聚(3)D(4)自我介绍、有关杭州或西湖的诗词名句、文明接待的礼仪用语或熟悉比赛日程、交通路线、安全事项等。(语言流畅,言之成理即可)37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注音。①彰显(zhāngxiǎn):分明而确定地表现;显著;明显。②同频共振(tóngpíngòngzhèn):多用于思想、意识、行为等方面协同统一。(2)本题考查字形。汇聚:聚集在一起。会聚——汇聚(3)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意思。A.“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意思是:在潮水退去的过程中,它所卷起的沙堆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得就像是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这里描绘了钱塘江八月海潮的壮观场面;B.“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的意思是:刚开始听到万马奔腾的声音,渐渐感觉像是长城。此诗句选自宋朝释文珦的《钱塘江湖》,描写了钱塘江湖潮水气势汹汹,气势磅礴;C.“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的意思是:吴越两地分隔开来,江潮的声音像千古的雷鸣,使人感受到江潮的威力和恢弘。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恢弘气势;D.“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意思是:海面上没有风的时候,海浪安安静静的。出自白居易《题海图屏风》,它和钱塘江潮无关;故选D。(4)本题考查拓展运用能力。例如:要准确、熟练掌握工作内容和服务要求,熟悉场馆内外环境。要特别留意安保要求,弄清并熟记通行权限、通行方式、行进路线和安全通道。服务中,志愿者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卫生间在哪里?志愿者都应知晓最近的可供使用的卫生间位置。要提早观察,记清位置方向。如因安保限定而不能就近使用,应尽早掌握实地情况和行进路线。如赛程、具体工作安排、城市交通信息等,某项比赛具体的时间、地点,嘉宾的任务,往返于会场和嘉宾住处的接驳车及观众班车安排等。杭州的人口规模、地域面积、重大历史、重要文化、特色饮食和产品等信息;大致区域划分、各体育赛事场馆、主要景点分布等。12.(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__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__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7 分歧   zhù蓄        tān痪(2)语段中,词语“收获”的词性是,划波浪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3)文末画横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答案】(1)qí贮瘫(2)动词拟人(3)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分歧(qí):两人或多人的意愿不一致。贮蓄(zhù):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瘫痪(tān):神经机能发生障碍,机体部分或全部丧失活动能力。比喻社会事业、生产工作等的停顿。(2)本题考查词性和修辞手法辨析。①“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中的“收获”是动词,意思是指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比喻心得、成绩、战果,此处是指得到了或领悟到了“好好儿活”的勇气和力量。②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水藻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即“奉献”绿色给济南的冬天。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是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或行为,使其具有人的形象或情感,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在这句话中,通过拟人的手法,作者更加生动地描绘了水藻对济南冬天的贡献,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美丽和生机。(3)本题考查语句结构。“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中,主语是“尽收眼底的”,谓语是“有”,宾语是“一片片天光云影”。为了保持句式一致,第二句也应该采用这种“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将第二句调整为“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这样,两句的句式就一致了,都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读起来也更加流畅和协调。13.(23-24七年级上·安徽宣城·期末)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童年,是朱自清笔下的孩童,在酝niàng着花香的空气里,唱出宛转的曲子;是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在母亲做dǎo告时,悄悄散发出的芬芳;是鲁迅笔下的“我”,在百草园玩耍时,采食像小珊瑚珠攒成的覆盆子。童年有着纯真的梦,载满了童趣的琼浆。37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酝niàng()     dǎo()告       攒()成(2)仿写划线的句子:童年,是,,。(提示:可参考学过的课文,也可根据自己阅读积累进行仿写。)【答案】(1)酿祷cuán(2)示例:莫怀戚笔下的小男孩在田野散步时向往有意思的小路【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酝酿:yùnniàng,指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祷告:dǎogào,指向神祈求保佑。攒成:cuánchéng,意思是聚集;凑集。(2)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题干的主题是关于“童年”的描述,要求通过仿写的方式,延续朱自清、泰戈尔和鲁迅对童年的描绘。这里提到的“童年”不仅仅是年龄上的概念,更是指一种纯真的心境、一种充满梦想和童趣的生活状态。题干中给出的例子都是文学作品中的片段,展示了童年与文学、与自然、与亲情之间的紧密联系。示例:童年,是冰心笔下的繁星,在寂静的夜空里,闪烁出无数的光芒;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在端午的龙舟竞赛中,热烈奔放的青春;是曹文轩笔下的青铜葵花,在芦苇荡的深处,寻觅着生活的真谛。童年有着无尽的想象,编织了成长的篇章。14.(23-24七年级上·安徽池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gū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裙()钗()              金gū()(2)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  》,作者。  (3)文中的“泼猴”生性桀骜不驯,自封,他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  (4)下列词语的词性类别与“凶猛”相同的一项是(   )A.生命B.一处C.追求D.寂寞37 (5)文中的“裙钗”指的是;她的儿子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因而被观音菩萨收作,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  【答案】(1)qúnchāi箍(2)《西游记》吴承恩(3)齐天大圣斗战胜佛(4)D(5)罗刹女(铁扇公主)红孩儿善财童子【详解】(1)本题考查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①②裙钗(qúnchāi):指裙子与头钗,都是妇女的衣饰,旧时借指妇女。③金箍(jīngū):金属制的箍,用以束物。(2)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结合选段“泼猴”“行者”“金箍棒”可知,这是出自《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编写而成。(3)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孙悟空在第一次天庭招安后,因自感受骗离开天庭,回到花果山中,自封齐天大圣,后天庭被迫承认该封号;后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4)本题考查词性辨析。“凶猛”是形容词。A.名词;B.数量词;C.动词;D.形容词;故选D。(5)本题考查把握名著情节。37 《西游记》“三调芭蕉扇”的情节: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路上经过火焰山,孙悟空向罗刹女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但因为罗刹女铁扇公主的儿子正巧被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收服了,罗刹女铁扇公主不肯借,两人便打起来,公主拿起扇子把悟空吹到小须弥山,悟空便去找了灵吉菩萨,灵吉菩萨给了他一颗定风丹,悟空再次借扇,公主扇了几下都扇不动,这回公主逃了,关了门,悟空变成小虫子,钻了进去,趁公主喝水,钻进她的肚子里,疼得公主把扇子给了他。悟空回去后,才知道这个扇子是假的,知道自己上当了,于是趁着牛魔王与朋友喝酒,偷走了金睛兽,变成牛魔王的样子,骗得了扇子。牛魔王回来时,悟空已经走了。牛魔王变成八戒的样子,又从悟空那拿回了扇子。最后悟空同师兄、哪吒、天神一起借到了扇子,把大火扇灭。①②空:根据选段里的“行者”“为子怀仇恨泼猴”可知,这段故事出自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句段中的“裙衩”指铁扇公主,又称罗刹女。她的儿子是红孩儿。③空:“为子怀仇恨泼猴”指的是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因想吃唐僧肉,被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降服后,收为善财童子,因此铁扇公主对孙悟空怀恨在心。因此这里应填“善财童子”。15.(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少年正是读书时”,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爱阅读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某校七年级举行了“爱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读书现状调查表项目          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2小时0.5小时经典书籍在阅读所占比例27.8%35.8%45.6%(1)同学们通过调查得到上表,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2)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他们分别说的是谁?请你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备选人物:A.匡衡  B.陶渊明  C.孔子  D.王羲之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④据说他晚年爱读《周易》,因翻动次数多,使穿竹简的皮带断了好多次。①()     ②()     ③()      ④()(3)学校要成立“经典诵读”兴趣小组,同班的李阳想参加,写了份“申请书”,中间有几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申请书尊敬的校团委:37 为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建立了“经典诵读”课外兴趣小组。本人喜欢诵读,并有一定的基础,请求参加“经典诵读”活动小组,以此来提升诵读能力和文化素养,请校团委务必批准。此致敬礼申请人:七(1)班李阳2023年1月6日①“申请书”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其正确写法是“”。②“申请书”中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修改。。③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为。【答案】(1)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BADC(3)宏扬弘扬“恳请校团委务必批准”一句中“务必”删去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课外兴趣小组。【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题干,抓住主要信息,明确答案要求;然后找出图中所含的信息;标题、项目、各种数据等,并对其进行比较;最后依据题干要求,把数字转化为语言,规范作答。从“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这一项目来看,七年级学生有1.5小时,八年级学生有1.2小时,而九年级学生则只有0.5小时。这明显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在逐渐减少。从“经典书籍在阅读所占比例”这一项目来看,七年级学生经典书籍阅读所占比例为27.8%,八年级为35.8%,九年级则达到了45.6%。这意味着,随着年级的增长,经典书籍在学生的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结合上述两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他们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兴趣和比重却在逐渐增加。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经典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增强,导致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愿意选择阅读经典书籍。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一则故事:“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所以第一则故事说的是陶渊明,对应选项B。第二则故事:“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这个故事是关于匡衡的,也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所以第二则故事说的是匡衡,对应选项A。37 第三则故事:“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这个故事是关于王羲之的,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以《兰亭集序》闻名于世,但这个故事并不是他最著名的故事。然而,根据题目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故事与王羲之有关,因为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所以第三则故事说的是王羲之,对应选项D。第四则故事:“据说他晚年爱读《周易》,因翻动次数多,使穿竹简的皮带断了好多次。”这个故事是关于孔子的,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晚年对《周易》有深入的研究,这个故事反映了他的勤奋好学精神。所以第四则故事说的是孔子,对应选项C。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字形、语言要得体和病句辨析及修改。①“申请书”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宏扬”,其正确写法是“弘扬”。“弘扬”的意思是大力宣扬,而“宏”字并没有这个意思,所以应该是“弘扬”。②“申请书”中“请校团委务必批准”一句用语不得体,其中的“务必”有命令的意味,作为申请书来说,语气过于强硬,可将其删去。③划线句子“学校建立了‘经典诵读’课外兴趣小组”有语病,其中的“建立”与“小组”搭配不当,应将“建立”改为“成立”。所以可修改为: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课外兴趣小组。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16.(23-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我的床前就帖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sāi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我想,能举办这样大仪式的,一定只有我所喜欢的那些隐鼠。现在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仗,也不过当作广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时的想看“老鼠成亲”的仪式,却极其神往,即使像海昌蒋氏似的连拜三夜,怕也未必会看得心fán。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然而仍然只看见几个光着身子的隐鼠在地面游行,不像正在办着喜事。直到我熬不住了,怏怏睡去,一睁眼却已经天明,到了灯节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傧()相     尖sāi()   心fán()    怏()怏(2)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看,文段中画线句子中的“可爱”是___________词。(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是(    )不像正在办着喜事。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代词37 (4)下面是《朝花夕拾》中的插图,请根据画面写出相关的篇目。①《》    ②《》   ③《》【答案】(1)bīn腮烦yàng(2)褒义(3)A(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无常【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傧相:bīnxiàng,行婚礼时赞礼的人。腮:sāi,两颊的下半部。心烦:xīnfán,心里烦躁或烦闷。怏怏:yàngyàng,形容不满意、不高兴的神情。(2)本题考查感情色彩。前句“不甚雅观”是一个贬义词,“却”表示语义的轩折,故“可爱”是一个褒义词。(3)本题考查词性。喜事:婚事,结婚的事等。这是一个名词,与前面的“办着”组成动宾短语。(4)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图一展现的是房屋里一个人拉着顶着竹筛的短棒,据此可知这是捕鸟的画面,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情节是我(鲁迅)在雪后的百草园,扫出一片空地用竹筛、短棒等设下陷阱来捕鸟。图二展现的是成年的鲁迅手拿棒子打描的情景。鲁迅先生在《狗·猫·鼠》一文中说明自己“仇猫”的原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37 图三展现的是“活无常”的形象。《无常》中关于“活无常”的情节: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项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图三描绘的是这个场景。17.(23-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与立冬、冬至等其他冬季节气的名气相比,小雪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人微言轻)。如果天空中忽然开始飘起雪花,哪怕只是片刻时光,也能让人们快要冬眠的心立刻苏醒过来。洁白、轻萦、静mì……落雪总是承载着许多细腻的情绪,或是由衷欢喜,或是自在恬淡,又或是一抹淡淡的哀愁。小雪前后虽然气温骤冷、天气干zào,但却是制作美食的绝好时机。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人们会把多余的肉类加工成各式美味佳肴。(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文中“承载”的“载”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刊载B.装载C.记载D.三年五载(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静mì()  干zào()  恬淡()(3)请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语段的横线上。(4)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答案】(1)B(2)谧燥tián(3)默默无闻(4)轻萦轻盈【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承载(chéngzài):指承受支撑物体。A.刊载(kānzǎi):登载,发表;B.装载(zhuāngzài):用运输工具装(人或物);C.记载(jìzǎi):指把事情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事情的文字。D.三年五载(sānniánwǔzǎi):指多年;故选B。(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静谧(jìngmì):安静。干燥(gānzào):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37 恬淡(tiándàn):一般指人的性格恬静;恬静淡泊。(3)本题考查成语辨析。默默无闻:指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或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没人知道。人微言轻:指地位低,言论主张不受人重视。根据原文“与立冬、冬至等其他冬季节气的名气相比,小雪显得有些”可知,此处形容“小雪”并非那么有名气,显得没人知道,故填“默默无闻”。(4)本题考查字形。轻盈(qīngyíng):(体态、舞姿等)轻柔秀丽;动起来轻巧灵活、不笨重迟钝。18.(23-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根据语境完成题目。走进故事的长廊,总有些人或事让我们深受触动:白求恩对人民的热忱,牧羊人不计chóu劳的无私……此外,动物学家看似怪dàn不经的实验行为让我们忍俊不禁,女娲造人的神话让我们惊叹不已,穿井得一人的谣言引人深思。奇妙神话,开启想象;通俗寓言,启迪人生……万千优秀作品汇集,化成我们阅读路上的点点星光。(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chóu()劳    ②怪dàn()不经  ③热忱()  ④忍俊不禁()(2)下列词语和语境中的画线词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A.大吃一惊B.骇人听闻C.叹为观止D.目瞪口呆(3)“女娲造人”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请你再写出两个你熟悉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名字。【答案】(1)酬诞chénjīn(2)C(3)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哪吒闹海/牛郎织女鹊桥会/孙悟空大闹天宫……【详解】(1)考查字音字形。①酬劳,chóuláo,对出力的人用礼物、钱财表达谢意。②怪诞不经,guàidànbùjīng,古怪荒唐,不合常理。③热忱,rèchén,热情。④忍俊不禁,rěnjùnbùjīn,忍不住要发笑。(2)考查成语运用。惊叹不已:满口赞赏和赞叹。37 A.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C.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D.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故选C。(3)考查文学常识。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如:盘古开天地、伏羲出世、女娲造人、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炼石补苍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3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5-01-04 01:40:02 页数:37
价格:¥3 大小:521.63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