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2 电流和电路与电压 电阻【考点清单】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3

2/43

剩余4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02电流和电路与电压电阻清单01电流和电路一、两种电荷1、物体带电:物体有了能够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1)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新电荷,而是发生了,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2)甲乙两不同的物体互相摩擦,若甲物体带了正电,则乙物体一定带负电,且电量相等。3、两种电荷:和。(1)被丝绸摩擦过的带正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电子。(2)被毛皮摩擦过的带负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多余的电子。(3)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4)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互相的现象叫做中和。4、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物体带电多少(带电多,金属箔张开角度大)。(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a看它能否轻小物体;b利用验电器。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1)电流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对金属来讲是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把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与电流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②电路为通路。2、电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1)电源:的装置;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2)用电器:的装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3)开关:。(4)导线:电路,输送电能。43 3、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有电流通过导线和用电器,用电器可以工作。(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也叫);没有电流通过导线和用电器,用电器不能工作。(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或用电器两端)上的电路叫。有很大电流通过导线,但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能工作。三、串联和并联1、串联: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特点: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开关可以控制所以用电器的电流,并且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2、并联:把电路元件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特点: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互不影响,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所以用电器的电流,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对应的支路用电器电流。四、电流的测量1、电流的符号和单位(1)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叫电流,用符号I表示。(2)单位:电流单位是,简称安,用符号表示;电流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3)电流的三种效应:电流的;电流的;电流的。2、电流表(1)电流表: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叫电流表。特点:其内阻,接入电路中不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2)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必须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选择合适的量程(0~0.6A; 0~3A),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3)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五、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公式:I=I1=I2(用电器越多,亮度越低)。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公式:I=I1+I2(用电器越多,干路电流越大)。清单02电压电阻一、电压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电路中有(或电路两端有电压);二是电路为(或电路是闭合的)。43 电路中有电流时有电压;有电压时却有电流,关键是看电路是不是通路。2、电压的单位:;简称:;符号:。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换算关系:1kV=103V;1V=103mV;1mV=103μV。3、电压表:是电压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1)当用“-”“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3V,每一大格表示1V,每一小格表示0.1V。(2)当用“-”“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15V,每一大格表示5V,每一小格表示0.5V。4、电压表的连接规则(1)与被测电路。(2)电流从正接线柱,负接线柱。(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读数精确,能使用小量程时不使用大量程。(4)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时,所测电压为电源电压。5、电压表的使用规则(1)使用电压表前首先要,明确电压表的和,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2)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3)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方向为红接线柱(+)入,黑接线柱(-)出。(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所测电压为电源电压。(5)试触:如果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值,采取的方法。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数学表达式:。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数学表达式:。三、电阻1、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如:人体、大地、各种金属、石墨、酸碱盐的溶液等。(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如: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等。(3)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如:硅、锗等。常见半导体有:锗、硅、砷化镓等,即硅属于半导体材料。2、半导体是微电子产业的基础。控制是它的核心。(1)光敏电阻:有无光照电阻值差异很大。(2)热敏电阻:温度略有变化,电阻值变化很明显。(3)压敏电阻:电压变化,电阻值明显变化。3、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具有将电信号放大的作用。半导体元件的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电子仪器的重要元件。 4、超导体和超导现象(1)超导体:43 在足够低的温度和足够弱的磁场下,其电阻率为零。一般材料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物体分子热运动几乎消失,材料的电阻趋近于0,此时称为,达到超导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2)超导现象:人们把处于超导状态的导体称之为“超导体”。超导体的直流电阻率在一定的低温下突然消失,被称作零电阻效应。5、电阻的概念(1)电阻符号:R。(2)电阻在电路图中的元件符号:。(3)电阻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4)电阻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5)电阻换算:1MΩ=103kΩ;1kΩ=103Ω。(6)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四个因素有关。四、变阻器1、认识变阻器(1)定义:阻值可以的电阻器叫变阻器。(2)分类:、电阻箱(旋钮式和插块式)。2、滑动变阻器(1)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来改变电阻(注意“连入电路中的”)。(2)构造:瓷筒、电阻线、支架、接线柱、金属杆、滑片。(3)元件符号:。(4)结构示意图:。(5)优缺点:能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不能读出具体电阻值。3、电阻箱(1)分类:旋盘式电阻箱、插塞式电阻箱。(2)优缺点:能够读出具体电阻值,不能连续改变电阻。(3)电阻箱的元件符号:。4、电阻箱的读数(1)旋钮式:用三角标志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2)插块式:把拔掉的塞子对应的电阻线阻值相加。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1)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来改变电阻(注意“连入电路中的”)。(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可以改变与之串联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还可以保护电路。(3)当滑片远离下端使用的接线柱时,电阻变大;靠近下端使用的接线柱时,电阻变小。6、滑动变阻器的使用43 (1)滑动变阻器的接线规则:一上一下。“一上”即把上面金属棒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中;“一下”即把下面线圈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中。(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3)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会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大,与之串联的用电器两端电压变大。(4)电路中的电流超过铭牌上标记的电流值。(5)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电路串联。(6)闭合开关前应把滑片移至阻值,即远离下端使用的接线柱。实验一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实验猜想】a、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不相等,电流通过用电器后,能量不断地在消耗,所以会减小;b、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相等,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步骤③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电流大小处处相等:IA=IB=IC。实验二 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实验猜想】由于串联干路的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故支路的电流大小之和可能等于干路的电流大小。【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步骤③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大小等于各支路电路电流之和:I=I1+I2。实验三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43 【实验猜想】a、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b、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实验器材与电路图】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分别把电压表并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B、C两点,A、C两点间测量电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步骤③换上另外不同规格灯泡,再测两次,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分析】从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两灯泡的规格相同时,U1=U2;当两灯泡的规格不相同时,U1≠U2,但都满足U1+U2=U。【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实验四 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实验猜想】a、并联电路各条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b、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条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实验器材与电路图】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分别把电压表并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c、d两点,e、f两点间测量电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步骤③换上另外不同的灯泡,再测两次,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分析】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与灯泡的规格没有关系。【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即:U=U1=U2。实验五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43 【实验猜想】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电流表、若干导线、不同的待测电阻丝。【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长度的关系,选择长度不同,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步骤③探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选择横截面积不同,长度和材料都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步骤④探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材料的关系,选择材料不同,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步骤⑤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1)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2)导体的长度、材料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3)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练习1】(23-24九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1与灯L2串联B.开关只能控制灯L2C.电流表测灯L1中的电流D.电流方向:从电流表经a流向开关【练习2】(23-24九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四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球,相互作用时的情况如图所示,若已知B球所带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与D球带不同种的电荷B.B球与D球带同种的电荷,为负电荷C.A球与C球带同种的电荷,为负电荷D.C球与D球带不同种的电荷【练习3】43 (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将如图中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要求开关S闭合后,滑片P向左移动时,则(  )A.M接C,N接B,电动机将改变转向B.M接A,N接B,电动机转速将变快C.M接C,N接D,电动机转速将变慢D.M接A,N接D,电动机转速将变快【练习4】(23-24九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下列关于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的定值电阻,它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B.如图甲所示的定值电阻,没有电流通过它时,它的阻值为零C.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器作为音量控制器时,是通过旋动滑动片,改变电阻体接入电路的横截面积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继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D.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器作为音量控制器时,是通过旋动滑动片,改变电阻体接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继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练习5】(23-24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如下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两灯均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L1短路B.灯L2断路C.灯L1断路D.灯L2短路【练习6】(23-24九年级上·四川绵阳·期末)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当把电阻甲和乙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V的电路中,干路电流是A;当把电阻甲和乙串联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串联电路的电流为A。43 【练习7】(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如图所示,将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下方放一些小纸屑,用(选填“丝绸”或“毛皮”)在玻璃板上反复摩擦,小纸屑就会上下飞舞、跳跃不停;这一实验适宜在(选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下进行。【练习8】(23-24九年级上·辽宁盘锦·期末)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练习9】(23-24九年级上·四川凉山·期中)如图是一种调光台灯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要求:旋钮带动滑片顺时针转动时,灯泡变亮,请完成该电路的连接。【练习10】(23-24九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二: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三: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并将表二中的导体分别接入电路的MN两点间。43 表二导体代号长度/m横截面积/材料电流表示数/AA1.00.4锰铜1.4B0.50.4锰铜2.8C1.00.4镍铬合金0.6(1)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2)比较导体A、B相关数据可知,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3)比较导体(填导体代号)相关数据可知,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4)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将导体A对折后作为导体D重新接入电路,再将导体D与导体(填导体代号)相关数据进行比较;(5)小明还想将长1m,横截面积的铜导线接入电路中进行测量,这一操作是(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练习11】(23-24九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1)实验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2)闭合开关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向零刻度线的左侧,如图乙所示,原因可能是;(3)经过多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用公式表示);实验次数UAB/VUBC/VUAC/V10.82.23.021.02.03.031.21.83.043 (4)多次实验的目的是。【练习12】(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时,小龙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1)小龙按照如图甲的电路连接的实物图如图乙所示,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补画出正确的导线(导线之间不能交叉)。(2)若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原因可能是:;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原因可能是:。(3)小龙正确连接电路后,在实验过程中,一盏灯突然熄灭,电流表A2有示数,电流表A1无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L1(选填“短路”或“断路”)。(4)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小龙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他接下来的操作是:。通过L1的电流I1/A通过L2的电流I2/A电路的总电流I总/A0.20.30.51.(23-24九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如图所示,下面给出了四种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情形,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的是(  )A.B.C.D.2.(23-24九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下列有关电流、电压及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电流通过电阻时,电阻两端一定有电压43 B.导体没有电流通过时,它的电阻也是零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会导致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D.铜的导电性比较好,适合用来制作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3.(23-24九年级上·黑龙江绥化·期末)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B.C.D.4.(23-24九年级上·湖南湘西·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L1、L2都能发光,一会儿过后,L1熄灭、L2亮,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5.(23-24九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S1、S2,电流表A无示数B.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C.先闭合S2、再闭合S1,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D.只闭合S1时,若灯L1的灯丝突然烧断,则电压表V的示数将变大6.(23-24九年级上·山西长治·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和R2为定值电阻。先闭合开关S1,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43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7.(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A2的指针指到如图乙所示的同一位置,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  )A.0.24AB.0.28AC.1.12AD.1.4A8.(23-24九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利用其组成的材料之间的摩擦来实现微小的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如图所示,让两种不同材质的摩擦层相互摩擦带上电荷并形成电压,从而在外部电路中形成电流,使电流表正常偏转。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两摩擦层在相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两摩擦层摩擦后带上的是同种电荷C.两摩擦层在摩擦的过程中正电荷发生了转移D.摩擦层a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摩擦层b要弱9.(22-23九年级上·山西吕梁·期末)学了摩擦起电后,小明做了个小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轻质小球,如图甲所示;将玻璃棒移走后,再次靠近小球,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3 A.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创造了电荷B.轻质小球被吸起前一定带负电荷C.小球远离玻璃棒时,小球不带电D.小球远离玻璃棒时,小球带正电10.(23-24九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开关S1、S2闭合后,电阻R1和R2(选填“串联”或“并联”),此时电流表A2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A。11.(23-24九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1V。灯L1和L2的电阻比为。12.(23-24九年级上·江西鹰潭·期末)如图所示,要使三个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应该闭合开关;当闭合所有的开关时,能亮的灯有。13.(23-24九年级上·福建厦门·期末)小夏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经检查,导线完好,用电压表测量AC间的电压为3V,AB间的电压为0,电路故障可能是43 (写出一处故障即可);进一步检查,用电压表测量BC间的电压为0,则电路故障是。14.(23-24九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作图题:(1)如图甲所示,钓鱼竿可以看作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请在图中作出拉力F2的力臂L2;(2)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实物连接图,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15.(23-24九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已知电源是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导线不能交叉)16.(23-24九年级上·湖南常德·期末)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43 (3)排出故障后,他用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测得电流表数据如表格所示。比较表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测量处ABC电流(A)0.30.20.517.(23-24九年级上·广东河源·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干电池两节,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6根,导线若干。实验次数123456长度L/cm102030405060电压U/V2.4电流I/A1.20.60.40.30.240.2电阻R/Ω2461012(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选填“a”或“b”)端;(2)依次将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为2.4V,记录电流表示数到表格中,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为Ω;可得出的结论是:导体材料和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成;(3)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图,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金属杆AP可以绕O43 点转动,P为金属滑片,油箱内油量越多,油量表的示数越大,请将电路图补充完整。18.(23-24九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某班级同学要“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所用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定)、电压表各一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和15Ω的电阻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将电压表接到R2两端,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若确定故障仅有一处且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则故障可能是。(2)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得到表中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实验次数R1两端电压/VR2两端电压/V电源电压/V11.93.95.822.43.6631.44.55.9(3)同组的同学对照图甲的实验设计后认为:用一块电压表分别测量R1两端的电压和R2两端的电压时,需要对电路进行拆接,为了不反复拆接电压表,他加了一个电压表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他的思路是:闭合开关S和S1,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和S2,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量电源两端电压。这种设计思路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43 专题02电流和电路与电压电阻清单01电流和电路一、两种电荷1、物体带电:物体有了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1)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新电荷,而是发生了电子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2)甲乙两不同的物体互相摩擦,若甲物体带了正电,则乙物体一定带负电,且电量相等。3、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2)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互相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4、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物体带电多少(带电多,金属箔张开角度大)。(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a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b利用验电器。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1)电流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与电流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②电路为通路。2、电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4)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43 3、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有电流通过导线和用电器,用电器可以工作。(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也叫断路);没有电流通过导线和用电器,用电器不能工作。(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或用电器两端)上的电路叫短路。有很大电流通过导线,但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能工作。三、串联和并联1、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特点: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开关可以控制所以用电器的电流,并且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2、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特点: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互不影响,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所以用电器的电流,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对应的支路用电器电流。四、电流的测量1、电流的符号和单位(1)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叫电流,用符号I表示。(2)单位:电流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表示;电流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3)电流的三种效应: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化学效应。2、电流表(1)电流表: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叫电流表。特点:其内阻很小,可视为零,接入电路中不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2)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选择合适的量程(0~0.6A; 0~3A),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3)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五、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公式:I=I1=I2(用电器越多,亮度越低)。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公式:I=I1+I2(用电器越多,干路电流越大)。清单02电压电阻一、电压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二是电路为通路(或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有电流时一定有电压;有电压时却不一定有电流,关键是看电路是不是通路。2、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43 换算关系:1kV=103V;1V=103mV;1mV=103μV。3、电压表:是电压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1)当用“-”“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3V,每一大格表示1V,每一小格表示0.1V。(2)当用“-”“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15V,每一大格表示5V,每一小格表示0.5V。4、电压表的连接规则(1)与被测电路并联。(2)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读数精确,能使用小量程时不使用大量程。(4)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时,所测电压为电源电压。5、电压表的使用规则(1)使用电压表前首先要校零,明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2)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3)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方向为红接线柱(+)入,黑接线柱(-)出。(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所测电压为电源电压。(5)试触:如果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值,采取试触的方法。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数学表达式:U=U1+U2。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数学表达式:U=U1=U2。三、电阻1、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人体、大地、各种金属、石墨、酸碱盐的溶液等。(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等。(3)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锗等。常见半导体有:锗、硅、砷化镓等,即硅属于半导体材料。2、半导体是微电子产业的基础。控制是它的核心。(1)光敏电阻:有无光照电阻值差异很大。(2)热敏电阻:温度略有变化,电阻值变化很明显。(3)压敏电阻:电压变化,电阻值明显变化。3、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具有将电信号放大的作用。半导体元件的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电子仪器的重要元件。 4、超导体和超导现象(1)超导体:在足够低的温度和足够弱的磁场下,其电阻率为零。一般材料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物体分子热运动几乎消失,材料的电阻趋近于0,此时称为超导体,达到超导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2)43 超导现象:人们把处于超导状态的导体称之为“超导体”。超导体的直流电阻率在一定的低温下突然消失,被称作零电阻效应。5、电阻的概念(1)电阻符号:R。(2)电阻在电路图中的元件符号:。(3)电阻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4)电阻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5)电阻换算:1MΩ=103kΩ;1kΩ=103Ω。(6)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四个因素有关。四、变阻器1、认识变阻器(1)定义:阻值可以变化的电阻器叫变阻器。(2)分类: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旋钮式和插块式)。2、滑动变阻器(1)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注意“连入电路中的”)。(2)构造:瓷筒、电阻线、支架、接线柱、金属杆、滑片。(3)元件符号:。(4)结构示意图:。(5)优缺点:能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不能读出具体电阻值。3、电阻箱(1)分类:旋盘式电阻箱、插塞式电阻箱。(2)优缺点:能够读出具体电阻值,不能连续改变电阻。(3)电阻箱的元件符号:。4、电阻箱的读数(1)旋钮式:用三角标志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2)插块式:把拔掉的塞子对应的电阻线阻值相加。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1)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注意“连入电路中的”)。(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可以改变与之串联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还可以保护电路。(3)当滑片远离下端使用的接线柱时,电阻变大;靠近下端使用的接线柱时,电阻变小。6、滑动变阻器的使用(1)滑动变阻器的接线规则:一上一下。“一上”即把上面金属棒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中;“一下”即把下面线圈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中。(2)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43 (3)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会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大,与之串联的用电器两端电压变大。(4)电路中的电流不许超过铭牌上标记的电流值。(5)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电路串联。(6)闭合开关前应把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即远离下端使用的接线柱。实验一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实验猜想】a、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不相等,电流通过用电器后,能量不断地在消耗,所以会减小;b、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相等,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步骤③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电流大小处处相等:IA=IB=IC。实验二 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实验猜想】由于串联干路的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故支路的电流大小之和可能等于干路的电流大小。【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步骤③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大小等于各支路电路电流之和:I=I1+I2。实验三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实验猜想】a、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b、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实验器材与电路图】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43 【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分别把电压表并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B、C两点,A、C两点间测量电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步骤③换上另外不同规格灯泡,再测两次,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分析】从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两灯泡的规格相同时,U1=U2;当两灯泡的规格不相同时,U1≠U2,但都满足U1+U2=U。【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实验四 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实验猜想】a、并联电路各条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b、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条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实验器材与电路图】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分别把电压表并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c、d两点,e、f两点间测量电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步骤③换上另外不同的灯泡,再测两次,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分析】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与灯泡的规格没有关系。【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即:U=U1=U2。实验五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猜想】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电流表、若干导线、不同的待测电阻丝。43 【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长度的关系,选择长度不同,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步骤③探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选择横截面积不同,长度和材料都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步骤④探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材料的关系,选择材料不同,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步骤⑤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1)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2)导体的长度、材料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3)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练习1】(23-24九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1与灯L2串联B.开关只能控制灯L2C.电流表测灯L1中的电流D.电流方向:从电流表经a流向开关【答案】C【详解】ABC.由图可知,L1与L2并联,开关接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接在L1所在支路上,测灯L1中的电流,故AB错误,C正确;D.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经开关后由a流向电流表,故D错误。故选C。【练习2】(23-24九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四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球,相互作用时的情况如图所示,若已知B球所带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3 A.A球与D球带不同种的电荷B.B球与D球带同种的电荷,为负电荷C.A球与C球带同种的电荷,为负电荷D.C球与D球带不同种的电荷【答案】A【详解】由题意可知,四个通草球都带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已知B球所带电荷与其相同,则B球带正电荷。由图知,B、C两球靠近时相互排斥,则C球也带正电荷;C、D两球靠近时相互排斥,则D球也带正电荷;而A、B两球靠近时相互吸引,说明两球带异种电荷,因B球带正电荷,则A球带负电荷;综上所述,A球带负电荷,BCD三球均带正电荷,即A球与D球带不同种的电荷。故选A。【练习3】(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将如图中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要求开关S闭合后,滑片P向左移动时,则(  )A.M接C,N接B,电动机将改变转向B.M接A,N接B,电动机转速将变快C.M接C,N接D,电动机转速将变慢D.M接A,N接D,电动机转速将变快【答案】D【详解】A.M接C,N接B,滑片P向左移动时,通过电动机电流的方向不变,电动机转向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M接A,N接B,滑动变阻器下方两个接线柱接线柱接入电路,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动机转速将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M接C,N接D,滑动变阻器上方两个接线柱接线柱接入电路,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动机转速将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M接A,N接D,滑动变阻器滑片左侧部分接入电路,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动机转速将变快,故D符合题意。故选D。【练习4】(23-24九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下列关于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43   A.如图甲所示的定值电阻,它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B.如图甲所示的定值电阻,没有电流通过它时,它的阻值为零C.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器作为音量控制器时,是通过旋动滑动片,改变电阻体接入电路的横截面积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继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D.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器作为音量控制器时,是通过旋动滑动片,改变电阻体接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继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答案】D【详解】AB.甲所示的定值电阻,它是由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没有电流通过它时,它的阻值不变,故AB错误;CD.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器作为音量控制器时,实质是一个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旋动滑动片,改变电阻体接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继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练习5】(23-24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如下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两灯均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L1短路B.灯L2断路C.灯L1断路D.灯L2短路【答案】C【详解】AD.如图,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L2的电流,其中一个灯泡短路时,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无示数,故AD不符合题意;B.灯L2断路,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无示数,灯L1仍然正常发光,灯L2不亮,故B不符合题意;C.灯L1断路,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不变,灯L2仍然正常发光,灯L1不亮,故C符合题意。故选C。【练习6】(23-24九年级上·四川绵阳·期末)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当把电阻甲和乙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V的电路中,干路电流是43 A;当把电阻甲和乙串联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串联电路的电流为A。【答案】0.30.2【详解】[1]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由图像知,当甲、乙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V的电路中,通过甲的电流为0.1A,通过乙的电流为0.2A,干路的电流I=I甲+I乙=0.1A+0.2A=0.3A[2]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由图像知,当甲和乙串联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2A时,甲和乙两端的电压分别为4V和2V,满足4V+2V=6V所以串联电路的电流为0.2A。【练习7】(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如图所示,将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下方放一些小纸屑,用(选填“丝绸”或“毛皮”)在玻璃板上反复摩擦,小纸屑就会上下飞舞、跳跃不停;这一实验适宜在(选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下进行。【答案】丝绸干燥【详解】[1]由于玻璃容易失去电子,丝绸容易得到电子,所以用丝绸在玻璃板上摩擦,能使玻璃板因摩擦而带上了电荷,能吸引轻小物体。[2]由于潮湿的空气能使物体通过摩擦带上的电荷发生转移,所以摩擦起电现象适宜在干燥的环境下进行。【练习8】(23-24九年级上·辽宁盘锦·期末)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43 【答案】【详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与L2并联,开关S控制干路电流,电流表测量流过干路的电流,则开关滑动变阻器与灯泡L1串联,电流表的接法按照正进负出连接,滑动变阻器按照一上一下连接,实物连接图如下图所示:【练习9】(23-24九年级上·四川凉山·期中)如图是一种调光台灯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要求:旋钮带动滑片顺时针转动时,灯泡变亮,请完成该电路的连接。【答案】【详解】旋钮带动滑片顺时针转动时,灯泡变亮,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可知,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的总电阻应变小,电位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变小,由图可知,将b和c两接线柱接入电路后,顺时针旋转旋钮时,电阻丝连入电路中的长度变短,其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灯泡变亮,如图所示:43 【练习10】(23-24九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二: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三: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并将表二中的导体分别接入电路的MN两点间。表二导体代号长度/m横截面积/材料电流表示数/AA1.00.4锰铜1.4B0.50.4锰铜2.8C1.00.4镍铬合金0.6(1)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2)比较导体A、B相关数据可知,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3)比较导体(填导体代号)相关数据可知,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4)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将导体A对折后作为导体D重新接入电路,再将导体D与导体(填导体代号)相关数据进行比较;(5)小明还想将长1m,横截面积的铜导线接入电路中进行测量,这一操作是(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答案】电流表示数大ACB不可行【详解】(1)[1]43 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2)[2]根据题意可知,导体A、B,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B的长度较短,电流表示数较大,则电阻较小,可得: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3)[3]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要控制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符合条件的导体是A、C。(4)[4]为了验证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需要控制长度和材料相同。将导体A对折后长度和材料与B导体相同,横截面积与导体B不同,所以将导体D与导体B相关数据进行比较。(5)[5]将长1m,横截面积的铜导线接入电路中进行测量是不可行的,因为铜导线的电阻很小,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子元件。【练习11】(23-24九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1)实验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2)闭合开关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向零刻度线的左侧,如图乙所示,原因可能是;(3)经过多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用公式表示);实验次数UAB/VUBC/VUAC/V10.82.23.021.02.03.031.21.83.0(4)多次实验的目的是。【答案】(1)不同(2)电压表指针未调零(3)(4)寻找普遍规律【详解】(1)实验中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选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2)闭合开关前,电路未接通前,电压表发生左偏,是由于电压表未调零。(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4)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实验中为了得到普遍性规律,应进行多次实验。43 【练习12】(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时,小龙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1)小龙按照如图甲的电路连接的实物图如图乙所示,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补画出正确的导线(导线之间不能交叉)。(2)若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原因可能是:;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原因可能是:。(3)小龙正确连接电路后,在实验过程中,一盏灯突然熄灭,电流表A2有示数,电流表A1无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L1(选填“短路”或“断路”)。(4)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小龙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他接下来的操作是:。通过L1的电流I1/A通过L2的电流I2/A电路的总电流I总/A0.20.30.5【答案】(1)(2)电流表使用前没有调零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断路(4)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测量【详解】(1)根据甲图电流表A1测量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改正后的实物图如图43 (2)[1][2]分析丙图,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零刻线左侧没有刻度的地方,原因是电流表使用前没有调零;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零刻线左侧,说明电流表反向偏转,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在实验过程中,一盏灯突然熄灭,A2有示数,说明干路为通路,电流表A1无示数,则可能是电流表A1所在的支路存在断路,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L1断路。(4)[1][2]由表中数据可知由此得出初步结论:;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接下来的操作是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测量。1.(23-24九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如图所示,下面给出了四种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情形,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的是(  )A.B.C.D.【答案】A【详解】A.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右半段,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故A符合题意;B.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左半段,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C.滑动变阻器上方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相当于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移动滑片,不能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故C不符合题意;43 D.滑动变阻器下方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连入电路的电阻丝不变,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3-24九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下列有关电流、电压及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电流通过电阻时,电阻两端一定有电压B.导体没有电流通过时,它的电阻也是零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会导致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D.铜的导电性比较好,适合用来制作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答案】A【详解】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首要条件,电阻有电流通过,则电阻两端一定有电压,故A正确;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特性,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电压、电流大小无关,故B错误;C.电压是电源提供的,与电流大小无关,故C错误;D.铜的导电性比较好,由于相同长度和粗细的情况下,铜的电阻较小,不适合做电阻丝,可以用来制造导线,故D错误。故选A。3.(23-24九年级上·黑龙江绥化·期末)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B.C.D.【答案】D【详解】A.要求灯和换气扇相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故应使灯和换气扇并联,且各自的支路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闭合开关S1,灯和换气扇串联,再闭合S2,换气扇被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B.开关S1、S2闭合,灯和换气扇同时工作,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灯独立工作,换气扇无法独立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开关S闭合,灯和换气扇同时工作,断开开关S,灯和换气扇都不工作,灯和换气扇无法独立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闭合开关S1,灯独立工作,闭合开关S2,换气扇独立工作,闭合开关S1、S243 ,灯和换气扇同时工作,故D符合题意。故选D。4.(23-24九年级上·湖南湘西·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L1、L2都能发光,一会儿过后,L1熄灭、L2亮,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灯泡L1和L2串联,当开关S闭合并一会儿过后,L1熄灭,说明电路可能是断路,也可能是L1短路,L2亮,说明整个电路是通路,电路不是断路,所以电路故障的可能原因是L1短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23-24九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S1、S2,电流表A无示数B.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C.先闭合S2、再闭合S1,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D.只闭合S1时,若灯L1的灯丝突然烧断,则电压表V的示数将变大【答案】D【详解】A.断开S1、S2,电路为两灯泡和电流表串联,此时电路是通路,电流表有示数,故A错误;B.先闭合S1,电路为两灯泡串联,再闭合S2,灯泡L2会被短路,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会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C.先闭合S2,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再闭合S1,灯泡L2被短路,电压表仍测电源电压,则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C错误;D.只闭合S1时,若灯L1的灯丝突然烧断,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测电源电压,因此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故D正确。故选D。6.(23-24九年级上·山西长治·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和R2为定值电阻。先闭合开关S1,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43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先闭合开关S1,电路中只有电阻R2工作,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再闭合S2后,两电阻并联,电压表仍然测电源电压,所以闭合S2后,电压表示数不变,此时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2的电流不变,且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再闭合S2后,电流表示数增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7.(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A2的指针指到如图乙所示的同一位置,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  )A.0.24AB.0.28AC.1.12AD.1.4A【答案】C【详解】由图甲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灯泡L2所在支路的电流,因电流表A1、A2的指针指到如图乙所示的同一位置,则电流表A1接大量程,分度值为0.1A,其读数为1.4A,电流表A2接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其读数为0.28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通过灯泡L1的电流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8.(23-24九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利用其组成的材料之间的摩擦来实现微小的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如图所示,让两种不同材质的摩擦层相互摩擦带上电荷并形成电压,从而在外部电路中形成电流,使电流表正常偏转。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43 A.两摩擦层在相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两摩擦层摩擦后带上的是同种电荷C.两摩擦层在摩擦的过程中正电荷发生了转移D.摩擦层a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摩擦层b要弱【答案】D【详解】A.两摩擦层在相互摩擦的过程中没有创造电荷,只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故A错误;BC.在摩擦过程中,带负电的电子发生了转移,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质带负电,所以两摩擦层摩擦后带上的是异种电荷,故BC错误;D.由图可知电流表正接线柱与摩擦层a相连,说明摩擦层a是电源正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摩擦层b流向摩擦层a,所以电子从摩擦层a流向摩擦层b,即摩擦层a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摩擦层b要弱,故D正确。故选D。9.(22-23九年级上·山西吕梁·期末)学了摩擦起电后,小明做了个小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轻质小球,如图甲所示;将玻璃棒移走后,再次靠近小球,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创造了电荷B.轻质小球被吸起前一定带负电荷C.小球远离玻璃棒时,小球不带电D.小球远离玻璃棒时,小球带正电【答案】D【详解】A.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荷,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没有创造电荷,故A错误;B.玻璃棒带正电,因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会相互吸引,故小球有可能不带电,有可能带负电。故B错误;43 CD.再次用玻璃棒靠近小球时,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此时小球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即带正电,小球带正电的原因是:轻质小球被吸起后因与玻璃棒接触而带正电;若原来带负电,则是正负电荷中和后正电荷较多而带正电,故小球远离玻璃棒时,小球一定带正电,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0.(23-24九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开关S1、S2闭合后,电阻R1和R2(选填“串联”或“并联”),此时电流表A2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A。【答案】并联0.28【详解】[1]由图甲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后,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经过电阻R1和R2,则电阻R1和R2是并联的。[2]电流表A2连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8A。11.(23-24九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1V。灯L1和L2的电阻比为。【答案】1∶2【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当S1断开、S2闭合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已知电压表示数为3V,则电源电压为3V。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泡仍然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1V,即L1两端的电压U1=1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灯L2两端的电压U2=U﹣U1=3V﹣1V=2V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之比,所以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R1∶R2=U1∶U2=1V∶2V=1∶212.(23-24九年级上·江西鹰潭·期末)如图所示,要使三个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应该闭合开关;当闭合所有的开关时,能亮的灯有。43 【答案】S1L1、L2、L3【详解】[1]串联电路电流路径只有一条,由图知,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L1、L2、L3回到负极。此时三灯串联。[2]当闭合所有的开关时,电流路径有三条,分别是正极经S1、L1、S2回到负极;正极经S3、L2、S2回到负极;正极经S3、L3回到负极。此时三灯并联,三灯都能发光。13.(23-24九年级上·福建厦门·期末)小夏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经检查,导线完好,用电压表测量AC间的电压为3V,AB间的电压为0,电路故障可能是(写出一处故障即可);进一步检查,用电压表测量BC间的电压为0,则电路故障是。【答案】R开路/L短路/L短路且R开路/L和R均开路L和R均开路【详解】[1]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经检查,导线完好,用电压表测量AC间的电压为3V,AC到电源两极是通路,AB间的电压为0,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短路,也可能是电阻断路或电阻断路同时灯泡断路。[2]用电压表测量BC间的电压为0,说明B到电源正极不通,因而说明灯泡和定值电阻R都发生了是断路。14.(23-24九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作图题:(1)如图甲所示,钓鱼竿可以看作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请在图中作出拉力F2的力臂L2;43 (2)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实物连接图,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答案】(1)(2)【详解】(1)过支点O作拉力F2的垂线段,即为拉力F2的力臂L2,如下图所示:(2)根据实物图,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开关S2分线,一条支路只有灯泡L2,另一条支路有开关S1、灯泡L1回到电源的负极,作图如下所示:15.(23-24九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已知电源是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导线不能交叉)43 【答案】【详解】由题意知,电源是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因此不超过3V,则电压表选择小量程量程,并联在灯泡两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说明接入电阻变小,则滑动变阻器选择右下端接线柱,如图所示:16.(23-24九年级上·湖南常德·期末)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3)排出故障后,他用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测得电流表数据如表格所示。比较表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测量处ABC43 电流(A)0.30.20.5【答案】(1)不相同(2)正负极接线柱接反0.24(3)各支路电流之和【详解】(1)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应选择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2)[1]图乙中电流表指针左偏,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电流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流进。[2]图丙中电流表连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3)由电路图可知,C处在干路上,A和B处在支路上,由表中数据可知故可得: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17.(23-24九年级上·广东河源·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干电池两节,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6根,导线若干。实验次数123456长度L/cm102030405060电压U/V2.4电流I/A1.20.60.40.30.240.2电阻R/Ω2461012(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选填“a”或“b”)端;(2)依次将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为2.4V,记录电流表示数到表格中,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为Ω;可得出的结论是:导体材料和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成;43 (3)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图,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金属杆AP可以绕O点转动,P为金属滑片,油箱内油量越多,油量表的示数越大,请将电路图补充完整。【答案】a8横截面积正见解析【详解】(1)[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大的a端。(2)[2]由欧姆定律得,第4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为[3][4]由表格中数据得,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扩大的倍数相同,说明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3)[5]R0为保护电阻,与变阻器串联,油箱内油量越多,滑片向下移动,油量表的示数越大,说明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小,则变阻器的下端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18.(23-24九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某班级同学要“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所用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定)、电压表各一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和15Ω的电阻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将电压表接到R2两端,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若确定故障仅有一处且发生在电阻R1或R243 上,则故障可能是。(2)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得到表中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实验次数R1两端电压/VR2两端电压/V电源电压/V11.93.95.822.43.6631.44.55.9(3)同组的同学对照图甲的实验设计后认为:用一块电压表分别测量R1两端的电压和R2两端的电压时,需要对电路进行拆接,为了不反复拆接电压表,他加了一个电压表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他的思路是:闭合开关S和S1,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和S2,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量电源两端电压。这种设计思路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答案】(1)电阻R2断路(2)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3)错误切换开关S1和S2测量两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在测量时可能会接反,无法测量电压【详解】(1)如图甲,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的电压,某同学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短路,也可整个电路断路,则故障可能是短路或断路;将电压表并联在两端,若是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若断路,电压表与电源连通也测电源电压,电压表都有示数,因此故障可能是短路或断路。(2)根据表格数据知,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3)闭合开关S和,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电压表下负上正,闭合开关S和,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电压表下正上负,两次中必有一次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不可能测出电压。4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5-01-12 22:00:01 页数:43
价格:¥3 大小:4.12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