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 8下地理考点知识清单03(第5—7章)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考点0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农田类型旱地水田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路运输民居特征屋顶坡度小墙壁厚屋顶坡度大墙壁高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小于800mm大于800mm18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有无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800㎜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易错点】(1)秦岭—淮河以北有旱地,有小麦,有暖温带,有半湿润区容易和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小麦等混淆。(2)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都是阔叶林。【考点02】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依据: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城,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大致相当于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多属非季风区,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为界。3.划分界线区域分界线划分依据主导因素①北方地区和②南方地区A.秦岭—淮河一线气温和降水气候①北方地区和③西北地区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夏季风降水④青藏地区同其他三个地区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地势【易错点】(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于东部季风区。(2)区分主导因素和划分依据的不同,多强调,多标注,加深记忆。第六章北方地区18 18 【考点01】自然特征与农业一、黑土地黄土地1.地理位置:北方地区大致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A大兴安岭、B青藏高原以东,C内蒙古高原以南,D秦岭——淮河以北,东临①渤海和②黄海。18 2.范围:北方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内蒙古一部分。3.北方地区自然特征描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黑龙江、黄河、乌苏里江等多为外流河土壤类型东北平原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易错点】(1)北方的河流较多,东北平原河网密布;(2)北方的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统一混淆。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东北平原——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春小麦,王米,大豆、高梁、甜菜等农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谷子(小米)的主产区。(3)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比较项目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干湿地区半湿润区湿润区、半湿润区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三、工业发展18 (1)矿产资源分布:煤、铁、石油等资源十分丰富,有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和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还有大同、神府等特大型煤矿,鞍山迁安等大型铁矿。(2)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易错点】(1)春小麦和冬小麦种植的时间不同,分布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东北平原由于冬季温度低,种植的是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的是冬小麦。(2)大庆油田是第一大油田;胜利油田是第二大油田。【考点0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位置和范围: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主要把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2.山河大势(1)地形特征:以山地、平原为主(2)“山环水绕”的山河大势“山环”“水绕”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所环绕周围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嫩江、松花江、辽河等河流。3.气候特征(1)东北三省气候冷湿。(2)冷的原因:①纬度高气温低②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3)湿的原因:降雨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气温低蒸发微弱,气候比较湿润,在低洼处多沼泽。【易错点】(1)东北地区气候湿润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低,蒸发微弱。(2)东北的“山环水绕”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农业类型(1)东北农业部门齐全,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2)平原地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为主,山地和丘陵地区以林业为主。2.东北三省成为商品粮基地的原因(1)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集中连片,适合大型机械化;(2)土壤肥沃(黑土地)粮食产量大;(3)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少,商品率高(4)纬度高,气温较低,农作物生长时间长,养分积累多。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东北三省依托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18 ,发展了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工业摇篮”。(2)存在问题:(1)资源日趋枯竭;(2)产业结构单一;(3)设备陈旧,技术落后;(4)污染严重等。(3)发展方向:(1)努力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2)大力发展旅游业。【易错点】(1)东北平原面积大,但是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气温低,冬季漫长而寒冷。(2)东北可以种植水稻。【考点0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文明的摇篮1.位置和范围位置东起A太行山(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B秦岭。范围包括C山西、D陕西两省和E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F甘肃东南部2.地貌景观(1)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地貌类型。(2)黄土地貌: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3.自然景观:黄土高原地处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的地带,也是农耕区向牧区过渡的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多发。【易错点】(1)错别字:“乌鞘”、“塬、墚、峁”、“沟壑”。(2)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是由发展顺序的,按顺序记。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1)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原因自然原因:①土质疏松;②夏季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地表千沟万壑坡度大。18 人为原因:①乱垦滥伐;②过度放牧;③陡坡耕种等。水土流失危害带走了大量肥沃的表层土,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得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并在下游淤积,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河”。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建设护坡林、草带等;(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建堤坝和小型水库;(3)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易错点】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1)黄土高原不仅煤炭资源丰富,光能和风能也比较丰富。(2)黄土高原煤炭丰富被称为“乌金高原”;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丰富被称为“乌金三角”。【考点04】祖国的首都——北京一、政治文化中心1.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40°N,116°E(2)海陆位置:内陆地区,华北平原的西北端,背靠群山,面向渤海(3)相对位置:相邻的省区是河北省和天津市2.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位于中纬度暖温带,适宜城市发展的气候条件下。虽然地处内陆,但距离海较近,交通便利发达。【易错点】(1)北京是内陆地区,但是距海很近。(2)河北位于北京的北方,西方和南方,东南方是靠海的天津。3.北京的自然特征(1)地形地势:地形特征:西部、北部为山地和丘陵分别是B太行山和A燕山,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18 地势特征:西北高,东南低。(2)气候特征:北京市的气候是华北平原气族的缩影,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春季少雨,气温回升快,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期、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3)主要河流:①是潮白河②是永定河,③是世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河流①的流向的是自西北流向东南,原因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二、城市职能政治中心北京是党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所在地。国家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也在北京。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类研究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的代表机构等。【易错点】(1)北京三面环山,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2)区分北京的不同成职能,可以抓“政治”“文化、体育”“国际”等相关字眼。三、历史悠久的古都1.历史文化名城:(1)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旧城格局主要形成于明清两代。(2)北京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八达岭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均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3)北京的四合院、胡同以及京剧、曲艺等,历史悠久,特色浓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2.现代化大都市(1)目前,北京正在推进同天津、河北两省市的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2)重点规划建设了中央商务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区等一批现代城市功能区。(3)北京成功举办了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易错点】(1)北京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与北京的传统文化符号。(2)错别字:“颐和园”、“陵”、“遗址”。第七章南方地区18 18 【考点01】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8 地理位置大体位于A秦岭,B淮河以南,C青藏高原以东,东临D东海,南临E南海主要范围主要包括湖北、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广东、香港、澳门、福建、浙江、上海、江西、湖南、台湾、海南省等。【易错点】北方和南方都位于青藏高原以东。1.地形地势(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多沿江分布。(2)南方地区主要位于二、三级阶梯上,东部平原和丘陵广布,西部是盆地、高原。(3)主要的地形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2.气候特征: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植物繁茂,山清水秀。3.河湖分布: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有“江南水乡”之称。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农业类型:本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油菜、棉花、甘蔗、茶叶等是主要的经济作物,还盛产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2.南方内部的农业差异地形区农业类型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淡水渔业发达;长期种植水稻,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东南丘陵分布着贫瘠的红壤,当地人们种植了茶树、杉树、毛竹等经济林木四川盆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的紫色土,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风光独特、民族文化多彩【易错点】(1)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不同;热带和亚热带水果。(2)四川盆地分布着肥沃的紫土;东南丘陵是贫瘠的红壤;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稻土。3.南方工业发展条件(1)南方地区濒临东海和南海,海岸线延绵漫长,多优良港口;(2)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大河连通海洋,使得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有利于对外开放。(3)本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制造业发达。4.工业基地:分布着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和以轻工业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18 【考点0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江海交汇之处1.位置和范围(1)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上海,濒临黄海和东海(2)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a江汉平原、b洞庭湖平原、c鄱阳湖平原、d苏皖沿江平原和e长江三角洲,呈串珠状东西分布。2.气候特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冬季温和,降水充沛。3.区位优势:(1)长江中下游平原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丰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拥有濒海、沿江双重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易错点】(1)汉江冲积形成的平原叫江汉平原。(2)长江中下游平原水资源丰富,不是水能资源丰富,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4.种植业(1)发展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形平坦。(2)主要农作物: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此外,这里还盛产棉花、油菜、茶、柑橘和蚕丝等。5.淡水渔业(1)发展条件: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2)发展地位:使其成为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6.农业发展方向:严格限制占用耕,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促使农业生产向高产、高效、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沿江分布的城市(1)主要城市: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2)分布特点和条件:沿江分布,水运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18 2.重要城市(1)武汉: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著名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龙头。【易错点】(1)错别字:“衢”、“锡”、“苏州”、“三角洲”。(2)武汉的位置:京广线和汉江交汇;长江中游最大城市;中部地区经济的支撑点。3.工业走廊(1)分布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2)工业基地: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以长沙、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基地①武汉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②长株潭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3)沿江工业走廊①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②汽车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等汽车工业基地。【易错点】(1)武汉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长株潭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2)钢铁走廊和汽车走廊。【考点03】“东方明珠”——香港与澳门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18 1.香港和澳门的概况对比概况特征香港澳门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位置南海沿岸,珠江口东侧,紧邻深圳南海沿岸,珠江口西侧,紧邻珠海范围香港岛、九龙、新界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面积人口陆地面积约1110平方千米,人口约748.2万(地狭人稠)陆地面积约32.9平方千米,人口约68.5万(地狭人稠)主要产业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旅游博彩业【易错点】(1)错别字:“深圳”、“氹仔岛”、“狭”、“珠江”。(2)香港澳门的回归时间: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3)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2.香港的经济发展(1)香港服务业发达,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拥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购物者天堂”等美誉。(2)香港拥有世界著名的深水良港---维多利亚港,货物吞吐量居世界前列,对外贸易十分发达。3.澳门的经济发展(1)第三产业发达。(2)澳门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经济以旅游博彩业为主,有“海上花园”之称。【易错点】香港称号:“东方之珠”、“美食天堂”、“购物者天堂”;澳门称号“海上花园”。3.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1)香港和澳门提供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珠江三角洲提供土地、资源、劳动力;(2)“前店后厂”是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香港澳门,后厂-----珠江三角洲【记忆口诀】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江口东是香港,素称明珠和天堂。18 新界九龙香港岛,发展经济各有长。进口原料搞生产,电子钟表和服装。银行如林船如梭,金融中心自由港。九七回归更发展,一国两制好主张。二、珠江三角洲1.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我国的“南大门”。2.珠三角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3.范围: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平原面积最大的地区,范围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个城市。4.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紧邻港澳;便利海陆交通;热量充足。【易错点】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三、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1.外向型经济:依靠优先发展出口产品生产,积极走进国际市场,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类型。2.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项目分类外向型经济发展条件区位优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濒临南海,海岸线漫长,良港众多人文优势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政策优势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深圳和珠海是我国首批确立的经济特区)3.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2)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家用电器、服装等生产出口基地。(3)进入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易错点】(1)区位优势是从地理位置角度出发;人文是从人口角度出发;政策是国家或者地方执行的政策;(2)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不同。【考点0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18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1.台湾岛原与大陆相连。2.台湾的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台湾岛上发掘、出土的石器,陶器、铜器等大量文物证明,海峡两岸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从未间断。3.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是同宗同祖的骨肉同胞。台湾湾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汉族占全省人口的97%,祖籍大部分是福建和广东,高山族是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二、美丽富饶的宝岛范围主体是A台湾岛,还包括B澎湖列岛、C钓鱼岛及许多小岛及周围海域纬度位置位于我国东南海域,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位于热带、亚热带。海陆位置北临E东海,东临F太平洋,南临G南海、西隔H台湾海峡与D福建(省区)相望【易错点】(1)台湾省和台湾岛的区别: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2)错别字:“澎湖列岛”、“钓鱼岛”。1.地形地势(1)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3(台湾山脉的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西部为平原。(2)地势:西低东高2.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全年降水充沛,夏秋季节多台风和暴雨。3.河流湖泊:河流众多,河流大都由中部向沿海分流,具有流程短、水量大、流速快等特点,最大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湖泊是日月潭。【易错点】台湾的气候类型有两种,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四面环海,全年是降水充沛,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火烧寮就位于台湾岛的东部沿海。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农产品: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18 2,森林资源丰富:(1)台湾岛约有2/3是山地,森林面积广阔,岛上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2)南部山地从山麓地带到山顶,随着气温的垂直变化,可依次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景观,成为著名的“亚洲天然植物园”。3.美称与物产美称含义亚洲天然植物园、植物王国森林面积广且树种繁多海上米仓盛产稻米水果之乡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香蕉、菠萝驰名中外兰花之乡盛产兰花,人们把兰花称为国香、香祖东方甜岛盛产甘蔗东南盐库海盐产量很高,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海盐产地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易错点】(1)台湾的美称与物产的关系。东方甜岛的“甜”是指甘蔗。(2)台湾森林资源丰富种类多的主要原因有气候的原因,也有山地面积广大的原因。三、外向型经济1.工业分布: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北、高雄、基隆是其重要的工业城市。2.经济特征:出口导向型经济。3.发展条件:形平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发达。4.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台湾主要出口农产品;(2)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积极吸引外资,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电子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新竹科技园区作为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缩影,被称为台湾省的“硅谷”。(4)近些年来,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比重稳定增长。【易错点】台湾的省会是台北,主要工业城市是台北、高雄、基隆。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4-12-29 10:50:03 页数:18
价格:¥3 大小:3.96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