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笔算加法》第2课时教案(2025春)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第2课时笔算加法(2)【教学内容】教科书P58~59例2和“试一试”,完成教科书P59“做一做”第2、3题和P61“练一练”第6题。【教学目标】1.通过摆小棒等操作活动,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铺垫导入1.自主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式。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同学们还记得计算方法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教师出一个加法算式36+32,指名学生板演。2.回顾、交流计算方法。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回顾,说出计算方法。)师:在笔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学情预设]学生能写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并准确地用语言描述计算过程。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本节课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奠定基础。师:看来大家已经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笔算加法(2)]二、合作交流,探究算理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58例2情境图。师: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上一节课的经验回答:一(1)班有35名学生,一(3)班有37名学生,一(1)班和一(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使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自己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2.合作交流,感悟算理,掌握算法。师:求一(1)班和一(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么列式计算呢?小组讨论交流。列式:35+37=。(1)尝试口算。师:观察算式,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吗?谁来试一试怎样算?[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借助以前的口算经验,直接口算,先从个位加起,但在口算十位的时候忘记加“进位的1”导致出错。有的学生想先算30+30=60,5+7=12,再算60+12=72,将进位加法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学生基本上能够运用以前的经验进行迁移学习3
,算出得数。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由于口算对学生计算基础要求较高,需要在脑海中先记住一部分结果,再计算,有一定的难度,应适当鼓励学生尝试。(2)结合摆小棒计算。①学生摆小棒。师:请大家打开学具盒,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学生自主摆小棒。②汇报交流。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摆法和算法。[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先算3捆加3捆等于6捆,再算5根加7根等于12根,12根中的10根又可以捆成1捆,还剩2根,这样6捆加1捆等于7捆,再加上剩下的2根,一共是72根;有的学生可能先算5根加7根等于12根,12根中的10根又可以捆成1捆,还剩下2根,同样得到一共是72根。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利用小棒计算“35+37”的过程。师小结:结合小棒计算进位加法时,个位相加满十了,可以捆成1捆,放在十位。(3)用竖式计算。师: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学生讨论。教师展示规范的计算过程(板书)。师:个位上5加7满十,向十位进1。在竖式中怎样表示呢?[学情预设]有的学生说打一个小圆点,有的学生说写一个小小的“1”,教师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后,规范要求: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个小“1”。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学情预设]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学情预设]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生交流后,借助课件完整展示规范的竖式计算过程。师:计算35+37=72,可以借助小棒,也可以直接用竖式计算。[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4)归纳算法。师: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师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要加上进位的1。(板书)(5)对比分析,感悟算法的多样化。师:刚才,我们用口算、摆小棒、笔算解决了“一(1)班和一(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这个问题。比较这三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相互交流发现。[设计意图]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算法的多样化,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将多种算法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完成教科书P59“试一试”。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班内分享解题方法。[学情预设]第一题是个位相加刚好等于10,学生可能会出现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的情况,第二题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少数同学会把9和4对齐。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要灵活及时处理,教师可以展示正确的计算过程。2.完成教科书P59“做一做”第2题。请3名学生分别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讲订正。3
[学情预设]学生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进位1漏写或写错位置的情况,还有可能出现在计算十位时没加进位1等错误的情况。第三个算式,个位相加刚好等于10,这时候学生刚学习完“试一试”,指名学生再说一说应该怎样写,强化个位上要写0占位的意识。针对学生的解答情况,灵活处理,分析错误原因或计算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板演了解学生对进位加法竖式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巩固进位1的书写要求和十位上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个位上的数相加刚好等于10的书写方法。3.完成教科书P59“做一做”第3题。请4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用竖式计算各种不同情形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提高计算能力。4.完成教科书P61“练一练”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讨论错误原因,交流改正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呈现计算中的错误,强化对笔算加法正确算法的认识。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后记】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