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笔算减法》第2课时教案(2025春)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第2课时练一练【教学内容】教科书P64~65“练一练”第1、3、4、6、7、8、9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3.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查漏补缺,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度和准确度。【教学难点】能熟练而准确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收获。全班交流,分享收获。师:今天我们就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行梳理和复习。二、基础闯关练习1.第一关:两位数减法计算的混合练习。完成教科书P64“练一练”第1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全班集体订正。[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2.第二关:两位数加、减法计算的综合练习。(1)完成教科书P64“练一练”第3题。师:母鸡和小鸡在草地上找虫子吃,根据它们身上的得数和算式,帮小鸡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方法。[设计意图]在练习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熟练程度,又可以让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地进行判断,发展学生的数感。(2)完成教科书P64“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计算方法。师: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总结。[设计意图]以计算出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与差的形式,进行笔算加、减法的对比练习,体现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3.第三关:估一估,算一算。完成教科书P65“练一练”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换检查,找出算错的题目,想一想为什么会算错,如何避免算错。[学情预设]本题实际上是对算式进行分类。有的算式需要实际算一算,有的算式只需大致估算一下。但由于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估算的相关内容,教师需简要地说明:可以将算式看成减或加整十数来大致判断。[设计意图]在活动中,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将口算、笔算、估算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三、解决问题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师:认真看表,说说表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要求的两个问题吗?2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容易从表中获取信息,但在筛选有用信息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感觉有些困难,教师要适时提示引导。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让学生汇报所提的问题,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学情预设]这里不要求学生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并解决。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解题后可让学生分组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巩固提高1.完成教科书P65“练一练”第7题。[学情预设]这题有一定的难度,有的需用倒推法进行还原,有的答案不唯一。学生在解答时,可能会无从下手。教师应给予一些提示,例如第3个竖式要引导学生发现退位和不退位的两种情况等。让学生灵活地运用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2.完成教科书P65“练一练”第8题。[学情预设]本题是有关连减、加减混合的题,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教师只需提示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即可。3.完成教科书P65“练一练”第9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组内交流。[学情预设]这道题解决方法多样,但可以通过合理的运算找到里、外两圈数的对应关系。可以用62加上里圈的数或用外圈的数减去62,找出答案。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师小结:我们在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在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当10再减。【教学后记】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