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数学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1习题4.1教学课件2025春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3/21

4/21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习题4.1 解:根据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得x+2x+3x=180,解得x=30。所以2x°=2×30°=60°,3x°=3×30°=90°,即△ABC各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0°,60°,90°。1.如图,求△ABC各内角的度数。 2.在下面的空白处,分别填入“锐角”“钝角”或“直角”:(1)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2)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之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3)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都小于4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 3.在直角三角形中,较大锐角是较小锐角的2倍,求较大锐角的度数。解:设较大锐角的度数是x°,则较小锐角的度数是x°,所以较大锐角的度数是60°。则x+x=90,解得x=60。 4.如图,已知∠ACB=90°,CD⊥AB,垂足是D。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是哪几个?分别说出它们的直角边和斜边。解:(1)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是Rt△ACD,Rt△BCD,Rt△ABC。Rt△ACD的直角边是AD和CD,斜边是AC;Rt△BCD的直角边是CD和BD,斜边是BC;Rt△ABC的直角边是AC和BC,斜边是AB。 ∠1和∠A互余,∠2和∠A相等。4.如图,已知∠ACB=90°,CD⊥AB,垂足是D。(2)∠1和∠A有什么关系?∠2和∠A呢? 5.下列每组数据分别是三根小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实际摆一摆,验证你的结论。(1)3cm,4cm,5cm;(2)8cm,7cm,15cm;(3)13cm,12cm,20cm;(4)5cm,5cm,11cm。解:(1)(3)能,(2)(4)不能。 6.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_______,AB边上的高是_______;在△BCE中,BE边上的高是_______,EC边上的高是_______;在△ACD中,AC边上的高是_______,CD边上的高是_______。AFCECEBECDAC 7.在△ABC中,∠BAC=60°,∠B=45°,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求∠ADB的度数。解:因为∠BAC=60°,AD平分∠BAC,所以∠ADB=180°-∠B-∠BAD=105°。所以∠BAD=∠BAC=30°。又因为∠B=45°, 8.下图中,△ABC的BC边上的高画得对吗?AB边上的高呢?若不对,请改正。BC边上的高AG(1)AB边上的高BG(2)解:(1)对。(2)不对。改正如下图所示。D 解:(1)∠ACB=40°。9.如图,一艘轮船按箭头所示方向行驶,C处有一灯塔。(1)当轮船从A点行驶到B点时,∠ACB的度数是多少? (2)过点C作AB所在直线的垂线,设垂足为D。则轮船行驶到D点时距离灯塔最近。理由:直线外的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9.如图,一艘轮船按箭头所示方向行驶,C处有一灯塔。(2)轮船行驶到哪一点时距离灯塔最近?为什么?D 9.如图,一艘轮船按箭头所示方向行驶,C处有一灯塔。(3)根据这一情境,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0.你在小学学习时是如何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本节你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与在小学学习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11.等腰三角形一边长9cm,另一边长4cm,它的第三边的长是多少?为什么?解:第三边的长是9cm。理由:若腰长为4cm,则第三边的长为4cm,此时三边长分别为9cm,4cm,4cm。因为4+4=8<9,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若腰长为9cm,则第三边的长为9cm,此时三边长分别为9cm,4cm,4cm,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第三边的长是9cm。 12.小亮想用长度均为奇数(单位:cm)的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9cm和3cm,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以是多少厘米?解:设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xcm,则6<x<12。因为x为奇数,所以x=7或9或11。故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以是7cm,9cm,11cm。 13.一个缺角的三角形残片如图所示。(1)不恢复这个缺角,你能画出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吗?你是如何画的?依据是什么?解:(1)能。画法:如图,先作出分别经过点A,B的三角形的两条高,交点为点C,再过点C作AB的垂线,这条垂线即为所作。依据: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13.一个缺角的三角形残片如图所示。(2)小明分别画出∠A和∠B的平分线,两线交于点D,又找到AB边的中点E,画直线DE,小明说他画出了第三个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不对 14.如图,在△ABC中,∠A=62°,∠B=74°,C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AC上,且DE//BC,求∠EDC的度数。解:因为∠A+∠B+∠ACB=180°,∠A=62°,∠B=74°,所以∠ACB=180°-∠A-∠B=180°-62°-74°=44°。又因为CD平分∠ACB,因为DE∥BC,所以∠EDC=∠BCD=22°。所以∠BCD=∠ACB=22°。 15.请查阅资料了解重心的意义,以及确定一个物体重心的一些方法。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5-01-17 09:58:01 页数:21
价格:¥1 大小:561.73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