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 圈点、批注、做笔记》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做笔记【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激发阅读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对中国文学的热爱。[语言运用]掌握圈点、批注、做笔记的名著阅读方法。(重点)[思维能力]深入理解文本,激起对祥子悲剧命运的同情,加深对当时黑暗现实社会的认识,激发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难点)[审美创造]感受老舍充满京味儿的语言。【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小说的作者和主要内容。2.学习圈点、批注、做笔记的阅读方法,初步探讨专题阅读方法及方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著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同学们还记得是谁的作品吗?(生:老舍)对,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而且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文学家。除散文外,他还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小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去了解中国旧社会一个普通人的悲惨命运,去感受这位文学大家的魅力所在。(板书文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导入,能够拉近学生与本课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入本课的学习。二、整体了解《骆驼祥子》师:在进入本课之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自主阅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现在请同学们积极展示自己的收获,让大家一起看看你们的学习成果。(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展示,然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教师指导)1.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要想深入地理解一部作品,我们首先需要对该作品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1)作者简介。(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栏目)(2)写作背景。作品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京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而又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其中之一。而在城市中,军阀特务、资产阶级们的严酷剥削和压迫,迫使这些讨生活的底层劳动人民不得不走向灭亡。2.关于人物。整部小说中的人物有很多,其中的主要人物有祥子、虎妞、刘四爷、曹先生、高妈、老马、小福子等。这些人物的基本情况如下:祥子:(前期)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后期)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刘四爷:人和车厂老板、祥子的雇主。残忍霸道,丧失人性的剥削者形象,视金钱重过女儿,不关心女儿的幸福。虎妞:刘四爷的女儿、祥子的妻子。胆大泼辣、粗俗凶悍、好逸恶劳、工于心计、充满市侩习气。曹先生: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言行一致的“社会主义者”6 ,待人宽和、善良正直,关心并同情底层劳动人民,被祥子认为是“圣人”。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底层生活的方法。老马: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却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救不了的车夫。离死亡只差一步。小福子:先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后又被父亲卖到了妓院,最后上吊自杀。她善良、可悲,是祥子喜欢的人,她死后,祥子也失去了生活的全部希望,彻底堕落。3.关于内容。初步阅读了小说之后,相信大家对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已有了大概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回顾梳理一下祥子的主要经历:教师小结:经过回顾学习,我们了解了《骆驼祥子》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回顾同学们自主阅读所得,从小说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等方面,大体了解小说《骆驼祥子》的基本情况。既可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也能从整体上加深学生对小说的了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小说打下基础。三、学习圈点、批注、做笔记的读书方法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其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是读的方法尤其重要。好的阅读方法能使我们的阅读事半功倍。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做到高效阅读呢?1.圈点批注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有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传统有效的阅读方法——圈点批注法。圈点批注法是一种边阅读边勾画标记的方法。这种阅读方法可以使阅读时的注意力集中,便于复习、巩固、考查,同时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在历史上有多个批注版本,毛泽东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多种符号,在空白的地方写上很多评语。可见圈点批注法确实是一种常用而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1)注意事项。根据教材P90的“阅读指导”可知,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运用圈点批注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圈点。阅读时圈点勾画出有趣味、有意味,自己有疑难或深有体会之处。②批注。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③反复阅读,圈点批注。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一次圈点和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④固定符号。可以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2)圈点的符号。常见的圈点符号:用圆点或者圆圈标示精警之处,用问号表示质疑,用叹号表示强调,用横线标示需要着重领会的语句,用竖线或者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等。符号设定之后,要养成使用的习惯。(3)批注的分类。“批”即批语,也指品评,如在文章旁边写上段落、层次大意,分辨出叙述、说明、议论的写作方式;或对思想内容、观点见解、表达方法、作者思路、遣词造句加以评论和赏析。“注”就是注释,如对难字生词、文章背景、作者材料、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加以解释或提示。根据批注位置的不同,有眉批、旁批、夹批、首尾批之别。可根据需要自主安排。圈点与批注应结合使用,不可脱节。(4)圈点批注的具体步骤。①标注自然段的序号,以便查找内容。6 ②粗读文本,初步圈点。阅读过程中对一些简单的细节做初步的标注。③再读文本,仔细圈点。这是第二次阅读。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深入,有了更多的疑惑,有了更多的发现。因此需要细细地圈点标注。④精读文本,细致批注。第三遍阅读,对文本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时候再回头把之前所做的标注(圈点)一一批注。(学生做笔记)(5)实例分析。结合刚刚学习的圈点批注法,分析教材P91的批注示例。看看课本上运用了什么样的符号进行圈点,并分析其从哪个角度进行了批注。(学生自读、分析课本批注示例,然后发表看法)[预设]运用了加点和画横线两种圈点符号。批注的角度有:内容批注——这是祥子的生意经;关键词点评、人物神态性格的分析——“嘴慢气盛”写祥子的性格,优劣分明;语言点评——语言简洁,憨态可掬;思考评价批注——祥子的相貌气质是他的保护色吗?坐车人与拉车人,到底谁在揣摩对方上更胜一筹?2.做笔记。除了圈点批注,读书时还要注意做笔记。做笔记可以帮助我们重温作品内容,积累语言和素材,记录、整理阅读中的思考和发现,从而提升读书质量,提高分析和鉴赏能力。做笔记有以下两类:(1)写提要。写提要,就是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作品某部分或全书的要点。所写的提要,可以是语意连贯的成段文字,也可以是按层次和要点罗列的提纲,还可以是能够体现作品结构的图表。(2)写心得。写心得,则是记录自己阅读时的体验、感想,如对于作品内容(人物、情节、情感、思想等)和形式(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等)的看法和评价,以及在阅读中生发的新认识、新观点。可以只评论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点,也可以针对作品整体发表感想,还可以与其他作品比较,或联系现实生活分析。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圈点、批注、做笔记的读书方法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掌握,在以后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进一步具体、充分地运用这些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如此才能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3.学以致用。师:我们现在小试牛刀,对下面《骆驼祥子》的精彩片段进行圈点批注和做笔记。【精彩片段】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学生活动:(1)学生对精彩选段进行圈点批注并写提要,教师巡视指导。(2)同桌间交流圈点批注和做笔记的方法。6 (3)小组内交流,推荐代表上台交流。[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学习圈点、批注、做笔记的阅读方法,对圈点批注法和做笔记进行具体分析,增强学生对这种读书方法的理解与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本已有材料,通过具体方法的指导与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圈点、批注、做笔记的读书方法的优点,同时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四、完成阅读任务师:下面我们从精彩片段出发,继续运用圈点、批注、做笔记的阅读方法进行深入阅读,完成阅读任务。这个精彩片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介绍了北平洋车夫这个大多数读者不太了解的群体。通观全篇,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本书中的“洋车夫”这个群体。我们的阅读任务是“话说‘洋车夫’”,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相关内容,梳理“洋车夫”的职业特点、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等。1.圈画标记。学生熟读《骆驼祥子》之后,在书中圈画标记出写其他洋车夫的重点章节或段落。设问1:书中哪些章节的哪些部分写到了其他的洋车夫?[预设]写到其他洋车夫的主要有第一章的开头部分对北平洋车夫的介绍、第十章茶馆偶遇老马祖孙、第十三章刘四爷过寿时、第十七章写卖女儿的车夫二强子、第二十一章祥子从夏家出来得病之后、第二十三章祥子再遇到老马。设问2:书中除了祥子,还主要写了哪些洋车夫?[预设]除祥子外,主要写了二强子、老马、小马以及人和车厂的车夫们。2.梳理概括。学生梳理小说中描写其他洋车夫的章节内容,小组讨论、概括。设问1:作者根据年龄、环境与知识的差异,将北平洋车夫的人员构成大致分了几类?(主要根据小说开头部分来整理并分类概括)[预设]第一类: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第二类: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第三类: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挣的钱少,可是无须快跑。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一行儿,因为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那四十岁以上的,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第四类: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以前没做过车夫,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时被迫无奈做车夫,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拉最破的车,生意艰难,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第五类:专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第六类:东交民巷的车夫,会说外国话,专拉洋人,跑法很特别,不穿号坎,而一律是长袖小白褂,特别体面。小结:洋车夫的代表人物——祥子基本属于第一类车夫,老马和小马属于第三类车夫。设问2:这些洋车夫的职业特点和生活状况是什么?[预设]职业特点:这些洋车夫大多数是租赁车行的车,拉散座,如果拉得好能拉上包月,而能买一辆自己的车则是祥子之类的车夫的梦想。生活状况:洋车夫们属于社会底层,生活一般都比较困窘,有时连温饱都成问题,不知哪天就瘫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像尘埃一样消失在这世界上。教师小结:通过完成“话说‘洋车夫’”6 这一阅读任务,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情况,也可以从中看出洋车夫们或者说当时所有底层劳动者的共同命运——勤劳奋斗一生却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持。洋车夫们的命运揭露了当时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用圈点、批注、做笔记的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深入文本,深层阅读。引导学生在深层阅读中学会捕捉有效信息,整合形成新的认知,进一步解读文本,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五、自主探究实践师:好书不厌百回读。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圈点批注法和做笔记深入阅读名著。我们已经探究过课本“阅读任务”里的“话说‘洋车夫’”,现在我们继续用圈点批注和做笔记的方法探究“阅读任务”中的其他两个任务。阅读任务任务一:给祥子写小传任务二:探寻悲剧原因温馨提示1.任务提示请参看教材要求。2.可以另外选择任务。3.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每个人分工明确,任务具体。4.准备好成果展示。展示内容:《骆驼祥子》书上的圈点批注记录和笔记本上的笔记;任务探究读书报告;阅读体验分享(形成发言稿);其他自创形式展示(如展演、辩论、手抄报等)。5.任务时间:一周。[设计意图]本环节侧重于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尝试自主安排阅读任务和方法,使学生在具体阅读中养成圈点批注和做笔记的阅读习惯。第2课时【课时目标】1.展示阅读成果,分享阅读体验和探究心得。2.进一步交流学习圈点、批注、做笔记的阅读方法,探讨《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一、展示交流阅读成果师:“给祥子写小传”“探寻悲剧原因”,你选择了哪一个任务进行探究?大家的圈点批注、课下笔记、读书报告、专题论文、阅读体验分享等内容展示一定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来检验一周的阅读成果吧!1.展示《骆驼祥子》书上的圈点批注和课下笔记记录。展示主题:《骆驼祥子》书上的圈点批注和课下笔记记录展示流程:(1)小组长检查组内同学的圈点批注和课下笔记记录,并用一两句话点评该同学圈点批注和课下笔记的特点。(2)每个小组推荐两个同学的圈点批注和课下笔记记录进行全班展示。(3)评选出六份各有特色的圈点批注和课下笔记记录。2.展示并交流读书报告。交流主题:读书报告展示流程:(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并交流读书报告。(2)小组间互相点评。(3)师生共同推选出最佳读书报告。3.自由展示其他阅读成果。(如展演、手抄报等,如有辩论内容可以视情况安排在分享心得环节呈现)[设计意图]6 本环节分三个层面展示阅读成果,通过展示交流学习圈点批注法和做笔记,提升学生对圈点批注法和做笔记在深入解读文本中的作用的认识。同时通过交流展示,加深学生对《骆驼祥子》文本的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分享阅读体验及探究心得师:从同学们丰硕的阅读成果中,可见同学们的认识深刻、见解独到。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采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达到这种效果,又有哪些心得体会呢?可以跟其他同学分享吗?分享主题:分享阅读体验及探究心得分享流程:(1)推荐阅读体验分享发言人(即已经准备好了发言稿的同学);(2)小组推荐前面阅读成果展示中表现优秀的同学,现场分享探究心得;(3)其他同学自愿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或心得。(教师围绕圈点批注法和做笔记的运用进行点评)[设计意图]本环节交流的内容侧重于体验与心得,是建立在充分阅读后的再创作,也是对小说内容和阅读方法的总结性归纳和展示,需要学生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三、延伸探讨《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师:同学们,了解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是何等快乐的事啊!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概括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艺术特色的评价。(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预设](1)结构紧密,线索分明。(2)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幽默和“京味儿”风格的语言运用熟练。(3)善于运用各种描写方法(肖像、心理、环境描写等)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发展变化。(4)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描写了北京的生活,北京的车夫,北京的种种风俗人情等。在炎凉的世态中揭示了地方文化。教师小结: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某种角度说,《骆驼祥子》就是一首物是人非、饱含叹息的挽歌;也是一首荡气回肠、深沉隐痛的挽歌!如果你想赏一幅旧社会风情画,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也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听一折老北京方言戏,你还是可以去看《骆驼祥子》。[设计意图]在充分阅读全书后,跳出书本,对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整体分析、评价,有利于学生明确作品的价值和品味作品的艺术魅力。四、总结存储,课外拓展1.教师总结。老舍不愧为语言大师。他用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京味儿”语言,简洁有力地描绘出富有北京特色的生活画面,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作者真实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强烈的不满,也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这是作者的悲悯,也是文学的悲悯。2.布置作业。(1)整理圈点批注法的学习笔记,并进行巩固复习。(2)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并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5-02-09 15:04:02 页数:6
价格:¥2 大小:48.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