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化学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9.4 化学与健康教案(2025春)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9.4化学与健康本节简单介绍了人体内的元素、食物中的有机营养素、中西药、家庭常备药品等常识。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了解正常安排饮食和从体外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本节的教学重点放在了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的学习和拓宽学生视野上。并通过增加学生的常识教育学生远离有害物质,同时在整个教学中都贯串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的教育。第1课时人体内的元素【素养目标】(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认识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2)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认识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4)学会阅读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的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5)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6)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教学重点】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碘化钾、淀粉、蒸馏水、稀盐酸(或稀硫酸、白醋)、无碘盐、加碘食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贵州某山区盛产芭蕉,一外地人问:芭蕉怎么卖。答:1角钱3只。问:4只行不?答:不卖。2角钱卖一串(少的也有十多只)行吗?答:行。这个卖蕉人数学概念为何这样差?原来他在婴儿时期因缺碘而得了呆小症,有智力缺陷。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推进新课[教师讲解]人体内有很多种元素,其中氧、氢、碳、氮等几种元素主要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形式存在,其他元素则主要以矿物质(无机盐)的形式存在。[展示]课件出示“人体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占比图。[提问]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什么呢?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呢?[回答]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讲解]各种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各不相同。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11种元素,总共占到人体质量的99%以上,其他元素的含量很少。我们将在人体中含量(质量分数)超过0.01%的称为常量元素;将在人体中含量(质量分数)在0.01%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布置任务]请阅读课本P127内容,将人体内的元素按照含量进行分类,并列举实例。[成果展示]人体内的元素:(1)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质量分数)超过0.01%,共11种。种类:O、C、H、N、Ca、P、K、S、Na、CI、Mg。(2)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质量分数)在0.01%以下种类:必需元素,如Fe、Zn、I、F、Cu、Mn、Se等。有害元素,如汞(Hg)、铅(Pb)、镉(Cd)等。[讲师讲解]人体不能缺少矿物质,否则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有些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不高,但对维持人体健康状态至关重要,常见由元素缺乏时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如下:作用缺乏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钙是牙齿和骨骼的重8 要成分婴幼儿缺钙可引发佝偻病,青少年缺钙会影响身高,成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软化症及骨质疏松症,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折锌影响人体发育儿童缺锌会影响生长发育,智力低下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易患贫血病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缺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孕妇缺碘会使胎儿生长迟缓,智力低下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提问]前面介绍的这些元素在缺乏时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那么这些元素是不是在人体内含量越多越好呢?[回答]不是。[补充讲解]对,大家的想法很对。人体内的必需元素并不是摄入越多越好,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如钙摄入过量易产生结石;碘摄入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氟摄入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症。[过渡]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的缺乏和摄取过量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国推行在食盐中按标准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制成加碘食盐,以帮助缺碘地区的人群通过日常饮食摄入碘。[设问]如何鉴别我们购买的食盐是否是加碘食盐呢?[教师讲解]加碘食盐中含碘酸钾(KIO3)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能与碘化钾(KI)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与淀粉作用显蓝色。[学生实验]教师分发实验用品,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本P128【实验9-3】,同步讲解实验操作,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实验记录]实验操作向装有碘化钾和淀粉混合液的两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食用白醋)将溶液酸化,再分别加入无碘食盐和加碘食盐,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现象加入食盐前,试管中溶液呈无色,加入无碘食盐后,试管中溶液为无色,加入加碘食盐后,试管中溶液为蓝色[总结]加碘食盐中的碘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与淀粉作用显蓝色。因此,可用这种方法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三、典例剖析例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填字母编号)。A.钙离子B.钙元素C.单质钙D.羟基磷酸钙(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价。(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L骨头汤。(4)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人体补钙的是(填字母编号)。A.牛奶B.某品牌钙片C.氧化钙D.葡萄糖酸钙(5)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D3100IU(相当于2.5μg),碳酸钙1000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片。【解析】(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钙元素。(2)由于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Ca10(PO4)6(OH)2中,钙显+2价、氧显-2价、氢显-1价,则磷的化合价为+5价。(3)此人每天需要喝骨头汤的量是:800mg/2mg×8 100mL=40000mL=40L。(4)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用于人体补钙.牛奶、某品牌钙片、葡萄糖酸钙都能与用人体补钙。(5)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答案】(1)B(2)+5(3)40(4)C(5)2四、课堂检测教师安排学生做当堂训练中的题目,并有针对性地讲解。五、课堂小结[反思与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收获、体会、方法……)(1)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有11种,它们总共占人体质量的99%。(2)无机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3)物极必反,凡事都应有一个“度”,元素的摄入不应过量。(4)学会了怎样看商品标签上的信息。(5)生活处处皆化学。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练习,并预习后续内容。2.课外活动:(1)收集有关微量元素氟、碘、锌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这些物质的。(2)查阅资料,我国有哪几种主要的地方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第2课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素养目标】1.知道营养素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了解上述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作用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通过4.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阅读,培养了解和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6.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7.意识到营养物质对健康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8.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意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9.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教学重点】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教学难点】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淀粉溶液、碘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美味的食品不仅满足了我们饥饿时的渴望,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各种营养物质,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科学的饮食不仅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还要吃得合理,吃出健康。通过课前小调查,请你说出食物能为我们人类提供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我们有何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二、推进新课活动1:探究人体营养物质包括哪些方面?[投影]播放“小蛮吃早餐”的视频。[提出问题]小蛮的早餐有西兰花、鸡肉、饺子、橙子、牛奶等,很丰盛,“会吃饭”她的食谱科学吗?8 [讨论]根据视频和你日常生活经验,食物除了上面所列举的几类外,还有哪些种类?试着说一说它们成分。[回答]还有米饭、馒头、鱼、坚果、水、调料品等,西兰花、橙子富含维生素,鸡肉、牛奶富含蛋白质,饺子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等。[教师讲解]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粮食、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等食物是我们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各种食物看似千差万别,但从营养的角度看,其基本成分只有六种,分别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它们通常被称为六大基本营养物质。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各不相同,成年人每天需摄取糖类上百克,蛋白质和油脂几十克,而维生素一般不到一克。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含量各不相同,所以必须注意饮食平衡。[过渡]人饿了,会浑身无力;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途中要喝葡萄糖;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要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水……我们从事各种活动需要能量,吃饭或摄入葡萄糖就能提供能量。[投影]展示糖类食物图片。[教师讲解]以上都是富含糖类的物质。[阅读]安排学生阅读课本P129“糖类”部分内容,了解糖类物质的特征及作用。[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问题1:糖类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糖类有哪几种?回答:糖类大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含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等。问题2: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糖有哪些?主要成分是什么?回答:日常生活中食用的主要是白砂糖,主要成分是蔗糖。问题3:葡萄糖是怎样氧化后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回答:葡萄糖是生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在酶的作用下,经过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问题4:稻、麦、马铃薯等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转化为糖被人体利用的?回答:谷薯类食物中最主要的糖类是淀粉。作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先后转化为糊精和麦芽糖,最终转变成葡萄糖小分子而被人体吸收利用。[教师讲解]糖类物质中H、O原子的数目比很多情况下是2:1,恰好与水的H、O原子数目比相同,因此常被称作碳水化合物。糖类在人体中有多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提供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正常人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需维持一定的浓度,血糖含量太低时会出现乏力、昏迷等症状,血糖含量太高则可能患有糖尿病。日常饮食中摄入葡萄糖时应注意合理,适量。[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总认为红薯、马铃薯、面包片、米汤等含糖量较多,如何检验食物中的是否含有淀粉呢?[回答]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可以据此对淀粉或者碘单质进行检验。[学生实验]教师分发实验用品,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课本P128【实验9-3】。[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向装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碘水,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现象a.滴入碘水前,淀粉溶液为无色,碘水呈棕黄色;b.滴入碘水后,试管中有蓝色出现[教师讲解]除了淀粉、蔗糖、葡萄糖等,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中含有的植物纤维也属于糖类,这种膳食纤维本身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身体健康,因此人体每天需要摄入几十克的膳食纤维。[总结]糖类(1)组成:大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2)种类:葡萄糖、蔗糖、淀粉、膳食纤维等。(3)功能:提供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4)淀粉的检验方法:向装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碘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过渡]留心观察你周围的肥胖人群,你会发现他们的饮食有什么特点?(补充提问)这些食物除了含大量的糖类外,还含有丰富的油脂。人体内储存的脂肪多了,人就胖了。看,这两天××8 同学学习用功都瘦了,你能解释解释吗?[交流]爱吃甜食、油炸食品或鱼、肉等;由于××同学学习非常用功,废寝忘食,吃的少,她吃的食物提供的能量供应不了她的需要时,就要消耗她自身的脂肪,脂肪少了,人就瘦了。[投影]展示含油脂食物图片。[布置任务]阅读课本P129-130“油脂”部分内容,讨论油脂的组成、分类和功能。[交流总结]油脂(1)分类:根据存在状态分为油和脂肪。在室温下为液态的一般称作油,如花生油、玉米油等;室温下为固态或半固态的称作脂肪,如动物脂肪。(2)组成:油脂都含有C、H、O三种元素,有的还含有N和P元素。(3)功能:人体的备用能源。[讲解]在人体缺乏糖类时脂肪可分解释放出能量,反之,人体摄入的过多的糖类也会转化为脂肪。[设问]有人为了减肥而不吃油,你认为合理吗?理由是什么?[分析解释]不能“谈脂色变”,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每天应摄入适量脂肪。若脂肪摄入不足,容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人会消瘦;若摄入过多,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日常饮食中应合理适量的摄入脂肪。[投影]展示含蛋白质食物图片。[过渡]恩格斯曾说:“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方式”,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那么什么是蛋白质?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又有什么功能和怎样的作用呢?[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30,并思考以上问题。[交流]蛋白质(1)来源:肉类、鱼类、奶类、蛋类和豆类等食物富含蛋白质。(2)构成: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些蛋白质还含有S、P、Zn、Fe、Cu等元素。(3)功能:蛋白质支持人体生长和发育,蛋白质支持人体生长和发育。(4)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补充讲解]酶是能够催化生物体内反应的生物催化剂,通常也是蛋白质。不同的酶有不同的催化作用。如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能促使摄入的淀粉食物初步消化,转变为麦芽糖。我们吃米饭或馒头能感觉到甜味,就是淀粉变成了麦芽糖的缘故。[过渡]小明刷牙时常有血丝出现,医生除了给他开药方,还让他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这是为什么呢?[交流]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是缺乏维生素C所致。[展示]教师展示几种富含维生素食物图片或相关资料,介绍维生素的种类及起作用。[阅读]请大家阅读课本P130“维生素”部分内容,思考维生素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活动]根据维生素的介绍,完成下列连线(教师课件出示维生素的种类与作用练习题)。[结果展示]连连看。[教师讲解]维生素包括20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其中维生素B、维生素C等溶于水,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不溶于水。它们在人体中含量都很少,但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调节体内许多代谢反应。绝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合成,需要从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谷物、大豆、坚果、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得。[学生活动]请你设计一份合理的“营养早餐”。示例:一根黄瓜、一条红烧鱼、一碗紫菜蛋汤、一碗米饭。三、典例剖析例某品牌牛奶的营养成分如表所示,对于1盒250mL的牛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为288kJB.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C.含钙单质的质量为128mg8 D.蛋白质在人体内仅转化为N2排出体外【解析】(1)人体的三大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蛋白质在人体内最终可转化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答案】C四、课堂检测教师安排学生做当堂训练中的题目,并有针对性地讲解。五、课堂小结[思考]学完本节,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呢?思考2分钟后回答。[小结]1.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类。2.糖类是人体中最主要的功能物质。3.油脂是人体中重要的备用能源。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能支持人体生长和发育。5.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体内新陈代谢的作用。含量少但作用至关重要。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作业练习,并预习后续内容。第3课时医疗卫生用的药品【素养目标】(1)知道什么是药品,哪些是家庭常用药品。(2)会对药品进行简单的分类。(3)认识家庭常备药品的功能和禁忌。(4)了解医疗、药物科学发展与化学的关系。(5)增加学好化学意识情感,更加民族发展的使命感。(6)深化化学与人的辩证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强化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重点】认识家庭常备药品。【教学难点】家庭常备药品的功能和禁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些常用药品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奴隶社会,人类平均寿命只有25岁;在封建社会,人平均寿命才35岁;现今全世界平均寿命为60岁,中国人平均寿命71岁,美国77岁,日本81.5岁。过去100年人类平均寿命才增加1岁。但随着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的突破,各种有效新药不断开发,人类平均寿命今后每过10年增加1.1岁。药品对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延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增进对药品的认识。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医疗卫生用的药品。二、推进新课[引入]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打过针吃过药吧,现在请同学们列举几种曾服用过的药品。(同学们可能会列举出很多药品,接着请同学们试着对列举出来的药品进行分类。)[提问]药品是什么?[回答]用于治病、保护身体健康的化学药品。[讨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药品有哪些种类。[回答]根据药品的成分分类:中药、西药、复方药。[讲解]化学药品的使用:日常杀菌消毒、诊断治疗、疫情防控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药品的使用。[阅读]请大家阅读课本P131第一部分内容“细菌消毒与防病治病”,谈谈你对中医、中药的看法。8 [交流]我国人民通过不断积累经验,认识到很多植物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进而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中医中药理论。[展示]教师课件展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药品及相关资料,对其成分和作用进行讲解。[教师讲解]我们在居家生活中,可常备一个家庭小药箱,放一些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方便自行处理一些简单的小伤患。以下为几种家庭常备药品。组成或有效成分作用医用酒精乙醇含量为75%的水溶液消毒杀菌碘酊(碘酒)单质碘含量为2%~5%的酒精溶液杀菌力更强,但有刺激性,主要用于皮肤消毒碘伏单质碘含量为0.45%~0.55%的水溶液消毒杀菌,且对皮肤黏膜没有刺激或腐蚀,可用于除眼睛外的任何伤口胃舒平氢氧化铝能和酸性物质反应,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痛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消毒杀菌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但对胃、肠道有副作用[教师讲解]合理的使用药品能防病治病,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危害人体健康。例如服用阿司匹林期间不能饮酒,否则会加剧胃黏膜损伤,导致胃出血;红药水不能与碘酊混用,否则会生成有剧毒的碘化汞,危害人体健康;高锰酸钾溶液最好现配现用,放置久了会失效。三、典例剖析例从化学的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从化学的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其元素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能及在人体内的变化等方面来研究.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国家严格禁止甲醛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原因是。(2)还原性铁粉能作食品添加剂,除能够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3)碳酸氢钠是面食类食品经常使用的添加剂,如蒸馒头时人们常常加适量的碳酸氢钠,其作用是,写出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常被误认为食盐食用而导致中毒事件发生。有一包外观酷似食盐的固体,结合表中信息,如何鉴别它是亚硝酸钠还是氯化钠?(包括选取的试剂、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只写出一种方法即可)。(5)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方面,食品添加剂确实提高了现代食品的品质,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你的观点是。【解析】(1)甲醛是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故甲醛不可作为食品添加剂。(2)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3)碳酸氢钠能使食品膨松的主要原因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CO2气体。(4)方法一:取少量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若变红则为亚硝酸钠,否则为氯化钠;或方法二:取少量溶于水,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为氯化钠,若有浅黄色沉淀则为亚硝酸钠;方法三:取少量溶于水,用pH试纸测定,若pH>7为亚硝酸钠,若pH=7,则为氯化钠。(5)食品添加剂虽然会量大了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少量时,可以改变食品的味道和颜色等,可依法添加使用。【答案】(1)甲醛是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能使人体中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2)铁会和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含Fe2+的化合物为人体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铁,有益于身体健康(3)中和面团发酵过程中的酸,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疏松多孔8 (4)取少量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若变红则为亚硝酸钠,否则为氯化钠(或取少量溶于水,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为氯化钠,若有浅黄色沉淀则为亚硝酸钠;或取少量溶于水,用pH试纸测定,若pH>7为亚硝酸钠,若pH=7,则为氯化钠)(5)可依法添加使用四、课堂检测教师安排学生做当堂训练中的题目,并有针对性地讲解。五、课堂小结[提问]学完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小结]防病治病离不开各种化学药品,但化学药品应合理,按要求使用,避免药效减弱,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练习。2.调查与交流:完成课本P132调查活动,了解家里常备药品的种类和使用方法。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5-02-19 15:00:01 页数:8
价格:¥2 大小:58.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