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物理
>
北师大版(2024)
>
八年级下册
>
第九章 机械和功
>
第一节 杠杆
>
初中物理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 杠杆教案(2025春)
初中物理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 杠杆教案(2025春)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
2
/5
剩余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一节杠杆第1课时杠杆的初步认识及平衡条件【教学目标】1.认识杠杆,了解关于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会进行相关计算.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4.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5.关心生活、生产中杠杆的应用.【教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作图与计算.【教学难点】力臂的概念及画法,变形杠杆的分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二、新课引入教师播放视频:关于撬棒、开瓶器、跷跷板、镊子、剪刀等物品在生产、生活中工作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在生产、生活中,这些工具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看,思考、讨论,回答:它们都是硬棒,这些硬棒在受力的时候,都能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引出杠杆的概念.板书: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并探究杠杆.三、进行新课杠杆的特点师:在我们生活中用到杠杆的地方很多,请同学们思考:(1)为什么杠杆必须是根“硬棒”?(2)杠杆必须是“直棒”吗?生1:如果杠杆不“硬”,在力的作用下它将很容易发生形变,不能工作,因此杠杆必须是硬棒.生2:杠杆定义中的硬棒指的是“不易变形”的物体,所以杠杆不一定是直棒,其形状可异.[教师总结]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力的作用,二是能绕固定点转动,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还可以是某个机械组合的一部分.板书:人们把利用直杆或曲杆,在力的作用下绕杆上一固定点转动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师:为了进一步了解杠杆,我们先来熟悉几个与杠杆有关的名词(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课件“杠杆的五要素、杠杆力臂的作法”,并进行讲解)杠杆的五要素、杠杆力臂的作法(多媒体课件)1.杠杆的五要素:(如下图)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常用O表示动力:使杠杆绕支点转动的力,常用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常用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常用L2表示.对杠杆五要素的理解2.力臂的作法:5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的长.作力臂的一般方法为:(1)找出支点并用O标出来;(2)通过力的作用点画出力的作用线(一般用虚线);(3)过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用符号标出垂足;(4)用花括号或两端带箭头的线段标出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写上相应的符号(L1或L2),即为该力的力臂.例题1(用多媒体展示)2024年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如图甲,嫦娥六号的机械臂正绕O点转动,将采集的月球样品送往贮存装置.请在图乙简图中画出样品对机械臂上A点的作用力F的力臂L.答案:如图所示.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师播放课件:使用杠杆搬动巨大石块的情景.请大家观看,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借助杠杆可以完成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杠杆可以省力.师同学们回答正确,很棒!但到底满足什么规律呢?好,下面我们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满足什么条件.教师引入杠杆平衡的概念:板书: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称为杠杆平衡.教师请一位同学演示用不同的方式推门的效果:①在门把手附近用力推门;②在门轴附近用力推门;③在同一位置沿不同的方向推门.并要求这位同学说出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推门时需要的动力可能与动力臂的长短有关,动力臂越长,需要的动力可能越小.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小组讨论提出问题,作出猜想;(2)讨论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4)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5)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设计表格(供参考)师: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在我们这个实验中第一步应该把杠杆在水平位置上调平,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解释原因).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生:调平原因:为了保持杠杆初始处于平衡状态,测量力臂方便.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师那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否再去调节杠杆的平衡呢?生:不能.师:为了统一标准,我们把支点右边的钩码当动力,支点左边的钩码当阻力.在这三次实验中同学们可任意的取三次值,让杠杆达到平衡.每四人一组,每组出一名同学负责随时记录数据.好,现在请同学们参照教材P104的实验步骤开始做实验.师:同学们能否找出一个规律来?生: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师对,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杠杆平衡条件.板书: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可以写成:F1L1=F2L2[教师总结]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这个关系式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F1/F2=L2/L1.也就是说,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所用的动力与动力臂成反比.即动力臂越大,所用的力就越小,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用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了.例题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5 (1)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如图甲.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2)实验中,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第1、2次杠杆平衡时的数据已填入下表,图乙是第3次杠杆平衡时的情景,此次杠杆右侧的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①为,②为.(3)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的目的是.答案:(1)右(2)10.15(3)F1L1=F2L2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教师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共同学习了杠杆的相关知识.我们也了解了杠杆的特点、好处,最重要的是我们探究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还能够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和简单计算,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2课时杠杆的分类和综合运用【教学目标】1.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2.知道生活中杠杆的一些应用,进一步巩固学习杠杆的相关知识.3.能从常见的工具和机器中识别杠杆的种类,了解杠杆的应用.4.关心生活生产及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培养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教学重点】杠杆的分类与识别.【教学难点】能正确地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二、新课引入教师播放古代中国人修建万里长城(如图甲)、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如图乙)的画面,播放现代机械表、点焊机器人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修建万里长城、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时都利用了杠杆,这些杠杆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积极讨论并发言:我猜它们可以省力.师:大家先不要着急,等我们学完这节课后,你就知道了.三、进行新课杠杆的分类1.杠杆的分类教师实物演示:①用开瓶器开瓶盖;②用指甲钳剪指甲;③用羊角锤拔钉子;④用镊子夹砝码;⑤用筷子夹东西.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其各自对应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分类,并分析它们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出示天平,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天平的横梁属于杠杆,并画出天平杠杆的示意图.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当天平横梁平衡时m物=m码?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是因为天平杠杆的特点是l左=l右(等臂).由杠杆平衡条件F左×l左=F右×l右知:G物=G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教师总结]天平是生活中常见的第三类杠杆——等臂杠杆,它的特点是:不省力也不省距离,l1=l2.5 注意:生活中的其他质量工具虽然有的利用了杠杆原理,但却不是等臂杠杆,如杆秤和台秤,若把秤砣的重力作为动力,则它的横梁是一个省力杠杆.秤砣本身的质量一定小于砣面上标出的质量.2.杠杆类型的判断方法(1)根据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对于较复杂的杠杆,找出其五要素,然后比较力臂的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为省力杠杆,反之为费力杠杆.(2)从使用目的和效果进行判断:一般阻力很大时,使用省力杠杆,如撬石块、剪铁皮等;为了使用方便要求省距离的,用的则是费力杠杆,如钓鱼竿、筷子等.例题1某学校劳动教育课堂上,四位同学利用杠杆原理使用劳动工具的场景如图所示.其中属于使用费力杠杆的是()3.杠杆的综合运用(1)进行简单的计算①已知F1、L1、F2、L2这4个量中的3个,便可求出第4个量.②若已知两个力的比值和一个力臂,则可计算出另一个力臂;若已知两个力臂的比值和一个力,则可计算出另一个力.(2)杠杆平衡及转动的判断①当F1L1=F2L2时,杠杆平衡,静止或匀速转动.②当F1L1>F2L2时,杠杆沿F1的方向加速转动.③当F1L1<F2L2时,杠杆沿F2的方向加速转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公式,并可通过适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杠杆的综合运用,并做一些巩固提升的练习题.例题2(用多媒体展示)人体内也存在杠杆.当人踮脚时是靠腓肠肌收缩,骨骼和腓肠肌状况如图所示,若某人重为500N且AO=2BO,则双脚同时踮起时,两只脚的腓肠肌的作用力是N.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结构中的杠杆,人踮脚时,重力位于力与支点O之间,小腿的腓肠肌是提起人体重的力,足的大部分形成杠杆,跖趾关节起支点的作用.本题的杠杆可简化为下图所示.由于人是双脚同时踮起,则每只脚需要承担250N的重力,由于AO=2BO,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答案:125例题3(用多媒体展示)(易错题)如图所示,人的体重为600N,人用扁担所挑物重100N.不计杠杆重.CO=BO,则人肩头所受压力为N,人对地面的压力为N.解析:要求人肩头所受的压力,即求人的肩头对扁担的支持力N,将扁担看作一根杠杆,以C点作为支点(注意:要分析人的肩头对扁担的支持力时,必须以C点作为支点,而不能以O点作为支点,若要求人对C点的作用力时,则应以O点为支点,分析不同的力时,选择的支点是不同的),以人的肩头对扁担的支持力N作为动力F1,重100N的物体的重力作为阻力F2,由CO=BO可得CO∶CB=1∶2,由杠杆平衡条件知F1/F2=N/G=l2/l1=CB/CO=2/1,则N=2G=200N,值得注意的是,要求人对地面的压力时,不能误以为此时的压力为200+600=800N,而应将人和物作为一个整体,地面受到人和物对它的压力,即N′=G人+G物=600N+100N=700N.(本题是一个难度稍大的综合题,它考查了力的平衡、杠杆平衡等相关知识,教师讲解时速度要放慢,帮助学生理解)答案:200700轮轴师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还使用了其他简单机械,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简单机械.生:扳手、水龙头等.教师提示:汽车使用方向盘改变方向、开门时使用门把手将门打开便是利用了轮轴这种简单机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轮轴这种简单机械吧.师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P106《科学窗》及图9.1-8、9.1-9中实例,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总结出轮轴的概念.生1: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并能绕共同的轴线转动的简单机械叫轮轴.生2:轮轴上中间靠近转动轴线半径较小的是轴,离轴线较远半径较大的是轮.生3:动力一般是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因此,轮轴是省力机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轮轴也相当于一个杠杆.5 (如图)轮和轴的中心O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F1是动力,作用在轴上的力F2为阻力,轮半径为R,轴半径为r,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R=F2r,R>r,F1<F2,所以轮轴省力.板书: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大轮叫轮,小轮叫轴.实质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注意:轮轴使用时,当轮半径是轴半径的n倍时,在不计摩擦情况下,作用在轮上的力的大小为作用在轴上的力的大小的n分之一.师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有很多,你发现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轮轴?生1:用螺丝刀拧螺丝时,手抓的木柄较粗的部分是轮,金属杆部分较细的是轴,因此螺丝刀拧螺丝是轮轴.生2:拖拉机或汽车用人工发动时使用的摇把也是一个轮轴.生3:电视中见过以前农村常用的辘轳也是轮轴.生4:卷扬机的摇杆也是轮轴.例题4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脚踏和牙盘构成一个轮轴,而轮轴实质上是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经测量,脚踏到轴心的距离R=25cm,带动链条的牙盘半径r=15cm.若脚踩脚踏所用的力F=15N,则链条所产生的拉力为N.[解析]由FR=F′r得15N×25cm=F′×15cm,解得链条所产生的拉力F′=25N.答案:25[教师结束语]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杠杆可以分成三种:①省力杠杆(L1>L2,F1<F2,可以省力,但费距离)、②费力杠杆(L1<L2,F1>F2,不能省力,但省距离)、③等臂杠杆(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我们也熟悉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杠杆,并对它进行了分析,了解了它们的广泛应用,最后我们还学习了杠杆的综合运用,并做了相关练习,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第九章机械和功第1节杠杆教案(北师大版八下)
第九章机械和功第1节杠杆教案(北师大版八下)
一、杠杆第1课时杠杆课件(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1课时认识杠杆和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沪科版八下物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 杠杆(基础)巩固练 北师大版
初中物理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透镜作业课件2024秋
初中物理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作业课件2024秋
初中物理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物态变化温度作业课件2024秋
初中物理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透镜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物理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教学课件2024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5-02-22 05:40:01
页数:5
价格:¥1
大小:168.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