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新湘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哪里有空气》教案(2025春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6.哪里有空气【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及要求】1.2.空气和水是重要的物质1-2年级②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空气是一种物质。[科学思维]运用间接观察法,发现空气是一种物质。[探究实践]通过借助工具,找到空气。[态度责任]初步掌握观察、实验等基本的科学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空气是一种物质。【教学难点】借助工具观察。【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大纸袋,一袋水,一袋空气,一个洋葱;;4.班级记录表。[学生]1.水、扇子、吸管、气球、注射器、杯子;2.活动记录单;【教学过程】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一、导入和聚焦(预设5分钟)情境导入:[材料准备:装有一袋空气、一个洋葱、一袋水的纸袋;PPT]出示纸袋。提问:纸袋中装有什么呢?你用什么方法能判断呢?全班交流、分析。(预设:摸……,闻……听……)揭秘纸袋。小结:纸袋中有一个洋葱、一袋水、还有一袋里面是空的。这个袋子真是空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袋子里是什么。二、探索:(预设25分钟)1.袋子里是什么[材料准备:一袋空气;PPT]提问1:你认为这个袋子里有东西吗?说说你的想法。全班交流、分析。(预设:鼓鼓的软软的……)提问2:用什么方法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呢?说说你的想法。全班交流、分析。(预设:戳个洞靠近脸或放入水中)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提问3:你感觉到什么?看到什么?说明什么?全班交流、分析。2 小结:这个袋子中装的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板书:空气)2.找空气[材料准备:水、扇子、吸管、气球、注射器、杯子;PPT]谈话: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那么,哪里有空气呢?提问1:用什么办法能找到空气呢?说说你的想法。全班交流、分析。提问2:你能用这些工具找到空气吗?小组活动,教师巡视。谈话:我们用多种方法找到了空气,这些方法很重要,可以用气泡图记录整理我们找到的方法。全班交流、分析,整理气泡图。提问3:你是在哪里,怎样找到了空气呢?说说你的理由。全班交流分析。小结:我们在教室里、抽屉里、操场上等空的地方都找到了空气。提问4:这些物体里也有空气吗?说说你预测的理由。全班交流分析。提问5: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说说你的想法。全班交流分析。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提问6:根据我们验证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说说哪里有空气?全班交流分析。(板书:哪里有)小结:有孔隙的地方就有空气。3.水中也有空气[材料准备:PPT]提问:你认为水中有空气吗?说说你的理由。全班交流分析。小结:动植物都离不开空气。水中有空气,所以鱼、水草这些水生动植物才可以在水中生存。4.自我评价[材料准备:PPT]谈话: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给自己打几颗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疑难解答】1.一年级学生在观察物体特征的时候,做不到全面、有序怎么办?教师可以先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全面观察的重要性及有序观察的方法。在实际观察过程中,教师应耐心指导,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同时教给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观察的技巧。教师也需要边演示边板书,帮助学生建立感官与特征的对应联系,形成有序观察的习惯。通过反复练习和及时反馈,逐步培养学生全面、有序观察的习惯和能力,为他们的科学探究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研讨、反思(预设5分钟)提问:我们找到空气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5-02-23 21:20:02 页数:2
价格:¥1 大小:33.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