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4 平移教案(2025春)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7.4平移【素养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平移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平移的性质.3.能按要求作出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平移的性质.2.能按要求作出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难点】对平移特征的探索与理解.【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情境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图案可以看成由其中的一部分平行移动得到,例如图中建筑物表面、瓷砖和织物上的图案等.这样的图案常常给人整齐、和谐的感觉.你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教学建议]学生观察图案找出共同特点,教师总结,初步发现平移的基本特征.[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导入新课.活动二:问题引入,自主探究探究点1平移的概念与性质问题1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案,回答问题.(1)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每个图案都是由一些相同的图形组成的.(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能,将其中的一个图形平行移动,就可以得到整个图案.例如将图①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移动,再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可以得到整个图案.概念引入:一般地,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按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平移.图形平移的方向不限于水平或竖直方向,图形可以沿平面内任何方向平移(如上图③).[教学建议]学生按问题顺序进行探究,总结出平移的性质.也可让学生尝试多画一些图形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平移前后的图形都具有类似的规律.对于平移的性质2中的平行,可以让学生度量角度,结合平行线的判定进行验证.教[设计意图]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先引入平移的概念,再发现平移的性质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语句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判断命题是否正确.问题2(1)如图①,把一张半透明的纸盖在一个四边形上,在纸上描出四边形,然后将这张纸沿着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得到图②.图②中两个四边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在图②的两个四边形中,找出两组对应点A与A′,B与B′,连接它们得到线段AA′,BB′,AA′和BB′有什么位置关系?测量它们的长度,它们的长度有什么关系?AA′与BB′平行,并且它们的长度相等,即AA′∥BB′,并且AA′=BB′.(3)画出连接其他一些对应点的线段,它们仍有类似的关系吗?仍有类似的关系.归纳总结:把一个图形平移,得到的新图形具有下列特点:1.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训练]1.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B)3 A.树叶随风飘落B.电梯升降C.钟表指针转动D.车轮转动2.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C)3.如图,三角形ABC沿BC方向平移到三角形DEF的位置,若EF=7cm,CE=3cm,求平移的距离.解:观察图形可知,平移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线段CF的长.∵EF=7cm,CE=3cm,∴CF=EF-CE=7-3=4(cm).∴平移的距离为4cm.师可通过让学生回顾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来理解选择对应点研究平移性质的方法,由点及面将对应点的关系扩大到整个图形的关系.[教学建议]理解平移的性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平移只是图形位置发生变化,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平移的方向不限于是水平的;③平移是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的;④图形中每个点移动的距离相同.[设计意图]探究点2平移作图例1(教材P27例题)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在作图前,请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结合平移的性质,你是怎样理解由点A移动到点A′这个条件的?连接点A与点A′,点A到点A′的方向就是平移的方向,线段AA′的长度就是平移的距离.(2)三角形A′B′C′的一个顶点A′已经确定,你认为最少还需要找到几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三角形A′B′C′?由三个顶点可以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则最少还需要找到两个对应点,即点B′和点C′.(3)根据平移的性质,如何作出点B的对应点B′?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可以确定点B的对应点B′.按此方法也可以作出点C的对应点C′.(4)平移前后的“对应点”与“对应顶点”相同吗?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不相同,“对应顶点”是“对应点”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点,起到决定图形形状的作用.请结合以上思考,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解:如图,连接AA′,过点B画AA′的平行线l,在l上截取BB′=AA′,则点B′就是点B的对应点.类似地,作出点C的对应点C′,连接A′B′,B′C′,C′A′,就得到了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归纳总结:平移作图的一般思路:①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②找出表示图形的关键点(通常情况下是顶点);③过关键点作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④按原图形的顺序连接对应点.利用平移,人们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许多装饰图案就是利用平移设计的.[对应训练]教材P29练习第2、3题.[教学建议]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图案设计方面的探究活动,如选择一个图形作为基本图形,利用平移设计一个图案,再给它们涂上颜色.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设计.教师也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方便地平移图形,设计图案,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平移.根据平移的性质,画出平移前或平移后的图形.活动三:重点突破,提升探究例2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平移的距离等于AD的长,得到三角形DEF,已知∠ABC=90°,AD=6,EF=8,CG=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解: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BE=AD=6,BC=EF=8,S三角形ABC=S三角形DEF.3 ∴BG=BC-CG=8-3=5.∵S三角形ABC=S阴影+S三角形BDG,S三角形DEF=S梯形BEFG+S三角形BDG,∴S阴影=S梯形BEFG.∵S梯形BEFG=(BG+EF)·BE=×(5+8)×6=39,∴故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9.例3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0cm,将三角形ABC沿边BC向右平移2.5cm得到三角形DEF,求四边形ABFD的周长.解: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DF=AC,AD=CF=2.5cm.∵三角形ABC的周长=AB+BC+AC=10cm,∴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F+DF+AD=AB+(BC+CF)+AC+AD=AB+BC+AC+CF+AD=10+2.5+2.5=15(cm).[对应训练]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C=4cm,BC=3cm,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得到三角形DEF.若AE=8cm,BD=2cm.求:(1)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的距离;(2)四边形AEFC的周长.解:(1)观察图形可知,线段AD的长即为平移的距离.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AD=BE.∵AE=8cm,BD=2cm,∴AD=(AE-BD)=×(8-2)=3(cm),∴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的距离是3cm.(2)由平移的性质可知,CF=AD=3cm,EF=BC=3cm.∵AE=8cm,AC=4cm,∴四边形AEFC的周长=AE+EF+CF+AC=8+3+3+4=18(cm).[教学建议]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对于例2教师可适当提示将所求图形的面积转化为其他规则图形的面积.平移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对应线段相等,平移距离相等,由此可得到相关条件.[设计意图]利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面积问题或周长问题.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平移是什么?平移具有哪些性质?2.画平移图形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作业布置】1.教材P29习题7.4第1,2,3,4,5,6题.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5-02-26 19:40:01 页数:3
价格:¥1 大小:160.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