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初中历史2025届中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专题(核心考点 易错分析 考点习题)
初中历史2025届中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专题(核心考点 易错分析 考点习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
2
/3
剩余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核心考点(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民族危机加深:《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清末新政的失败:清政府的自救运动未能挽救统治危机,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4.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二)辛亥革命的爆发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迅速取得胜利,各省纷纷响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2.革命的扩展:到1911年底,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独立风潮”。(三)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3.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在革命形势的压力下,清帝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四)革命果实的被窃取1.袁世凯上台(1912年3月):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支持下,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逼迫清帝退位。2.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逐渐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民主共和徒有其表。(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政治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思想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社会意义: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革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六)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革命果实被窃取: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国并未真正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革命任务未完成: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篡夺。3.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未能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二、易错分析1、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进一步剖析政治层面:①袁世凯独裁统治: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他解散国民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无限期延长总统任期,试图建立独裁统治。②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皖系、奉系等多个派系,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动荡局面,国家政权更迭频繁,政治秩序混乱不堪。经济层面:③民族工业发展艰难:虽然辛亥革命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由3 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封建势力的束缚以及军阀混战的影响,民族工业发展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始终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社会层面:④封建思想依然浓厚:尽管民主共和观念逐渐传播,但在广大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封建礼教、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妇女地位依然低下,缠足等封建陋习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相关历史事件的比较与联系①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与中国同盟会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它们各自在不同的地区开展革命活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聚集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同盟会则是在这些革命团体的基础上联合成立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②黄花岗起义与武昌起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武昌起义则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它成功地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第一枪,引发了全国各地的响应,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3、中华民国建立后的政治制度建设尝试及其影响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措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例如,在政治上,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人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在经济上,鼓励发展实业,保护私有财产;在文化教育上,提倡民主科学,废除封建教育制度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度设计及其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了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设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构,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独裁的出现。这种制度设计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和民主精神,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结合材料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相关问题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了封建时代的陈规陋习,如剪辫、易服、劝禁缠足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新风尚,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三、考点习题(一)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文件的颁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B.它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C.它规定国家主权属于总统D.它成功地阻止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答案]A[解析]A选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3 B选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而非君主立宪。C选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非总统。D选项错误。尽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但未能阻止其独裁统治。(二)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材料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逼迫清帝退位。袁世凯上台后,逐渐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复辟帝制,引发了护国战争。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根据材料一,分析武昌起义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采取了哪些措施破坏民主共和制度?(3)结合材料三,简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答案](1)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它推翻了清政府在湖北的统治,引发了全国范围的革命浪潮,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采取了以下措施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1915年复辟帝制,准备称帝。(3)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包括: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革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解析](1)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标志着革命进入高潮阶段。(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通过一系列手段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建立独裁统治。(3)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思想和社会等方面的变革。(三)小论文论述题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然而,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300字。参考[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外,辛亥革命还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革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然而,辛亥革命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北洋军阀建立了黑暗统治,中国并未真正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仍在继续。综上所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它开启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之路,但同时也暴露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解析]本题要求学生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学生需要结合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同时指出革命的不足之处。3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0中华民国的建立基础训练新人教版
2022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专题训练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复习考点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
河北专版2022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拓展训练题组模拟试题
河北专版2022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用题库模拟试题
河北专版2022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
河北专版2022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年模拟题组模拟试题
2023中考历史试卷汇编0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01期)(解析版)
2023中考历史试卷汇编0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01期)(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考点串讲)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5-03-06 21:40:02
页数:3
价格:¥1
大小:160.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