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学常识及名著导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文学常识1.2.1.  《春》选自《朱自清选集》,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为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3.4.2.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5.6.3. 《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7.8.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史称“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与杜甫并称“李杜”。代表作有 《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1.2.5.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辑本有《东篱乐府》一卷。6.《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作者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笔记》,长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3.4.6.散文诗《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国王与王后》等。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5.6.7.散文诗《荷叶·母亲》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当代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笔名出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小说散文集《往事》。她的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 1.2.8.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3.4.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专集。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5.6.10.《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的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1.1.2.1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3.4.12.《猫》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作者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以及《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等。5.6.13.《动物趣谈》节选自《所罗门国王的指环》第五章,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7. 1.14.《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2.3.15.《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4.5.16.《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160余篇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6.7.17.《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1.2.18.《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论著有《中国神话传说》《山海经校注》等。《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3.4.19.《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作家伊索所编。我们所熟悉的《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都出自《伊索寓言》。5.6.20.《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相传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7.8.9.名著导读 1.(一)《朝花夕拾》【作品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主题思想】《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的悲惨处境。《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 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人物形象】阿长——不知姓名的女人。“我”儿时的保姆懂很多规矩,如过年要吃福橘,大年初一开口说吉利话等,喜欢背地里说长道短,睡觉摆“大”字,庸俗迷信,愚昧无知,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她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藤野先生——异国医学教授,“我”的恩师。声调抑扬顿挫,穿衣不太讲究。治学严谨、和蔼可亲,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这些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范爱农——觉醒的知识分子,“我”的朋友正直、倔强、革命、热情、爱国,但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一步步走向了末路。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他的悲剧,有力地控诉了那个“吃人”的黑暗的封建社会。父亲——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我”的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二)《西游记》 【主要内容】《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小说以师徒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角,塑造了一个敢于反对天宫、地府统治者,专“与人间抱不平”,“济困扶危,恤孤念寡”的英雄形象。另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如猪八戒、唐僧、沙僧、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也都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而小说中所写的众多妖魔鬼怪,则多象征社会恶势力。对崇信道教、沉湎女色、昏庸无能、荒淫残暴、贤愚莫辨、专横独断之帝王,更作了无情嘲弄和批判。说明作者是以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来反映现实主义的思想感情。小说想象力丰富,将神魔与人的形象大胆地结合,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造型。作品格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简练,生动活泼。倍受历代读者欢迎,是长篇神魔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主要人物】孙悟空——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故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唐僧——一个带有浓厚封建士人气质的人物故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性格特征: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崇信佛法、佛经造诣极高、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猪八戒——一个喜剧形象性格特征: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忠勇善良、勇猛战斗、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沙和尚——即沙僧,法名悟净,唐僧之三弟子,原为天庭卷帘将军。平凡的经历,不招人喜爱的外貌,在取经过程中又表现一般,因而在《西游记》中不似孙悟空、猪八戒那么令人关注。但这也代表了生活中的一种类型。在沙僧身上,有几点重要的性格特征。如循规蹈矩,一本正经,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忠心不二,默默无闻,小心谨慎,明哲保身关键时刻不失侠义风骨。沙僧的性格自有其复杂性和现实性。在《西游记》的群体中,他有他独特的表现和作用。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5-03-23 21:20:01 页数:9
价格:¥4 大小:29.25 KB
文章作者:138****341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