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2025届中考知识点讲解系列0318(知识点 考点刷题)(共两部分)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中考历史知识点讲解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知识点梳理(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1.初步探索(1978—1980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2.形成与拓展(1980年代—19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空:1978,安徽凤阳小岗村内容: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意义:①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④促进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间:1984内容:①所有制形式变革: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意义:①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②增强了企业的活力;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如深圳、珠海)、开放沿海城市、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1988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完善与发展(21世纪初至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容1.经济建设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②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注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开放合作。2.政治建设5 ①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②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3.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4.社会建设①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②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5.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制度保障。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③增强民族凝聚力: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2.国际意义④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二、考点刷题【选择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探索的结果。其初步形成于()A.新中国成立初期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C.20世纪80年代D.21世纪初答案:B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形成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形成。因此,选项B正确。【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材料二:邓小平指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答案:5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①适合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际,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②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③全面发展: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制度保障。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③增强民族凝聚力: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和历史意义的理解。第(1)问需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其特点。第(2)问则需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小论文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字数在3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制度保障。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它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文化繁荣兴盛、生态和谐共生。最后,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意义的理解。学生需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第二部分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知识点梳理(一)民族团结1.我国的民族概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民族政策与制度民族平等: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享有平等权利,承担相同义务。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保障各民族在自治区域内行使自治权。各民族共同繁荣: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3.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强调各民族要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文化,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进民族事务法治化:完善民族事务治理政策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4.民族团结的重要性5 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②民族团结能够抵御外部势力的分裂图谋,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二)祖国统一1.历史背景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分裂与统一的循环,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2.统一的现实意义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维护国家统一能够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3.新时代的统一进程一国两制: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也为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基础。爱国统一战线:通过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祖国统一进程。4.维护祖国统一的措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体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考点刷题【选择题】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下列关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说法,错误的是()A.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之间没有关联答案:D解析: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密切相关。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而国家统一又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选项D错误。【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材料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的意义。答案:(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包括: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理念。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的意义: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能够抵御外部势力的分裂图谋。民族团结能够凝聚各民族的力量,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统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关系的理解。第(1)问需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第(2)问则需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的意义。【小论文题】以“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关系”5 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字数在200字左右。参考答案:《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关系》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而国家统一又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从历史来看,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在新时代,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筑牢国家统一的根基。祖国统一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维护国家统一能够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之,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二者缺一不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关系的理解。学生需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5-03-26 19:20:02 页数:5
价格:¥2 大小:163.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