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初中历史2025届中考知识点讲解系列0319(知识点 考点刷题)(共两部分)
初中历史2025届中考知识点讲解系列0319(知识点 考点刷题)(共两部分)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
2
/5
剩余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中考历史知识点讲解第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知识点梳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背景国际: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和威胁。国内: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2.筹备会议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北京)。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主席,决定国都、国旗、国歌等。3.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意义: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二)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1.政治方面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2.经济方面土地改革(1950—1952年):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意义: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军事方面抗美援朝(1950—1953年):背景: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威胁中国安全。意义:保卫了国家主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二、考点刷题【选择题】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对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是()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答案:C解析: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真正获得了土地,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一举措不仅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还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因此,选项C最能体现土地改革对政权巩固的作用。【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 材料一: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材料二: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1)根据材料一,概括土地改革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新中国政权巩固的作用。答案:(1)土地改革的意义:①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作用:①捍卫了国家主权,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解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第(1)问需要从土地改革对社会制度、农民地位、经济发展和国家政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则需要结合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结果,分析其对新中国政权巩固的作用。【小论文论述题】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字数在300字左右。参考答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其次,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创造了前提条件。在国际上,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总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理解。学生需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第二部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知识点梳理(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内容: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意义: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农业: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土地公有制和农业生产集体化。手工业:通过手工业合作化,将分散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形成集体所有制。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创举),逐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意义: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3.一五计划(1953—1957年)内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5 成就:一桥二铁三公四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等建成。意义: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一五计划取代巨大成就的原因:①中共的正确领导;②新中国的成立;③土地改革的完成;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⑤苏联的援助:⑥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为啥集中在东北地区:①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②国家的大力支持③方便接受苏联的援助4.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论十大关系》(1956年)内容: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意义: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中共八大(1956年)内容:提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方针: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探索中的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造成严重困难。调整方针: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4.建设成就:196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大庆油田;三兰铁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初步形成独立且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5.文化大革命时间:1966-1976口号:以阶级斗争为纲结束标志:粉碎四人帮建设成就:1967第一颗氢弹,1970东方红一号,1973籼型杂交水稻6.英雄模范铁人-王进喜,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两弹元勋-邓稼先,勇于探索,迎难而上导弹之父-钱学森,一心报国,敢于创新(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1.经济建设成就5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党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3.经验教训①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②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④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二、考点刷题【选择题】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在于()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实现了国家工业化C.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这一事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因此选项A正确。【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一定要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材料二: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根据材料一,概括《论十大关系》的核心思想。(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答案:(1)《论十大关系》的核心思想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中共八大的贡献在于: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解析:本题考查《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第(1)问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核心思想,第(2)问则需要结合中共八大的内容分析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小论文题】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字数在200字左右。参考答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革。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这一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主导,为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这一制度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推动了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5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支撑,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意义的理解。学生需要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进行论述,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汉字 知识点讲解
部编初中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部编版中考战争类常考知识点整理(共两大类12方面)
初中历史部编版中考复习材料题高频考点和答题要点整理(共30个)
初中历史部编版中考复习近代史易混淆知识点整理(共50条)
中考专项知识点复习:散文阅读技巧综合讲解
初中英语2023中考核心语法主谓一致知识点讲解(共七点)
初中英语2024届中考冠词的用法知识点讲解
初中历史2025届中考高频考点答题术语(共30种)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5-03-26 19:40:02
页数:5
价格:¥2
大小:163.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