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
综合复习与测试
>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改错练习(分课编排,附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改错练习(分课编排,附参考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
2
/5
剩余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逻辑与思维》改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一课】1.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可以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2.形象思维就是感性认识,抽象思维就是理性认识。3.科学思维就是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4.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间接性,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课】1.狭义的逻辑学是指辩证逻辑。2.同一律是思维一致性的要求,矛盾律是思维明确性的要求,排中律是思维确定性的要求。3.故意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者“偷换论题”。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一诗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第四课】1.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关系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2.一个语词只能表达一个概念。3.相容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4.定义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5.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6.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第五课】1.语句是判断的思想内容,判断是语句的语言形式。2.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3.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4.简单判断指的是性质判断,复合判断指的是关系判断。5.联言判断中多数联言支是真,联言判断就一定真。6.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5 7.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这样的判断就是假的。8.“如果P,那么Q”能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第六课】1.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2.演绎推理是力求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只要前提正确,结论必然正确。3.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4.所有的直言判断都能进行换质换位推理。5.换位推理在推理时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周延。6.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唯一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7.联言推理在本质上是一种判断形式。8.相容的选言推理既可以用肯定否定式,又可以用否定肯定式。9.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选言支同真同假。10.假言推理是一种假判断、假推理。11.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不一定真。12.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形式有两种: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第七课】1.归纳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2.归纳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3.科学归纳推理的结论是科学的。4.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相继运用。5.事物属性之间的相似和相同之处,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6.类比推理属于必然推理。7.类比推理就是比较方法的运用。8.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第八课】5 1.动态思维要求把握事物发展的动态性、暂时忽略其静态性。2.分析与综合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维方式。3.分析方法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具体。4.我们要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第九课】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是指事物发展的继续,间接性是事物发展的停止。2.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量的稳定性的质的规定性。3.关节点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第十课】1.感性具体是错误的,思维具体是正确的。2.思维抽象就是抽象思维。3.思维从思维具体开始,经历思维抽象,形成感性具体。【第十一课】1.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2.创新思维的目的就是获得新思想和新方法。3.迁移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第十二课】1.发散思维是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2.在解决问题阶段,需要先聚合后发散。3.逆向思维就是逆反心理。4.逆向思维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第十三课】1.“先知先觉”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2.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确定性的特征。3.只要通过调查研究,就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5 附:参考答案第一课1.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可以将思维分为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依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来划分的。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依据认识的水平划分的,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依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划分的,具有不同的分类依据。3.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形式正确、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只是科学思维的必备条件之一,科学思维还必须内容真实。4.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课1.狭义的逻辑学是指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属于广义的逻辑学。2.同一律是思维确定性的要求,矛盾律是思维一致性的要求,排中律是思维明确性的要求。3.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做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4.这一诗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渲染山林的幽静,体现了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属于辩证矛盾。第四课1.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方式。2.同一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语词也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3.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交叉关系三种情况,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4.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5.划分应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6.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第五课1.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2.性质判断就是判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3.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4.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5.在联言判断中,当前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6.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7.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8.“如果p那么q”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第六课1.演绎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必然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2.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3.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4.并不是所有的直言判断都能进行换位推理。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全称否定判断和特称肯定判断是简单换位,全称肯定判断是限量换位即结论中的主项不周延,需要把全称改为特称。5.换位推理在推理时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6.三段论只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向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7.联言推理在本质上是一种推理形式。8.相容的选言推理形式只能用否定肯定式,不能用肯定否定式;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既可以用肯定否定式,又可以用否定肯定式。9.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逻辑性质是:有且只有一真。10.假言推理是一种条件推理,推理过程既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推理需要借助概念、判断,但推理本身不是判断过程。5 11.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12.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形式有两种: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第七课1.归纳推理要求前提必须真实。2.不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结论是或然的。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结论是必然的。3.科学归纳推理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属于或然推理,结论未必科学。4.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求同法和求异法结合使用的一种归纳方法,而不是相继运用。5.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6.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7.类比不同于比较,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不是推理。8.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两个事物的属性必须有内在的联系。第八课1.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相对统一中把握事物。2.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3.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4.我们要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第九课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本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是指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2.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3.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规定性。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第十课1.感性具体和思维具体都是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因此,这种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2.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属于理性认识。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3.思维从感性具体开始,经历思维抽象,形成思维具体。第十一课1.创新思维的源泉是社会实践。2.创新思维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推动实践和认识的发展。3.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第十二课1.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2.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3.逆向思维不是逆反心理。面对生活中的多种难题,要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若做什么事儿都“对着干”只能把问题搞乱。4.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第十三课1.“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2.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3.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提纲
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综合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易错点判断练习(分单元课时编排,附参考答案和解析,提升30分不是难题)
高中政治2023高考《逻辑与思维》真题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政治2023高考复习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综合主观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高考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综合主观题专项练习(共25道名校模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探究与分享及参考答案汇总(分单元课时编排)
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知识点
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全册探究与分享和参考答案整理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5-04-02 04:00:01
页数:5
价格:¥2
大小:44.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