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重要变法与改革知识点(含考点练习题)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重要变法与改革知识点(含考点练习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4
2
/4
剩余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中国古代重要变法与改革知识点一、考点讲解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背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社会进步。秦国希望通过改革增强国力,实现富国强兵。内容: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政治方面:推行郡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中央集权。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法。影响: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打破旧制度的束缚。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时期)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尖锐,民族融合成为历史潮流。内容:前期:推行俸禄制,解决官吏腐败问题;实行均田制,缓解土地兼并;推行三长制,加强基层治理。后期: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包括改汉姓、易服饰、说汉语、通婚等。影响:加快了北方各族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启示:改革需要顺应历史潮流,通过制度创新和文化融合,推动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北宋时期)背景:北宋中期面临“三冗二积”(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问题,财政危机严重。内容:经济方面: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军事方面:实行保甲法,加强军事力量。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培养实用人才。影响:财政收入增加,但因执行不力和用人不当,变法效果有限,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危机。启示:改革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和合理的用人机制,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张居正改革(明朝时期)背景: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困难,社会矛盾激化。内容:经济方面:推行“一条鞭法”,简化税制,将田赋、徭役等合并征收,减轻农民负担。政治方面:整顿吏治,清查土地,加强中央集权。影响: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缓解了社会矛盾,但张居正去世后,改革成果未能延续。4 启示:改革需要持续的政策支持和强有力的领导,否则容易因人事变动而中断。戊戌变法(晚清时期)背景:晚清时期,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容:政治方面:提倡君主立宪,设立议院,改革官制。经济方面:发展工商业,提倡实业救国。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制度,设立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激发了民族觉醒。启示:改革需要强大的社会基础和政治支持,否则难以抵御保守势力的反扑。总结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每一次改革都试图通过制度创新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这些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改革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打破旧制度的束缚,同时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和持续的政策支持。二、考点练习1.选择题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和“募役法”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诸多争议。反对派认为这些措施“与民争利”,而支持者则认为其目的是“富国强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A.是否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是否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C.是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D.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均田制,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食货志》)材料三: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规定:“愿请青苗钱者,十家为保,随户等高下贷钱,春散秋敛,取息二分。”(《宋史·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中“为田开阡陌封疆”的具体措施及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北魏均田制和王安石青苗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变法与改革的认识。4 3.小论文题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变法与改革的启示”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字数不少于200字。4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王安石变法的“青苗法”和“募役法”旨在通过改革财政和徭役制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减轻农民负担。反对派认为这些措施“与民争利”,主要是因为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支持者认为其目的是“富国强兵”,体现了改革的积极意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支持者认为改革能够解决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问题,而反对派则担心改革会引发社会动荡,不利于维护封建统治。2.(1)具体措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意义:打破了旧的土地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富强奠定了基础。(2)共同点:都是针对土地问题进行的改革,旨在解决土地分配不均的问题。都通过政府的力量进行干预,试图缓解社会矛盾。不同点:背景:北魏均田制是为了缓解土地兼并和民族矛盾,王安石青苗法是为了解决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方式:北魏均田制是通过分配土地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王安石青苗法是通过贷款的方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金问题。结果: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青苗法虽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由于执行不力,引发了诸多争议。(3)认识: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但改革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打破旧制度的束缚。改革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和合理的用人机制,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改革往往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解析:第(1)问需要从材料一中提取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其历史意义进行分析。第(2)问需要比较北魏均田制和王安石青苗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注意从背景、方式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需要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国古代变法与改革的认识,注意从改革的意义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3.中国古代变法与改革的启示论点: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论证:1.改革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古代实践: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顺应了封建经济发展趋势,使秦国富强。现代启示:现代社会的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打破旧制度的束缚,推动社会进步。2.改革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和合理的用人机制古代实践:王安石变法虽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由于执行不力和用人不当,引发了诸多争议。现代启示:改革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和合理的用人机制,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标。3.改革往往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古代实践: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都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引发了强烈的反对。现代启示:改革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要注重改革的方式和策略,减少阻力。结论: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通过顺应时代潮流、强有力的执行和合理的用人机制,以及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可以有效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解析:本题要求学生从中国古代变法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出发,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学生需要结合具体历史事实,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等,进行论证,并提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4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一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齐人管仲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一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秦孝公求贤令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一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百家争鸣的意义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一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李悝变法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必备知识点整理汇总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中国史与世界史重要知识点回顾
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古代经济常考点整理(共34句)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史高频考点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知识点(含考点练习题)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含考点练习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5-04-09 01:40:01
页数:4
价格:¥1
大小:39.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