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古诗文讲解(分单元编排)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七年级道法下册教材古诗文讲解第一单元珍惜青春时光1.“初生牛犊不怕虎”P5【讲解】刚生下的小牛犊不怕老虎,因为不知道老虎的厉害。一般用来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1.自尊者,则人尊之;自贵者,则人贵之。P26【讲解】那些自尊自爱的人,别人也会尊重他;那些自视珍贵的人,别人也会珍视他。强调了自尊自爱的重要性。2.“行己有耻”P28【讲解】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3.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P28【讲解】人对于羞耻的认识和感知是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对于自身过错的听闻和了解则是通过外部途径获得的,比如他人的指正、批评等。一个人只有明白羞耻的含义,才会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去改正,因此,知耻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P29【讲解】有缺点错误就改正,没有就用以自勉。多用于对待别人提出批评时所持的态度。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P44【讲解】自然界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P50【讲解】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它强调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P50【讲解】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50【讲解】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如果要想认识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质,就得用自己亲身的实践,去探索发现。4.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P50【讲解】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意。5.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P51【讲解】我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统一于大自然之中。强调要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6.“道法自然”P51【讲解】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强调万物应当顺应其内在的自然规律而发展,不要人为地强加干涉。7.“天人合一”P51【讲解】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4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P52【讲解】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9.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P53【讲解】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而让人民获得利益是其根本。体现“民本”思想。10.民惟邦本,本固邦宁。P54【讲解】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体现“民本”思想。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P55【讲解】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12.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P55【讲解】以诚信待人,本来不相信的会相信;以虚伪待人,本来相信的也会不相信了。1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P55【讲解】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具有,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强调舍生取义、坚守正道。14.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P55【讲解】孔子教导人们要成就仁爱,孟子强调要追求道义,只有当道义完全实现时,仁爱才算真正达到。我们研读圣贤的书籍,究竟是为了学习什么呢?从今往后,或许可以无愧于心了。文天祥在受刑前写下绝笔自赞,表达了对“仁”与“义”的坚守。15.“君子义以为上”P56【讲解】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16.“见利思义”P56【讲解】看见钱财利益,要想到道义,形容廉洁自守。17.“义然后取”P56【讲解】正当的、该取的时候才取。18.物之不齐,物之情也。P56【讲解】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19.和实生物,同则不继。P56【讲解】只有使不同变得和谐才能生成万物,盲目同一就不能后继发展。强调了多样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性。20.“和而不同”P56【讲解】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教导人们一方面要与他人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又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2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P56【讲解】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2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P58【讲解】每天一碗粗粝的饭,一瓢清水,住在狭陋的小巷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贫苦,而颜回却能安贫乐道,淡然处之。23.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P61【讲解】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24.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P62【讲解】4 天道运行,变化万千,世间万物依据这变化,各自确定自身的本性与命运。保持这种状态,实现至高无上的和谐,如此才有利于事物守持正道,稳健发展。25.礼之用,和为贵。P63【讲解】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2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P63【讲解】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7.人心齐,泰山移。P63【讲解】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28.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P63【讲解】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29.四海之内皆兄弟。P63【讲解】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四海:全国,泛指天下),指亲如一家。3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P64【讲解】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3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P64【讲解】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2.“德者,本也”P67【讲解】道德修养,是为人的根本。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P67【讲解】一个正人君子所能做到最大的事情,就是与人为善。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67【讲解】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3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P67【讲解】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3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P67【讲解】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3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P70【讲解】同情心人人都有。38.见义不为,无勇也。P70【讲解】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P70【讲解】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40.夫子风采,溢于格言。P71【讲解】孔子的理念风采,体现在他的格言当中。4 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1.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P79【讲解】天下大事,困难的不在于要制定什么法律,而在于立了法就一定要执行。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P79【讲解】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10 18:20:02 页数:4
价格:¥1 大小:160.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