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小论文题观点类答题模板和常见逻辑雷区整理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考历史小论文题观点模板和逻辑雷区一、观点类答题模板(一)XX导致了/推动了/促进了/改变了/提升了YY[示例]1.2024年广东高考[观点]广东推动近代中国发展2.2024年湖北高考[观点]新物种传播改变了社会生活【变式表述】1.YY的变迁折射/反映/体现了XX的发展2.XX为推动YY做出贡献3.XX在YY中起过重大推动作用4.XX为YY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经济基础/思想基础[示例]1.202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观点]长江流域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2021年北京高考[观点]中西方自画像的发展都折射出商品经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实战演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作家本·威尔逊所著《大城市的兴衰--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通过二十余座城市勾勒人类文明进程。书中每章讨论一个或几个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城市,以下是该书的部分目录:从材料中选取2-4个城市,结合世界史知识,围绕“城市起与历史进程”行阐述。(要求:明确选准并写出城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持论有据。)(二)XXX具有/充满……(的特点)[示例]1.2022年广东高考[观点]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2.2024年揭阳二模[观点]近现代中华文化具有与与时俱进创新性特点(三)张三认为……,我认为该观点不正确/不全面/符合事实[示例]1.2023年广东高考[观点]赞同学者的观点2.2024年重庆高考[观点]该学者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不能忠实履行不平等条约,此观点是片面的(四)材料选自张三的笔记,张三是……的亲历者,其笔记是研究……的一手史料XX属于实物史料(文献史料、一手史料),对于研究……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示例]2020年山东高考[观点]材料选自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改革的亲历者,其工作笔记是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3 二、常见逻辑雷区1.史实性漏洞(1)错误引用史实——时间、人物、事件或背景[例]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写成“1856年鸦片战争爆发”。[解决]写相关史料一定要在自己有把握的情况下才写,如果遇到不确定的时间,可以直接写事件导致了XXX,不需要交代年份,不要给老师机会扣分。(2)论据与论点脱节——史料无法直接支撑论点[例]用“唐代诗歌繁荣”证明“唐代经济发达”,却未解释二者关联。[解决]增加过渡句,明确逻辑链(如“唐代诗歌繁荣是因为唐代经济发达,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逻辑推理漏洞(1)因果关系混乱——倒置因果或强加因果[例]“因为清朝闭关锁国,所以西方爆发工业革命”。[解决]补充中间逻辑(如“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错失技术交流机会,而同期欧洲……”(2)以偏概全——用局部现象概括整体[例]用“贞观之治”证明“中国古代政治始终清明”。[解决]限定范围(如“初唐时期”),或对比其他朝代的反例。(3)主观臆断代替证据——用“我认为”“必然”等主观表述[例]“秦始皇若不死,秦朝绝不会灭亡”。[解决]替换为客观分析(如“秦朝制度缺陷导致社会矛盾累积”)3.结构性问题(1)时间线错乱——混淆事件先后顺序[例]先写“辛亥革命”,后分析“洋务运动失败”。[解决]按时间轴梳理事件,标注关键时间节点。写小论文特别要注意,论证不能重复论证,显得自己没有逻辑。(从洋务运动论证完,写完辛亥革命后,又觉得洋务运动的论据没补充完,反反复复写,这样是没有逻辑可言的,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得出。)(2)概念混淆——混用相似概念[例]将“中央集权”等同于“君主专制”。[解决]明确概念定义(如“中央集权强调地方服从中央,君主专制指皇权独裁”)(3)论证结构松散——论点分散,缺乏主线[例]同时讨论经济、文化、外交,却无逻辑关联。[解决]采用“总-分-总”结构,每段用主题句引导。(例如:[总]五四运动的爆发是经济、政治、外交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分]经济上,......;政治上,.....;[总]总之,五四运动的爆发受经济、文化、外交,多重因素导致,其导火索是......)4.学术规范漏洞(1)忽视反例或争议——选择性使用有利证据[例]只提郑和下西洋的友好交流,回避朝贡贸易的财政负担。[解决]承认复杂性(如“尽管……但也存在……”),尽量使用无法用反例证明的例子。(2)结论武器——过度简化历史结论[例]“辛亥革命彻底结束了封建制度”。[解决]使用限定词(如“一定程度上”“在政治层面”)(3)滥用历史规律——机械套用理论模板[例]强行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释所有改革。[解决]举实例,结合具体情境不然内容会空洞乏力。(例如:春秋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推广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出现且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一经济基础的变化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各国进行政治改革。)3 5.其他扣分点(1)史料堆砌无分析——罗列事件而无观点输出[解决]每段结尾加入“这表明……”“由此可见……”(2)偷换论点——论证中途偏离原主题[例]从“五四运动的意义“转到“新文化运动的局限”。[解决]写作前用思维导图固定核心论点。(3)格式不规范——未按题目要求分点、分段[解决]明确标注“一、二、三”或“首先/其次/最后”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14 17:40:02 页数:3
价格:¥1 大小:38.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