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联考选择性必修下册名句默写练习(共14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联考选择性必修下册名句默写练习(共14篇,附参考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1
2
/51
剩余4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高中语文选必下联考名句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离骚》《蜀道难》《蜀相》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长声叹息,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两句诗是:“ , 。”(2)运用典故可以使文章达到辞近旨远的效果,《蜀道难》中“ , ”两句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渲染了神秘色彩,引人入胜。(3)杜甫在《蜀相》中,诗人以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4)屈原《离骚(节选)》中表明时不我待,应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节选)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两句写山势高峻,即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也很难越过。(3)杜甫《蜀相》中,表现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诗句是“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 , 。(2)《蜀相》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惋惜的句子是: , 。(3)《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相》中“ ”写诸葛亮出山之后,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匡扶刘禅,忠心耿耿。(2)中国文人往往具有开拓精神,屈原在《离骚》中也有这样的表露:“ 。”(3)《蜀道难》中“ , ”两句,用互文和比喻的手法,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4)屈原《离骚》中以流水比喻光阴似箭后,“ ”一句表达出心中担忧,时不我待。(5)《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5.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保持清白,会像古代圣人一样献身正道的句子是:“ , 。”(2)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道山岭之高,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3)杜甫《蜀相》中“ , ”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51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表明作者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多次死去也决不后悔的句子是“ , ”。(2)《蜀道难》中“ , ”两句,以“五丁开山”的传说来反映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英雄气概,从中也可以看出蜀地的与世隔绝和蜀道的来之不易。(3)《蜀相》中“ ”写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向他求取统一天下—的计谋;“ ”写诸葛亮出山之后,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匡扶刘禅,忠心耿耿。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以鸟为喻来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 , 。(2)《蜀道难》中的“ , ”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两句写法有暗合之处。(3)《蜀相》中的“ , ”,杜甫借用明媚的春光鸟语,从反面写出了丞相祠堂的静谧和寂寞。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的两句是“ , ”。(2)《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势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 , ”。(3)屈原《离骚》中,“ , ”两句揭露了当时庸人违背道德准绳、以迎合讨好他人为法度的恶劣行径。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2)小刚从西安自驾游去成都,全程高速,一天即可到达,想到李白在《蜀道难》中想象自己在星星中间穿行,心惊胆寒,徒然长叹的诗句“ , ”,不觉哑然失笑,有了今非昔比的感慨。(3)小华游览武侯祠时,想用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叹惋之情,不禁吟诵起杜甫《蜀相》中的名句“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写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2)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明自己宁死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决态度。(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浪漫气息,如用“五丁开山”神话歌颂蜀国人不畏艰险、最终成功打通蜀道的句子是“ , ”。(4)《蜀相》中,“ , ”两句诗生动地表现出诸葛亮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屈原用春秋更替来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难以越过。(3)《蜀相》中,“ , ”这两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品德高尚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51 (2)《蜀道难》中“ , ”以神话故事来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从中也可以看出蜀地与世隔绝,蜀道来之不易。(3)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屈原通过早晚采摘香草来表达自己志向高洁的句子是“ , ”。(2)二十八星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就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危。(3)李白《蜀道难》中用拟人和比喻手法写山谷中水流发出巨响的两句是“ , ”。(4)杜甫《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3)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入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两句与杜甫《蜀相》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历史长河中,蜀地诗人与入蜀诗人共同以诗歌为媒介,展现了蜀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李白在《蜀道难》中所写“ , ”两句,通过夸张和比拟的手法,将动物攀登高峰的艰难刻画得淋漓尽致,进而烘托出蜀山的高峻险要;杜甫在《蜀相》中,通过“ , ”两句,用极为精炼的语言,对蜀地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诸葛亮给予了高度评价,赞颂了他的贤能与忠诚,使得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蜀地文化的博大精深。(2)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的得失民心,会牵动着世人的心。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达了对统治者昏庸的讽刺。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2)杜甫的《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两句是 , 。(3)《离骚》(节选)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句子是 , 。17.默写。(1)学校组织“追求真理,献身理想”的主题演讲比赛。某参赛选手引用屈原《离骚》中的,“ , ”来表达为理想献身而无怨无悔的豪情。(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相熔铸而成的千古名句是:“ , 。”(3)《蜀道难》中“ , ”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给蜀道增添了神秘而浪漫的色彩。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51 (2)《离骚》中写诗人崇尚真理,有着高尚的人格,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的两句是: , 。(3)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道山岭之高,行人步履的艰难,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写蜀道中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景象的两句是“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通过摹写行人艰难行走的情态,侧面表现蜀道的艰险。(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艰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4)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5)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6)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 ”。(7)杜甫《蜀相》中“ ? ”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8)杜甫《蜀相》中,“ , ”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9)杜甫《蜀相》中,“ , ”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10)杜甫《蜀相》中,“ , ”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20.理解性默写(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旧遭到贬黜的两句: , 。(3)《离骚》中说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擅长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是: , 。(4)《离骚》中说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5)《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两次写到“佩带”:第一次用“ ”一句写因为自己用香蕙作佩带而遭贬黜,第二次用“ ”一句写要加长自己的佩带。两句中的“佩带”都比喻自己高洁的品格。(2)屈原在《离骚》中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 , 。”(3)《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社会,诗人看不到希望,忧愁烦闷,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的句子是:“ ,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以雄鹰作喻,表明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51 (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3)《蜀道难》中“ , ”两句把蜀道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眼前。(4)《蜀道难》用夸张手法写山势高险、枯松倒挂的句子是: , 。23.离骚(节选)(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的:“ ,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降生详瑞的句子:“ ,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 , ”,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4)《离骚》中写出诗人身上披着香草,佩秋兰表明自己高洁品质的诗句:“ , 。”(5)屈原在《离骚》中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 , 。”(6)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 , 。”(7)在《离骚》中,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 , 。”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8)在《离骚》中,写屈原担心国君易老、昏庸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 , 。”(9)《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 ?”(10)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的句子:“ , !”24.《蜀道难》(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 , 。”(3)《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 。”(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 , 。”(5)李白的《蜀道难》中“ ”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 ”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6)李白在《蜀道难》中,用神话故事点染了神奇色彩。“ ”是五丁开山的神话,“ ”暗含羲和的故事。(7)李白《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 , 。”(8)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 , 。”25.蜀相(1)《蜀相》中“ ? ”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追思缅怀,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2)《蜀相》中描写祠堂内幽静的春景的诗句:“ , 。”(3)《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 , 。”51 《望海潮》《扬州慢》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望海潮》中,在描写杭州郊外钱塘江周围的风景时,词人柳永很注重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其中“ ”写出了树木围绕江堤的静态美,“ ”则写出了江水澎湃的动态美。(2)在柳永《望海潮》中,通过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的句子是“ , ”。(3)在《望海潮》中,词人很注意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进行写景和叙事,其中上阕写杭州城内以及钱塘江的风景为实写,而下阕写西湖美景主要为虚写,如提到杭州两种典型的植物的“ , ”两句就是很好的例子。(4)《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句子是“ ”,实写扬州凄凉情形的句子是“ ”。(5)《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痛心疾首的句子是“ , , ”。(6)《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句子是:“ , ?”(7)《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句子是“ , , ”。(8)《扬州慢》的“ , , ”三句,作者从听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把角声的凄凉和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词人的感情色彩。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在《望海潮》中用“ , ”两句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2)《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情形的诗句是 , ”。(3)姜夔在《扬州慢》中用“ , ”两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 , , ”三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钱塘江堤上树木郁郁苍苍,钱塘江江水澎湃浩荡的句子是“ , , ”。(3)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词人描写钱塘街市与人家繁华富丽景象的两句是“ , ”。(4)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两句是“ , ”(5)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运用虚实对比,虚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凄凉情形的词句是“ , ”。(6)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描写波荡月冷的夜景、抒发繁华不再的悲凉之情的句子是“ , , ”。(7)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描写芍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情形的句子是“ , ”。4.名句默写。(1)《望海潮》中的“ , , ”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城市的富庶,揭示出所咏主题。(2)柳永在《望海潮》中用“ , ”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两种景物,以典型景物突出了西湖乃至整个杭州四季如画的美景。51 (3)柳永在《望海潮》中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杭州人游乐情景的句子是:“ , 。”(4)姜夔《扬州慢》中“ , ”两句,化用了杜牧《赠别》里的诗句,运用反衬手法,以昔日的繁华来衬托当下的荒凉。(5)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象;姜夔的《扬州慢》中说“ , , ”,写出了扬州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6)《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的残酷和破坏之严重,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战争痛恨厌恶的词句是: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柳永在《望海潮》中仅用“ , ”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景概括出来了。(2)《望海潮》中,柳永用了“ , ”八个字展现出杭州的繁华富庶。(3)姜夔《扬州慢》中“ , ”用“扬州芍药甲天下”反衬“寂寞开无主”的荒凉,一声长叹,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6.扬州慢(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词句:“ ”,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词句:“ 。”(2)《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之残酷和造成的破坏之严重,并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战乱痛心疾首的词句:“ , , 。”(3)《扬州慢》中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解除的词句:“ , , 。”(4)《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词句:“ , 。”(5)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 , , ”三句则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6)《扬州慢》中“ , ”两句,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物在城非的深沉感慨寄托在了具体的物象之中。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扬州慢(淮左名都)》中“ , ”两句化用了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2)《扬州慢(淮左名都)》中“过春风十里”一句化用了杜牧《赠别》(其一)中的诗句“ , ”。(3)《扬州慢(淮左名都)》中“青楼梦好”一句化用了杜牧《遣怀》中的诗句“ , ”。(4)《扬州慢(淮左名都)》中“ , ”化用了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5)《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描写芍药花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诗句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望海潮》中“ , , ”三句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2)柳永《望海潮》中写钱塘江堤上树木茂密如云,钱塘江江水澎湃浩荡的句子是“ , ”。(3)在《望海潮》“重湖叠清嘉, , ”这几句中,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的美景。(4)柳永《望海潮》中“ , ,嬉嬉钓叟莲娃”几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51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望海潮》中关于杭州桂花飘香、荷花满湖的四时美景的词句“ , ”据说让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2)《扬州慢》中的“ , ”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盛写荒凉衰败。(3)黄河作为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更是诗人笔下的常客,请写出包含有“黄河”意象的诗句“ , ”。《陈情表》《项脊轩志》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化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2)《陈情表》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孤弱无依的两句是“ , ”。(3)《陈情表》文章结尾用“ , ”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陈情表》中,作者用“ ”委婉地说出母亲改嫁的事实;而“ ”则直接写出了他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的事实。(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3)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只身一人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3)《陈情表》用“ , ”两句写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4)《项脊轩志》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 。”(5)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 , ”描写出了项脊轩美丽可爱的十五之夜的美景。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 , , ”。(2)《项脊轩志》中起到承上启下,使行文思路陡转的过渡句是“ , , ”。(3)《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自己不仅没有伯叔兄弟,而且“ , ”,可见其缺少亲人伶仃孤苦的境况。51 (2)在《陈情表》中,李密通过“ , ”这两句向晋武帝表明了自己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3)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都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比如生病、死亡、如厕等。李密《陈情表》中用“ ”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 ”来婉称母亲改嫁。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地长大成人。 (2)《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7.项脊轩志(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 , ,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渡句:“ , , 。”(3)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嘘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句子:“ ? ?”(4)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 , 。”(5)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在修葺之前的老、旧、破的句子:“ , , 。”(6)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的朝向以及修葺之前采光不好的情况的句子:“ , , 。”(7)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前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 , , 。”(8)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 , , 。”(9)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 , 。”(10)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其目的是“ ”,接着作者“ , ”,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1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 , 。”(1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鸡狗横行、人员杂乱的一片萧条的句子:“ , , 。”(13)在《项脊轩志》中,点明老妪对作者家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作者母亲对其十分关照的句子:“ , 。”(14)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作者妻子归宁后转述其小妹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 ?”8.陈情表(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概括了自己早年坎坷多难的命运。(2)在《陈情表》中,作者用“ ”委婉地说出母亲改嫁的事实;而“ ”则直接表现了他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的事实。(3)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说明自己缺少亲人、童仆的帮助,不得不事必躬亲。(4)《陈情表》中“ , ”两句写出了李密孤单无依,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安慰的境况。51 (5)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虽然想为国效力,但是祖母病情日渐加重,让他进退两难的句子是:“ , 。”(6)在《陈情表》中作者抓住晋朝“ ”的治国原则,坚持和祖母相依为命,因此“ ”。(7)“物尤如此,人何以堪”,李密在《陈情表》中通过列举鸟雀反哺的事例来恳请皇帝答应自己将祖母奉养至终的句子:“ , 。”(8)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要报答晋武帝恩情的句子是:“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用“ , 。”两句写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2)《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句子是“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2)李密《陈情表》中用“ , ”两句写出作者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3)《项脊轩志》中,归有光描写项脊轩里充满书香之味的句子是“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同时为全文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2)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 , ,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4)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是:“ , , ”。(5)归有光《项脊轩志》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中归有光睹物思人、托物寓情的句子是“ , , ”。12.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表明了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2)《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奉命入朝的原因的两句是“ , ”。(3)《陈情表》中,李密运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表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4)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绘自己好学,在项脊轩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的句子是“ , 。”(5)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祖母持象笏的勉励“ , ”,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1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项脊轩志》中“ , ”点出了项脊轩的狭小。(2)《项脊轩志》中“ , , ”写出了项脊轩的年久陈旧。51 (3)《项脊轩志》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睹物思人,托物寓情的句子是:“ , ,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象的句子是: , , 。(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是: , , 。(3)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叶繁茂,来表达物是人非之慨的句子是: , ,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概括自己命运坎坷。(2)《陈情表》以乌鸦反哺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3)《项脊轩志》中记录了作者的快乐时光,书很多,可以“ ”,也可以“ ”,静听万物发出的妙音。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 , ”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2)在《陈情表》中,李密在文末用“结草”的典故来表明如果朝廷能满足自己抚养祖母终老这个心愿的话,自己将会终身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的句子是:“ , 。”(3)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在堆满书的屋内吟咏文章的两句是: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从《陈情表》中“ , ”两句可以看出,魏晋时对汉代的察举制有所沿用。(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用叠词描摹事物,如用“ ”描写庭院台阶的景象,用“ ”描写了枇杷树生长的情况。(3)小顾要写一篇短文,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线上展览活动,她引用诗句“ , ”来再现古人使用铜镜的生活场景。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陈情表》中,“ , ”两句表现了他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忠诚。(2)“腹有诗书气自华”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 , ”两句写出了项脊轩里面的书香之气。(3)太阳落山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常预示着人不久于人世,如《陈情表》中“ ”,分灶做饭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常预示着兄弟分家,如《项脊轩志》中“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现家中人丁单薄,外无至亲,内无僮仆,无人照料的句子是:“ , 。”51 (2)《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 。”(3)《项脊轩志》中写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栏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的句子是:“ , 。”(4)《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 , , , ,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写兰亭的“山”“木”的句子是“ , ”;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 ,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明作者生死观的两句是“ ,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肯定现在,否定过去。(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时节,这些景物使诗人得到精神满足。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兰亭集序》中能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视听乐趣的前提的句子是: , 。(2)《兰亭集序》中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用两句话进行了批判,这两句是: , 。(3)《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借用自然景物形象地概括自己的入世和出世的两句是: , 。(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傲然自得的情怀得到寄托,身心安然舒适的两句是: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 , ”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的“ , ”之说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是“ ,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通过“问”的细节和“恨”的心理表现了作者急于归家的热切。4.兰亭集序(1)《兰亭集序》中交代集会地点的句子是“ ”,表明集会地点周围有高峻的山峰的句子是“ ”。(2)《兰亭集序》中交代集会目的的句子是“ ”,直接表明作者参加集会时的心情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描绘宾客尽是文人雅士、贤德之人,《兰亭集序》中表达类似意思的句子:“ , 。”51 (4)《兰亭集序》中,作者与文人雅士们列坐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边,油然而生地表达自己的幽深内藏的情感的句子:“ , , 。”(5)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 , 。”(6)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与此句意义相近的句子:“ , 。”(7)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 , ”,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8)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每个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亡的句子:“ , 。”(9)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这一思想的句子:“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现集会当天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 。(2)人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有相似的感叹: ,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将世人大体分为“静者”和“躁者”两类,并形象地概括这两类人的生活内容的句子是: , ; ,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这一思想倾向的两句是: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 ”。(2)《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两句相似的感叹: ,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话来批评: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谈及的“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 , ; , 。(2)《兰亭集序》中,作者描写兰亭的“山”的句子是“ , ”;描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 , ”。(3)《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生死观的两句话是: ,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 , ”两句发出了相似的感叹。8.根据意思,填写名句。(1)《兰亭集序》中介绍与会者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的句子是: , 。(2)《兰亭集序》中“ , , ,”说明了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是喝酒作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3)王羲之认为为人处世,“静躁不同”,“静”指“ , ”,“躁”指“ , ”。(4)《兰亭集序》中“ , ”是说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9.归去来兮辞(并序)51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写作者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明作者不求富贵不求成仙的句子:“ ,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句:“ ,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句:“ ,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作者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 , 。”(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 , 。”(8)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精神上的富足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作者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倦鸟还林。(10)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回归菊前松下的生活。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反思、悔悟和庆幸之情的两句是: , 。(2)《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的是作者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为伴的闲适生活。(3)《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回家后,四处走走看看,看到云从山头冒出,鸟飞回巢中的情景的两句是: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把“云”和“鸟”都人格化了,作者将感情寄托在物上,达到了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描写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对此景,作者却发出“ , ”的慨叹,作者的悲愁叹老,其实是他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之情的自然流露。(3)我们经常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顺随自然的态度。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写每天在园内散步,成为乐趣;“ ”写树木茂盛。(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归家后在劳作之余放声呼啸,身心舒展,文思泉涌的句子是:“ , ”。(3)《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以云、鸟自喻,表达自己无意出仕,厌倦官场的句子是:“ , 。”(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表现了陶渊明对“富贵”和“帝乡”的清醒认识。51 13.根据相关情景,填写名句。(1)《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诗人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自责但回头不迟的诗句是: ,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用“ , ”两句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3)《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 , ”两句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用“ , ”两句将精神生活的富足与物质生活的清贫进行了鲜明对比。(5)《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 ”写日光暗淡,日将西沉,“ ”写诗人流连孤松,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6)《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 。(7)《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描绘作者顺随自然走到生命尽头的诗句是: , !(8)《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以云鸟自喻,“ ”写自己过去做官出自无心,“ ”写如今归田恰如鸟儿飞倦知还。1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兰亭集序》中引用了《庄子·齐物论》,表达了作者否定当时士大夫生死观的句子是“ , ”。(2)《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无心做官,想归隐田园的心理。(3)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士大夫常用“香草”这一意象来象征高洁的品质,请在古诗词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如“ ,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开宗明义,直接表达诗人归隐田园心志的两句是“ , ”。(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灭的句子“ , ”。(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诗宋词中经常出现,如“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傲然自得的情怀得到寄托,身心安然舒适的两句是: ,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这一思想的句子:“ , 。”(3)中国画中,杏花喻意幸福,因为“杏”与“幸”谐音,同样,“杏花”一词在古诗同中也经常出现,如“ ,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写兰亭气候宜人的两句是“ ,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出了“ , ”的批评。(3)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4)《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1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其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 , ”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2)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 ”。(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集会上贤士云集的原因的一句是“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是“ ,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的心情的句子是:“ ,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傍晚时分山静鸟倦令作者流连不已图景的句子是:“ , 。”《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石钟山记》中,李渤根据敲石头的声音听出“ , ”,推断石钟山命名的原因。(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 , , ?”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3)《石钟山记》中着力渲染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衬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 ”埋下伏笔。2.《石钟山记》(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 ?”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批评。(2)《石钟山记》中说明世上没能流传下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的句子:“ , , ; , ; 。”(3)《石钟山记》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 , , ”的大石。(4)《石钟山记》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 ”埋下伏笔。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石钟山记》中,写苏轼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的句子是“ , ”。(2)《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反诘句表明实践出真知的句子是:“ , , ?”(3)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1 (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 , ”,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2)《种树郭橐驼传》中表现郭橐驼种的树具有全优的品质的句子是“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最后一句“ ”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2)《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讲述了种树之道“ ,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道,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 ,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乡村民宿“民乐居”修建时,有人建议运用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 , ”两句强调的植树者要顺应树木天性的方法来栽种树木。(2)讲解苏轼《石钟山记》时,李老师告诉学生下判断要亲自探究、以事实为依据,指出“ ,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3)古人作诗常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来抒发对盛衰兴亡的感慨,如“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石钟山记》中“ , ”两句总结事理,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心得。(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秘籍”是“ , ”,这既是总括种树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3)我们往往设宴来表达热忱好客之意,而酒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描写对象,比如“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乡村民宿“民乐居”修建时,有人建议运用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 , ”两句强调的植树者要顺应树木天性的方法来栽种树木。(2)讲解苏轼《石钟山记》时,李老师告诉学生下判断要亲自探究、以事实为依据,指出“ ,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3)龙是我国汉民族的图腾,体现着先民的想象力与昂扬精神。高中课文中亦有许多以“龙”入诗的名句,如“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华的妈妈给他报了游泳训练班,小华不喜欢游泳,他说,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说过,他种的树长得好的原因就是“ , ”,培养人也一样,顺应人的自然生长规律,本性才能健全发展。(2)苏轼《石钟山记》中,用“ , ”两句说明了石钟山“窾坎镗鞳之声”形成的原因。(3)古人往往对时光流逝、生命易衰很敏感,常因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发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用“ , ”写出了作者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在谈种树,而是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2)苏轼《石钟山记》中有一脍炙人口的警语“ , ,可乎?”告诫人们对事物做结论前要注重搜集第一手资料,不可妄加臆断。51 (3)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寓才能出众之意。古诗文中多有出现,如“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顺着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树木依照本性生长,因而能收到“ ”理想效果;他植者则不然,违背树木的本性,必然遭致“ ”的恶果。(2)《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 ”,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种树郭橐驼传》文章最后一句“ ”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3)鸥鸟,在古人笔下具在丰富的内涵,可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古诗词中的“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早上去看了,晚上还要再去摸摸,更有甚者,“ , ”,这些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2)《石钟山记》里,作者交代写这篇记的原因是:“ , 。”(3)鸥鸟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存世俗机心,不以世事为怀。由此,诗人喜将鸥鸟意象写入诗中,如“ , ”。13.种树郭橐驼传(1)《种树郭橐驼传》中写人们之所以称呼传主为“郭橐驼”,是因为他“ , , ”。(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总结他种树成功原因的句子是“ , 。”(3)《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郭橐驼种树时的态度的句子是“ ”,写他种完树后的态度的句子是“ ”。(4)《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说其他种树人“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的表现除了“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之外,还有“ , ”。(5)《种树郭橐驼传》中,描写俗吏烦令扰民的神情动作是“ , ”,将纷纷扰扰,鸡犬不宁,百姓疲于奔命的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6)《种树郭橐驼传》中直接点明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拟行路难(其四)》《客至》《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1.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达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的思想的两句是“ , ”。(2)《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 ? ”。(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5)杜甫在《客至》中用“ , ”来表达招待不周的歉疚,让人感受到主人竭尽诚意的盛情。(6)杜甫《客至》中用“ , ”两句,点明了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之前作者的心境。51 (7)杜甫《客至》中“ , ”两句以互文手法写出因有客要来,诗人非常高兴,清扫小道,开门待客来。(8)《客至》中,杜甫笔下的“ , ”写乡村生活率真纯朴的人际关系,颇有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之趣。(9)黄庭坚《登快阁》中,描绘诗人自己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展现自己胸襟怀抱的两句是“ , ”。(10)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上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11)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运用典故,表达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12)黄庭坚《登快阁》中,表明诗人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 ”。(1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14)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写出诗人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消磨时光的生活状态。(15)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写作者不愿被京中恶浊所沾染,希望早日回家的两句是“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 ,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写出了人因门第不同而命运不同的可悲现实。(2)《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没有直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而是以“ , ?”来安慰自己,期望从苦闷中求得解脱。(3)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写备感压抑、满腹痛苦不能言的名句是:“ ? 。”3.默写(1)《客至》中写村庄清新优美的环境的句子是: , 。(2)《客至》中表达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的句子是: , 。(3)《客至》中写招待客人的菜肴和酒都很简单的句子是 , 。4.《登快阁》: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 , ”两句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2)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登快阁》中也有类似的诗句:“ , 。”(3)黄庭坚在《登快阁》中描绘自己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展现自己胸襟怀抱的两句是“ , 。”(4)“ , ”两句,诗人巧用“伯牙绝弦”和“阮籍白眼”的典故。(5)“ , ”两句暗示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理想生活的追求。(6)《登快阁》中“ , ”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5.临安春雨初霁51 (1)“ , ”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客居京华的懊悔,含蓄地指责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眼是“ , ”,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3)“ , ”两句写诗人闲居小楼写字品茶消磨时光,但毕竟放不下未酬之志,故以此自嘲,表明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焦虑郁闷。(4)“ , ”两句写诗人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决定趁着清明时节还乡,从此隐遁山林,尽享山林之乐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 , 。”(2)《客至》中,杜甫笔下的“ , ”写乡村生活率真纯朴的人际关系,颇有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之趣。(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4)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会使人想起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黄庭坚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7.写出空缺部分的名句。(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激起了愁海的狂澜。《拟行路难(其四)》中写诗人举杯驱愁,却放悲声的诗句是:“ , 。”(2)杜甫在《客至》中表达迎接客人到来时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 。”(3)黄庭坚在《登快阁》中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这两句是:“ , 。”(4)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 ”两句中用清新隽永的语言,细致贴切地描绘出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2)黄庭坚的《登快阁》一诗巧用典故,其中“ ”化用“伯牙绝弦”的故事,“ ”化用阮籍青白眼的故事。(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 , ”两句使用比兴的手法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黄庭坚的《登快阁》中“ , ”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期盼——想过一种了无心机的归隐生活。(2)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 , ”两句将其悲愤难忍、跌宕起伏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3)在《临安春雨初霁》中爱国诗人陆游写下“ , ”两句,表面上看是写书品茗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感慨和牢骚。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 ”一句慷慨激昂,“ ”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51 (2)《登快阁》中,“ , ”两句既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对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3)《临安春雨初霁》一文中借用陆机的典故,表明诗人持守高洁而不想沾染官场的污浊,更有自己志不得伸的不满的诗句是“ , ”。11.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吐露真情,发出低沉的哀叹,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 。(2)《客至》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的诗句是: , 。(3)《临安春雨初霁》中“ , ”,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的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 ”。(2)《登快阁》中,“ , ”两句,透露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3)《临安春雨初霁》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失望,并透露出对客居京华的懊悔的诗句是“ , ”。13.完成默写。(1)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登快阁》中也有类似的诗句:“ ,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3)《客至》一诗中写因为家贫,没有山珍海味和美酒招待客人,只有简单的菜和薄酒的两句:“ , 。”(4)《客至》一诗中流露出诗人质朴恬淡、热情好客的两句:“ ,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客至》中表达诗人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2)《登快阁》中“ , ”两句,道出了诗人希望远离官场,追求自在生活的心声。 (3)《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语言清新隽永,生动地描绘出临安春雨初晴的美丽春光。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诗人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基调。(2)《登快阁》中“ , ”两句看似寻常,却让诗作带上了一些自嘲、兀傲之气。(3)《客至》中“ , ”两句勾画“无人至”的意境,却更似为客人将至做铺垫。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 ? ”。51 (2)杜甫在《客至》中用“ , ”来表达招待不周的歉疚,让人感受到主人竭尽诚意的盛情。(3)黄庭坚《登快阁》中,描绘诗人自己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展现自己胸襟怀抱的两句是“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客至》中写村庄清新优美的环境的句子是: , 。(2)《登快阁》中“ , ”既是诗人对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18.默写。(1)《客至》中与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2)《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 , ”。(3)黄庭坚在《登快阁》中表明自己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诗的结尾“ , ”两句吐出真情:面对社会黑暗、人间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却又敢怒而不敢言。(2)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一联受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影响,但其开拓出新的境界。(3)杜甫《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20.名篇名句默写。(1)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以流水起兴,“ , ”引出他对社会人生的百般感慨。(2)杜甫《客至》中,写征询客人意见邀请邻居共饮,把席间的气氛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3)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借用伯牙捧琴谢知音和阮籍善为青白眼的典故,写尽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会使人想起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黄庭坚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2)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用比兴的修辞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 , 。”(3)《客至》中诗人以“ , ”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高潮。51 附:参考答案(教师版)《离骚》《蜀道难》《蜀相》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长声叹息,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两句诗是:“ , 。”(2)运用典故可以使文章达到辞近旨远的效果,《蜀道难》中“ , ”两句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渲染了神秘色彩,引人入胜。(3)杜甫在《蜀相》中,诗人以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4)屈原《离骚(节选)》中表明时不我待,应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涕”“摧”“钩”“襟”“汩”。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节选)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51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两句写山势高峻,即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也很难越过。(3)杜甫《蜀相》中,表现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诗句是“ , ”。【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掩、涕、鹤、猱、攀、碧、鹂。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2)《蜀相》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惋惜的句子是: , 。(3)《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 , 。【答案】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喧豗”“砯”“壑”“捷”“溘”等。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相》中“ ”写诸葛亮出山之后,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匡扶刘禅,忠心耿耿。(2)中国文人往往具有开拓精神,屈原在《离骚》中也有这样的表露:“ 。”(3)《蜀道难》中“ ,”两句,用互文和比喻的手法,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4)屈原《离骚》中以流水比喻光阴似箭后,“ ”一句表达出心中担忧,时不我待。(5)《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答案】两朝开济老臣心来吾道夫先路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恐年岁之不吾与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避、姱、羁、兮、謇、谇。5.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保持清白,会像古代圣人一样献身正道的句子是:“ , 。”(2)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道山岭之高,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3)杜甫《蜀相》中“ , ”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答案】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扪、胁、膺、碧、鹂。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表明作者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多次死去也决不后悔的句子是“ , ”。(2)《蜀道难》中“ , ”两句,以“五丁开山”的传说来反映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英雄气概,从中也可以看出蜀地的与世隔绝和蜀道的来之不易。(3)《蜀相》中“ ”写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向他求取统一天下—的计谋;“ ”写诸葛亮出山之后,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匡扶刘禅,忠心耿耿。【答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51 易错字词:“栈”“钩连”“频烦”。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以鸟为喻来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 , 。(2)《蜀道难》中的“ , ”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两句写法有暗合之处。(3)《蜀相》中的“ , ”,杜甫借用明媚的春光鸟语,从反面写出了丞相祠堂的静谧和寂寞。【答案】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鸷”“扪”“胁”“膺”“鹂”。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的两句是“ , ”。(2)《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势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 , ”。(3)屈原《离骚》中,“ , ”两句揭露了当时庸人违背道德准绳、以迎合讨好他人为法度的恶劣行径。【答案】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阶、叶、盈、倚、追曲、竞。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2)小刚从西安自驾游去成都,全程高速,一天即可到达,想到李白在《蜀道难》中想象自己在星星中间穿行,心惊胆寒,徒然长叹的诗句“ , ”,不觉哑然失笑,有了今非昔比的感慨。(3)小华游览武侯祠时,想用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叹惋之情,不禁吟诵起杜甫《蜀相》中的名句“ , ”。【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形:太息、掩、扪、参、胁、膺、长、襟。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写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2)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明自己宁死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决态度。(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浪漫气息,如用“五丁开山”神话歌颂蜀国人不畏艰险、最终成功打通蜀道的句子是“ , ”。(4)《蜀相》中,“ , ”两句诗生动地表现出诸葛亮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答案】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姱、��、謇、谇、溘、摧、栈、钩、烦。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屈原用春秋更替来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2)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难以越过。(3)《蜀相》中,“ ,”这两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51 【答案】日月乎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淹”“兮”“序”“猿”“猱”“攀”“捷”“襟”。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品德高尚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2)《蜀道难》中“ , ”以神话故事来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从中也可以看出蜀地与世隔绝,蜀道来之不易。(3)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嫉、蛾、诼、摧、栈、隔。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屈原通过早晚采摘香草来表达自己志向高洁的句子是“ , ”。(2)二十八星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就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危。(3)李白《蜀道难》中用拟人和比喻手法写山谷中水流发出巨响的两句是“ , ”。(4)杜甫《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答案】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搴”“阰”“揽”“莽”“胁”“膺”“豗”“砯”“壑”。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3)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入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两句与杜甫《蜀相》的“,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掩、匪、豺、碧。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历史长河中,蜀地诗人与入蜀诗人共同以诗歌为媒介,展现了蜀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李白在《蜀道难》中所写“ , ”两句,通过夸张和比拟的手法,将动物攀登高峰的艰难刻画得淋漓尽致,进而烘托出蜀山的高峻险要;杜甫在《蜀相》中,通过“ , ”两句,用极为精炼的语言,对蜀地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诸葛亮给予了高度评价,赞颂了他的贤能与忠诚,使得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蜀地文化的博大精深。(2)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的得失民心,会牵动着世人的心。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达了对统治者昏庸的讽刺。【答案】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猱”“频烦”“察”。51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2)杜甫的《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两句是 , 。(3)《离骚》(节选)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句子是 , 。【答案】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扪、参、胁、抚膺、频烦、嫉、蛾、谣、诼、淫。17.默写。(1)学校组织“追求真理,献身理想”的主题演讲比赛。某参赛选手引用屈原《离骚》中的,“ , ”来表达为理想献身而无怨无悔的豪情。(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相熔铸而成的千古名句是:“ , 。”(3)《蜀道难》中“ , ”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给蜀道增添了神秘而浪漫的色彩。【答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犹、捷、襟、摧、栈、钩。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2)《离骚》中写诗人崇尚真理,有着高尚的人格,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的两句是: , 。(3)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道山岭之高,行人步履的艰难,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捷、襟、驰骋、道、膺。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写蜀道中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景象的两句是“,”。(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通过摹写行人艰难行走的情态,侧面表现蜀道的艰险。(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艰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4)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5)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6)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7)杜甫《蜀相》中“?”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8)杜甫《蜀相》中,“,”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9)杜甫《蜀相》中,“,”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10)杜甫《蜀相》中,“,”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答案】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51 注意如下字词:湍、豗、砯、壑、扪、膺、嗟、峨、巅、祠、锦、频烦、鹂、长、襟。20.理解性默写(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旧遭到贬黜的两句: ,。(3)《离骚》中说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擅长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是: ,。(4)《离骚》中说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5)《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易错字:“哀”“姱”“羁”“謇”“谇”“偭”“溘”“圜”“孰”等。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两次写到“佩带”:第一次用“ ”一句写因为自己用香蕙作佩带而遭贬黜,第二次用“ ”一句写要加长自己的佩带。两句中的“佩带”都比喻自己高洁的品格。(2)屈原在《离骚》中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 ,。”(3)《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社会,诗人看不到希望,忧愁烦闷,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的句子是:“ ,。”【答案】既替余以蕙兮长余佩之陆离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蕙、姱、羁、謇、谇、忳郁、侘傺。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以雄鹰作喻,表明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3)《蜀道难》中“, ”两句把蜀道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眼前。(4)《蜀道难》用夸张手法写山势高险、枯松倒挂的句子是: , 。【答案】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时注意以下字词:鸷、然、蛾、诼、扪、膺、盈、壁。23.离骚(节选)(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的:“ ,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降生详瑞的句子:“ ,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 , ”,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4)《离骚》中写出诗人身上披着香草,佩秋兰表明自己高洁品质的诗句:“ , 。”(5)屈原在《离骚》中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 , 。”(6)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 , 。”(7)在《离骚》中,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 , 。”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8)在《离骚》中,写屈原担心国君易老、昏庸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 , 。”(9)《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 ?”(10)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的句子:“ , !”51 【答案】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裔、庸、陬、惟、纷、扈、辟芷、纫、佩、搴、阰、揽、洲、淹、代、暮、抚、秽、骐骥、驰骋。24.《蜀道难》(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 , 。”(3)《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 。”(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 , 。”(5)李白的《蜀道难》中“ ”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 ”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6)李白在《蜀道难》中,用神话故事点染了神奇色彩。“ ”是五丁开山的神话,“ ”暗含羲和的故事。(7)李白《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 , 。”(8)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 , 。”【答案】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连峰去天不盈尺飞湍瀑流争喧豗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度、攀援、巅、塞、摧、栈、钩连、盈、喧豗、砯崖、壑、胁、抚、膺。25.蜀相(1)《蜀相》中“ ? ”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追思缅怀,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2)《蜀相》中描写祠堂内幽静的春景的诗句:“ , 。”(3)《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 , 。”【答案】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祠、柏、映、阶、鹂、频烦、济。《望海潮》《扬州慢》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望海潮》中,在描写杭州郊外钱塘江周围的风景时,词人柳永很注重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其中“”写出了树木围绕江堤的静态美,“”则写出了江水澎湃的动态美。(2)在柳永《望海潮》中,通过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的句子是“ , ”。(3)在《望海潮》中,词人很注意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进行写景和叙事,其中上阕写杭州城内以及钱塘江的风景为实写,而下阕写西湖美景主要为虚写,如提到杭州两种典型的植物的“ , ”两句就是很好的例子。(4)《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句子是“ ”,实写扬州凄凉情形的句子是“ ”。51 (5)《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痛心疾首的句子是“ , ,”。(6)《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句子是:“ , ?”(7)《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句子是“, , ”。(8)《扬州慢》的“, , ”三句,作者从听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把角声的凄凉和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词人的感情色彩。【答案】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堤、羌、菱、荠、窥、蔻、渐、堤、犹。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在《望海潮》中用“ , ”两句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2)《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情形的诗句是, ”。(3)姜夔在《扬州慢》中用“ , ”两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答案】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绕”“霜”“废”要理解字义去记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 , ,”三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钱塘江堤上树木郁郁苍苍,钱塘江江水澎湃浩荡的句子是“ ,, ”。(3)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词人描写钱塘街市与人家繁华富丽景象的两句是“ , ”。(4)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两句是“ , ”(5)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运用虚实对比,虚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凄凉情形的词句是“ , ”。(6)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描写波荡月冷的夜景、抒发繁华不再的悲凉之情的句子是“ , , ”。(7)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描写芍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情形的句子是“ , ”。【答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画、幕、参差、堤、霜、堑、涯、玑、绮、池、夸、荠、荡、念、知。4.名句默写。(1)《望海潮》中的“ , , ”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城市的富庶,揭示出所咏主题。(2)柳永在《望海潮》中用“, ”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两种景物,以典型景物突出了西湖乃至整个杭州四季如画的美景。(3)柳永在《望海潮》中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杭州人游乐情景的句子是:“ , 。”(4)姜夔《扬州慢》中“, ”两句,化用了杜牧《赠别》里的诗句,运用反衬手法,以昔日的繁华来衬托当下的荒凉。(5)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象;姜夔的《扬州慢》中说“, ,”,写出了扬州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51 (6)《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的残酷和破坏之严重,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战争痛恨厌恶的词句是: , , 。【答案】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形”“塘”“羌管”“晴”“菱”“荠”“窥”“废”“犹”。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柳永在《望海潮》中仅用“ , ”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景概括出来了。(2)《望海潮》中,柳永用了“ , ”八个字展现出杭州的繁华富庶。(3)姜夔《扬州慢》中“ , ”用“扬州芍药甲天下”反衬“寂寞开无主”的荒凉,一声长叹,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答案】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珠玑、绮”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6.扬州慢(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词句:“ ”,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词句:“ 。”(2)《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之残酷和造成的破坏之严重,并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战乱痛心疾首的词句:“ , , 。”(3)《扬州慢》中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解除的词句:“ , , 。”(4)《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词句:“ , 。”(5)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 , , ”三句则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6)《扬州慢》中“ , ”两句,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物在城非的深沉感慨寄托在了具体的物象之中。【答案】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荠、窥、乔、犹、渐、清、须、荡。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扬州慢(淮左名都)》中“ , ”两句化用了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2)《扬州慢(淮左名都)》中“过春风十里”一句化用了杜牧《赠别》(其一)中的诗句“ , ”。(3)《扬州慢(淮左名都)》中“青楼梦好”一句化用了杜牧《遣怀》中的诗句“ , ”。(4)《扬州慢(淮左名都)》中“ , ”化用了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5)《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描写芍药花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诗句是:“ , ?”【答案】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淮、佳、珠帘、赢、薄、荡、知。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望海潮》中“ ,, ”三句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51 (2)柳永《望海潮》中写钱塘江堤上树木茂密如云,钱塘江江水澎湃浩荡的句子是“ , ”。(3)在《望海潮》“重湖叠��清嘉, , ”这几句中,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的美景。(4)柳永《望海潮》中“ , ,嬉嬉钓叟莲娃”几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答案】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形、堤、桂、羌、晴、菱。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望海潮》中关于杭州桂花飘香、荷花满湖的四时美景的词句“ , ”据说让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2)《扬州慢》中的“ , ”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盛写荒凉衰败。(3)黄河作为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更是诗人笔下的常客,请写出包含有“黄河”意象的诗句“ , ”。【答案】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桂、荠、仞、鸣、溅。《陈情表》《项脊轩志》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化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2)《陈情表》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孤弱无依的两句是“ , ”。(3)《陈情表》文章结尾用“ , ”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答案】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僮、陨。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陈情表》中,作者用“ ”委婉地说出母亲改嫁的事实;而“ ”则直接写出了他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的事实。(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3)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 , 。”【答案】舅夺母志门衰祚薄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衰、祚、宦、矜、具。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只身一人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3)《陈情表》用“ , ”两句写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4)《项脊轩志》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5)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描写出了项脊轩美丽可爱的十五之夜的美景。【答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51 易错字词:茕、孑、僮、啄、斑驳。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 , , ”。(2)《项脊轩志》中起到承上启下,使行文思路陡转的过渡句是“, , ”。(3)《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 , , ”。【答案】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斑驳、珊、枇杷、已、亭。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自己不仅没有伯叔兄弟,而且“ , ”,可见其缺少亲人伶仃孤苦的境况。(2)在《陈情表》中,李密通过“ , ”这两句向晋武帝表明了自己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3)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都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比如生病、死亡、如厕等。李密《陈情表》中用“ ”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 ”来婉称母亲改嫁。【答案】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慈父见背舅夺母志【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祚、宦、矜、舅。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地长大成人。 (2)《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答案】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零丁、衰、祚”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7.项脊轩志(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 , ,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渡句:“ , , 。”(3)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嘘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句子:“ ? ?”(4)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 , 。”(5)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在修葺之前的老、旧、破的句子:“ , , 。”(6)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的朝向以及修葺之前采光不好的情况的句子:“ , , 。”(7)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前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 , , 。”(8)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 , , 。”(9)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 , 。”(10)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其目的是“ ”,接着作者“ , ”,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1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 , 。”51 (1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鸡狗横行、人员杂乱的一片萧条的句子:“ , , 。”(13)在《项脊轩志》中,点明老妪对作者家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作者母亲对其十分关照的句子:“ , 。”(14)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作者妻子归宁后转述其小妹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 ?”【答案】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儿寒乎欲食乎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需要注意书写的字词有:庭、植、亭、渗漉、注、寂、斑驳、珊、偃仰、漏、辟、垣、庖、栖、妣、抚、姊。8.陈情表(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概括了自己早年坎坷多难的命运。(2)在《陈情表》中,作者用“ ”委婉地说出母亲改嫁的事实;而“ ”则直接表现了他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的事实。(3)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说明自己缺少亲人、童仆的帮助,不得不事必躬亲。(4)《陈情表》中“ , ”两句写出了李密孤单无依,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安慰的境况。(5)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虽然想为国效力,但是祖母病情日渐加重,让他进退两难的句子是:“ , 。”(6)在《陈情表》中作者抓住晋朝“ ”的治国原则,坚持和祖母相依为命,因此“ ”。(7)“物尤如此,人何以堪”,李密在《陈情表》中通过列举鸟雀反哺的事例来恳请皇帝答应自己将祖母奉养至终的句子:“ , 。”(8)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要报答晋武帝恩情的句子是:“ , 。”【答案】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舅夺母志门衰祚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衅、夙、闵、祚薄、期、僮、茕、诏、笃、乞、陨。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用“ , 。”两句写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2)《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句子是“ , 。”【答案】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默写需要注意的字词有:期、僮、茕、陨。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2)李密《陈情表》中用“ , ”两句写出作者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3)《项脊轩志》中,归有光描写项脊轩里充满书香之味的句子是“ , ”。【答案】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借书满架51 偃仰啸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乞、僮、偃、啸。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同时为全文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2)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 , ,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4)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是:“, , ”。(5)归有光《项脊轩志》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中归有光睹物思人、托物寓情的句子是“ , , ”。【答案】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题中需注意(1)衅,闵;(2)期,强,僮,茕;(3)宦,矜;(4)驳,珊;(5)枇,杷。12.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表明了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2)《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奉命入朝的原因的两句是“ , ”。(3)《陈情表》中,李密运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表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4)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绘自己好学,在项脊轩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的句子是“ , 。”(5)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祖母持象笏的勉励“ , ”,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答案】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借书满架偃仰啸歌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陛、报、乞、偃仰”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1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项脊轩志》中“,”点出了项脊轩的狭小。(2)《项脊轩志》中“ , , ”写出了项脊轩的年久陈旧。(3)《项脊轩志》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睹物思人,托物寓情的句子是:“,,”。【答案】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详解】此题中需注意“方丈窥”“容”“渗漉”“下注”“枇杷”“手植”(亲手栽种的意思)“亭亭如盖”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象的句子是: , , 。(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是: , , 。(3)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叶繁茂,来表达物是人非之慨的句子是: , , 。【答案】(1)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2)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51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庭(2)啄(3)至(4)斑驳(5)珊珊(6)枇杷(7)已。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概括自己命运坎坷。(2)《陈情表》以乌鸦反哺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3)《项脊轩志》中记录了作者的快乐时光,书很多,可以“ ”,也可以“ ”,静听万物发出的妙音。【答案】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偃仰啸歌冥然兀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易错字:“衅”“夙”“闵”“偃”“冥”。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 , ”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2)在《陈情表》中,李密在文末用“结草”的典故来表明如果朝廷能满足自己抚养祖母终老这个心愿的话,自己将会终身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的句子是:“ ,。”(3)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在堆满书的屋内吟咏文章的两句是: ,。【答案】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借书满架偃仰啸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如下字词:“既”“鲜”“陨”“偃”“啸”。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从《陈情表》中“ , ”两句可以看出,魏晋时对汉代的察举制有所沿用。(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用叠词描摹事物,如用“ ”描写庭院台阶的景象,用“ ”描写了枇杷树生长的情况。(3)小顾要写一篇短文,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线上展览活动,她引用诗句“ , ”来再现古人使用铜镜的生活场景。【答案】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而庭阶寂寂今已亭亭如盖矣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逵、廉、鬓、裴回、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陈情表》中,“ , ”两句表现了他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忠诚。(2)“腹有诗书气自华”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 , ”两句写出了项脊轩里面的书香之气。(3)太阳落山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常预示着人不久于人世,如《陈情表》中“ ”,分灶做饭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常预示着兄弟分家,如《项脊轩志》中“ ”。【答案】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但以刘日薄西山迨诸父异爨【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陨、偃、啸、薄、迨、爨。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现家中人丁单薄,外无至亲,内无僮仆,无人照料的句子是:“ ,。”(2)《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3)《项脊轩志》中写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栏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的句子是:“, 。”(4)《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 , ,, ,。”51 【答案】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期功”“僮”“陨”“楯”“斑驳”“珊”等。《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写兰亭的“山”“木”的句子是“ , ”;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 ,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明作者生死观的两句是“ ,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肯定现在,否定过去。(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时节,这些景物使诗人得到精神满足。【答案】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崇、修、激湍、映、诞、殇、涓。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兰亭集序》中能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视听乐趣的前提的句子是: , 。(2)《兰亭集序》中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用两句话进行了批判,这两句是: , 。(3)《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借用自然景物形象地概括自己的入世和出世的两句是: , 。(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傲然自得的情怀得到寄托,身心安然舒适的两句是: , 。【答案】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俯察、固、虚诞、殇、妄作、岫、倚、膝。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 , ”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的“ , ”之说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是“ ,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通过“问”的细节和“恨”的心理表现了作者急于归家的热切。【答案】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1)湍;(2)殇;(3)飏;(4)熹。51 4.兰亭集序(1)《兰亭集序》中交代集会地点的句子是“ ”,表明集会地点周围有高峻的山峰的句子是“ ”。(2)《兰亭集序》中交代集会目的的句子是“ ”,直接表明作者参加集会时的心情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描绘宾客尽是文人雅士、贤德之人,《兰亭集序》中表达类似意思的句子:“ , 。”(4)《兰亭集序》中,作者与文人雅士们列坐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边,油然而生地表达自己的幽深内藏的情感的句子:“ , , 。”(5)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 , 。”(6)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与此句意义相近的句子:“ , 。”(7)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 , ”,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8)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每个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亡的句子:“ , 。”(9)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这一思想的句子:“ , 。”【答案】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修禊事也信可乐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稽、崇、禊、咸、盛、觞、畅叙、清、惠、俯仰、诞、殇、妄作。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现集会当天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 。(2)人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有相似的感叹: ,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将世人大体分为“静者”和“躁者”两类,并形象地概括这两类人的生活内容的句子是: ,; ,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这一思想倾向的两句是: ,。【答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关键字的书写:惠、俯、悟言、骸、诞、殇。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2)《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两句相似的感叹: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话来批评: ,。【答案】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固”“诞”“殇”“妄”“惠”。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谈及的“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 , ; , 。51 (2)《兰亭集序》中,作者描写兰亭的“山”的句子是“ , ”;描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 , ”。(3)《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生死观的两句话是: ,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 , ”两句发出了相似的感叹。【答案】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妒”“猿”“度”“啸哀”“渚”要理解字义去记忆。8.根据意思,填写名句。(1)《兰亭集序》中介绍与会者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的句子是: , 。(2)《兰亭集序》中“ , , ,”说明了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是喝酒作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3)王羲之认为为人处世,“静躁不同”,“静”指“ , ”,“躁”指“ , ”。(4)《兰亭集序》中“ , ”是说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答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详解】本题属于情景默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至”“咸”“盛”“觞”“幽”“幽”“悟”“寄”“形骸”“化”“尽”。9.归去来兮辞(并序)(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写作者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明作者不求富贵不求成仙的句子:“ ,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句:“ ,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句:“ ,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作者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 , 。”(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 , 。”(8)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精神上的富足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作者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倦鸟还林。(10)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回归菊前松下的生活。【答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谏、憩、遐、役、奚、惆怅、飏、觞、酌、眄庭柯、怡、倚、倚、岫、倦、径、犹。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反思、悔悟和庆幸之情的两句是: , 。51 (2)《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的是作者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为伴的闲适生活。(3)《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回家后,四处走走看看,看到云从山头冒出,鸟飞回巢中的情景的两句是: , 。【答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谏”“情”“消”“岫”要理解字义去记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把“云”和“鸟”都人格化了,作者将感情寄托在物上,达到了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描写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对此景,作者却发出“ , ”的慨叹,作者的悲愁叹老,其实是他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之情的自然流露。(3)我们经常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顺随自然的态度。【答案】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详解】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岫”、“谏”、“曷”。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写每天在园内散步,成为乐趣;“ ”写树木茂盛。(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归家后在劳作之余放声呼啸,身心舒展,文思泉涌的句子是:“ , ”。(3)《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以云、鸟自喻,表达自己无意出仕,厌倦官场的句子是:“ , 。”(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表现了陶渊明对“富贵”和“帝乡”的清醒认识。【答案】园日涉以成趣木欣欣以向荣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详解】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东皋、舒啸、出岫。13.根据相关情景,填写名句。(1)《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诗人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自责但回头不迟的诗句是: ,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用“ , ”两句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3)《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 , ”两句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用“ ,”两句将精神生活的富足与物质生活的清贫进行了鲜明对比。(5)《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 ”写日光暗淡,日将西沉,“ ”写诗人流连孤松,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6)《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 。(7)《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描绘作者顺随自然走到生命尽头的诗句是: , !(8)《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以云鸟自喻,“ ”写自己过去做官出自无心,“ ”写如今归田恰如鸟儿飞倦知还。【答案】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51 【详解】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是、遥、飏、熹、翳、桓、皋、岫、倦。1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兰亭集序》中引用了《庄子·齐物论》,表达了作者否定当时士大夫生死观的句子是“ , ”。(2)《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无心做官,想归隐田园的心理。(3)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士大夫常用“香草”这一意象来象征高洁的品质,请在古诗词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如“ , ”。【答案】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彭殇”“岫”“阰”“扈”“茝”“芰荷”。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开宗明义,直接表达诗人归隐田园心志的两句是“ , ”。(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灭的句子“ , ”。(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诗宋词中经常出现,如“ , ”。【答案】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君归为报京华旧 一事无成两鬓霜/骑驴十三载 旅食京华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兮、芜、薄、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傲然自得的情怀得到寄托,身心安然舒适的两句是: ,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这一思想的句子:“ , 。”(3)中国画中,杏花喻意幸福,因为“杏”与“幸”谐音,同样,“杏花”一词在古诗同中也经常出现,如“ , ” 。【答案】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倚、容膝、虚诞、殇、妄作。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写兰亭气候宜人的两句是“ ,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出了“ , ”的批评。(3)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4)《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答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清”“惠”“固”“诞”“殇”“已”“谏”“曷”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其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 , ”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2)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 ”。(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集会上贤士云集的原因的一句是“ ”。51 【答案】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禊事也【详解】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湍”“映带”“与”“俯仰”“修禊”等。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是“ ,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答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悟、谏、遥、飏、飘。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的心情的句子是:“ ,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傍晚时分山静鸟倦令作者流连不已图景的句子是:“ , 。”【答案】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皋(2)赋(3)飏(4)岫。《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石钟山记》中,李渤根据敲石头的声音听出“ , ”,推断石钟山命名的原因。(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 , , ?”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3)《石钟山记》中着力渲染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衬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 ”埋下伏笔。【答案】南声函胡北音清越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函胡、越、臆。2.《石钟山记》(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 ?”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批评。(2)《石钟山记》中说明世上没能流传下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的句子:“ , , ; , ; 。”(3)《石钟山记》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 , , ”的大石。(4)《石钟山记》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 ”埋下伏笔。【答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臆、郦、殆、详、渔、侧、搏。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石钟山记》中,写苏轼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的句子是“ , ”。(2)《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反诘句表明实践出真知的句子是:“ , , ?”51 (3)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古之人不余欺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铿、臆、欺”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 , ”,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2)《种树郭橐驼传》中表现郭橐驼种的树具有全优的品质的句子是“, ”。【答案】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且硕茂早实以蕃【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莳”“置”“茂”“蕃”。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最后一句“”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2)《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讲述了种树之道“ ,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道,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 ”。【答案】传其事以为官戒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1)戒;(2)致;(3)培,筑。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乡村民宿“民乐居”修建时,有人建议运用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 , ”两句强调的植树者要顺应树木天性的方法来栽种树木。(2)讲解苏轼《石钟山记》时,李老师告诉学生下判断要亲自探究、以事实为依据,指出“ ,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3)古人作诗常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来抒发对盛衰兴亡的感慨,如“ ,”。【答案】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焉尔、臆、阶、荠。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石钟山记》中“ , ”两句总结事理,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心得。(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秘籍”是“ , ”,这既是总括种树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3)我们往往设宴来表达热忱好客之意,而酒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描写对象,比如“ , ”。【答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臆、致、焉、烹、豚、飧、醅。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乡村民宿“民乐居”修建时,有人建议运用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 , ”两句强调的植树者要顺应树木天性的方法来栽种树木。(2)讲解苏轼《石钟山记》时,李老师告诉学生下判断要亲自探究、以事实为依据,指出“ ,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3)龙是我国汉民族的图腾,体现着先民的想象力与昂扬精神。高中课文中亦有许多以“龙”入诗的名句,如“ , ”。51 【答案】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焉”“臆”“殷”“栗”“巅”“雁”。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华的妈妈给他报了游泳训练班,小华不喜欢游泳,他说,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说过,他种的树长得好的原因就是“ , ”,培养人也一样,顺应人的自然生长规律,本性才能健全发展。(2)苏轼《石钟山记》中,用“ , ”两句说明了石钟山“窾坎镗鞳之声”形成的原因。(3)古人往往对时光流逝、生命易衰很敏感,常因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发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 , ”。【答案】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尘满面鬓如霜/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致”“窍”“繁”“停”“斑”“衰”。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用“ , ”写出了作者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在谈种树,而是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2)苏轼《石钟山记》中有一脍炙人口的警语“ , ,可乎?”告诫人们对事物做结论前要注重搜集第一手资料,不可妄加臆断。(3)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寓才能出众之意。古诗文中多有出现,如“ , 。”【答案】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示例一: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示例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示例三: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术”“臆断”“驰骋”“矜”“俦”等。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顺着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树木依照本性生长,因而能收到“ ”理想效果;他植者则不然,违背树木的本性,必然遭致“ ”的恶果。(2)《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种树郭橐驼传》文章最后一句“ ”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3)鸥鸟,在古人笔下具在丰富的内涵,可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古诗词中的“, ”。【答案】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天者全而其性得)木之性日以离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传其事以为官戒也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自去自来堂(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壁,戒,鸥,拂。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早上去看了,晚上还要再去摸摸,更有甚者,“ , ”,这些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2)《石钟山记》里,作者交代写这篇记的原因是:“ , 。”(3)鸥鸟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存世俗机心,不以世事为怀。由此,诗人喜将鸥鸟意象写入诗中,如“ , ”。【答案】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爪、疏、简、陋、盟、鹤、浃、洽、昧。13.种树郭橐驼传51 (1)《种树郭橐驼传》中写人们之所以称呼传主为“郭橐驼”,是因为他“ , , ”。(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总结他种树成功原因的句子是“ , 。”(3)《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郭橐驼种树时的态度的句子是“ ”,写他种完树后的态度的句子是“ ”。(4)《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说其他种树人“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的表现除了“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之外,还有“ , ”。(5)《种树郭橐驼传》中,描写俗吏烦令扰民的神情动作是“ , ”,将纷纷扰扰,鸡犬不宁,百姓疲于奔命的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6)《种树郭橐驼传》中直接点明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答案】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传其事以为官戒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偻、隆、伏、致、莳、置、枯、疏密、聚、召、戒。《拟行路难(其四)》《客至》《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1.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达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的思想的两句是“ , ”。(2)《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 ? ”。(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5)杜甫在《客至》中用“ , ”来表达招待不周的歉疚,让人感受到主人竭尽诚意的盛情。(6)杜甫《客至》中用“ , ”两句,点明了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之前作者的心境。(7)杜甫《客至》中“ , ”两句以互文手法写出因有客要来,诗人非常高兴,清扫小道,开门待客来。(8)《客至》中,杜甫笔下的“ , ”写乡村生活率真纯朴的人际关系,颇有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之趣。(9)黄庭坚《登快阁》中,描绘诗人自己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展现自己胸襟怀抱的两句是“ , ”。(10)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上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11)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运用典故,表达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12)黄庭坚《登快阁》中,表明诗人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 ”。(1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14)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写出诗人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消磨时光的生活状态。(15)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写作者不愿被京中恶浊所沾染,希望早日回家的两句是“ , ”。【答案】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51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2)踯,躅;(4)酌;(5)飧,樽,醅;(7)径,蓬;(8)篱;(9)澄;(11)弦;(12)盟;(14)作,戏。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写出了人因门第不同而命运不同的可悲现实。(2)《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没有直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而是以“ , ?”来安慰自己,期望从苦闷中求得解脱。(3)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写备感压抑、满腹痛苦不能言的名句是:“? 。”【答案】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是情景默写,作答时注意认真审题,选准所填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泻、坐、岂、踯、躅”等字。3.默写(1)《客至》中写村庄清新优美的环境的句子是: , 。(2)《客至》中表达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的句子是: , 。(3)《客至》中写招待客人的菜肴和酒都很简单的句子是 ,。【答案】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51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鸥”“曾”“蓬”“飧”“樽”要理解字义去记忆。4.《登快阁》: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 , ”两句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2)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登快阁》中也有类似的诗句:“ , 。”(3)黄庭坚在《登快阁》中描绘自己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展现自己胸襟怀抱的两句是“ , 。”(4)“ , ”两句,诗人巧用“伯牙绝弦”和“阮籍白眼”的典故。(5)“ , ”两句暗示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理想生活的追求。(6)《登快阁》中“ , ”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答案】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澄、佳、聊、盟。5.临安春雨初霁(1)“ , ”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客居京华的懊悔,含蓄地指责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眼是“ , ”,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3)“ , ”两句写诗人闲居小楼写字品茶消磨时光,但毕竟放不下未酬之志,故以此自嘲,表明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焦虑郁闷。(4)“ , ”两句写诗人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决定趁着清明时节还乡,从此隐遁山林,尽享山林之乐【答案】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薄、闲、戏、犹。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 , 。”(2)《客至》中,杜甫笔下的“ , ”写乡村生活率真纯朴的人际关系,颇有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之趣。(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4)黄庭坚《登快阁》中“ ,”两句,会使人想起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黄庭坚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答案】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时注意以下字词:酌、绝、邻、隔、巷、澄。7.写出空缺部分的名句。(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激起了愁海的狂澜。《拟行路难(其四)》中写诗人举杯驱愁,却放悲声的诗句是:“ , 。”(2)杜甫在《客至》中表达迎接客人到来时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 。”(3)黄庭坚在《登快阁》中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这两句是:“ , 。”51 (4)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答案】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一下字词的书写:酌、缘、蓬、笛、鸥。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 ”两句中用清新隽永的语言,细致贴切地描绘出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2)黄庭坚的《登快阁》一诗巧用典故,其中“ ”化用“伯牙绝弦”的故事,“ ”化用阮籍青白眼的故事。(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 , ”两句使用比兴的手法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答案】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早卖杏花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弦、聊、泻、置。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黄庭坚的《登快阁》中“ , ”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期盼——想过一种了无心机的归隐生活。(2)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 , ”两句将其悲愤难忍、跌宕起伏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3)在《临安春雨初霁》中爱国诗人陆游写下“ , ”两句,表面上看是写书品茗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感慨和牢骚。【答案】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鸥、盟、岂、踯躅、矮、作、乳。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 ”一句慷慨激昂,“ ”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2)《登快阁》中,“ , ”两句既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对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3)《临安春雨初霁》一文中借用陆机的典故,表明诗人持守高洁而不想沾染官场的污浊,更有自己志不得伸的不满的诗句是“ , ”。【答案】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踯躅”“澄”“犹”。11.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吐露真情,发出低沉的哀叹,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2)《客至》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的诗句是:,。(3)《临安春雨初霁》中“, ”,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的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答案】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踯躅”“鸥”“巷”。51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 ”。(2)《登快阁》中,“ , ”两句,透露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3)《临安春雨初霁》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失望,并透露出对客居京华的懊悔的诗句是“ , ”。【答案】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泻”“薄”“倚”。13.完成默写。(1)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登快阁》中也有类似的诗句:“ ,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3)《客至》一诗中写因为家贫,没有山珍海味和美酒招待客人,只有简单的菜和薄酒的两句:“ , 。”(4)《客至》一诗中流露出诗人质朴恬淡、热情好客的两句:“ , 。”【答案】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澄、巷、飧、樽、醅、篱。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客至》中表达诗人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2)《登快阁》中“ , ”两句,道出了诗人希望远离官场,追求自在生活的心声。 (3)《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语言清新隽永,生动地描绘出临安春雨初晴的美丽春光。【答案】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径”“缘”“蓬”“笛”“鸥”“盟”“巷”。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临安春雨初霁》中“, ”两句,诗人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基调。(2)《登快阁》中“, ”两句看似寻常,却让诗作带上了一些自嘲、兀傲之气。(3)《客至》中“, ”两句勾画“无人至”的意境,却更似为客人将至做铺垫。【答案】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薄”“痴”“倚”“鸥”等。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 ? ”。(2)杜甫在《客至》中用“ , ”来表达招待不周的歉疚,让人感受到主人竭尽诚意的盛情。(3)黄庭坚《登快阁》中,描绘诗人自己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展现自己胸襟怀抱的两句是“ , ”。51 【答案】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踯躅”“飧”“樽”“醅”“澄”。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客至》中写村庄清新优美的环境的句子是: , 。(2)《登快阁》中“ , ”既是诗人对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答案】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鸥”“澄”“巷”。18.默写。(1)《客至》中与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2)《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 ,”。(3)黄庭坚在《登快阁》中表明自己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答案】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邻翁、隔篱、踯躅、鸥。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诗的结尾“ , ”两句吐出真情:面对社会黑暗、人间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却又敢怒而不敢言。(2)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一联受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影响,但其开拓出新的境界。(3)杜甫《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答案】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踯躅、澄、飧、兼、樽、醅。20.名篇名句默写。(1)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以流水起兴,“ , ”引出他对社会人生的百般感慨。(2)杜甫《客至》中,写征询客人意见邀请邻居共饮,把席间的气氛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3)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借用伯牙捧琴谢知音和阮籍善为青白眼的典故,写尽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答案】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泻”“篱”“聊”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会使人想起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黄庭坚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51 (2)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用比兴的修辞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 , 。”(3)《客至》中诗人以“ , ”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高潮。【答案】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澄、道、置、翁、隔、篱。51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诗文名句情景式默写汇总练习(选择性必修下册)(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诗文名句情景式默写汇总练习(选择性必修上册)(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诗文名句情景式默写汇总练习(选择性必修中册)(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句默写专项练习(共8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句名篇默写专项练习(共8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篇名句默写专项练习(共64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句默写强化练习(共42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共8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共四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12月联考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5-04-23 10:20:01
页数:51
价格:¥6
大小:535.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