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解题:文言句子断句方法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断句的原则:一是人名、地名、物名之间不能断开,二是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借助词性断句借助名词断句方法解读:名词,如古人姓名、字、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号、官名、地名、物名等,一般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主语前、宾语后应断开。例句呈现: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活板》)借助代词断句方法解读:代词,如“吾”“余”“予”“尔”“汝”“彼”“之”等,一般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主语前、宾语后应断开。例句呈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借助句首发语词断句 方法解读: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等,常居句首,其前应断开。例句呈现: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②呜呼/其真无马邪?(《马说》)借助句首时间词断句方法解读:句首时间词,如“俄而”“旋”“已而”等,常居句首,其前应断开。例句呈现: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借助句末语气词断句方法解读:句末语气词,如“也”“矣”“焉”“耳”等,常居句末,其后应断开。例句呈现: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借助疑问语气词断句方法解读:疑问语气词,如“何”“胡”“安”“孰与”“何如”等,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应断开。例句呈现: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借助句式断句借助判断句断句方法解读:判断句,如“……者……也”“为……”“即……”等。例句呈现:①南冥者/天池也。(《北冥有鱼》)②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借助反问句断句方法解读:反问句,如“孰与……”“其……乎”“安……”等。例句呈现: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借助被动句断句方法解读: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例句呈现: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借助固定句式断句方法解读:固定句式,如“不亦……乎”“何……之有”“如……何”“得无……乎”等。例句呈现: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借助对话(引文)标志断句方法解读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由此进行断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语境判断出问者、答者,确定断句位置。例句呈现 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③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借助对称结构断句方法解读可根据句子是否整齐对称或句子之间是否意思相对进行断句。例句呈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借助修辞手法断句方法解读可根据文言句中运用的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例句呈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5-05-08 04:20:03 页数:5
价格:¥4 大小:14.20 KB
文章作者:138****341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