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理解性默写高频考点和练习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理解性默写高频考点和练习一、核心论点与主旨句1.开篇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原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解析]此句为全文中心论点,强调伯乐是千里马被发现的前提。2.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原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解析]作者通过对比“常有”与“不常有”,批判统治者不识人才的社会现象。此句常与“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等名言结合考查。3.总结全文主旨,表达对统治者的讽刺[原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析]以反问句收束,既呼应开头,又强化对“食马者”无知的谴责。二、千里马的悲惨遭遇1.描写千里马被埋没的生存状态[原句]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解析]通过“祇辱”“骈死”等词,刻画千里马在平庸者手中屈辱而死的命运。2.说明千里马才能无法施展的直接原因[原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解析]指出物质条件不足导致千里马无法展现能力。此句常与“策之不以其道”结合,考查对千里马被摧残的理解。三、食马者的愚妄表现1.刻画统治者对待千里马的错误方式[原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解析]从驱使、喂养、沟通三个方面,揭露统治者的无知。2023年山东卷高考题曾以此句为情境,要求填写表现管理者不尊重人才的句子。2.讽刺统治者有眼无珠的荒唐言论[原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解析]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活画出食马者的浅薄。此句常与“其真不知马也”结合,考查对文章讽刺手法的理解。四、其他高频考点句1.体现千里马异于常马的外在特征[原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解析]以食量之大侧面烘托千里马的非凡能力。2.强调人才与伯乐的依存关系[原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解析]此句常与“诸葛亮遇刘备”等历史典故结合,考查对人才与识才者关系的理解。五、答题技巧与备考建议1.结合语境理解:理解性默写的关键在于把握句子的上下文逻辑。例如,“策之不以其道”需结合“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才能完整回答“4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2.注意易错字:①“祇”易误写为“祗”或“只”。②“骈”易误写为“并”或“胼”。③“槽枥”易误写为“糟枥”或“槽沥”。3.关注教材注释:如“食”通“饲”(sì),“见”通“现”(xiàn),“材”通“才”等通假字,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4.对比拓展:可对比《送东阳马生序》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与“以中有足乐者”的不同情感,加深对《马说》主旨的理解。六、高频真题示例①[情境]怀才不遇的人常用《马说》中的哪两句慨叹自己的遭遇?[答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情境]《马说》中描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命运的语句是?[答案]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③[情境]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答案]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理解性默写练习1.在《马说》中,描述千里马悲惨遭遇,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的句子是:“。”2.在《马说》中,文中描绘千里马被埋没,即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无法展现的具体情形的句子是:“。”3.《马说》开篇点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4.在《马说》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根本原因的句子是:“。”5.在《马说》中,刻画食马者愚昧专横形象的句子是:“。”6.在《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强烈愤慨的句子是:“!”7.在《马说》中,从反面提出论点,为下文埋下伏笔的句子是:“。”8.在《马说》中,文中描写千里马因没有伯乐发现,在喂马人手中艰难生存的句子是:“。”9.《马说》中,作者以反问语气谴责喂马人无知的句子是:“?”10.在《马说》中,表现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之情,间接批判当时社会不识人才的句子是:“。”11.在《马说》中,运用排比句式,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丑态的句子是:“。”12.在《马说》中,文中用设问句,引发读者思考,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4 13.在《马说》中,描写千里马渴望展现才能却无法实现的无奈处境的句子是:“。”14.《马说》中,表现千里马被埋没,却不甘平庸的句子是:“。”15.在《马说》中,点明食马者 “不知马” 具体表现的句子是:“。”16.在《马说》中,从千里马的角度,表达对伯乐渴望的句子是:“。”17.在《马说》中,表明千里马与伯乐关系紧密,二者缺一不可的句子是:“。”18.在《马说》中,描述食马者因无知,让千里马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情形的句子是:“。”19.在《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愤懑的句子是:“。”20.在《马说》中,以 “马” 喻人才,描写人才被埋没后艰难处境的句子是:“。”【答案】1.在《马说》中,描述千里马悲惨遭遇,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在《马说》中,文中描绘千里马被埋没,即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无法展现的具体情形的句子是:“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马说》开篇点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4.在《马说》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在《马说》中,刻画食马者愚昧专横形象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在《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强烈愤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在《马说》中,从反面提出论点,为下文埋下伏笔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8.在《马说》中,文中描写千里马因没有伯乐发现,在喂马人手中艰难生存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9.《马说》中,作者以反问语气谴责喂马人无知的句子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0.在《马说》中,表现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之情,间接批判当时社会不识人才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1.在《马说》中,运用排比句式,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丑态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2.在《马说》中,文中用设问句,引发读者思考,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3.在《马说》中,描写千里马渴望展现才能却无法实现的无奈处境的句子是:“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4.《马说》中,表现千里马被埋没,却不甘平庸的句子是:“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15.在《马说》中,点明食马者 “不知马” 具体表现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16.在《马说》中,从千里马的角度,表达对伯乐渴望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7.在《马说》中,表明千里马与伯乐关系紧密,二者缺一不可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8.在《马说》中,描述食马者因无知,让千里马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情形的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19.在《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愤懑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4 20.在《马说》中,以 “马” 喻人才,描写人才被埋没后艰难处境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5-05-11 19:40:02 页数:4
价格:¥1 大小:164.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