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2025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2.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并能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发现、特征及生活和生产状况。【教学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特点。【教学方法】1.应用多媒体课件,合作探究法。2.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女娲抟(tuán)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的起源有哪些传说吗?中国和西方关于人类的起源分别有着怎样的传说?中国古代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圣经》中关于上帝造人的传说,都是人们对人类起源的探究。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对于人类起源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学说,是目前比较权威的、认可度较高的关于人类起源的解释──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让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的内容,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元谋人发现的地点、距今的年代、生产活动。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出示元谋人遗址发掘现场的图片、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元谋人制造、使用的石器三张图片,说明通过考古发掘得知,元谋人已经知道用火;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主要是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出示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图片。问题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叫作化石。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依据这些特殊的文字,人们能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些情况。(二)北京人7 出示中国境内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让学生回答,中国有哪些古人类遗址?学生回答: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原始人类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分布在这些地方呢?我国的远古人类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这也就是今天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为母亲河的原因,因为在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这些史实证明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让学生阅读课本第3页,找出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和发现的地点。出示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牙齿、北京人复原头像的图片,从而说明大量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不仅是在体貌特征的进化上,还是生产工具的制作使用上,北京人都极具代表性。探究一:从体貌特征和生产生活两个方面概述北京人的特征体貌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平均身高157cm,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当时北京人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比较恶劣,周围都是丛林,野兽频出,那面对这样的情况北京人能不能独立生活呢?生活在原始社会的北京人,生存环境十分险恶,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生存下去,北京人经常面对野兽的攻击,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北京人使用过的石器留下来了十多万件,这些石器有的形状扁平而刃面锋利,我们称之为刮削器和砍砸器,可砍伐树木,刮削木棒和窜割动物,还有三棱形的尖状器,可以挖掘植物的根和茎等。它们都是用石头敲打而成的,十分粗糙。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探究二:火的使用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灰烬,这说明当时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那大家想一下,这些火是怎样产生的?自然界的电闪雷鸣产生的火种、植物自燃产生的火种、火山爆发产生的火种等等,北京人慢慢地学会了保存下这些火种。火的使用有什么意义呢?(展示图片)火的使用可以用来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赶野兽。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探究三: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的起源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三)山顶洞人出示“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阅读课文,了解山顶洞人的发现和其外貌以及生产生活。回答下列问题,指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1.结合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指出,山顶洞人在体质特征方面有什么变化?(模样同现代人相同)2.识“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图,说明山顶洞人在制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进技术?并举例说明(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例骨针)3.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获取火种的方法同北京人有什么不同?(会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得多。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三、课堂小结:通过考古发掘,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是北京人,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学会7 用火并且会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更先进,懂得人工取火以及在原始部落之间进行生活用品的交换,还有了爱美意识达标测评1.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什么?如何得名的?生活在什么时候?答: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170万年2.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类?答: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3.元谋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答:会制作工具,使用火。4.从哪里可以推断元谋人会使用火?答:元谋人留下的灰屑和烧骨。5.材料解析题上古之世……民食果爪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什么现象? (2)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答:(1)山顶洞人懂得“钻燧取火”(燧:火石。钻打火石取火。)或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2)火的使用,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更是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6.作业:课后活动。(1)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B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C是尖状器,用于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树木中的昆虫。(2)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看看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可列表完成比较。原始人群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北京人约70万一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山顶洞人约30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采集、渔猎懂得爱美氏族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目标】1.了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况、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2.识读《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形象地掌握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生活的特点。3.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教学重点】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那时候我们的祖先已开始定居生活了。同学们能够想象他们定居的生活是怎样的吗?跟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哪些区别呢?我们今天就一起穿越到原始社会,体验祖先们的农耕生活吧。7 二、内容探究一、原始农业的发展师:阅读课本正文部分内容:中国境内发现栽培稻的遗址在什么地方?生:位于长江中下游。师:在农作物的栽培方面,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什么的国家?生:粟和黍。师:阅读课本《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提问:图上有哪些主要的遗址?它们在分布上有何相似之处?为什么会分布在这些地区?生:遗址:红山、半坡、良渚、河姆渡、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等。都分布在江河附近。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于农耕。师: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之一。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业生产工具也在不断地改进。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生产工具的改进,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大进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有何重要意义?生: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二、河姆渡人的生活师: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原始居民的居住提供了方便。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其中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最具代表性。师:你能说说和北京人相比,河姆渡人的居住条件有哪些不同吗?这种建筑结构有什么好处?生:能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通风防潮,同时还有利于防止野兽的袭击。师:阅读课本关于河姆渡人生活的叙述,列表总结:河姆渡人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生:农耕饲养业手工业建造木结构水井;种植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经典家禽以猪、狗和水牛为主制作陶器、玉器和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师过渡:同学们,我们了解了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现在让我们一起转换视角,来到北方黄河流域,一起去探寻那里的原始居民半坡人的生活状况!三、半坡居民的生活师: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较今天更为温暖湿润,适宜人类活动。位于黄河流域的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多媒体展示《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师:对比两种房屋,有什么不同?生:一个是半地穴式的土木合筑;另一个是木结构的地面建筑。师:阅读课本关于半坡居民的生活的叙述,列表总结: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生:农耕饲养业手工业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捕猎捕鱼;采集野果制彩陶,彩陶有纹饰图案;有装饰品和乐器;有骨针、骨锥等,会制衣师总结:半坡人与河姆渡人在生活上的不同点:①半坡居民是以粟为主的旱地农业,而河姆渡人的耕作方式是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②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而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③河姆渡人较半坡居民在手工业上有更大进步,如河姆渡人会运用雕刻等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等。三、课堂小结7 指导学生填写《原始农耕生活总结表》原始居民河姆渡人半坡居民原始农业距今时间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年农作物种植、家禽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活动区域浙江余姚(长江流域)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居住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农业种植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种植粟饲养业以猪、狗和水牛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捕猎捕鱼、采集野果手工业制陶器和玉器,简单乐器骨哨,使用雕刻技术和天然漆使用彩陶,多纹饰;有装饰品和乐器;有骨针、骨锥等,会制衣【板书设计】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和发展的标志2.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活动区域和距今时间2.生产、生活状况三、半坡居民的生活1.活动区域和距今时间2.生产、生活状况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2.通过了解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知道早期国家的产生,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3.通过了解部落联盟时期的远古传说,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教学重点】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考古发现的意义。【教学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没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传说,其中虽有不少夸张,但有的传说也生动反映了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传说人物是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吧。二、内容探究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师: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早期国家是如何形成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什么?生:高耸的城墙、宽阔的城壕、大型水利设施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安全和便利。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7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师:阅读课本内容并回答问题:良渚古城遗址位于何处,产生时间是什么时候?生: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师:良渚古城具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内城中部有许多高等级建筑和稻谷,这些发现反映了什么。生: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师:阅读课本内容,为什么说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显著?生:城内贵族墓地随葬品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形成鲜明对比。师: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此外,还有一个遗址的发现,也表明早期国家的出现,找找答案。师:从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谈谈为什么说当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生: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证明当时的阶级分化已经非常明显,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所以说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三、远古的传说师:阅读课本,并回答[一、导入新课]中的问题: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传说人物是哪些?生:“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炎帝、黄帝。师:阅读课本炎黄联盟中第二段内容,问:距今五六千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哪些著名的部落?生:主要有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蚩尤部落。师:随着部落逐步发展壮大,为争夺土地与财富,各部落之间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战争有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那你们知道“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吗?生:从征战双方、征战过程、征战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回答。师: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只不过是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中的其中一个。那么,这些战争对原始社会后期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生: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的战争打破了氏族界限,促进了部落间的交流和融合,尤其是涿鹿一战,促使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师: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教师引导学生区分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的关系——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刚刚了解了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那么黄帝之后,中国历史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下面让我们从尧舜禹的禅让中寻找答案吧!师:阅读课本远古的传说中第三段内容,回答问题: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哪些部落?他们形成联盟后,部落联盟首领依次是哪些?生: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部落联盟首领依次为:尧、舜、禹。师:尧、舜、禹部落首领通过什么制度选拔出来的?这种选拔制度的含义和实质分别是什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禅让制度,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其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被推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师总结:从上面可以看出,禅让制注重的是人的贤德。那么舜、禹有什么贤德之处而受到禅让的呢?(从个人的品格和功绩来回答)师: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第一,禹和鲧的治水办法有何不同,其结果怎样?第二,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第三,大禹治水成功对部落联盟发展和禹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生:(1)鲧采取围堵的办法治水,最终失败;禹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最终成功解除了水患。(2)传说大禹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7 (3)大禹治水成功,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也使他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为他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三、课堂小结本课中介绍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情况。我国原始社会的进步是原始居民集体的贡献,绝不只是几个神话传说英雄的作用。请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原始社会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并要求能相互讲解“炎黄子孙”说法的来历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板书设计】一、文明社会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二、早期国家1.良渚古城2.陶寺古城三、远古传说1.炎黄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华夏族2.人文初祖:炎帝、黄帝3.部落联盟时期实行禅让制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5-05-22 14:40:01 页数:7
价格:¥4 大小:332.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