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数学
>
沪科版(2024)
>
七年级上册
>
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初中数学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2025秋
初中数学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2025秋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1数据的收集【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2.知道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在调查中能选用恰当的调查方式.3.感受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情境中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4.从一个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数据的收集方法,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普查”“抽样调查”的概念和调查方式选取的理解,并使学生体会到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5.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体现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严谨的良好素养.【教学重点】重点是调查方式的选取.【教学难点】难点是抽样调查中样本的代表性与广泛性.【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运动能增强我们的体质,中国的健儿在赛场上为国争光,他们赛出了我们的豪气,展现了我们的强健的体质.我校要进行秋季运动会,需要了解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如果让你调查我们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你如何进行?[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下面是三名同学的方案:方案一:小明同学在公园里调查1000名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方案二:小颖同学到本地区的一个医院与院方取得联系,了解1000名老年人一年中来医院看病的情况,即生病的次数.方案三:小亮同学调查自己邻居中的老年人,了解老年人在一年中生病的次数.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对象、调查方式和调查的结果等.又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得出概念.情境1中先设计运动项目(如:篮球、跑步、跳绳、游泳、其它),在全班实行举手表决或调查问卷的形式.然后把相应的结果记录下来.情境2中方案一在公园里的调查对象相对都是比较健康的老人,方案二在医院里的调查对象相对是不健康的老人,方案三选取的数量较小,不能真实地反映问题.以上三个同学的做法都存在不足之处.小华的做法比较好.[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调查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有趣的情境,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全面调查问题什么是全面调查?[教学说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生活,在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得出结论.[归纳结论]调查是收集数据的重要方法,在收集数据时,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普查).普查是调查的方式之一.2.抽样调查问题1什么是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几种?问题2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容量?[教学说明]15 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得出,能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另外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归纳结论]从被考查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进行考查的调查方式叫做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普查和抽样调查.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有要考查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调查方式中,不适合的是()A.了解2008年5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抗震救灾文艺晚会的收视率,采用抽查的方式B.了解某渔场中青鱼的平均重量,采用抽查的方式C.了解某型号联想电脑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的方式D.了解一批汽车的刹车性能,采用普查的方式2.为了考察某市初中3500名毕业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出20本试卷,每本30份,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A.3500B.20C.30D.6003.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B.这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C.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D.100台4.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5.某地区有8所高中和22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方式获得的数据最能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A.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B.从该地区30所中学生里随机选取800名学生C.从该地区的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D.从该地区的22所初中里随机选取400名学生6.为了了解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的做法是(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利用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有更加明确的认识.[答案]1.C2.D3.C4.D5.B【解析】样本的选取要有代表性.6.抽样调查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什么是全面调查?什么是抽样调查?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相互交流一下.[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从教材“练习”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15 5.2数据的整理【教学目标】1.能正确说出数据整理描述的方法.2.通过实际问题的学习和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选取恰当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4.从学生掌握的数据收集和小学对统计图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入数据整理的方法,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数据整理”的理解;并使学生会用恰当的统计图表来描述数据,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5.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又体现知识的应用性,通过对数据整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重点是数据的整理方法.【教学难点】难点是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下面记录了某班级男同学一次立定跳远的成绩:(单位:米)1.251.401.291.411.271.081.211.151.431.321.301.121.431.501.361.471.221.241.241.521.391.451.311.321.191.351.441.291.271.41(1)根据以上成绩制作统计表;(2)参加立定跳远的男同学一共有人;(3)成绩超过1.29米的男同学一共有人,占男同学总数的%;(4)成绩在段的男同学人数最多,是人;(5)这次立定跳远最差成绩是,最好成绩是,它们相差.[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在小学我们学过几种统计图?如图,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15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数据整理的描述方法.归纳出三种统计图,并总结出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征.情境1中(1)(2)30(3)17;56.7(4)1.20~1.29米;9(5)1.08米;1.52米;0.44米.情境2中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D项.[教学说明]通过知识的回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同时让学生体验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成功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数据整理的方法问题1数据整理的方法有哪些?问题2三种统计图的特征是什么?[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归纳结论]数据整理的方法有:统计表和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把数据整理成表,同时常用一些统计图来直观地表达整理后得到的结果,使人看后一目了然,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扇形统计图是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根据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劳动者构成比例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的构成比例是::.15 2.如图的两个统计图,女生人数多的学校是()A.甲校B.乙校C.甲、乙两校女生人数一样多D.无法确定3.某市股票在七个月之内增长率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2~6月份股票月增长率逐渐减少B.7月份股票的月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七个月中,每月的股票不断上涨D.这七个月中,股票有涨有跌4.想表示某人一天体温变化情况,应该利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都可以5.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和.其中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答案]1.1222.D3.D4.C15 5.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数据整理的方法有什么?统计图有几种?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相互交流一下.[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从教材“练习”和“习题5.2”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示一组数据.2.能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用恰当的统计图,直观、清楚地表示一组数据.3.在具体环境中会用统计图描述一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和应用能力.4.从学生熟悉的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出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理解;使学生在经历学习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统计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5.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又体现知识的应用性,通过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重点是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难点】难点是灵活选用恰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甲、乙两家汽车销售公司根据近几年的销售量,分别制作如下统计图(如图):从2002年到2006年,这两家公司中销售量增长较快的是哪一家?你能说明一下理由吗?[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某九年制学校围绕“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而得到一组数据.如图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条形统计图,结合统计图该校对多少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你是怎样得到的?15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统计图描述的数据的实质.从而得出统计图的特征.情境1中增长较快的是甲公司.通过折线统计图容易发现,从2002年到2006年,甲公司的销售量增长了300多辆,而乙公司的销售量增长了约250辆.所以增长较快的是甲公司.情境2中4+8+10+18+10=50名,该校对5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条形图中长方形的高表示的是每个项目的人数.[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的特征,更进一步认识到统计图中对数据描述的含义,通过学生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已有的知识中得出新的概念,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用统计图描述数据问题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如何选择恰当的统计图?[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归纳结论]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是通过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如果要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则选择条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①扇形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②扇形面积的比等于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之比;③扇形面积之比等于各扇形内数据个数之比.如果要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则选择扇形统计图.(3)折线统计图通过用数据点的连线来表示一些连续型数据的变化趋势.如果要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则选择折线统计图.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小明家2002年的四个季度的用电量如下:其中各种电器用电量如下表:15 小明根据上面的数据制成下面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三幅统计图回答:(1)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各种季度用电量变化情况?(2)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冰箱用电量超过总用电量的?(3)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空调的用电量?2.我国体育健儿在最近六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情况如下表: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中的信息.[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答案]1.解:(1)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各种季度用电量变化情况;(2)冰箱用电量超过总用电量的,就是要知道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所以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3)空调的用电量就是要知道项目的数据,所以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15 2.解:条形统计图如下: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如何恰当的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如何来描述数据特征的?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相互交流一下.[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从教材“练习”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制作恰当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2.能读懂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根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正确地识图、读图、获取正确的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4.从学生熟悉的统计图中引出“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各种师生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识图、读图、获取信息”的理解;让学生在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综合利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5.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重点是从统计图中读取准确的信息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难点是识图、读图、获取正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如图甲、乙反映的是某综合商场2014年1~5月份的商品销售额统计情况,观察图甲和图乙,解答下面问题:(1)来自商场财务部的报告表明,商场1~5月份的销售总额一共是370万元,请你根据这一信息补全图甲,并写出两条由如上两图获得的信息;(2)商场服装部5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3)小华观察图乙后认为,5月份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减少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15 [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某商场下半年连续6个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如下表:绘制人员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折线图(1),经理看后不满意,把图改成折线图(2),请问哪幅图符合实际?通过此问题你能明白些什么?[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识图、读图、获取正确的信息,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情境1中(1)按照4月份商场销售总额为65万元,正确补出图形.(答案不唯一,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合理即可)(2)70×15%=10.5(万元).(3)不同意.因为4月份服装销售额为:65×16%=10.4(万元)<10.5(万元),所以5月份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情境2中图(1)符合实际,经理把图(2)的纵坐标由非0开始,并拉大了纵坐标的单位,使人产生销售额增长很快的感觉.我们学好知识,就能正确地看待问题.[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存在.并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出结论,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问题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归纳结论]表格、图形是最直观、形象的数学语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通过正确的识图、读图、获取正确信息,把图表中的内容转化成数学语言正确解答问题.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15 某中学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测试,为了解测试结果,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将成绩分为三个等级:不合格、一般、优秀,并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将以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2)若“一般”和“优秀”均被视为达标成绩,则该校被抽取的学生中有人达标;(3)若该校学生有1200人,请你估计此次测试中,全校达标的学生有多少人?2.利群商厦对销量较大的A,B,C三种品牌的纯牛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问卷由单选和多选题组成),对收回的265份问卷进行了整理,部分数据如下:(1)最近一次购买各品牌纯牛奶用户比例如图;用户对各品牌纯牛奶满意情况汇总如下表: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品牌牛奶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2)广告对用户选择品牌有影响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你对厂家C有何建议?[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答案]1.解:(1)成绩一般的学生占的百分比为1-20%-50%=30%,测试的学生总人数为24÷20%=120,成绩优秀的人数为120×50%=60,所补充图形如下所示:15 (2)该校被抽取的学生中达标的人数为36+60=96.(3)1200×(50%+30%)=960(人).2.(1)A品牌牛奶的主要竞争优势是质量好,因为对此品牌牛奶的质量满意的用户最多,而对其广告、价格满意的用户不是最多.(2)广告对用户选择品牌有影响,因为对于B,C两种品牌的纯牛奶在质量和价格上顾客满意率是相同的,但由于B品牌牛奶广告做得好,所以销量比C品牌大.(3)厂家C在提高质量和降低价格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广告效用.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准确的信息?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从教材“练习”和“习题5.4”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章复习【教学目标】1.对本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熟练掌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会用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2.釆用讨论法、练习法、尝试指导法,反思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用统计图来描述数据,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和增强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回顾本章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与收集.【教学过程】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15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展示本章知识框图,使学生系统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时,边回顾,边建立知识框图.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对于本章概念的理解:(1)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常用的方法:利用全面调查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利用抽样调查可以省时、省力,但是得到的数据不够准确,尤其是如果样本选不好时,就缺乏代表性,一般来说当调查的对象很多又不是每个数据都有很大的意义(如全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或着调查的对象虽然不多,但是带有破坏性(如食品合格率),应采用抽查方式;如果调查对象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又不具有破坏性,或者生产生活中有关安全隐患的问题就必须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进行.(2)总体与个体:所要考查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如:为了解某市参加中考的32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抽查了其中16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是抽查,总体是32000名学生的体重,个体是每名学生的体重.2.统计图的特征: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3.关于本章的数学方法:本章由数到形,使学生经历“数据图形化”的过程,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发展了推理能力.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B.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C.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D.了解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知晓率[分析]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是近似的,可以估算总体.[答案]C例2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B.从中抽去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C.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D.500[分析]根据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答案]B15 例3某校为了了解本校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随机抽取该校八年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种书籍),如图是整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活动一共调查名学生;(2)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他”所在扇形圆心角等于度;(3)补全条形统计图;(4)若该年级有6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年级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人数约是人.[分析]抽样的人数8040%=200,“其它”所占圆心角的度数×100%×360°=36°,600名学生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人数30%×600=180.[答案](1)200(2)36(3)略(4)180[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本节课重点所在,这3个例题层次递进,对本章重要知识点进行有效复习和巩固,强化学生对本章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对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调查我市冷饮市场雪糕质量情况C.调查我国网民对日本因地震引发的福岛核事故的看法D.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零部件质量的检查2.为了解某初中学校学生的视力情况,需要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列抽取学生的方法最合适的是()A.随机抽取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B.随机抽取该校一个年级的学生C.随机抽取该校一部分男生D.分别从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各班随机抽取10%的学生3.初中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菏泽市教育局对我市部分学校的八年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把学习态度分为三个层级,A级:对学习很感兴趣;B级:对学习较感兴趣;C级:对学习不感兴趣),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①和图②的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名学生;(2)将图①补充完整;(3)求出图②中C级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4)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我市近80000名八年级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学习态度达标(达标包括A级和B级)?15 [答案]1.D2.D3.(1)200(2)200-120-50=30(人).(图略)(3)C所占圆心角度数=360°×(1-25%-60%)=54°.(4)80000×(25%+60%)=68000(名).∴估计该市初中生中大约有68000名学生学习态度达标.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堂课你能系统地回顾本章所学有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知识吗?你还有哪些困惑与疑问?[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交流与反思,对于学生的困惑与疑问,教师应予以补充和点评.【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从教材“复习题”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1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1数据的收集同步课件(沪科版七上数学)
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1数据的收集教案(沪科版七上)
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2数据的整理教案(沪科版七上)
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1数据的收集课件(沪科版七上)
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1数据的收集教案(沪科版七上数学)
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2数据的整理教案(沪科版七上数学)
初中数学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考点整合与提升课堂作业课件2024秋
初中数学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作业课件2024秋
初中数学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题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数学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教学课件2024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5-05-29 05:20:02
页数:15
价格:¥5
大小:1.76 M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