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新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2025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本章复习和总结【教学目标】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4.了解眼睛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教学方法】1.观察法:观察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折射现象;观察生活中的透镜以及眼睛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2.实验法:会一般的探究实验;会使用光具座等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3.讲述结合法:通过典型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的内涵,熟悉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本章总结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4 2.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1.凸透镜成像例题1图A给出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的大致位置.解析:连接AA′与主光轴相交于一点O,则O为凸透镜的光心,从而确定凸透镜的位置.由A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则通过凸透镜的会聚后过焦点而会聚在A′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F为焦点的位置.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所以由A′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过焦点并会聚于点A.答案:如下图所示:4 例题2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A.无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解析:由题意知,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2f>v>f;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则2f>u>f,根据光路是可逆的,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C.【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2.眼睛成像与视力矫正例题3小明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形成了近视眼,他需要戴一副由(选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该镜片对光有(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解析: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太长,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答案:凹;发散.【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3.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例题4“十一”去无锡市旅游的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1)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答:拍摄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2)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4 解析:(1)根据像的大小和凸透镜焦距的关系: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像越小.甲和乙两张照片中,乙照片上锡山的像比较大,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2)因为像的大小与物距和焦距都有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像的大小与焦距的关系时,应保持物距不变,改变焦距,观察像的大小变化.答案:(1)乙;(2)控制变量,u不变时,才能得到像的大小与焦距的关系.例题5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作放大镜B.可以用作近视镜C.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可以用作投影仪镜头解析:凸透镜可以用作远视镜、放大镜、照相机镜头、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等,故A、C、D正确;用作近视镜的是凹透镜,故B错误.答案:B.【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5-06-07 11:20:01 页数:4
价格:¥1 大小:513.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