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2025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理解汽化、液化。(2)掌握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特点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了解沸腾现象。(3)探究水沸腾的特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能运用液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重点难点】认识物质不同状态间的相互转化现象,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实验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投放一些常见的物质状态转化现象,如干手器干手、玻璃上起白雾、小狗夏天伸舌头散热等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该怎么解释,引导学生讨论。过渡:戴眼镜的同学,你们注意过,冬天戴着眼镜喝热水或者吃热饭的时候镜片的变化吗?镜片变得朦胧是为何?二、进行新课水在不同温度下有固态、液态或气态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或气态是自然界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同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汽化:物理学中,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汽化包括蒸发与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如:吹风机吹干头发,打开酒瓶盖子会闻到酒精味,洗完手可用干手机吹干,拖地后地面的水会不见等。活动:我们来讨论课本图1.3-4的内容:湿衣服晾干的快慢有哪些因素有关?请大家讨论后填下表:方法原因将湿衣服完全展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放在太阳下晒提高液体的温度吹风加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通过实验发现:相同条件下,湿衣服在摊开、阳光下和吹风时干的更快。归纳总结: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提问:现在农村地区为了节约用水,常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这有什么好处?试着说一说。知识巩固: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凉,这是因为(C)A.水的温度比气温高得多B.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C.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D.这是人体的一种错觉过渡:烧水时,每当水沸腾,总会咕嘟咕嘟地冒泡,这也属于汽化现象吗?它和蒸发有何不同?(二)探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用课本图1.3-5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准备器材:铁架台、酒精灯、陶土网、烧杯、温度计、火柴、带孔硬纸板、停表、水、细线。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绘制图像。(1)按如图所示自下而上组装实验装置,在烧杯中装入适量水,用酒精灯外焰给烧杯加热,3 并给烧杯盖上硬纸板,同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观察水温变化。(2)当水温接近85℃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同时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3)撤掉酒精灯,停止对烧杯加热,观察水的变化情况。(4)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通过实验我们发现:(1)沸腾前,水温持续上升,烧杯底部有气泡产生,随着水温升高,气泡逐渐增多,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未到水面就消失了。(2)沸腾时,继续加热,水温不变,烧杯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达水面后破裂。(3)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水温开始下降。(4)水在沸腾前发声较响,在沸腾时发声较弱。结论:(1)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能继续吸热。了解课本1.3-2页表中几种液体的沸点。总结沸腾与蒸发的异同点:蒸发沸腾异发生地点仅在表面内部和表面温度条件任何温度只在一定温度(沸点)时发生汽化速度缓慢的汽化剧烈的汽化同由液态变为气态提问:汽化的两种形式是什么?知识巩固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沸腾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B.无论什么条件下,水沸腾的温度一定是100℃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过渡:用水壶烧水时,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在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门也会出现“白气”,这两种“白气”是怎样形成的?(三)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液化:物理学中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交流:我们拿一干净玻璃片,倒置在沸腾的白气上方,可以发现,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凝结成了小水珠,我们平时烧水看到的“白气”就是这些小水珠形成的。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就会液化为液态的水;如:夏天吃的冰棒、冰箱开门都会冒“白气”。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会液化;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气体也能液化;如生活中的液化石油气。液化可以缩小气体体积,方便贮藏和运输。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汽化需要吸热,液化需要放热。归纳总结: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都需吸热;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环境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知识巩固:我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用的液体氢氧燃料,采用的原理是(C)蒸发吸热B.热胀冷缩3 C.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D.液化放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谈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1、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汽化:物理学中,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3、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4、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表面附近空气流动的快慢。6、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液化:物理学中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7、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板书设计】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5-06-08 04:20:01 页数:3
价格:¥1 大小:57.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