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6 A day in the life教案(2025秋详细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Unit6AdayinthelifeLesson1OpeningPage,SectionA1a-1d,Pronunciation【教学目标】1.能使用直接表达法和间接表达法表示时间,使用whattime和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时间,运用动词短语和时间表达法描述自己早晨的时间安排。2.能获取听力对话中关于日常活动和时间的细节信息。3.能意识到上学日早起和充分利用时间的必要性。【教学内容】开篇页的主题图展示的是清晨一群学生迎着朝阳,面带微笑,边与同学们打招呼,边走进校园的场景。LookandShare部分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自己熟悉的场景,第二、第三问问及学生自身的情况,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主题学习。开篇页还呈现了本单元的大问题:“Howcanyoumakegooduseofyourtime?”,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管理、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意义,探究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听力文本包含两个对话,发生在不同场景。第一个对话发生在Peter家里,早晨Peter妈妈叫他起床,Peter因忘记自己要做值日而差点睡过头。在这个对话中,因时间紧迫,双方使用的句式都短小精炼,特别是Peter妈妈的语言,多用祈使句,如“Getup!”“Quickly!”“Takeittoschool.”“Besafe.”等,符合当时的情景,营造出紧张的气氛。而Peter之所以会忘记做值日,也是学生可以探究的文化点:在中国习以为常的学校活动,在外国是否存在或是以其他形式开展。接下来的第二个对话发生在校园里,Peter来到学校做值日,遇到了同样早到的同学HanLin,两人互相询问早到的原因。这两个对话包含了一系列的动词短语,如getup、getdressed、brushmyteeth、dosomereading、havebreakfast、takeashower等,生动展现了Peter这天早晨的遭遇。这两个对话都包含了对时间的描述,如aquarterpastsix、onlyseveno’clock、halfpastsix等。学生通过梳理这些时间点,可以整理出Peter平常早晨的时间安排。在第二个对话中,Peter发现HanLin洗澡沐浴的时间和自己的习惯不同,学生可以对此进行探究,了解不同地方人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原因。教材通过呈现Peter因未事先做好计划导致差点耽误值日,以及HanLin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把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两种情况,启发学生进行对比,探究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教学过程】1.学生看活动1a的主题图,根据图片中学生、书包和建筑特征等信息,推断主题图描述的是学生进入学校大门上学的场景。2.学生根据图片和教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上学日从早到晚活动短语。关注lunch的发音,学习/tʃ/的发音技巧。3.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朗读日常活动中的生词,朗读两遍,一遍升调,一遍降调。学习/s/、/ʃ/、/θ/的发音技巧。[设计意图]1.通过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回忆熟悉的上学场景,激发学习兴趣。2.依托图片和教师提问,复习以前学过的日常活动短语,学习新词汇和短语。3.通过朗读学习新词读音和意义,强化记忆,为后面的口语输出做铺垫。4.学生完成活动1a:在时间表达旁填写对应的时钟字母。核对答案时参照范例“It’s...”来回答教师的提问。5.学生根据活动1a和教师创设的访谈情境归纳英语时间的直接表达法和间接表达法。运用Whattime和When引导的目标句式操练对话。[设计意图]4.通过1a活动初步感知时间的多样化表达,为下一个环节归纳时间表达法做铺垫。用完整句子回答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表达和思维能力。5.9 教师创设校园记者采访日常作息的情境,帮助学生梳理时间表达的不同方式。通过问答操练引导学生关注询问时间的句式。16.学生在教师创设情境下听活动1b对话,勾选Peter早晨进行的活动。核对答案时参照老师给的范例用句子回答,注意动词三单形式。7.学生听活动1c对话,将Peter和HanLin名字与他们很早就到校的原因连线。听前在教师指导下预测答案;核对答案时参照老师给的范例用句子回答。8.学生再听一遍活动1b和1c对话,补全活动1d五个句子横线处的内容。听前在教师指导下推测出横线处需填写时间信息。听完后和同伴交流答案。[设计意图]6.教师创设报社编辑寻找高效时间管理的学生情境,激发学生对听力练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捕捉听力练习中关键信息的能力。强化对日常活动短语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动词三单形式的运用。7.除了训练学生获取听力练习中关键信息的技能,还能引导学生关注和对比Peter、HanLin起早的原因,感知早起到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后面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时间的环节作铺垫。8.训练学生获取时间信息的听力技能,检测学生能否准确书写时间,巩固时间表达直接法和间接法的学习。9.学生跟读活动1b和1c听力录音,分析出第一段对话双方使用句式短小精炼的原因是突出紧张氛围。通过观察归纳出提问时间的两种句型,通过对比Peter和HanLin早晨活动安排得出结论:上学日早起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途径之一。进而认识到上学日早起和充分利用时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0.学生两人结对一问一答,参考教师给的日常活动短语和对话范例谈论自己上学日早晨活动的时间安排。11.学生对照自评表对自我学习进行客观评价与反馈。[设计意图]9.通过听—模仿—朗读的学生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巩固对话中的词汇和句型,为后面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关注听力语篇的语言特点,感知语言交际功能。强化提问时间的Whattime和When句型的学习。紧扣单元大问题,通过两段听力语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充分利用上学日早晨时间。10.通过完成1e的对话活动,借助所呈现的关键短语和表达句式,帮助学生搭建对话的语言支架,让学生灵活运用话题短语和句型开展对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上学日早晨安排是否合理。11.提供自评表可以帮助学生量化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了解本堂课的重点,自我评估,自我改进。【作业】必做:将课堂上口语活动中与同伴之间就早晨活动时间安排的对话写下来加以修改并完善;反思自己早晨时间的利用是否合理高效。选做:查资料了解更多合理利用早晨时间的方法。[设计意图]必做:巩固主题词汇和目标句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上学日早晨安排是否合理。思考如何高效利用上学日早晨时间。选做:了解多种高效利用早晨时间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Lesson2SectionA2a-2e,Pronunciation【教学目标】1.能获取梳理SectionA活动2a对话的信息,填写Tom上学日作息安排,能分析Tom早睡原因,能概括活动2a中对话的大意。2.能了解句子重读规则,根据句子重读词传递的信息感知重读意义。9 3.能用目标语言询问其他同学上学日作息安排并作口头报告,意识到健康作息的重要性,合理规划时间。【教学内容】示范对话部分的内容围绕单元主题“一天的时间安排”展开。教材创设了学生记者在校园中随机采访的情境:记者LuJiaqi采访学生Tom,询问他一天的时间安排。虽然LuJiaqi是一名学生,但她展现了作为小记者最基本的一些职业素养。首先,她主动向被采访者做自我介绍,道明身份,然后才询问被访者的姓名,这符合采访场合的基本礼仪。从采访过程可以看出,她准备了采访提纲,用“Whattimedoyouusuallygetup?”“Whendoyougohome?”“Whatdoyoudoafterthat?”“Whendoyouusuallygotobed?”这一系列围绕主题的问题推动采访的进程。同时,她能适时附和被采访人,例如用“That’searly!”来回应Tom关于自己就寝时间的回答,由此引出Tom关于这样安排的解释,丰富自己的采访内容。由此可以看出,该对话语篇不仅根据语境自然呈现了本单元关于特殊疑问句的关键表达,还体现了在采访中应注意的基本礼仪和交际策略,给学生以示范,帮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迁移使用,完成真实任务。语音板块活动2截取了示范对话语篇的开头四句,标示出其中需要重读的单词,让学生体会英语语流中通过单词的轻重变化突出重点信息的表达方式,并在后面的示范对话部分进行模仿运用。【教学过程】1.学生看活动2a插图,预测男孩和女孩的身份、所在地点、所进行的活动、爱好等。[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根据图片预测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学生听活动2a对话,填写空白处缺失内容;听前预测所填信息为具体时间点。3.学生默读对话,通过寻找关键信息和分析推理,回答4个问题。4.学生再次默读活动2a对话,填写活动2c中Tom上学日的作息时间表。5.学生基于Tom的作息时间表和教师给出的语言表达支架,以口头形式介绍Tom上学日作息安排。[设计意图]2.通过预测降低听力任务难度;复习时间的英语表达。3.提升学生概括大意能力、整合信息能力、分析判断能力。4.培养学生从语篇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将碎片信息条理化。5.培养学生整体思维、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为下文介绍同伴上学日时间安排作铺垫。16.学生听并跟读活动2a前一小段对话,关注句子中的重读词。听完后和同伴讨论句子重读规则。7.学生归纳、学习关于句子重读的一般规则。8.学生运用句子重读规则标记活动2a中对话剩余部分的重读词。9.学生听活动2a录音核对重读词。10.学生跟读活动2a录音,关注句子重读词,关注then和rise的发音,学习/z/和/ð/发音技巧,两人结对就对话进行角色扮演。[设计意图]6.初步感知句子重读,和同伴交流分享句子重读规则以降低任务难度、拓宽思维。7.培养学生基于现象探索规律的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8.检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重读规则解决实际问题。9.训练听力技能。10.通过跟读、角色扮演夯实句子重读知识。11.学生参考教师提供的日常活动短语和对话范例,询问同伴上学日全天的时间安排,基于教师提供的句型表达框架,以口头形式介绍同伴上学日时间安排。12.学生对照自评表对自我学习进行客观评价与反馈。[设计意图]11.9 搭建支架,夯实目标短语和句型,引导学生关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学习借鉴同伴时间管理中的优秀做法。12.帮助学生量化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了解本堂课的重点,自我评估,自我改进。【作业】必做:写一篇短文介绍同伴上学日的时间安排。选做:上网查资料了解更多与句子重读相关的知识。[设计意图]必做:将口头活动书面化,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选做:拓宽知识面,开拓思维。Lesson3GrammarFocus【教学目标】1.能了解并辨析what、whattime、when句型在询问时间和日常活动中的用法,准确使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2.能用目标语询问、了解他人的周末作息安排。3.能合理规划周末生活。【教学内容】活动3a主要是关于whattime和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并复习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在示范对话部分,教材自然呈现了包含这些语法项目的句子,并以“小贴士”的形式在语篇旁注释了whattime和when在使用上的区别。因此,不同于前面的语法板块,这里采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用三个疑问词根据对话补全问句。这样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该语法项目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用,体会三个疑问词在表意上的区别。活动3b将whattime和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与时间表达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句子层面巩固这两个项目的运用。活动3c的短文填空属于语篇层面的综合性练习。语篇的主要内容是Sam介绍自己周末时间的安排。该活动让学生将括号中的动词根据主语变换正确的形式填空,训练他们在语境中运用该语法项目的能力。同时,这些动词短语又为活动3d的口语输出活动提供了大量话题词汇。活动3d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达支架,还让他们在表达前能利用表格结构化梳理自己的时间安排,在表达时能够更加准确和有条理。从活动3c中的语篇可以看出,Sam的周末生活丰富多彩,既有学习、劳动,又有和家人、朋友的相聚,还有户外活动。教材设计让学生阅读Sam的介绍后再交流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是希望学生能够将Sam的安排与自己的相比较,获得启发,学会合理安排假期,做好时间管理。【教学过程】1.学生基于教师创设的LuJiaqi采访Sam的情境对话,尝试填横线处空缺的词。2.学生从LuJiaqi和Sam的对话中归纳并辨析what、whattime和when的用法。3.学生完成课本63页的活动3a,用what、whattime和when填空。[设计意图]1.教师创设LuJiaqi采访Sam的对话情境,通过让学生填空让学生自然感知what、whattime、when的用法和区别。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3.学生通过练习题,引入3a中的五组句型,掌握what、whattime、when的不同用法。4.学生朗读五组句子,关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5.学生归纳、学习一般现在时实义动词变三单的三种基本形式。6.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PPT上8个动词变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7.学生用括号里给的提示词回答问题。8.学生用括号里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9 [设计意图]4.引导学生关注动词三单形式。5.了解一般现在时动词第三人称单数三种基本变形。6.检测学生对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变形知识的掌握情况。7.检测学生对目标句型、动词三单形式、时间表达法的掌握情况。8.检测学生对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9.学生根据短文分析Sam是如何充分利用时间的。10.学生两人结对,根据给出的范例用what、whattime、when句型谈论Sam周末活动和时间安排。[设计意图]9.紧扣单元大问题,引导学生探索Sam如何高效利用周末时间。10.巩固用what、whattime和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句型。11.学生用目标句型询问同伴周末作息安排,基于教师搭建的语言表达支架,以口头形式介绍同伴周末时间安排。12.学生对照自评表对自我学习进行客观评价与反馈。[设计意图]11.夯实目标句型、动词三单用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习同伴周末作息安排中好的做法,合理规划周末生活。12.帮助学生量化自己在这节课上的学习表现,了解本堂课的重点,自我评估,自我改进。【作业】必做: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周末时间安排。选做:对比自己和同伴的周末作息安排,探索如何合理规划、高效利用周末时间。[设计意图]必做:表达书面化,关注语言准确性;自我管理,自我反思,合理规划周末生活。选做:借鉴时间规划优秀做法,高效利用、合理规划周末时间。Lesson4SectionB1a-1d【教学目标】1.能通过读图、预测、泛读、精读等阅读策略预测和概括文章大意,梳理细节信息。2.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日常作息安排、学习和生活方式,增强跨文化意识。3.分析文章主人公如何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如何合理规划日常活动。【教学内容】该部分的阅读语篇是一名来自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少年TimoHalla介绍自己一个上学日的时间安排。介绍以第一人称进行,以放学时间为界限,分为两段。Timo首先简要介绍了个人信息,然后从起床开始,介绍自己的一天。语篇包含了丰富的表示动作的词汇,与时间表达一起勾勒出Timo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他的安排可以看出,这位少年十分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既能按照学校既定的时间安排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既有和家人沟通交流的时间,也有就寝前单独阅读思考的时间;还能提前为第二天上学准备好书包,按时就寝。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学习如何描述自己的一天,还可以从他合理高效的时间安排中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规划自己的时间。语篇还蕴含了很多文化信息。Timo来自北欧国家芬兰,TimoHalla是典型的芬兰姓名。从他的介绍中,学生可以了解芬兰在课程安排、班级人数、课后活动等方面的特点。例如,Timo此处介绍的是周二这天的时间安排,这是因为在初中阶段,芬兰学校一周内开始上课的时间并不一样。他所在班级的人数也少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班级人数。Timo的母语为芬兰语,因此Finnish9 lesson相当于中国的语文课,文中提到的homeeconomics为芬兰的特色课程。由于芬兰地处高纬度,是典型的冰雪国家,冰球也成为芬兰青少年中非常普及的体育项目。而从“Nowit’sDecember.”和“Iusuallygethomearound4:00.It’salreadydarkoutside.”这些描述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地理位置对该国居民的作息造成的影响。语篇蕴含的这些文化信息都值得学生去探究,以此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体味世界多元文化。【教学过程】1.学生在教师创设情境下根据两张照片信息猜测Peter的笔友来自于哪个国家,并学习生词icehockey。[设计意图]1.通过创设情境自然引入教材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读图、预测信息能力,为接下来的文本阅读做好铺垫;提前学习部分生词,降低阅读难度。22.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判断文章体裁,找出文本主人公名字、年龄、地点、写作时间信息。3.学生谈论对芬兰国家的已知信息,学习关于芬兰的未知信息。4.学生快速阅读,通过文本中出现的多个时间点概括大意,选择出体现主旨大意的最佳标题。5.学生细读文本,填写Timo日常活动时间表。6.学生细听第一段,回答四个细节问题,在阅读文本中划出答案依据。7.学生细听第二段,回答两个细节问题。8.学生阅读文本,和同桌讨论Timo下午四点就回家的原因以及Timo上学日如何充分利用时间。[设计意图]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识别记叙文体及掌握记叙文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的能力。3.通过介绍芬兰国家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降低阅读难度,同时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4.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获取文本大意和写作顺序的能力。5.帮助学生结构化梳理Timo作息时间安排,为后面的口语输出活动、分析Timo如何充分利用时间做铺垫。6.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答题习惯、培养学生获取文本细节信息的能力。第一段的问题1为后面分析Timo如何充分利用时间作了铺垫,问题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和芬兰上课时长的相同之处,问题3和4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和芬兰不同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下课程内容、运动类型的不同之处,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7.第二段的问题1和2为后面分析Timo如何充分利用时间作了铺垫。8.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问题1引导学生关注芬兰学生Timo放学早背后的地理位置和季节原因。问题2和本单元的大问题挂钩,引导学生分析Timo如何充分利用时间,从而学习借鉴。9.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文本。10.学生根据评价表评价自己和同伴复述文本活动的表现。请两组或两个同学上台展示。其他同学根据评价表点评。11.学生探讨本节阅读课的主题意义:时间很宝贵,要学会合理规划时间。[设计意图]9.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10.引导学生关注口语表达内容的完整性、语言的准确性、思维的逻辑性、表达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评价标准,提升口语表达能力。11.探讨主题意义,渗透正确的时间观。【作业】必做:完成自己上学日任意一天的时间安排表并写出你和Timo作息安排的区别。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作息时间差异的原因。选做: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国外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并学习如何充分利用时间。9 [设计意图]必做:为接下来的写作课做铺垫,提供写作素材和框架;比较中西方作息安排差异,了解背后的原因,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思维深度。选做: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提供更多合理规划时间的思路。Lesson5SectionB2a-2b【教学目标】1.能总结关于作息习惯的单词、短语和句型。2.能撰写关于作息习惯的写作框架、提纲并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作息安排。3.能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学习他人优秀的作息习惯,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时间。【教学内容】写作活动链共分两步。活动2a是写前活动,该活动与前面的阅读语篇紧密相关,让学生先用表格梳理自己上学日一天的时间安排,为后面的写作活动做好铺垫,再将自己的时间表与Timo的时间表比较,分析两者的不同。这个活动表面是让学生分析“HowdifferentisyourschooldayfromTimo’s?”,实际更深层次的是让学生探究不同背后的原因,也就是本单元大问题想要学生探究的主题意义:“Howcanwemakegooduseoftime?”。这个不同可能是地域原因造成,也可能是因为不同的时间管理能力和理念产生。活动2b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语篇框架,让学生带着对大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将结构化的信息转化为语篇信息,运用所学话题词汇和关键表达,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教学过程】1.学生通过教师提问回忆Timo的基本信息。[设计意图]1.复习上节课关于Timo作息安排的阅读文本,导入本节课的话题写作。12.学生从Timo所写文章入手学习写一篇自己作息安排的短文,帮助即将来学生所在学校学习的Timo提前适应校园生活。学生分析文章的文体、所用时态、人称、话题。3.学生分析文章写作框架:首先介绍基本信息,接着按时间顺序叙述日常活动安排。4.学生从四个角度分析文章语言特点:时间的多样表达、连接词的使用、日常活动表达、其他好词好句。5.学生完成自己上学日某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设计意图]2.通过情境自然引出日常作息安排话题的写作任务,通过分析Timo所写文章学习作文应使用的文体、时态和人称。为后面的写作环节搭建支架。3.学习Timo所写文章的基本框架,为后面写作环节搭建结构支架。4.学习Timo所写文章的语言特点,为后面写作环节搭建语言支架。5.将学生的作息安排以表格形式结构化,为后面的写作环节做好素材铺垫。6.学生基于教师搭建的写作支架、前面环节的结构和语言支架、自己的时间作息表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上学日某一天的活动安排,短文需回答PPT中的三个问题,字数60词左右。7.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五个评价标准进行互评打分:书写整洁度、内容完整度、语言准确度、句子衔接度、语言丰富度。两三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根据评价标准打分。8.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要反复加工打磨。[设计意图]6.将文章的内容框架以三个问题呈现,向中考作文命题方式和要求靠拢。7.引导学生重视五项作文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了改进和提升作文水平的方向。8.引导学生重视作文的修改和润色环节。【作业】9 必做:对课堂上自己写的短文进行加工润色;写下其他同学充分利用时间的优秀做法。选做: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写作技巧。[设计意图]必做:对作文修改和润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习借鉴其他同学在时间规划方面好的做法,未来更高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合理规划生活。选做:将更多的写作技巧应用于写作,提升写作水平。Lesson6*ReadingPlus【教学目标】1.能通过读图、预测、泛读、精读等阅读策略预测和概括文章大意,梳理细节信息。2.了解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日程安排和挑战,开阔视野。3.学习不同职业个体如何充分利用时间、平衡事业与家庭、工作与休息,为自己将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时间提供帮助。【教学内容】补充阅读板块由两个小语篇构成,第一个语篇从中国孩子Wenwen的视角展开,Wenwen描述了作为护士的妈妈工作一天的时间安排。第二则语篇从英国孩子Colin的视角展开,Colin描述了作为环卫工人的爸爸工作一天的时间安排。阅读任务1要求学生结构化梳理Wenwen妈妈和Colin爸爸的作息安排。任务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父母的职业作息、思考还有哪些职业有着特殊的作息安排。介绍环卫工人和护士两种不同职业者的特殊时间安排、关注父母和其它职业群体作息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职业的挑战,反思自己的潜力和兴趣,以便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这也是一种初步的职业启蒙教育。【教学过程】1.学生读一篇小短文、猜测文中Crystal的职业。2.学生看第一张照片,猜测照片中人物的职业、每天的工作内容、每天几点睡觉。3.学生看第二张照片,猜测照片中人物的职业、每天的工作内容、每天几点起床。[设计意图]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关于不同职业作息的阅读文本。2.提高学生看图预测信息的能力;提前学习阅读文本中出现的部分生词,降低阅读难度;引导学生关注护士有时需要上夜班的特殊作息。3.提高学生看图预测信息的能力;提前学习阅读文本中出现的部分生词,降低阅读难度;引导学生关注环卫工经常很早起床的特殊作息。24.学生快速阅读课本第80页的两个语篇,找出照片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在哪个国家、从事什么职业。继而判断语篇文体、选择主旨大意。5.细读文本,完成课本80页的阅读任务1:写出Wenwen妈妈和Colin爸爸作息安排时间轴上每个时间点对应的日常活动。6.阅读第一个语篇,回答三个问题。7.阅读第二个语篇,回答三个问题。[设计意图]4.提升学生快速阅读获取叙述文基本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体、从整体把握,提升学生归纳语篇主旨大意的能力。5.引导学生结构化整理Wenwen妈妈和Colin爸爸一天的时间安排,清晰直观,有助于学生了解护士和环卫工职业生活全貌,为后面学生分析他们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提供支持。6.9 问题1考查学生从阅读文本中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并学习一种新的时间表达。问题2引导学生关注护士职业的忙碌和特殊作息,增进对身边护士职业群体的理解。问题3紧扣单元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Wenwen妈妈如何在工作中充分利用时间、平衡工作与家庭。7.问题1引导学生关注环卫工职业的不易和特殊作息,增进对身边环卫工职业群体的理解。问题2紧扣单元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Colin爸爸如何在工作中充分利用时间、平衡工作与家庭。问题3引导学生关注Colin家人对Colin爸爸工作的理解和体贴,潜移默化中增进对自己父母工作的支持和理解。8.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本80页阅读任务2的两个问题。9.学生对照自评表对自我学习进行客观评价与反馈。[设计意图]8.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开拓思维;讨论问题1引导学生关注父母的职业作息,增进理解;讨论问题2启发学生思考其它有特殊作息的职业,开拓眼界,为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作铺垫。9.提供自评表可以帮助学生量化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了解本堂课的重点,自我评估,自我改进。【作业】必做:完成课本66页Project的活动3a和3b:选择你想要了解的一个职业,根据活动3b的问题清单采访一位从事这项职业的个体并记录他/她的工作日程安排。选做:写一篇短文介绍你的受访者日程安排。[设计意图]必做:进行初步职业启蒙教育。通过采访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不同职业的日程安排、作息习惯,反思自己的潜力和兴趣,以便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选做: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培养职业兴趣;学习如何充分利用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英语
发布时间:2025-06-17 02:40:02 页数:9
价格:¥4 大小:58.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