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2 梦回繁华教学课件(2025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3/31

4/31

剩余2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2梦回繁华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一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自问世以来,它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它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猎物”,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它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演绎出了许多传奇故事,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新课导入 《清明上河图》局部 读读写写字词清单绢()驮()檀()冗()翰林()题跋()擅长城郭()考订田畴()岔道()簇拥踏青行旅()宏敞摄取()遒劲()春寒料峭()长途跋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juàntuótánrǒnɡhànbáɡuōchóuchàxínɡshèqiújìnɡqiàozhǒnɡyì一种丝织物,故左边为“纟”。区别“骆驼”的“驼”。檀香、檀木冗长、烦冗畴:田地,种类筹:筹划,办法注意右边是“犮”。注意读第三声。 ·建议识记字词补充归纳·汴京()覆灭薄雾()漕运()枢纽()舳舻()纤夫()桅杆()握篙()酒肆()寺观()biànbócáoshūzhúlúqiànwéiɡāosìɡuàn 多音字【串句记忆法】这幅手卷()要慢慢卷()起,不可随意折叠、揉搓。juànjuǎn()()劲遒劲干劲jìnɡjìn()()卷juànjuǎn手卷卷尺表“坚强有力,力量大”时读jìnɡ。 形近字暇()瑕()xiáxiá遐()xiá闲暇遐思瑕不掩瑜擅()膻()shànshān檀()tán擅长檀香膻气缺点掩盖不了优点。【口诀记忆法】整日忙碌,无暇(xiá)闲游;思绪远游,遐(xiá)想联翩;玉无杂质,则无瑕(xiá)疵。 订()钉()dìnɡdīnɡ盯()dīnɡ考订盯梢钉子【形旁辨字法】修订(dìnɡ)书稿慎言(讠)辞,盯(dīnɡ)梢跟踪眼(目)不离,钉(dīnɡ)锤镶金(钅)敲不停。纽()扭()niǔniǔ钮()niǔ枢纽按钮扭头 畴()筹()chóuchóu田畴筹谋峭()俏()qiàoqiào料峭俊俏 词语集注船只首尾衔接。舳,船尾。舻,船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雄健有力。在某方面有特长。舳舻相接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络绎不绝遒劲近义词:川流不息擅长擅长:强调在某一方面显得才能突出,有专长,多用于某种技能方面,程度比“善于”重。善于:强调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很会做某种事,可用于行为、活动、工作经验等方面,后面必须带宾语。车水马龙:侧重形容车马。络绎不绝:多形容车马、船只、行人。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车马、房屋或其他事物。 整体感知《清明上河图》在作者眼中的突出印象是什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具体印证这一突出印象?繁华 (第3段)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第4段)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 (第4段)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第4段)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第3段和第4段都提及“繁华”,两段有什么联系?第3段是概括总写繁华景象,第4段则是具体描绘繁华景象。两段之间是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关系。 自主探究作者介绍了这幅画哪些方面的信息?在文中进行勾画批注,并说说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概括主要意思。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2):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及其作者。第二部分(3—5):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基本信息、主体内容、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全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具体说明。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从画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写起,进而详细说明画作本身,最后介绍画作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按照“背景—内容—价值”的思路展开,清晰而全面,重点突出。 细读课文第4段,思考: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画卷内容的?第4段主要采用的是空间顺序。(1)作者先介绍画面开卷处描绘的内容,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逐一具体介绍。先介绍近郊风光,再介绍赶集的乡人、扫墓归来的权贵,最后介绍近处小路上的行旅。 (2)接着介绍画面中段描绘的情景。先介绍汴河上的船,忙碌的船工,拖着船的纤夫;再介绍河上的拱桥结构、形状,桥的两端;最后详细介绍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上船夫呼喊、桥上的人呼应、行人围观的紧张一幕。(3)最后介绍画卷后段描绘的街道。先介绍街道房屋店铺,再介绍店铺经营品种,最后介绍各行各业及行人。 画面内容虽纷繁复杂,但作者能够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地为我们说明,这得益于作者采用了恰当的说明顺序。 课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本文主要使用了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1)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通过具体而准确的数据,对《清明上河图》的大小加以说明,让读者对这幅画的规格有直观的了解。(2)打比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此句将长卷的画面布局比作乐章,形象地概括了画作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将专业性很强的内容解说得通俗可感,而且给人带来一种艺术感。 (3)摹状貌:“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这几句形象地描写了画作中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船上船下,河中岸边,情景众多,呼之欲出。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本文语言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即准确、严谨。例如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具体、准确。同时,本文语言也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如生动典雅。这主要体现在打比方、引用和摹状貌等说明方法的使用上。打比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引用古典文献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摹状貌生动描绘画面细节,使读者对文字所呈现的内容产生画面感。 哪些词句能让你体会到内容的“繁华”和语言的典雅?第4段为了说明画作表现的“繁华”景象,大量使用“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等四字词语,既再现了北宋时期繁荣的生活景象,更使得文章的语言生动典雅,富有韵味。 如果要你介绍这幅画,你会怎么介绍呢?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文本深读 画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画作的主体内容画作的艺术特点历史价值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繁盛,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绘画题材扩展到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幼读书游学,“后习绘事”,尤擅界画,自成一家见课文第3、4段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写实性很强深刻揭示北宋末年的社会生活状况,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重要形象资料全文采用逻辑顺序,第4段主要采用空间顺序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引用 总结归纳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学了一种体裁:文艺性说明文。品了一幅名画:《清明上河图》(说明对象)。游了一座名城:汴京(繁华)。懂了一些方法: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引用。赏了一种语言:生动典雅。 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故宫藏画的故事》《〈清明上河图〉三大未解之谜》《解读〈清明上河图〉》,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观看《国家宝藏之〈千里江山图〉》,为这幅名画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简介。 课堂小结一幅人物繁多、场景复杂的《清明上河图》,作者介绍得条理清晰、细腻具体,给人以美的感受。这样一幅传世名画,既是北宋当时繁荣的见证,又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其中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梦回繁华,一眼千年,与文化长谈;铺陈的是传奇,激荡的是国魂。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负青春韶华,在今天这个繁华盛世,再创辉煌! 板书设计梦回繁华《清明上河图》市井风情深厚情感创作背景北宋繁荣局面作者张择端铺垫基本信息主体内容(略)(详)开卷:汴京近郊的风光中段:汴河两岸的繁华后段:汴京市区的街道艺术特点历史价值(详)具体介绍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5-06-17 06:40:02 页数:31
价格:¥1 大小:1.36 M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