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
>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详细版)(2025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详细版)(2025秋)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7
2
/7
剩余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在说明文写作中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语言运用]学习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的说明顺序,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难点)[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实例,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利用写作实践,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重点)[审美创造]发现事物独一无二的美。【教学课时】2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课文实例,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每根手指的指纹也不一样。再比如两片差不多的叶子,仔细观察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由此可知,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有差别,它们各有特点。我们写说明文介绍某个事物时,要让人清晰明白,印象深刻,就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板书: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说明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各有各的特点,突出了把握事物特征的重要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快速进入课堂。二、链课文,知特征师:本单元我们学过的几篇说明文,作者都抓住了对象的特征,并以此为核心展开说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四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各有怎样的特征?(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分享相关内容)课件出示:课文说明对象的特征《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梦回繁华》《清明上河图》内容庞大,结构严谨;写实性强,绘画技法独特,笔法灵动教师小结: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一般来说,事物的存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特征也是多层面的,一般表现在其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自然属性、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使用方法、实用功能等方面。因此,要通过自己的介绍说明让别人准确了解事物,必须把它的与众不同之处介绍清楚。[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课文,让他们初步了解说明文必须学会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道理,给予学生感性的认识,促使他们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三、作比较,明特征师:为什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说明呢?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材料,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则材料抓住了北盘江第一桥的特征,能让你更清楚地了解北盘江第一桥呢?课件出示:材料一:北盘江第一桥和贵州省其他高桥一样,高度很高,施工难度较大,对技术要求较高。材料二:7 北盘江第一桥作为一座著名的大跨度斜拉桥,全长1341.4米,桥面至江面垂直距离为565.4米,桥塔顶部至江面垂直距离为740米,共设224根斜拉索。材料三:北盘江第一桥作为一座著名的大跨度斜拉桥,全长1341.4米,共设224根斜拉索,桥塔顶部至江面垂直距离为740米,桥面至江面垂直距离为565.4米。其所处的地势十分险峻,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地质灾害频发,自然气候环境恶劣。该桥和贵州省其他高桥一样,施工难度较大,对技术要求较高。例如桥上的斜拉索,直径只有15.2毫米,但镀锌钢丝让它的抗拉强度达到了普通建筑用钢强度的4~8倍,除此之外,这些斜拉索还采用了最先进的防腐体系——特殊材质的护套和涂层保护钢索免受风雨侵蚀,能让大桥稳扎至少100年。师生评议:预设材料三抓住北盘江第一桥的特征,进行了准确而全面的介绍。而材料一“和贵州省其他高桥一样”只是泛泛而谈,只有共性,缺少个性,看不出北盘江第一桥的特征;材料二的介绍,只是从整体扣住大桥的特征,没有局部介绍,不够细致全面。教师小结:材料三在说明北盘江第一桥时,按照逻辑顺序,先展现整体,再聚焦于桥上斜拉索,从整体到局部地进行介绍,采用准确的语言和翔实的数据加以说明,突出特征,北盘江第一桥也就有了“个性”。这就告诉我们,抓住特征说明,才能抓住个性。[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比较,让学生懂得说明事物须抓住特征的道理。通过三则材料,让学生明白写特征不仅要写出事物的整体特征,也要抓住其局部特征,而且介绍要细致具体。进而让学生明确说明的侧重点,更好地了解说明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四、得要领,抓特征师:了解了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怎样去抓事物的特征。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131,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抓住事物特征的基本方法。1.细致观察,发现特征课件出示:(1)观察须“五官开放”,充分利用眼、耳、口、鼻等感官,对所要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进行看、听、尝、嗅、触等,必要时,还可以做实验,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2)观察时,不但要看表面,还要看内部,要逐层剖析,仔细研究。比如我们写一座公园,就可以从公园的地理位置、空间范围、历史背景、环境布置等方面反复研究,挖掘出其“优美”“有文化气息”等特点。(3)观察还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或由近及远,或由东到西,或由点到面,或由外及里等,以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2.学会比较,找出特征课件出示:(1)同中求异。利用事物的形态相似,但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同类事物各自的个性特质。(2)异中求同。从错综复杂的不同环境中,排除不相干的因素,找出共同的特征。(3)横向比较。对多种相关事物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同类事物的共性特点。(4)纵向比较。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3.引用资料,丰富特征课件出示:(1)引用丰富翔实的资料,有利于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2)引用相关资料,能够使对象的特征更具体、准确。注:相关资料包括数据、图表、历史文献、研究资料等。4.说明方法,突出特征课件出示:(1)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7 (2)作比较:能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征。(3)举例子:能具体真切地说明事物的特征。(4)分类别:能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5)打比方:能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6)列数字:能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7)摹状貌:通过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能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指导学生学会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完成本次写作的关键。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分项细化指导,能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板书设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第2课时【课时目标】1.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巩固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2.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3.通过写作说明文,加深对说明文文体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哪位同学来复述一下?(学生回忆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然后分享)师:理论还需要实践来检验,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写作实践来检验和巩固这些方法。二、悟方法,理特征1.寻找特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写作实践一”,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并简要概括其一两个特征。归纳概括后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在班级内分享。预设这这份资料共8段,分别从坎儿井的环境与建造原因、形式与工作原理、来历、作用、技术难度、地位、今昔对比和现状这些方面进行说明,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这种水利工程,体现出坎儿井多方面的特征。从地理位置来看,坎儿井有高温、气候干旱的山地、盆地的特征;从构造原理来看,坎儿井有巧妙结合井、渠来利用水资源的特征;从来历与价值来看,坎儿井有古老而环保的特征。2.构思写作师:本次实践要求整理出一篇说明文,我们该如何整理?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预设(1)文体要求写成说明文,即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写作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坎儿井的有关知识。(2)说明时要突出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这就要运用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达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4)说明文一般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只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向读者介绍清楚就可以,而且教材中提供了材料,不需要做过多的补充。7 (5)题目可以直接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拟写。(6)材料中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识,写作时要详略得当,不宜平均用力。3.快速成文师:掌握了方法,了解了注意事项,请同学们15分钟内快速成文,然后在组内分享,讨论自己写作中的得失。不能确定的内容,可在班级讨论。(学生15分钟快速整理写作)4.师生点评预设课件出示:地下智慧水利工程——坎儿井在我国新疆地区,坎儿井作为特殊的灌溉系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的出现与新疆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关。新疆地区多山地、盆地,气候十分干旱,水资源特别稀缺和宝贵。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新疆各族人民创造出坎儿井这种利用地下水的巧妙方式。坎儿井创造性地运用井、渠结合的方式:井是用来从地下取水的装置,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坎儿井的结构,主要是由竖井、井下渠道(暗渠)、地面渠道(明渠)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人们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然后引至农田灌溉。坎儿井的开凿也是需要智慧的。在开挖线上,每隔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非常艰苦,总工程量非常大。而且,并不是付出了力气就能挖成坎儿井,还需要知道什么地方地下有水,从开挖处到出水处要挖多少竖井,每个竖井需挖多深,这都要有丰富的经验。有了坎儿井,水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保持了水量常年稳定;经过地层过滤,井水也变得清澈甘甜。这个智慧水利工程,保障了干旱高温地区老百姓的生活和农业用水,是他们生存的基础。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及现代引水工程的建设,坎儿井在灌溉方面的地位不断下降,坎儿井面临不断干涸甚至消亡的局面。近几年来,人们重新认识到坎儿井的独特优势——保护、净化水资源和不消耗其他能源,因此已全面启动坎儿井抢救工程。(学生自由点评)预设(1)以《地下智慧水利工程——坎儿井》为题,紧紧抓住“智慧”一词展开,重点说明坎儿井设计、开凿的智慧,特征突出。(2)文章从教材材料出发,以①②⑤三段为主,兼及④⑦⑧段,对材料进行筛选、组合、加工、润色。(3)每一段的第一句概括总说,然后分述,说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4)语言准确简明,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可读性强。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交流,我们可以获得写作说明文时,抓住说明对象特征的一些技巧。(1)必须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合理安排结构,如采用“总—分—总”式,使说明条理清晰。(3)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征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4)以说明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增强可读性。[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写作实践一”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同时通过具体的习作范例,让学生在分析中感知如何写好说明文,为后面的写作训练作铺垫。三、辨对象,展特征1.写建筑物师:阅读教材“写作实践二”,先审题,探讨一下写作介绍建筑的说明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并反馈)7 教师小结:课件出示:(1)建筑物的特征多半表现在其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上。要注意整体概括和纵横比较。(2)建筑物要说明的内容很多,如所处位置、地理环境;设计者和设计经过,修建年代和修建过程;整体布局、建筑特征、规模、风格;外观轮廓,内部结构,装修和陈设;建筑物的性质、地位、用途;历史背景与传说故事;建筑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等等。(3)建筑物说明文的结构,首推“总—分—总”式,说明顺序一般按照空间顺序或游踪顺序,也有很多情况下是各种顺序综合运用。(4)建筑物说明文要具有思想价值,也就是要表达某种情感,如歌颂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等。(5)介绍建筑物的环境、外观、陈设、雕饰等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运用修辞手法和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可以辅助说明,增加说明文的形象性、生动性、思想性,但要在“准确”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学生根据指导快速成文,互评修改)预设课件出示:芙蓉广场在在五莲县城东面,御景园西侧,有一座秀美、雅致的广场,它就是五莲小有名气的芙蓉广场。之所以被命名为芙蓉广场,是因为广场所在路段——富强路两边有大量枝叶浓密的芙蓉树,每到春末夏初,朵朵芙蓉花开满枝头,远看像粉红色的云雾,近看如儿童虎头帽上那可爱的绒球,构成了五莲县城东面广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下面就让我来带领大家参观一下芙蓉广场吧。整个广场呈长方形,长约200米,宽约100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广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依山傍水,取自然之势,再加上人工设计,整个广场如一幅山水画卷。广场的主体部分是中间的主题广场。主题广场呈圆形,全部采用五莲自产大理石铺砌,中间设有假山和喷泉。喷泉中最大的水柱有6米高,四周排着一圈小水柱。夜间,水中彩灯齐明,光照流水,甚为优美。喷泉北面是假山,由灰蓝色的虎皮石堆砌而成,形状各不相同。喷泉西边的山峰有的像宝剑,有的像铁塔,有的像寿桃;东边的山峰有的像公鸡,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猴子,形态各异。山中有由石头铺成的小路,方便游人前往观看;山间还有人造小溪,溪水日夜不停地顺着石头流下来,颇有韵致。假山正中竖着一个巨大的LED电视,每天不间断地播放着新闻,供游人了解时事。四周是沿着山势垒成的石阶,有六层。每到傍晚,这里坐着不少的人,他们一边休憩,一边观看电视,消解白天的疲劳。登上台阶,便是广场的第二层。这一部分以草坪、绿植为主,兼有环绕小径。小径大约一米宽,全部用鹅卵石铺砌而成,与周边的绿草、芙蓉树相互辉映,形成一个安静的休闲区。在草坪四边各有一排高50厘米左右的草坪灯,50多盏草坪灯从不同的角度射上草坪,把整个草坪照得五彩斑斓,十分亮眼。草坪外还围着一圈路灯,每到夜晚,30多盏路灯齐明。最外圈还有一条大约8米宽的柏油路环绕着大草坪,供人们闲游健身。广场为开放式,从四面都可进入。在东北和西南的入口处各有一条木制长廊,上面缠络着紫藤萝,每到夜晚,这里点亮一盏盏小彩灯,与紫藤萝相辉映,煞是好看。广场正北对着的是公园管理处,共2层。广场南面是万福园芙蓉广场富强店,面积有4000多平方米,是一个超大型的商场。这就是我们的芙蓉广场,怎么样,很漂亮吧,有空来玩玩吧!生点评:这篇介绍芙蓉广场的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先点明广场的位置、整体特征,然后介绍得名原因、广场的规模和地势,再按照游踪顺序介绍广场的布局构造、景观设施等,最后总结。全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清晰。师点评:文章介绍群体建筑——广场,抓住芙蓉广场秀美、雅致的特点,重点介绍广场一、二两层的设计、构造,简要介绍广场入口及周边建筑,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另外,作品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以游览的方式引导读者了解芙蓉广场这一建筑,让文章生动亲切,这也是文章的亮点。7 2.写物品(应用)师:教材“写作实践三”要求同学们向家中的老人介绍你最熟悉的一个新产品或新应用,这种说明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探讨。预设课件出示:(1)搜集相关的材料,提炼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如基本功能、技术特点、应用场景等。写作时要抓住其主要特征做重点说明。(2)说明结构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说明顺序要根据不同的说明事物来确定。(3)可以恰当使用一些说明方法,增强说明的效果。(4)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阅读对象,使自己的介绍更有针对性。(5)可以插入一些图表或图片,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说明对象的特征。(学生根据指导快速成文,互评修改)预设课件出示:扫地机器人,“解放”您的双手外婆,今天我给您带来了一份礼物——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能自动清洁地板或地毯,“解放”人类的双手,而且体积小巧、操作方式简单,非常适合您日常使用。我先给您介绍一下扫地机器人的外观及组成吧!它虽然叫机器人,长得却像个“圆饼”,整体外形呈扁圆柱形。它的表面构造非常简单,只有开关和调节档位的按钮。底部装有小轮子、刷子、吸尘口和拖布等,除了地面上的灰尘,毛发和各种污渍也能“一扫而光”,扫完之后还可以拖地呢!它的内部还配备了激光雷达和红外线感应等,便于避开茶几、椅子等障碍物,自主规划清扫路径。扫地机器人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移动的扫把和拖把。所以它使用起来也并不复杂,只需要按下表面的开关,设置清洁档位,或者在对应的手机App上下达指令,它就会自动开始工作,非常省时省力。一些扫地机器人还设计了设定清洁时间和模式的功能,您就算不在家的时候也可以遥控它“干活”。比如您和外公出去旅游时,设定好任务让扫地机器人提前打扫,等旅游结束回到家的时候家里就是干干净净的,不需要您再打扫。使用扫地机器人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定期清理扫地机器人的拖布、吸尘口和尘盒,以确保它的清扫效果。另外,要避免用水直接清洗扫地机器人,以免损坏电路。最后,还要及时为它充电,以保证它能正常与及时地工作。使用扫地机器人可以减轻家务负担,有了它,您就不用再弯腰或者费力地使用传统的扫帚、拖把来清理卫生死角了。想象一下,您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喝着茶、看着电视,只需要按个按钮,一会儿工夫,地面就被收拾得干净清爽,这感觉是不是好极了?外婆,快来试一试,让现代科技为您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舒适和便利吧!生点评: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扫地机器人,从适用场景、基本功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说明,条理清晰;阅读对象是外婆,所以解说详细且通俗易懂,便于帮助外婆学会使用扫地机器人。师点评:本篇说明文牢牢抓住“向外婆介绍扫地机器人”这个写作目的,语言得体,解说细致,通俗易懂。说明的层次清晰,贴合生活实际,有利于实现写作的核心目标:帮助外婆学会使用扫地机器人。[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写作实践二”“写作实践三”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写建筑物和一般物品两种说明文。同时让学生明确写不同对象的说明文,写作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板书设计】7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7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详细版)(2025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5-06-16 21:06:05
页数:7
价格:¥2
大小:978.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