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6高考物理复习课件 第二章 相互作用 核心素养提升练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3/25

4/25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章核心素养提升练 1.(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3节[节练习]T4改编)如图所示,手握一个水瓶,处于倾斜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手和瓶之间动摩擦因数变小B.增大手的握力,瓶更难下滑,是因为瓶受的摩擦力增大C.保持瓶静止时的倾斜程度不变,增大握力,手对瓶的摩擦力不变D.手握瓶竖直静止时与倾斜静止时,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解析:设水瓶的质量为m,手握瓶倾斜静止时,瓶身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有f=mgsinθ,而手握瓶竖直静止时,f′=mg,则f≠f′,故D错误;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松手时手对瓶的压力减小,手和瓶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手与瓶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化,故动摩擦因数不变,A错误;增大手的握力,手与瓶之间的弹力增大,从而增大了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仍为f=mgsinθ,并没有变化,B错误,C正确。 2.如图所示,粗糙长木板的一端固定在铰链上,木块放在木板上,开始木板处于水平位置。当木板向下转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板与木块间的摩擦力Ff的大小随θ角变化的图像最有可能是()解析:当Ff为静摩擦力时,Ff=mgsinθ,即Ff随θ按正弦规律变化;当木块滑动后Ff为滑动摩擦力,Ff=μFN=μmgcosθ,即Ff随θ按余弦规律变化。故B正确。 3.(2025·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上联合调研)巨型海轮到达目的地需要靠泊时,靠自身操作比较困难,需要拖船帮忙移动。如图,有三个拖船通过缆绳在牵引巨型海轮。假设某时刻三个拖船通过缆绳施加的拉力均为F,三条缆绳与水平面夹角均为37°。三条缆绳与巨型海轮作用点在水平面投影如图中所示,中间拖船和投影点的连线与船身垂直;两边拖船和投影点的连线与船身夹角均为30°。已知sin37°=0.6,cos37°=0.8,则巨型海轮受到三个拖船拉力的水平合力为()A.3FB.1.8FC.2.4FD.1.6F 4.(2025·四川省眉山市、雅安市、资阳市、广安市、广元市高三上第一次诊断)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某创新小组制作了一个精美的“互”字形木制模型摆件,如图为其正面视图。用轻质细线将质量均为m的P、Q两部分连接起来,其中细线1连接a、b两点,其张力为T1,细线2连接c、d两点,其张力为T2。当细线在竖直方向都绷紧时,整个模型竖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设桌面对Q的支持力为FN,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T1>T2B.T1=T2C.FN=mgD.T2>mg 解析:对P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mg+T1=T2,可得T2>T1,T2>mg;以P、Q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FN=2mg,故A、B、C错误,D正确。 5.(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2节图417改编)一汽车行驶中不慎陷入泥潭,天无绝人之路,碰巧在车前方30m处有一棵大树,如图甲所示,司机拿出后备箱里的绳索一端系在车上,一端系在树上,他在绳索中点垂直绳索施加F=100N的水平恒力,将绳索中点拉离原位置x=30cm,如图乙所示,结果就把车拉了出来。则车被拉出时绳索对车的拉力约为(θ角很小时,sinθ≈tanθ)()A.500NB.1000NC.2500ND.5000N 7.(2024·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三模)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模拟机器人“手臂”,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A、B处类似于人手臂的关节,能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前臂BC末端系一重物和一轻绳,轻绳另一端跨过滑轮牵拉前臂。初始时,A、B处关节均锁定,前臂BC水平。小组成员解除A处关节的锁定,通过拉绳缓慢提升重物,上臂AB逆时针转过60°。不计“手臂”重力及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CD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绳CD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C.前臂BC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D.前臂BC受到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8.(多选)甲、乙两建筑工人用简易机械装置将工件从楼顶运送到地面。如图所示,两工人保持位置不动,甲通过缓慢拉动手中的绳子,使工件由位置Ⅰ向右运动到位置Ⅱ,在此过程中,乙手中的绳子始终水平,不计绳的重力,忽略滑轮的大小及摩擦力,则在此过程中()A.甲手中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不变B.乙手中绳子上的拉力不断减小C.楼顶对甲的支持力增大D.楼顶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对乙的摩擦力 9.风筝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群众性体育娱乐活动。一平板三角形风筝(不带鸢尾)悬停在空中,如图为风筝的侧视图,风筝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风筝受到空气的作用力F垂直于风筝平面向上。若拉线长度一定,不计拉线的重力及拉线受到风的作用力,一段时间后,风力增大导致作用力F增大,方向始终垂直于风筝平面,夹角θ不变,再次平衡后相比于风力变化之前()A.风筝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大B.风筝所受的合力变大C.拉线对风筝的拉力变小D.拉线对风筝的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小 解析:对风筝受力分析,风力变化之前,风力为F,风筝重力为G,拉线拉力为T,当风力增大,风力变为F1,风筝重力不变,拉线拉力变为T1,风筝悬停在空中,可得风筝所受的合力始终为零,保持不变,相应的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再次平衡后相比于风力变化之前,拉线对风筝的拉力变大,拉线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变大,故B、C、D错误;设拉线长为L,则风筝距地面高度h=Lsinα,再次平衡后相比于风力变化之前,风筝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大,故A正确。 10.(2022·湖南高考)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场地边,有一根系有飘带的风力指示杆,教练员根据飘带的形态提示运动员现场风力的情况。若飘带可视为粗细一致的匀质长绳,其所处范围内风速水平向右、大小恒定且不随高度改变。当飘带稳定时,飘带实际形态最接近的是() 12.(2023·湖北高考)某同学利用测质量的小型家用电子秤,设计了测量木块和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实验。如图a所示,木板和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电子秤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和放在电子秤上的重物B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调节滑轮,使其与木块A间的轻绳水平,与重物B间的轻绳竖直。在木块A上放置n(n=0,1,2,3,4,5)个砝码(电子秤称得每个砝码的质量m0为20.0g),向左拉动木板的同时,记录电子秤的对应示数m。 (1)实验中,拉动木板时______(填“必须”或“不必”)保持匀速。(2)用mA和mB分别表示木块A和重物B的质量,则m和mA、mB、m0、μ、n所满足的关系式为m=________________。(3)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mn图像,如图b所示,可得木块A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不必mB-μ(mA+nm0)0.4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5-07-07 01:40:02 页数:25
价格:¥1 大小:1.97 MB
文章作者:180****875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