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6高考物理复习课件 第七章第4讲 专题:碰撞的拓展模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0

2/50

3/50

4/50

剩余4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七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4讲专题:碰撞的拓展模型 目录12考点一“滑块—弹簧”模型考点二“滑块—光滑斜(曲)面”模型和悬绳模型考点三“滑块—木板”模型和“子弹打木块”模型课时作业34 考点一“滑块—弹簧”模型 1.模型图示 2.模型特点(1)两个物体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若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2)在能量方面,由于弹簧形变会使弹性势能发生变化,系统的总动能将发生变化;若系统所受的外力和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统动能通常最小(完全非弹性碰撞拓展模型)。(4)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系统动能最大(弹性碰撞拓展模型,相当于碰撞结束时)。 例1(202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上期中)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块相连接,并且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m1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以此刻为计时零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信息可得()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B.从t3到t4弹簧由伸长状态逐渐恢复原长C.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1∶m2=1∶3D.在t2时刻两物块的动量大小之比为p1∶p2=1∶2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两物块的运动过程如下:开始时m1逐渐减速,m2逐渐加速,弹簧被压缩,t1时刻二者达到共同速度1m/s,系统动能最小,弹性势能最大,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然后弹簧逐渐恢复原长,m2继续加速,m1先减速为零,然后反向加速,t2时刻,弹簧恢复原长状态,且弹簧的长度将继续增大,t3时刻,两物块再次达到共同速度1m/s,系统动能最小,弹簧被伸长至最长,之后弹簧逐渐恢复原长,t4时刻与0时刻状态相同,即从t3到t4过程中弹簧由伸长状态逐渐恢复原长,故A错误,B正确;从0时刻到t1时刻,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1v0=(m1+m2)v1,将v0=3m/s、v1=1m/s代入得m1∶m2=1∶2,故C错误;在t2时刻,m1的速度为v2=-1m/s,m2的速度为v2′=2m/s,又m1∶m2=1∶2,则动量大小之比为p1∶p2=m1|v2|∶m2|v2′|=1∶4,故D错误。 例2(多选)光滑水平面上用轻弹簧相连的A、B两物体,以6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质量均为2kg。在B的正前方静止放置一质量为4kg的物体C,B、C碰后粘在一起,则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2JB.A、B、C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是36JC.物体C的最大速度为4m/sD.整个运动过程中A的速度不可能向左 考点二“滑块—光滑斜(曲)面”模型和悬绳模型 1.模型图示 考点三“滑块—木板”模型和“子弹打木块”模型 1.模型图示 2.模型特点(1)M与m相互作用的过程中,M的速度一直增大,m的速度一直减小,系统的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摩擦力与两者相对路程的乘积等于系统减少的机械能。(2)若滑块未从木板上滑下或子弹未打穿木块,当两者速度相等时M的速度最大,两者的相对路程取得极值(完全非弹性碰撞拓展模型)。(3)该类问题既可以从动量、能量角度求解,也可以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借助图像求解。 例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980g的长方形匀质木块,现有一质量为20g的子弹以大小为300m/s的水平速度沿木块的中心轴线射向木块,最终留在木块中没有射出,和木块一起以共同的速度运动。已知木块沿子弹运动方向的长度为10cm,子弹打进木块的深度为6cm。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保持不变。(1)求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以及它们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内能;(2)若子弹是以大小为400m/s的水平速度从同一方向水平射向该木块,则在射中木块后能否射穿该木块?答案(1)6m/s882J(2)能 课时作业 3.(多选)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合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下层,子弹刚好不射出,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能射穿一半厚度,如图所示,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的末速度大小相等B.系统产生的热量一样多C.子弹对滑块做的功相同D.子弹和滑块间的水平作用力一样大 6.(2022·河北高考)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等高的滑板A和B,质量分别为1kg和2kg,A右端和B左端分别放置物块C、D,物块质量均为1kg,A和C以相同速度v0=10m/s向右运动,B和D以相同速度kv0向左运动,在某时刻发生碰撞,作用时间极短,碰撞后C与D粘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物块,A与B粘在一起形成一个新滑板,物块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1)若0<k<0.5,求碰撞后瞬间新物块和新滑板各自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若k=0.5,从碰撞后到新物块与新滑板相对静止时,求两者相对位移的大小。 8.(2024·安徽高考)如图所示,一实验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有粗糙水平轨道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于圆弧轨道最低点,一物块静止于小车最左端,一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悬挂于O点正下方,并轻靠在物块左侧。现将细线拉直到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物块沿着轨道运动。已知细线长L=1.25m,小球质量m=0.20kg,物块、小车质量均为M=0.30kg。小车上的水平轨道长s=1.0m,圆弧轨道半径R=0.15m。小球、物块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前所受拉力的大小;(2)求小球与物块碰撞后的瞬间,物块速度的大小;(3)为使物块能进入圆弧轨道,且在上升阶段不脱离小车,求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答案:(1)6N(2)4m/s(3)0.25≤μ<0.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5-07-03 17:18:03 页数:50
价格:¥1 大小:1.67 MB
文章作者:180****875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