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2026高考物理复习课件 第七章第6讲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26高考物理复习课件 第七章第6讲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9
2
/59
3
/59
4
/59
剩余5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七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6讲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目录12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考点二实验拓展与创新课时作业34 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 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计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一、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含挡光片)、重物、轻质弹簧、细线、弹性碰撞架、尼龙搭扣、撞针、橡皮泥等。二、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2.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所示。实验方案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一、实验器材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刻度尺等。二、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避免入射小球反弹)。实验方案2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2.按照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末端水平。 3.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4.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质量为m1)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把被撞小球(质量为m2)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所示。 注意事项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2.方案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2)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①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注意调整斜槽,使斜槽末端水平;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③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④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1)碰撞是否为一维(即正碰),为此两球应等大,且速度沿球心连线方向。(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用长木板实验时是否平衡了摩擦力。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速度(或水平射程)的测量。 例1(2024·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二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光电门1、2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并固定在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A、B(包含遮光条)质量分别为m1、m2,两个遮光条完全相同。(1)在调节装置时,启动充气机,经过调整后,将滑块A轻放在气垫导轨上任何位置都能________,则气垫导轨已调至水平。静止 (2)本实验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遮光条的宽度。(3)两滑块A、B从光电门1、2的外侧匀速相向运动,在两光电门中间发生碰撞,运动到气垫导轨一端时立刻被锁定。实验中光电门1记录挡光时间为Δt1,光电门2记录三次挡光时间依次为Δt2、Δt3、Δt4。若滑块A和B在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已知物理量和测量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不需要 静止释放,a从轨道右端水平飞出后落在木板上;重复多次,测出落点的平均位置P与O点的距离xP。将与a半径相等的小球b置于轨道右侧端点,再将小球a从Q处由静止释放,两球碰撞后均落在木板上;重复多次,分别测出a、b两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N与O点的距离xM、xN。例2(2024·新课标卷)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将斜槽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轨道末段水平,右侧端点在水平木板上的垂直投影为O,木板上叠放着白纸和复写纸。实验时先将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Q处由 完成下列填空:(1)记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实验中须满足条件ma___mb(填“>”或“<”);(2)如果测得的xP、xM、xN、ma和mb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了两小球在碰撞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用小球落点与O点的距离来代替小球水平飞出时的速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axP=maxM+mbxN两小球离开轨道右端后均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下落高度相同,故下落时间相同,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小球水平飞出时的速度与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成正比 考点二实验拓展与创新 例3(2023·辽宁高考)某同学为了验证对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纸板搭建如图所示的滑道,使硬币可以平滑地从斜面滑到水平面上,其中OA为水平段。选择相同材质的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进行实验。 在水平面上某处时,测量甲从O点到停止处的滑行距离OP。将硬币乙放置在O处,左侧与O点重合,将甲放置于B点由静止释放。当两枚硬币发生碰撞后,分别测量甲、乙从O点到停止处的滑行距离OM和ON。保持释放位置不变,重复实验若干次,得到OP、OM、ON的平均值分别为s0、s1、s2。测量硬币的质量,得到一元和一角硬币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将硬币甲放置在斜面上某一位置,标记此位置为B。由静止释放甲,当甲停 一元距离测量有误差(或甲、乙碰撞过程中系统所受合外力实际并不为零,只是近似为零,其他原因合理也可) 例4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装置研究两物体碰撞过程中的守恒量。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所示,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球1、球2与木条的撞击点;②将木条竖直立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入射球1从斜轨上A点由静止释放,撞击点为B′;③将木条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让入射球1从斜轨上A点由静止释放,撞击点为P; ④把球2静止放置在水平槽的末端,让入射球1从斜轨上A点由静止释放,确定球1和球2相撞后的撞击点;⑤测得B′与N、P、M各点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h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两小球的质量关系为m1____m2(填“>”“=”或“<”)。(2)碰后小球1的落点在图中的_____点。(3)若再利用天平测量出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满足_____________表示两小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若满足_______________表示两小球碰撞前后的机械能守恒。>M 解析(1)为了防止两球碰后球1出现反弹现象,入射球1的质量一定要大于被碰球2的质量,即m1>m2。(2)由图可知,两小球打在木条上,三次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相等,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水平速度越大,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越小;由碰撞规律可知,碰后入射球的速度减小,故其下落的高度最大,而碰后被碰球的速度最大,其下落的高度最小,则可知碰后小球1的落点在图中M点。 例5(2025·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上第一次模拟)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定理,主要的实验过程如下:A.用天平测得带有遮光片的物块A的质量为m,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d,气垫导轨水平放置,拉力传感器安装在天花板上;B.轻质细线一端连接物块A,另一端连接拉力传感器,细线跨越定滑轮,挂有重物B的滑轮也跨越在细线上;C.打开气垫导轨的充气源,放开物块A,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G1、G2的时间t1、t2;D.用秒表测出遮光片从G1运动到G2的时间t,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本实验需要把气垫导轨的右侧垫高来平衡摩擦力B.本实验需要测量B的质量,由此来计算细线的拉力C.气垫导轨上方的细线必须与气垫导轨平行(2)测量物块A上的遮光片宽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遮光片的宽度为________mm。(3)若Ft1t2t=_________,则动量定理成立。C9.4md(t1-t2) 课时作业 1.(2024·山东高考)在第四次“天宫课堂”中,航天员演示了动量守恒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碰撞实验,气垫导轨两端分别安装a、b两个位移传感器,a测量滑块A与它的距离xA,b测量滑块B与它的距离xB。部分实验步骤如下:①测量两个滑块的质量,分别为200.0g和400.0g;②接通气源,调整气垫导轨水平;③拨动两滑块,使A、B均向右运动;④导出传感器记录的数据,绘制xA、xB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1)从图像可知两滑块在t=______s时发生碰撞;(2)滑块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3)通过分析,得出质量为200.0g的滑块是____(填“A”或“B”)。1.00.20B 2.(2024·北京高考)如图甲所示,让两个小球在斜槽末端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关于本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实验前,调节装置,使斜槽末端水平B.选用两个半径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C.用质量大的小球碰撞质量小的小球AC (2)图甲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首先,将质量为m1的小球从斜槽上的S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复写纸上,重复多次。然后,把质量为m2的被碰小球置于斜槽末端,再将质量为m1的小球从S位置由静止释放,两球相碰,重复多次。分别确定平均落点,记为M、N和P(P为m1单独滑落时的平均落点)。答案:用圆规画圆,尽可能用最小的圆把各个落点圈住,这个圆的圆心位置代表平均落点。a.图乙为实验的落点记录,简要说明如何确定平均落点; m1·OP=m1·OM+m2·ONb.分别测出O点到平均落点的距离,记为OP、OM和ON。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即可验证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3)受上述实验的启发,某同学设计了另一种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案。如图丙所示,用两根不可伸长的等长轻绳将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匀质小球悬挂于等高的O点和O′点,两点间距等于小球的直径。将质量较小的小球1向左拉起至A点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B与静止于C点的小球2发生正碰。碰后小球1向左反弹至最高点A′,小球2向右摆动至最高点D。测得小球1、2的质量分别为m和M,弦长AB=l1、A′B=l2、CD=l3。推导说明,m、M、l1、l2、l3满足什么关系即可验证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解析:(1)本实验中,用小球滑出斜槽后的水平位移之比代替小球碰撞前、后瞬间的速度之比,所以需要确保小球离开斜槽末端后做平抛运动,则应在实验前调节装置,使斜槽末端水平,故A正确;本实验需保证两小球发生的碰撞为对心碰撞,则应选用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进行实验,故B错误;为避免碰撞后入射小球被反向弹回,需要用质量大的小球碰撞质量小的小球,故C正确。 3.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装置中桌面水平,一端固定了一弹簧枪,斜面紧贴桌面,且斜面的最高点恰好与桌面相平,该同学选了两个体积相同的钢质小球,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小球1、2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②先不放小球2,把小球1装入固定好的弹簧枪后释放,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小球每次放入弹簧枪中弹簧的压缩量均相同; ③将小球2放在斜面最高点处,把小球1装入固定好的弹簧枪后释放,使它们发生碰撞,分别记下小球1、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小球碰撞视为弹性碰撞;④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面最高点的距离,图中A、B、C点是该同学记下小球在斜面的落点位置,到斜面最高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1)选择的水平桌面是否需要一定光滑?_____(选填“是”或“否”);所选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1要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m2;否大于 (2)实验中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已经测得的量表示),说明该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定律。(3)从实验结果看,动量守恒的等式可能是近似等于,请你指出一条近似等于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球落点的点迹大,导致测量x时出现误差(或读数误差、空气阻力造成的误差) (3)由于实验中存在误差,所以动量守恒的表达式可能是近似相等,其误差可能是小球落点的点迹大,导致测量x时出现误差;也可能是读数误差;还可能是由于存在空气阻力造成的误差等。 4.某同学设计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步骤一:用垫块垫起长木板的右端,使之具有一定的倾角,调节倾角,使得轻推一下滑块甲(前端粘有橡皮泥,后端连接纸带)或者滑块乙之后它们均能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步骤二:把乙放在长木板合适的位置,甲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轻推一下甲,甲向下运动与乙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关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取下纸带。更换纸带后重复第二步操作。步骤四: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标出若干计数点O、A、B……I,测量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其中一条纸带的数据如图乙所示。 (1)由图示的纸带及其数据来看,纸带的_____端(填“左”或“右”)连接滑块甲。在打下____点和____点之间的时间内,甲、乙发生碰撞。(2)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迹没有画出来,碰撞前滑块甲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碰撞后粘连体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右DE0.600.29 (3)测得滑块甲、乙的质量均为0.20kg,碰撞前滑块甲的动量是________kg·m/s。碰撞后滑块甲、乙的总动量是________kg·m/s。(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4)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200.116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 5.(2022·全国甲卷)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对碰撞过程进行研究。让质量为m1的滑块A与质量为m2的静止滑块B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比较碰撞后A和B的速度大小v1和v2,进而分析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1)调节导轨水平。(2)测得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0.510kg和0.304kg。要使碰撞后两滑块运动方向相反,应选取质量为________kg的滑块作为A。0.304 (3)调节B的位置,使得A与B接触时,A的左端到左边挡板的距离s1与B的右端到右边挡板的距离s2相等。(4)使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气垫导轨运动,并与B碰撞,分别用传感器记录A和B从碰撞时刻开始到各自撞到挡板所用的时间t1和t2。 0.310.320.34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6高考物理复习课件 第七章第6讲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5-07-03 17:18:03
页数:59
价格:¥1
大小:1.49 MB
文章作者:180****8757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