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第17课课后练习答案(2025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练习答案第14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P85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要把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革命实践教训:城市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接连失败,证明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照搬苏联"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实际。农村优势条件:敌人统治薄弱:偏远农村是军阀和列强控制的空白地带。群众基础深厚: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受剥削深重,革命意愿强烈("打土豪分田地"激发支持)。生存发展空间:山区地形(如井冈山)易守难攻,可建立根据地,积蓄力量,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路径。【P86材料研读】你怎么理解这段话?毛泽东认为,仅有工农群众支持还不够,必须建立并掌握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因为在当时的斗争环境中,敌人强大且掌握武装,只有以武装力量为支撑,才能在农村等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形成割据局面,保障革命持续发展,强调了武装斗争对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关键作用。【P88课后活动】关注公众号:中学政史地学习资源1.事件与内容连线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2.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创建了许多农村革命根据地。搜集资料,选择其中一个根据地,说说它创建的情况。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这里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毛泽东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逐步创建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第15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P90想一想】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结束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军事错误,避免了红军全军覆没的危险。毛泽东重回领导岗位,挽救了党和红军,让革命回到正确路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自己解决重大问题,不再依赖共产国际的指挥,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P93材料研读】阅读材料,谈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红军长征是伟大创举,是宣言书,宣告红军的英勇无畏;是宣传队,向民众传播革命理念,让更多人了解红军道路是解放之路;是播种机,在途经省份播下革命种子,为后续革命发展奠基,彰显长征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P93课后活动】1.结合本课所学,说说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红军长征克服的艰难险阻有:自然方面,翻雪山(如夹金山)、过草地(沼泽遍布)、渡江河(金沙江、大渡河等);军事方面,要摆脱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频繁战斗;生活方面,缺衣少食,物资匮乏,战士们常以野菜、树皮充饥。2.你听说过“半条被子”的故事吗?搜集相关资料,讲述跟长征有关的故事。3 1934年,3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徐解秀家,临走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贫苦的村民。徐解秀说:"什么是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分一半给老百姓的人。"故事精神:长征不仅是战斗,更是用行动证明——共产党永远与人民共患难。第16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P96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转嫁国内矛盾: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爆发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尖锐,为转移视线、缓和矛盾,企图对外侵略扩张、掠夺资源、开拓市场以摆脱困境。推行大陆政策: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制定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妄图先占东北、吞并全中国、称霸亚洲,九一八事变是其重要步骤。中国东北战略地位重要:东北资源丰富、储量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控制东北可为日本工业供原料,也能作扩大侵华基地。有机可乘的局势:当时蒋介石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剿红军、对日不抵抗,国际社会也未有效遏制日本侵略,使日本认为有机可乘,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P100材料研读】阅读材料,说说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西安事变发生原因:东北沦陷多年,国权、疆土受损,绥东战事起,民众群情激昂盼抗战,但中枢领袖未发动全国抗战,前方将士杀敌,后方外交当局却谋妥协;张学良等劝谏无果,西安学生救国运动遭镇压,张学良不忍坐视,故对蒋介石最后诤谏,为救亡贯彻主张发动事变。【P100课后活动】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2.搜集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谈谈你的感受。杨靖宇将军:冰天雪地中孤身战斗,牺牲时胃里只有树皮棉絮,展现钢铁意志。八女投江:为掩护部队转移,8名女战士宁死不屈,集体投江殉国。感受:抗联将士用生命证明,中国人的血性和爱国精神永不屈服!第17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P102想一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军长征途中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统一战线主张。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中共派周恩来调解,促成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七七事变后,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至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P102材料研读】阅读材料,说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哪些努力。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有:愿为彻底实现孙中山三民主义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等暴力、没收地主土地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促政权统一;取消红军名义、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准备抗日。【P103材料研读】阅读材料,用史实说明中国军队是如何抗战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反映的是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如第88师等)浴血奋战,以劣势装备坚守上海,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付出巨大伤亡,坚守十周。淞沪会战打破日军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彰显中国抗战决心,鼓舞全国士气,为持久抗战赢得准备时间,提升中国国际声誉,让世界看到中国抗战意志。【P105课后活动】1.结合本课所学,说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和意义。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承认中共合法地位。意义:国共停止内战,全国力量团结抗日,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3 2.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谈谈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意义在于:悼念死难同胞,铭记历史创伤;警示国人反对侵略、捍卫和平;向世界传递中国维护历史真相、捍卫人类尊严的决心,凝聚民族精神,唤起对和平的珍视。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5-07-11 19:00:02 页数:3
价格:¥1 大小:36.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