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初中语文2026届中考文言文常考虚词(共10个)
初中语文2026届中考文言文常考虚词(共10个)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4
2
/4
剩余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文言文常考虚词1.之【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公与之乘。(《曹刿论战》)--庄公和他(曹刿)同乘一辆车。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例: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衡量这两种对策。【助词】结构助词“的”: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例:小大之狱。(《曹刿论战》)--大大小小的案件。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一个词组或分句,不独立成句。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何陋之有?(《陋室铭》)--有什么简陋的呢?(正常语序:有何陋?)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例:马之千里者。(《马说》)--千里马。(定语“千里”后置,正常语序:千里之马)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不及物动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例:久之,目似瞑。(《狼》)--过了很久,眼睛好像闭上了。【动词】相当于“往”、“到...去”。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2.其【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他/她/它(们)”。(作定语时是“的”,作主语或宾语时是“他/她/它”)。例: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害怕他不停止。[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其中的”。例: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其一犬坐于前。(《狼》)--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副词】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恐怕”。例:其真无马邪?(《马说》)--恐怕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吧?表反问:相当于“难道”。例: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其”加强反问语气)表祈使、期望:相当于“可要”、“还是”。例: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如果像这样,谁能抵挡他呢?(中考相对少见)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3.而【连词】(最重要):4 表并列:相当于“又”、“并且”、“而且”,或不译。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表承接:相当于“就”、“然后”、“接着”,或顺承关系。例:温故而知新。(《论语》)--温习旧知识然后就知道新知识。表递进:相当于“并且”、“而且”。例: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喝一点就醉,而且年龄又是最大。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却”、“然而”。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别人不了解(我)却不生气。表修饰: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相当于“着”、“地”,或不译。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他。/面山而居。(《愚公移山》)--(愚公)面对着山居住。表假设:相当于“如果”。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那怎么可以。【代词】同“尔”,相当于“你”、“你的”。(较少见)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账。4.以【介词】表示工具、凭借:相当于“用”、“拿”、“凭借”、“依靠”。例:以刀劈狼首。(《狼》)--用刀砍狼的头。/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什么作战?表示原因:相当于“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表示依据、标准:相当于“按照”、“依照”。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表示时间、处所:相当于“在”、“于”。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用来”、“以便”。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表结果:相当于“以致”、“因而”。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人们向您)忠心进谏的道路。表承接:相当于“而”,或不译。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黔地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装着运了进来。【动词】相当于“认为”。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都认为(我)比徐公美。5.于(於)【介词】(核心用法):表示处所、时间:相当于“在”、“从”、“到”。例: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长勺作战。/青,取之于蓝。(《劝学》)--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表示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给”。例: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的作为)感到痛心遗憾。表示比较:相当于“比”。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都认为(我)比徐公美。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例:受制于人。(成语)--被别人控制。表示原因:相当于“由于”。例: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 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由于玩乐而荒废。6.为【动词】基本义:做、干。例:可以为师矣。(《论语》)--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引申义:担任、当作、成为、是。例:以弱为强者。(《隆中对》)--由弱变强。【介词】表示对象(替、给):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表示原因(因为、由于):例: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表示被动(被):例:为乡里所患。(《周处》)--被乡里的人认为是祸害。表示时间(当、在):例:为其来也。(《晏子使楚》)--当他来的时候。【语气助词】常与“何”等配合,表疑问或感叹。例: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先生有什么见教呢?/何辞为?(《鸿门宴》)--告辞什么呢?(即“为什么要告辞?”)其他重要虚词(也常考):7.则【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就”、“便”、“那么”。例: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例: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但是”。例: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表发现:相当于“原来”、“已经”。例: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到了中午(太阳)就像盘子或盂(那样小)了。【副词】用于判断句,起强调作用,相当于“是”、“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8.乃【副词】表承接:相当于“于是”、“就”、“这才”。例:乃入见。(《曹刿论战》)--(曹刿)于是进宫拜见(庄公)。表判断:相当于“是”、“就是”、“原来是”。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应当立为国君的是公子扶苏。表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然”、“却”。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家中祭祀时不要忘了告诉你的父亲。9.者【助词】结构【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者”字结构,相当于“...的人/事/物/情况”。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于是率领能挑担子的子孙三个人。(“荷担者”即“4 能挑担子的人”)/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二者”即“两样东西”)【语气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表提顿,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用在时间词后,表停顿,不译。例:今者项庄拔剑舞。(《鸿门宴》)--现在项庄拔剑起舞。用在疑问句句末,助疑问语气。例:何者?(《史记》)--为什么呢?【代词】相当于“这”。(较少见)例:者边走,那边走。(王衍《醉妆词》)10.也【语气助词】(核心用法):表判断:用于判断句句尾,加强肯定语气。例: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表陈述:用于陈述句句尾,表肯定、确认语气。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表疑问:用于疑问句句尾,常与疑问词配合,助疑问语气。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怎么能富贵呢?表感叹:用于感叹句句尾,助感叹语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句中表停顿:用在句中成分后,表停顿舒缓语气。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4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要虚词详解(共6个)
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用法总结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中考常考文言文虚词讲解(全面,必备!)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常考虚词讲解(共8个)
初中语文2022中考复习文言文常考通假字汇总(共59个)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基础字词汇总(共85组)
高中语文高考常考文言文虚词汇总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歇后语汇总(共366句)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近义词辨析”汇总(共40个)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言虚词用法专项练习(共18个,附参考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5-08-18 05:20:01
页数:4
价格:¥2
大小:40.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