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4)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3/23

4/23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贝多芬简介1770年,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昂的音乐家庭。这位音乐界的奇才留给后人的是无比的尊敬和怀念;那些永远流传在人间的作品,更是人类音乐史上千古不灭的瑰宝。 《月光曲》是在什么时期创作的?《月光曲》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月光曲》是为谁而创作的?为什么这首曲子叫《月光曲》? 莱(lái)(莱茵河)茵(yīn)(茵茵) 券蜡烛盲键恬汹涌详陶醉 幽静:偏僻、清静。纯熟:指功夫深,技能熟练。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记录:本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课文指贝多芬把刚才弹奏的《月光曲》写成曲谱。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贝多芬又听到了谁和谁的对话?把对话部分用——画下来。通过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贝多芬一共弹了几首曲子?分别是什么?文章中从哪到哪是描写第一首曲子的?从哪到哪是描写第二首曲子的?盲姑娘知道为她演奏的人是贝多芬吗?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一个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路边一所低矮的房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用——画出当时的情景。“清幽”是什么意思?贝多芬按键弹起的是哪首曲子?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边听边讨论,从文中找出《月光曲》的曲调。 根据上面文字的描述,正确的排列下面的图形顺序。()()()312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1.舒缓———明快————高昂2.明快———高昂————舒缓3.高昂———明快————舒缓《月光曲》的曲调应该是(1)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小播音员——用甜美的朗读给大家以美的享受;小画家——用你的笔描绘其中的一幅或几幅图画;小音乐家——用手姿为大家表现一下《月光曲》的旋律; 我静静地听着。我好像面对着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我想对贝多芬说: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贝多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谢谢观看ThankYou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09-13 09:02:27 页数:23
价格:¥3 大小:2.38 MB
文章作者:187****460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