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八上生物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达标测试卷(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五单元第一章达标测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A.刺细胞B.触手C.发达的肌肉D.口2.下列动物中属于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的是(  )A.血吸虫B.涡虫C.变形虫D.猪肉绦虫3.下表中的动物,与其主要特征描述相符合的是(  )选项动物名称主要特征A涡虫有体节B蛔虫有外骨骼C绦虫身体呈两侧对称D缢蛏靠刚毛运动4.鱿鱼又名枪乌贼。一项研究显示,鱿鱼吸盘上的齿环由丝状蛋白质构成。这些蛋白质可通过生物分解,并能用来制造可持续利用的塑料替代物。下列动物和鱿鱼属于同一类的是(  )5.下列关于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的身体内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无脊椎动物B.鱼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克服在水中的运动阻力C.在水中用鳃呼吸,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D.鱼生活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6.下列哪组动物的卵都具有坚硬的卵壳结构(  )A.扬子鳄和鲫鱼B.避役和蝾螈 C.家鸽和乌龟D.蜥蜴和蟾蜍7.下列不属于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骨骼特点的是(  )A.骨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B.长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C.胸骨上生有龙骨突以附着发达的胸肌D.骨骼重而坚硬8.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是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B.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C.具有两对翅、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D.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9.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10.蚯蚓、水蛭等动物没有发达的骨骼也能灵活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A.体表有黏液B.体壁有刚毛C.身体分节D.肌肉发达11.研究者曾在水底洞穴中新发现了一种盲高原鳅,其眼睛高度退化,用鳃呼吸,体表光滑无鳞,具有鳍、侧线和许多触须。以下关于盲高原鳅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它适应生活在黑暗环境中B.它靠侧线和触须感知水体变化C.体表光滑裸露有利于洞穴钻行D.它体表无鳞,一定不属于鱼类12.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B.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都生活在水中13.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第13题)A.P可以表示体温恒定B.E可以表示体内受精C.F可以表示胎生哺乳D.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14.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鼠妇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B.昆虫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两对翅和三对足C.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味D.无脊椎动物中有翅能飞的都是昆虫15.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了一种两栖动物——雨神角蟾,关于雨神角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终生生活在水里B.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C.真正的陆生动物D.用鳃呼吸,用鳍游泳16.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30%。雀形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后排出体外。这说明鸟类摄食和消化的特点是(  )A.食量小,消化能力差B.食量小,消化能力强C.食量大,消化能力差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17.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不对应的是(  ) A.鸟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B.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C.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D.虎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18.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A.图甲是狼的牙齿,图乙是兔的牙齿B.兔和狼都有犬齿和臼齿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杂食性生活相适应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19.下列关于动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身体里有无脊椎骨,可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B.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C.爬行动物和鸟类都属于变温动物D.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的恒温动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20.如图为家鸽的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20题)A.图中所示的结构①是气管B.图中所示的结构②是气囊,它们一端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C.当家鸽在飞行时,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图中所示的结构③肺,并在其内进行气体交换 D.图中所示的结构③是气囊2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生、哺乳、恒温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征B.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C.哺乳动物全都生活在陆地上D.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22.如图所示,涵涵捕获了一只身披黑甲,头部有一对触角(触角分节),有三对足、两对翅的动物,他捕获的是(  )(第22题)A.扁形动物B.环节动物C.节肢动物D.两栖动物23.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  )①体表有羽毛②前肢变为翼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④心脏四腔⑤体温恒定⑥卵生、体内受精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24.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能量供应无关的是(  )A.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跳快B.食量大,消化能力强C.有气囊辅助呼吸,能获得充足的氧气D.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 25.不同的动物类群既有各自的特征,又有共同的特征。下列属于陆生脊椎动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A.体表都被毛B.卵外都有坚韧的卵壳C.都是恒温动物D.生殖和发育都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7分)蝗虫危害农作物的生长,是著名的农业害虫,如图所示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据图回答问题。(第26题)(1)蝗虫和七星瓢虫、蜜蜂等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都能飞,属于节肢动物中的__________。(2)蝗虫的身体分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三个部分。(3)蝗虫的运动中心在胸部,胸部有两对________和三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足是发达的______(填序号)。(4)气体进出蝗虫身体是通过体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8分)如图为蚯蚓的部分示意图,请根据“观察蚯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第27题)(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 ]________的位置来区分。(2)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它具有辅助________的功能。(3)蚯蚓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者,它能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4)用手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________,故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其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用________________来呼吸。(5)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______________。28.(8分)如图,请观察并总结鸟适合飞行的特点:(第28题)(1)观察图①所示,鸟的身体呈________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2)观察图②所示,鸟的前肢变成______,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____________,可搏击空气。(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________,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________,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_______,能产生飞行的动力。(4)鸟飞行时,有________辅助呼吸,与肺一起完成________呼吸,可以为飞行时提供更多的氧气。29.(9分)如图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第29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三部分,它的体表有___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________________。(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3)五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4)D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这与其体内结构__________有关。(5)动物E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6)动物C的皮肤除具保护作用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30.(18分)请同学们结合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诗词并回答问题:北大硕士彭敏凭借渊博的诗词储备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再次掀起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热潮。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歌赋中,很多文人墨客借对动植物特征习性的概括,抒发情怀,讴歌大自然。(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中描述的蝉属于动物界最大类群________动物,该类群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诗中描述的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写出其能够在水中生活的两个重要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宋代赵师秀的《约客》,诗中描述的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诗中描述的“黄鹂”“白鹭”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出自崔颢的《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中描述的兔子的食性是植食性,与此相适应其牙齿有____________的分化,这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6)“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仑。”出自宋代诗人丁谓的《蛇》,诗中描述的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因为蛇具有表面覆盖角质的________,用肺呼吸,在__________产卵(填“陆地上”或“水中”),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等特征 答案一、1.A2.B 点拨:扁形动物中大多数营寄生生活,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猪肉绦虫。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能自由生活。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的动物。3.C 4.C5.A 点拨:鱼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且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6.C 7.D8.C 点拨: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共同的特征。昆虫大多具有两对翅、三对足;而蜘蛛、虾等不具有两对翅、三对足。9.A 10.C 11.D 12.B 13.D 14.D15.B 点拨:两栖动物的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A错误。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B正确。爬行动物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两栖动物是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C错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16.D 17.A18.D 点拨:图甲表示兔的牙齿示意图,这是与吃植物的生活相适应的,图乙表示狼的牙齿示意图,这是与食肉生活相适应的,A、C错误。兔是食草动物,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狼是食肉动物,有门齿、臼齿和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B错误。19.C20.D 点拨:题图中所示的结构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21.D 22.C 23.A24.D 点拨: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心脏占体重的比重较大,循环能力强,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鸟的食量非常大,消化能力强,为飞行提供有机物,从而提供能量;鸟类的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大量的能量;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与提供能量无关。25.D二、26.(1)昆虫 (2)头部;胸部;腹部(3)翅;⑥(4)气门点拨:(1)蝗虫和七星瓢虫、蜜蜂等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都能飞,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2)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部生有触角和口器以及单复眼等感觉器官;胸部生有足和翅,是蝗虫的运动中心;腹部是代谢、生殖中心。(3)蝗虫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共有三对足,着生在胸部,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蝗虫共有两对翅,是蝗虫的飞行器官。(4)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27.(1)③;环带 (2)刚毛;运动 (3)分解(4)黏液;湿润的体壁 (5)放回大自然28.(1)流线 (2)翼;羽毛(或正羽)(3)体重;龙骨突;胸肌 (4)气囊;双重点拨:(1)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2)鸟类的前肢进化成翼,全身除足外,都被覆羽毛,羽毛主要分为正羽和绒羽,正羽覆盖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防风的外壳,最大的正羽分布在翼和尾部,有利于鸟的飞行和掌握身体的平衡。(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叫作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4)鸟类的体内有许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在飞行过程中吸气时,空气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即鸟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这样的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 交换的效率,能为鸟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在这里,气囊只是起到储存空气的作用,并不能完成气体交换。29.(1)外骨骼;体内水分蒸发(2)鳃;鳍(3)A;D、E(4)气囊(5)胎生,哺乳(6)辅助呼吸30.(1)节肢;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用鳃呼吸(3)鳃;肺和皮肤(4)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5)门齿和臼齿(6)鳞片;陆地上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1-11-15 09:00:19 页数:12
价格:¥3 大小:747.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