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5.1点和线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4.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1.点和线【基本目标】1.使学生理解任何图形都是由点和线组成的,体会线段、射线、直线的形象,正确区分这三个图形,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2.感受、体会、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掌握两点间距离的概念.【教学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以及表示方法,熟悉简单的几何语言.【教学难点】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如果你站在一座足够高的楼上,望着楼底下的某一个人,那么你将能见到什么?2.黑夜中用聚光灯照射远处的墙壁,我们会看到什么?3.如果你把一条两头都打结的绳子拉直了,你将能发现什么?【教学说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给予肯定,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从情景中,我们可以知道,你能看到的将是一个点,而这个点就表示着这个人或聚光灯照射处的位置,因此,可以概括:点通常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点图形:·A表示:点A(A点).\n2.日常生活中,一根拉紧的绳子、一根竹竿、人行横道线都给我们以线段的形象.线段图形:表示:线段AB线段d【教学说明】在讲解时,要注意一方面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考虑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具有这些形象.3.利用线段的形象,我们顺利引出了射线与直线.概括: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把线段向两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射线图形:表示:射线AB射线d直线图形:表示:直线AB直线d【教学说明】考虑到“线段”的概念更为直观,所以由“线段”引入“射线”和“直线”,可让学生经历直线和射线的形成过程.注意几个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4.小结:对于线段、射线、直线,应该进行综合的比较:【教学说明】将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区别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学生进行对比,从而更好的掌握特征.可以先呈现表格,然后让学生观察填空.\n5.试一试.(1)线段公理观察下图,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径,你会选择哪一条?从上边的图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从A地到B地,走直路的路程是最短的,即在这些把A、B连结起来的线中,线段AB是最短的.概括: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教学说明】两点间的距离是指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这是一个数量概念,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两点间距离的含义.(2)直线的公理我们要把一根木条钉紧,只用一个钉子,行吗?那么至少需要订几个钉子才能将木条钉紧?由生活中的经验,我们都知道,一个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个钉子才能将木条钉紧.概括: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教学说明】由实际生活现象归纳出相应的数学原理,是一个难点,教师可多举一些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1.如图所示,A、B、C是同一直线上的依次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B.射线AB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C.射线AB与射线AC是同一条射线D.射线BA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线AB的长是A、B两点间的距离B.线段AB是A、B两点间的距离\nC.A、B两点间连线的长是A、B两点间的距离D.线段AB的长是A、B两点间的距离3.平面上有四个点,经过每两个点作一条直线,则作出的直线最多有()A.3条B.4条C.5条D.6条4.四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交点个数最多有()A.3个B.4个C.5个D.6个5.如图所示,共有线段条;共有射线条;共有直线条.6.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木板上,用手拨木条,木条能转动,这说明;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木板上,就能固定细木条,这说明.【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对于第5题,学生容易数漏,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第6题是学生不太熟悉此的问题,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答案】1.C2.D3.D4.D5.5,6,36.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n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3.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主要是比较三线的区别,对相关的方法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入门课,培养学生的几何意识对于本节课来讲就很重要.教师可以从具体形象的实际例子入手,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几何意识.抽象是数学的一种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物体、图形中抽象得到点、线、面、体等数学概念.概括事物的数学属性,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实际物体,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的思维习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2-08-15 13:00:02 页数:5
价格:¥3 大小:198.31 KB
文章作者:U-34438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