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素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4.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5.元素周期表: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知识点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理解元素的概念时把握“同质子、类原子”六个字:(1)“同质子”即指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与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无关。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一定不同。(2)“类原子”是指一种元素可能不止一种原子。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氢元素有三种原子:氕H、氘H、氚H,它们的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为0、1、2;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易错警示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当然不包括多个原子所形成的分子或离子,如水分子(H2O)、氖原子(Ne)都含有10个质子,但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原子,所以根据元素的概念可知两者虽然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一种元素。只有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单核离子才属于同一种元素,因此“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说法是错误的。拓展延伸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见下表。元 素原 子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别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使用范围用来描述物质的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联系元素原子6【例】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B 点拨: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知识点2:元素的分布1.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如图所示。2.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如下表所示。元 素氧碳氢氮质量分数/%6518103【例】 根据下图所示A、B、C三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将图下字母填写在相应位置。6(1)分布在人体中的是       。 (2)分布在海水中的是       。 (3)分布在地壳中的是     。 答案:(1)B (2)C (3)A知识点3:元素的分类1.金属元素:汉字用“钅”字旁表示(汞除外),如铜、铁。2.非金属元素:通常情况下,非金属元素有三种状态,一是“气”字头的气态非金属,如氢、氯;有“氵”字旁的液态非金属,如溴等;固态非金属用“石”字旁表示,如碳、硫、磷等(稀有气体元素:通常状况下,稀有气体为气态,名称中均有“气”字头,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氦、氖等)。【例】 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氖          B.氧          C.锌          D.磷答案:C 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元素的分类标准。金属元素汉字名称除汞外均带“钅”字旁,非金属元素包括带有“气”字头的、带有“氵”字旁的,带有“石”字旁的。锌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氖、氧、磷属于非金属元素。知识点4: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物质的组成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其中元素是从宏观上对物质组成进行的描述,而分子、原子、离子是从微观上对物质构成进行的描述。关于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可进行简单的归纳,如图所示。6【例】 一定条件下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气       B.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离子答案:C 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元素,而它们的分子或原子团里都含有氧原子。知识点5: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规定: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2.元素符号的写法: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N、P、K等;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Na、Ca、Cu等。3.元素符号的意义:(1)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2)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拓展延伸 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后,就只能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因为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但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例如,“3H”只能在微观上表示3个氢原子,而不能表示氢元素。有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例如“Cu”可以表示铜这种物质。【例】 “2H”表示的意义是(  )A.2个氢元素                 B.2个氢原子C.氢分子                   D.氢离子答案:B 点拨: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后,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故选B。知识点6: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62.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横行(也叫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每周期(除第一周期外)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结尾的是非金属元素。(2)纵行(也叫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3)单元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占据一格,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如图所示。【例】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元素名称是“硫”                   B.元素符号是“S”C.元素的质量为32.06g                  D.核电荷数是16答案:C 点拨:从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中可知:元素名称和符号分别为硫、S,核电荷数为16,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而不是元素的质量,故C错。考点1: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关系的综合考查【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C.铁原子是由铁元素组成的6D.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答案:A 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讲,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从微观上讲,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考点2:元素的概念、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等的关系【例2】 近来,俄美科学家发现了两种新原子,它们的质子数都是117,中子数分别为117和11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B.中子数为118的原子,核外有118个电子C.中子数为117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7D.因为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两种原子的质量也相同答案:A 点拨: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即为117;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即117+117=23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故原子的质量不同。 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26:20 页数:6
价格:¥3 大小:194.6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