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二化学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二化学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1、油脂2、糖类3、蛋白质和核酸二.重点、难点:1、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2、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3、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4、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三.教学过程:(一)油脂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油脂的概念: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或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2)油脂的结构:①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②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天然甘油大多数为混甘油酯。③“油”所含“烃基”的饱和度低,则其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脂肪”所含“烃基”的饱和度高,则其熔点高,常温下呈固态。2、油脂的化学性质:(1)油脂的氢化:油脂由于分子中有不饱和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故易变质。为了便于运输和储存,通常改变油脂的结构。14/14①这个反应叫做油脂的氢化(或硬化),属于加成反应、还原反应。②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氢化反应把多种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2)油脂的水解反应:①酸性条件下水解:工业上以油脂为原料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②碱性条件下水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工业上就是利用皂化反应来制取肥皂的。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小结:油脂的结构决定其性质:(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具有酯的性质——能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或高脂肪酸盐以及甘油。由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所生成的油脂还具有烯烃的性质。(2)油脂中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大,其熔点越高,影响着油脂的存在状态。3、肥皂的制取原理(1)工业制皂流程简述:思考:①如何判断油脂和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完全发生皂化反应?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②油脂皂化后,如何使肥皂和甘油从混合液里充分分离?盐析(加入无机盐使某些有机物降低溶解度,从而析出的过程。盐析属于物理变化。)(2)肥皂的去污原理:①亲水基:肥皂结构中-COONa或-COO-是极性基团,极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②憎水基:肥皂结构中的烃基-R,不溶于水,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亲油性质。③肥皂的去污过程:在洗涤的过程中,污垢中的油脂跟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钠分子的烃基就插入油污内。而易溶于水的羧基部分伸在油污外面,插入水中。这样油污就被包围起来。再经摩擦、振动,大的油污便分散成小的油珠,最后脱离被洗的纤维织品,而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14/14(二)糖类从结构上看,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反应的产物。由C、H、O元素组成,常用通式Cn(H2O)m来表示。所以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但它不是水与碳直接化合的产物。糖类大都可用Cn(H2O)m来表示,但符合这一通式的不一定都是糖。如甲醛HCHO C(H2O),乙酸CH3COOH C2(H2O)2,而不符合Cn(H2O)m这一通式的一些物质也属于糖类,如脱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1、葡萄糖(1)葡萄糖的分子结构:①分子式:C6H12O6②结构简式:思考:根据下列信息推出葡萄糖的分子结构:(I)在一定条件下,1mol葡萄糖与1molH2反应,还原成己六醇。说明分子中有双键,也说明是直链化合物。(II)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五乙酸葡萄糖(提示:同一个C原子上连接2个羟基不稳定)说明葡萄糖分子中有5个—OH,且分别连在5个C原子上。(III)葡萄糖分子被氧化,碳链并不断裂,而是生成含6个C原子的葡萄糖酸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一个—CHO。(2)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I)生理氧化反应  C6H12O6(s)+6O2(g)→6CO2(g)+6H2O(l)+放热(II)与银氨溶液反应(III)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②还原反应14/14③酯化反应:总结: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Cu2O砖红色沉淀反应,但果糖分子中含有羰基及多羟基,羰基受多羟基影响有很强的还原性,也能发生银镜反应,Cu2O砖红色沉淀反应,故不能用上述二反应鉴别二者。(4)葡萄糖的制法:2、蔗糖、麦芽糖蔗糖麦芽糖分子式C12H22022结构差异不含醛基含醛基来源在植物体内由葡萄糖、果糖缩合生成。C6H1206+C6H1206H20+C12H22022(果糖)(葡萄糖)淀粉水解糖化而成。2(C6H10O5)n+nH20nC12H22022淀粉(麦芽糖)①不显还原性,不发生银镜反应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性质差异②可水解,生成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②可水解,生成二分子葡萄糖③有甜味③有甜味,但不如蔗糖甜3、淀粉纤维素(1)多糖是由很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方式,通过在分子间脱去水分子而成的多聚体。因此多糖也称为多聚糖。一般不溶于水,没有甜味,没有还原性。(2)淀粉与纤维素的比较:淀粉纤维素分子组成(C6H1005)n(C6H1005)n(与淀粉分子式中的n是不同的值)结构特点几百个到几千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有直链及支链结构。几千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与淀粉不是同分异构体。分子的一个结构单元含三个醇羟基。14/14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物质。不溶于冷水,在热水里淀粉颗粒会膨胀破裂,有一部分淀粉会溶解在水里,另一部分悬浮在水里,形成胶状淀粉糊。白色、无臭、无味的物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化学性质1.不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不显还原性,是一种非还原性糖;2.在稀酸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在人体内也水解为葡萄糖;3.淀粉遇碘后变蓝色1.不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不显还原性,是一种非还原性糖;2.在酸作用下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但比淀粉水解困难(需水浴加热,用70%的H2S04催化)3.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3)淀粉、纤维素水解:①淀粉、纤维素水解都用H2SO4做催化剂,但淀粉用20%H2SO4,纤维素用90%H2SO4,均需微热;②检验产物时,必须用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酸,才能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进行检验。③淀粉是否发生水解的判断: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反应和其水解最终产物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来判断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和水解进行程度。如淀粉没有水解,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如淀粉已完全水解,则遇碘不能变蓝色;如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碘变蓝色,则说明淀粉仅部分水解。总结:单糖、二糖、多糖之间的关系:(三)蛋白质和核酸1、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1)氨基酸的定义:从结构上说,氨基酸是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2)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可分为α-氨基酸、β-氨基酸、…等;组成天然蛋白质的都是α-氨基酸。四种常见的α-氨基酸:甘氨酸(氨基乙酸)CH2(NH2)COOH丙氨酸(α-氨基丙酸)CH3CH(NH2)COOH苯丙氨酸(α-氨基-β-苯基丙酸)C6H5CH2CH(NH2)COOH14/14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HOOC-CH2-CH2-CH(NH2)-COOH(3)氨基酸的结构:①结构简式均可表示为:②分子结构中均含有两种官能团即:氨基和羧基。③除甘氨酸,天然a-氨基酸都是有旋光的,而且都是L型。(4)氨基酸的物理性质:天然氨基酸是无色晶体,熔点较高,在200-300℃时熔化分解,一般能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乙醚……(5)氨基酸的化学性质:①两性: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能与酸反应,含有羧基能与碱反应。盐酸氨基乙酸氨基乙酸钠②成肽反应: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I)肽键:(II)根据氨基酸分子数的多少,缩聚产物分为:二肽:两分子氨基酸缩合;(2个N原子,1个肽键,缩去1个水分子)多肽:多分子氨基酸缩合;(n个N原子,n-1个肽键,缩去n-1个水分子)蛋白质:许多氨基酸分子缩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并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多肽。14/142、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1)蛋白质的定义:由不同的氨基酸(天然蛋白质都是α-氨基酸)经缩聚形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②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混合物。(2)蛋白质的组成:①蛋白质是由C、H、O、N、S等元素组成。②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③天然蛋白质的结构复杂,种类繁多,但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3)蛋白质的结构:任何一种蛋白质分子在天然状态下均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结构,这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中最显著的特征。因氨基酸数量和排列不同,蛋白质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按照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4)蛋白质的性质①两性:蛋白质的结构含有—NH2和—COOH,故有两性,它能分别与酸、碱反应,生成盐。②水解反应:在酸、碱或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肽类化合物,最终逐步水解得到各种氨基酸。③蛋白质具有胶体的性质:有些蛋白质能溶于水,由于蛋白质分子直径相对很大。已达到胶体微粒的大小,故蛋白质溶液能发生丁达尔效应。④盐析:加入浓的无机轻金属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从而析出蛋白质,这种作用称为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故不影响蛋白质的性质。利用多次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盐析的过程是物理变化。⑤变性: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这种现象叫变性。由蛋白质变性引起的蛋白质凝结是不可逆的,是化学变化。总结: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比较:盐析变性变化条件浓的(钾、钠、铵)盐受热、紫外线、酸、碱、重金属盐、甲醛反应类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变化过程可逆不可逆用途分离、提纯蛋白质杀菌、消毒14/14⑥颜色反应:含有苯基的蛋白质和浓HNO3作用显黄色,称为“黄蛋白”反应,用于鉴别蛋白质。⑦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用于区别合成纤维与蛋白质(如真丝、蚕丝、纯毛、毛线等)(5)酶: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的特点:①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在30℃~500℃之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逐渐失去活性。②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水解起催化作用,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③具有高效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1013倍。3、核酸核酸是含磷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RNA参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叫糖B.糖类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C.糖类物质都有甜味D.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铜以及能水解生成它的物质分析: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类型很多,如酸、酯、醛等。故A不正确,在糖类物质中只有多羟基醛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不正确,糖类并不一定有甜味,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故C选项错误,正确答案为D。例2.有葡萄糖、乙醇、乙酸、乙醛、甲酸甲酯五种物质的溶液或液体,在允许加热的前提下,鉴别这些物质的一种试剂是()A.NaOHB.FeCl3C.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D.溴水分析:一种试剂鉴别五种物质时,所加的试剂与被鉴别的物质间应最少出现四种明显的实验现象,满足此要求只有C。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时,不加热混合物的颜色变为绛蓝色,加热时新制氢氧化铜被还原为红色的氧化亚铜。乙醇与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明显现象,乙酸和新制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悬浊液变为蓝色溶液,乙醛只有在加热的情况下才能使新制氢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氧化亚铜,而常温下无明显现象,甲酸甲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加热时混合物分层,加热时出现红色物质。正确答案为C。例3.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油脂是混合物B.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C.油脂是酯的一种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分析:纯净物有固定熔点和沸点,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油脂是混合物,A正确。油脂的结构中含有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结构单元,B正确.油脂是酸和醇作用生成的物质且结构中含官能团,属于酯类,C正确。油脂结构中的有些烃基是不饱和的,具有双键的性质,可使溴水褪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例4.14/14向淀粉中加少量的稀硫酸,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所需下列试剂是()①NaOH溶液②新制氢氧化铜浊液③碘水④BaCl2溶液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分析:淀粉水解产物最终为葡萄糖,即:要测定其水解程度既要证明是否有淀粉未水解,又要检验其水解产物,而验证葡萄糖的存在溶液必呈碱性。正确答案为B。例5.某同学为了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方案甲:结论:淀粉未水解;结论:淀粉未水解;结论:淀粉已完全水解。根据以上操作、现象判断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说明原因。分析: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应注意检验产物中是否生成葡萄糖,同时还要确定淀粉是否还存在,另外应特别注意,检验葡萄糖前要中和水解液的酸性。答案:(1)甲不正确。原因是未检测葡萄糖。(2)乙不正确。原因是未中和水解液的酸性,不能检测出葡萄糖是否存在。(3)丙不正确。原因是证明淀粉发生了水解,是否完全水解还需加I2检验淀粉是否存在,如不变蓝,则水解完全。例6.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请填空:(1)过程①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②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③是_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类型的名称)。(2)过程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3)上述物质________和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写字母代号)。分析:(1)小题是考查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要求对有机反应的基本概念非常熟悉,根据概念进行判断:①是消去反应,②是加成反应,③是氧化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可以知道,④的另一种产物应该是CO2;其中,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1)①消去;②加成;③氧化。(2)CO2(3)A、C14/14例7.某种甜剂A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由于它热量值低、口感好、副作用小,已在90多个国家广泛使用。A的结构简式为:已知:①在一定条件下,羧酸酯或羧酸与含—NH2的化合物反应可以生成酰胺,如:②酯比酰胺容易水解。请填写下列空白:(1)在稀酸条件下加热,化合物A首先生成的水解产物是和_______。(2)在较浓酸和长时间加热条件下,化合物A可以水解生成、和。(3)化合物A分子内的官能团之间也可以发生反应,再生成一个酰胺键,产物是甲醇和。(填写结构简式,该分子中除苯环以外,还含有一个6原子组成的环)。分析:(1)抓住“酯比酰胺容易水解”的信息,就可确定A在稀酸条件下加热,首先生成的水解产物是羧酸和醇,对照A的结构简式,可写出水解产物的结构简式;(2)在较浓酸和长时间加热条件下,化合物A在发生上述反应的基础上,还发生了酰胺键的断裂,因此,最终可得3种产物;(3)根据题给信息“酯和胺发生反应生成酰胺和醇”及题中的已知条件,即可确定生成物的结构简式。答案:【模拟试题】1.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橡胶B.蛋白质C.尼龙D.纤维素14/142.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非金属单质3.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世界性科技领域的一大课题。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层次是产生了与硝基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这类物质是()A.醇B.羟酸C.氨基酸D.糖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胶体都可产生电泳现象B.糖类可看作是烃的衍生物C.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混合物D.不只是蛋白质才具有盐析的性质5.科学报道,常吃盐腌菜者比不吃者得胃癌的相对危险性高5~6倍,这是因为在无氧条件下发酵时()A.硝酸盐被还原成为亚硝酸盐B.蛋白质被分解为亚硝胺类C.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D.Na+和C1-离子浓度增加6.面粉的生产车间必须严禁吸烟,主要的目的是()A.避免烟尘杂入面粉B.保护工人健康C.防止污染环境D.防止发生爆炸7.变质的粮食中所含的较强的致癌物质是()A.硫化物B.黄曲霉素C.铅化合物D.亚硝酸盐8.衬衣领口因汗渍而产生的黄斑的主要成分是()A.食盐B.淀粉C.碱类D.蛋白质9.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B.加NaOH溶液,煮沸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D.加溴水,振荡10.食品店里出售的冰淇淋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来制取的,制作过程发生的反应是()A.水解B.加聚C.加成D.氧化11.用石灰水保存鲜蛋是一种化学保鲜法。石灰水能保存鲜蛋的原理是()①石灰水具有强碱性,杀菌能力强②Ca(OH)2能与鲜蛋呼出的C02反应,生成CaCO3薄膜,起保护作用③石灰水是电解质溶液,能使蛋白质凝聚④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2.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浓溴水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杂质B.淀粉与稀H2S04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新制Cu(OH)2溶液,加热产生红色沉淀C.只用一种试剂鉴别Na2S溶液、NaCl溶液、Na2SiO3溶液、Na2C03溶液D.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杂质13.不属于糖类化合物,但和葡萄糖中碳、氢、氧的质量分数均相同,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是()A.乙醛B.甲醛C.甲酸甲酯D.乙酸14.实验室区别下列物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A.苯和乙烷(发烟H2S04)B.植物油与矿物油(氢氧化钠溶液)C.乙醛和丙醛(溴水)D.Na2CO3和NaHC03(石灰水)15.分子量为300以下的某一元脂肪酸1.0g可与2.7g碘完全加成,也可被0.2gKOH所中和,由此推测该脂肪酸的准确分子量为()A.282B.280C.278D.无法确定14/1416.“喷水溶液法”是最近日本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cm处形成一个厚0.5cm的隔水层,即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不正确的说法是()A.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COOR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没有固定的熔沸点17.把2g甲醛气体溶于6g冰醋酸中,再加入4g果糖得混合物甲;另取5g甲酸甲酯和9g葡萄糖相混合,得混合液乙;然后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液再按7:4的质量比混合得丙,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20%B.35%C.40%D.55%18.1924年,中国药物学家陈克恢检验并证实了麻黄素有平喘作用,于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麻黄素作为平喘药一度风靡世界。将10g麻黄素完全燃烧,可得26.67gCO2,8.18gH2O,同时测得麻黄素中含氮8.48%。据此,判断麻黄素的分子式为()A.C2H3NOB.C10H15N203C.C10H15NOD.C20H30N2019.为了进行Ⅰ项实验,从Ⅱ项中选出一种试剂,从Ⅲ项中选出一种合适的操作方法:I实验Ⅱ试剂Ⅲ操作答案(1)除去苯中的苯酚A.CaOa.分馏(1)(2)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B.Na2C03溶液b.蒸馏(2)(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C.NaClc.过滤(3)(4)除去肥皂中的甘油D.NaOHd.萃取(4)20.下图为硬脂酸甘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的步骤如下:(1)在圆底烧瓶中装入7~8g的硬脂酸甘油脂,然后再加入2~3g的氢氧化钠、5mL水和l0mL酒精,加入的酒精的作用为:。(2)隔着石棉网用酒精灯给反应的混合物加热约lO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混合物为(填“悬浊液”或“乳浊液”或“溶液”或“胶体”)。(3)向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层,这个操作称为。(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下列物质中:①NaHCO3②NH4C1③CH3COONH4④C6H5OH⑤C6H5ONa14/14⑥H2N—CH(CH3)-COONa⑦H2N—CH2-COOH⑧HOOC—CH(CH3)-NH2·HC1其中只能与盐酸反应的是,只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不能用任何符号隔开)22.在课外实验中,某学生用蔗糖、碳铵、生石灰和硫酸四种药品从AgNO3(内含少量Fe3+和A13+)溶液中提取银。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方框中各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①②③④⑤⑥(2)写出生成沉淀④的离子方程式:、。(3)写出生成单质银的化学方程式:23.有机物A仅含有C、H、N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85%。(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取整数值)。(2)写出A的所有可能的分子式。(3)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可能是芳香烃B.可能是芳香族化合物C.晶体的熔点可能很高D.分子结构中可能只含有单键14/14试题答案1.C2.B3.C4.A5.A6.D7.B8.D9.BD10.C11.A12.AB13.BC14.AB15.C16.B17.C18.C19.(1)Da(2)Ab(3)Ba(4)Cc20.(1)溶解硬脂酸甘油酯(2)胶体(3)食盐、上、盐析(4)冷凝(5)(C17H35COO)3C3H5+3NaOH3C17H35COONa+C3H5(OH)321.⑤⑥;②④⑧;①③⑦22.(1)①(NH4)2CO3、CaO②NH3③[Ag(NH3)2]OH④A1(OH)3、Fe(OH)3⑤蔗糖、稀硫酸⑥葡萄糖(2)3NH3·H2O+A13+=A1(OH)3↓+3NH4+;3NH3·H2O+Fe3+=Fe(OH)3↓+3NH4+(3)CH3CHO+2[Ag(NH3)2]OHCH3COONH4+3NH3+2Ag↓+H2O23.(1)129(2)C9NH19(3)BD14/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32:17 页数:14
价格:¥3 大小:293.3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